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七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七卷 (1)

1. 木之四

(寓木類一十二種)

白話文:

寓木類(十二種)

  • 桃木: 桃木有逐疫氣、溫中除寒、殺百鬼之效。用於治療傷寒、瘧疾、腹脹、腹瀉、虛寒、百鬼作祟等。

  • 柳木: 柳木有清熱解毒、祛風濕、散瘀血之效。用於治療發燒、口乾舌燥、關節疼痛、風濕痹痛、瘀血疼痛等。

  • 楊木: 楊木有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、止汗止血之效。用於治療發燒、口乾舌燥、小便不利、尿血、多汗、出血等。

  • 榆木: 榆木有補腎固精、健脾止瀉、止血消炎之效。用於治療遺精、頻尿、泄瀉、痢疾、吐血、便血等。

  • 樺木: 樺木有補腎固精、健脾止瀉、利尿通淋之效。用於治療遺精、頻尿、泄瀉、痢疾、小便不利等。

  • 柏木: 柏木有收斂固澀、止汗止血之效。用於治療泄瀉、痢疾、遺精、盜汗、崩漏、出血等。

  • 松木: 松木有溫肺止咳、補腎固精、利尿通淋之效。用於治療咳嗽、氣喘、遺精、頻尿、小便不利等。

  • 杉木: 杉木有補腎固精、利尿通淋、止汗止血之效。用於治療遺精、頻尿、小便不利、多汗、出血等。

  • 檜木: 檜木有補腎固精、利尿通淋、止汗止血之效。用於治療遺精、頻尿、小便不利、多汗、出血等。

  • 楠木: 楠木有溫中散寒、祛風除濕、止痛消炎之效。用於治療傷寒、腹痛、腹瀉、風濕痹痛、疼痛等。

  • 梅木: 梅木有疏肝理氣、止咳平喘之效。用於治療肝氣鬱結、腹脹、腹痛、咳嗽、氣喘等。

  • 杏木: 杏木有瀉下通便、潤肺止咳之效。用於治療便祕、咳嗽、氣喘等。

2. 茯苓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伏靈(《綱目》)、伏菟(《本經》)、松腴、不死麵(《記事珠》),抱根者名伏神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藥名】伏苓(《本草綱目》)、伏菟(《神農本草經》)、松腴、不死草(《記事珠》),緊緊抱著根部的稱為伏神(《名醫別錄》)。

宗奭曰:多年樵斫之松根之氣味,抑鬱未絕,精英未淪。其精氣盛者,發泄於外,結為茯苓,故不抱根,離其本體,有零之義也。津氣不盛,只能附結本根,既不離本,故曰伏神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多年來砍伐松樹的根部,其氣味抑鬱未絕,精華未盡。其精氣旺盛者,發泄在外,結成茯苓,所以不附著於根部,離開了本體,有「零散」之意。津氣不旺盛,只能附著於本根,既不離本,故曰「伏神」。

時珍曰:茯苓,《史記·龜策傳》作伏靈。蓋松之神靈之氣,伏結而成,故謂之伏靈、伏神也。《仙經》言:伏靈大如拳者,佩之令百鬼消滅,則神靈之氣,亦可徵矣。俗作苓者,傳寫之訛爾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茯苓,在《史記·龜策傳》中寫作伏靈。這是因為松樹之神靈之氣,伏藏結聚而成,所以稱之為伏靈、伏神。《仙經》說:拳頭大小的伏靈,佩戴它可以使百鬼消滅,那麼神靈之氣,也是可以證明瞭。民間寫作苓,是傳抄寫錯了。

下有伏靈,上有菟絲,故又名伏兔。或云「其形如兔,故名」,亦通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茯苓、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。二月、八月採,陰乾。

弘景曰:今出郁州。大者如三、四升器,外皮黑而細皺,內堅白,形如鳥、獸、龜、鱉者良。

虛赤者不佳。性無朽蛀,埋地中三十年,猶色理無異也。

恭曰:今泰山亦有茯苓,白實而塊小,不復採用。第一齣華山,形極粗大。雍州南山亦有,不如華山。

保升曰:所在大松處皆有,惟華山最多。生枯松樹下,形塊無定,以似龜、鳥形者為佳。

白話文:

伏靈是一種中藥,上有菟絲纏繞,所以又叫「伏兔」。也有人說它「形似兔子,因此得名」,這種說法也行得通。

集解:

《別錄》中記載:茯苓(也稱茯神)生長在太山山谷中的大松樹下面。在二月和八月採收,晾乾後保存。

陶弘景說:現在茯苓多產自鬱州。大的茯苓可以裝滿三、四升的容器,外皮黑色且有細密的皺紋,裡面堅實潔白,形狀像鳥獸、烏龜或鱉的品質較好。

空虛發紅的茯苓品質不佳。茯苓不易腐爛或被蛀蟲侵蝕,即使埋在土裡三十年,顏色和結構依舊不變。

蘇恭說:現在泰山也有茯苓,不過果實裡面是白色的,塊頭較小,不再被採收。品質最好的茯苓產自華山,形體特別粗大。雍州南山也有茯苓,但品質不如華山。

錢保升說:凡是有大松樹的地方都可能有茯苓,但華山產量最多。茯苓生長在枯松樹下,塊狀大小不定,以形狀類似烏龜或鳥的品質較佳。

禹錫曰:《範子計然》言:茯苓出嵩山及三輔。《淮南子》言:千年之松,下有茯苓,上有菟絲。《典術》言:松脂入地千歲為茯苓,望松樹赤者下有之。《廣志》言:茯神乃松汁所作,勝於茯苓。或云即茯苓貫著松根者。生朱提、濮陽縣。

白話文:

禹錫說,《範子計然》中記載:茯苓產於嵩山和三輔地區。《淮南子》中記載:千年古松樹下有茯苓,樹上有菟絲子。《典術》中記載:松脂入土埋藏千年就變成茯苓,看松樹樹幹發紅的樹下就有茯苓。《廣志》中記載:茯神是松脂凝固而成的,比茯苓的功效更好。還有人說茯苓是茯苓貫穿生長在松樹根部。《廣志》還記載:茯苓主要產於朱提縣和濮陽縣。

頌曰:今太、華、嵩山皆有之。出大松下,附根而生,無苗、葉、花、實,作塊如拳在土底,大者至數斤,有赤、白二種。或云松脂變成,或云假鬆氣而生。今東人見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,其枯折槎枿,枝葉不復上生者,謂之茯苓撥。即於四面丈餘地內,以鐵頭錐刺地。如有茯苓,則錐固不可拔,乃掘取之。

白話文:

頌中說:現在太白、華山和嵩山都有茯苓。茯苓生長在大松樹下,依附在樹根上生長,沒有枝、葉、花、果實,土裡長出像拳頭大小的塊狀物,大的可達數斤,有紅色和白色兩種。有人說茯苓是松脂變成的,也有人說茯苓是借松樹的氣而生。現在東方的人們看到山中古老的松樹被砍伐很久了,那些枯死的樹枝和樹幹,枝葉不再向上生長,就叫做茯苓撥。就在樹木周圍丈餘的土地上,用鐵頭錐刺入土中。如果有茯苓,錐子就牢牢地刺住拔不出來,於是就挖出來。

其撥大者,茯苓亦大。皆自作塊,不附著根。其包根而輕虛者為茯神。則假氣生者,其說勝矣。《龜策傳》云:茯苓在菟絲之下,狀如飛鳥之形。新雨已霽,天靜無風,以火夜燒菟絲去之,即篝燭此地罩之,火滅即記其處。明乃掘取,入地四尺或七尺得矣。此類今不聞有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塊莖很大的話,茯苓也就很大。它們都是自己形成一個塊莖,不附著在根上。把根包起來,而且很輕、很空的,這種茯苓稱為茯神。茯苓依靠仙草的生氣而生長,這種說法也很有道理。《龜策傳》上記載:茯苓長在菟絲下面,形狀像飛鳥的樣子。雨剛停,天空晴朗,沒有風,用火燒完菟絲,再讓火把蓋住這個地方,等到火滅了以後,就把這個地方記下來。第二天就來挖,挖進四尺或七尺,就能找到茯苓了。但現在已經沒有聽說有這樣的茯苓了。

宗奭曰:上有菟絲之說,甚為輕信。時珍曰:下有茯苓,則上有靈氣如絲之狀,山人亦時見之,非菟絲子之菟絲也。注《淮南子》者,以菟絲子及女蘿為說,誤矣。茯苓有大如斗者,有堅如石者,絕勝。其輕虛者不佳,蓋年淺未堅故爾。劉宋·王微《茯苓贊》云:皓苓下居,彤絲上薈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上面有菟絲之說,太輕信了。時珍說:下面有茯苓,則上面有靈氣像絲的現象,山裡的人也經常看見這種現象,這不是菟絲子的菟絲。註解《淮南子》的人,用菟絲子和女蘿作說明,錯了。茯苓有大如斗的,有堅如石頭的,非常優良。那些輕飄虛浮的不佳,大概年頭淺還沒結實的緣故。劉宋·王微《茯苓贊》說:白色的茯苓生長在下面,紅色的絲蔓生長在上面。

中狀雞鳧,其容龜蔡。神侔少司,保延幼艾。終志不移,柔紅可佩。觀此彤絲,即菟絲之證矣。寇氏未解此義。

白話文:

雞、鴨的形態,就像烏龜和貝類。牠們的神靈與少司命相同,能保衛幼小。牠們的志向始終不變,牠們柔美紅色的羽毛可以佩帶。看到這紅色絲線,就證明是菟絲的緣故。寇氏沒有明白這個道理。

【修治】斅曰:凡用,去皮、心,搗細,於水盆中攪濁,浮者濾去之。此是茯苓赤筋,若誤服餌,令人瞳子並黑睛點小,兼盲目。

白話文:

[加工方式] 丞相李斅說:凡是用茯苓,都要去掉皮和硬心,搗成細末,放在水盆中攪拌,漂浮在水面上的雜質要濾掉。這種雜質是茯苓赤色的筋,如果誤服,會使瞳孔和黑眼球變小,甚至導致失明。

弘景曰:作丸散者,先煮二、三沸乃切,曝乾用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元素曰:性溫,味甘而淡,氣味俱薄,浮而升,陽也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製作丸散劑,先將藥材煮沸兩三次後再切片,曬乾後使用。

【氣味】味甘,性平,無毒。

元素說:性溫,味甘淡,氣味都很清淡,能上浮,陽性藥物。

之才曰:馬間為之使。得甘草防風、芍藥、紫石英麥門冬,共療五臟。惡白蘞,畏牡蒙、地榆雄黃秦艽、龜甲,忌米醋及酸物。

白話文:

之才說:馬間就是自己的使者。取得甘草、防風、芍藥、紫石英、麥門冬,一起調養五臟。討厭白蘞,怕牡蒙、地榆、雄黃、秦艽、龜甲,忌諱米醋以及酸性食物。

弘景曰:藥無馬間,或是馬莖也。

恭曰:李氏《本草》:馬刀為茯苓使。間字草書似刀字,傳訛爾。

志曰:二注恐皆非也。當是馬藺字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藥材中沒有「馬間」,應該是「馬莖」。

恭說:李氏《本草》記載:「馬刀」是茯苓的使者。草書中的「間」字類似「刀」字,應該是傳寫錯誤。

志說:這兩種解釋恐怕都不對,應該是「馬藺」這個字。

【主治】胸脅逆氣,憂恚驚邪恐悸,心下結痛,寒熱煩滿咳逆,口焦舌乾,利小便。久服,安魂養神,不飢延年(《本經》)。止消渴好睡,大腹淋瀝,膈中痰水,水腫淋結,開胸腑,調臟氣,伐腎邪,長陰,益氣力,保神守中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胸脅部位的逆氣,憂愁憤怒、驚嚇邪惡、恐懼,胸中痛經,寒熱交替、煩躁抑鬱、咳嗽逆氣,口乾舌燥,小便不利。長期服用,可以安撫魂魄、養護精神,不感到飢餓,延長壽命。(《本經》)。止消渴、嗜睡、大腹水腫、膈中痰水、水腫淋巴結、疏通胸腹、調和臟腑之氣、清除腎臟的邪氣、增強陰氣、增強氣力、保衛精神,守護中氣。(《別錄》)。

開胃止嘔逆,善安心神,主肺痿痰壅,心腹脹滿,小兒驚癇,女人熱淋(甄權)。補五勞七傷,開心益志,止健忘,暖腰膝,安胎(大明)。止渴,利小便,除濕益燥,和中益氣,利腰臍間血(元素)。逐水緩脾,生津導氣,平火止泄,除虛熱,開腠理(李杲)。瀉膀胱,益脾胃,治腎積奔豚(好古)。

白話文:

  • 甄權:

  • 開胃止嘔吐,安撫心神。

  • 主治肺結核痰堵,心腹脹滿,小兒驚風癇疾,婦女熱淋。

  • 大明:

  • 補益五勞七傷,開心益智,止健忘,溫暖腰膝,安胎。

  • 元素:

  • 止渴,利小便,除濕益燥,調和中氣,利腰臍間血。

  • 李杲:

  • 排出水濕,緩和脾氣,生津導氣,平息肝火止瀉,消除虛熱,打開腠理。

  • 好古:

  • 瀉膀胱,益脾胃,治療腎積奔豚。

赤茯苓

【主治】破結氣(甄權)。瀉心、小腸、膀胱濕熱,利竅行水(時珍)。

苓皮

【主治】水腫膚脹,開水道,開腠理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赤茯苓

【主治】打破鬱結之氣(甄權)。清熱利濕心、小腸、膀胱,通利竅道,利尿(李時珍)。

苓皮

【主治】水腫、皮膚腫脹,通利水道,開通皮膚腠理(李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茯苓白色者補,赤色者利。俗用甚多,仙方服食亦為至要。云其通神而致靈,和魂而煉魄,利竅而益肌,厚腸而開心,調營而理衛,上品仙藥也。善能斷谷不飢。宗奭曰:茯苓行水之功多,益心脾不可缺也。元素曰:茯苓赤瀉白補,上古無此說。氣味俱薄,性浮而升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陶弘景說:白色的茯苓具有補益的作用,紅色的茯苓具有通利的作用。民間使用很廣泛,神仙方藥中服用茯苓也是至關重要的。說茯苓能夠通神而致靈,和魂而煉魄,利竅而益肌,厚腸而開心,調營而理衛,是上品仙藥。茯苓善於斷穀不飢。孫思邈說:茯苓行水的作用很強,益心脾不可或缺。張元素說:茯苓紅色的瀉,白色的補,上古沒有這樣的說法。茯苓氣味都很淡薄,性浮而升。

其用有五:利小便也;開腠理也,生津液也,除虛熱也,止瀉也。如小便利或數者,多服則損人目。汗多人服之,亦損元氣,夭人壽,為其淡而滲也。又云:淡為天之陽,陽當上行,何以利水而瀉下?氣薄者陽中之陰,所以茯苓利水瀉下。不離陽之體,故入手太陽。杲曰:白者入壬癸,赤者入丙丁。

白話文:

茯苓的用途有以下五種:利小便、開腠理、生津液、除虛熱、止瀉。但是,如果小便太利或次數太多,食用過多茯苓會損害人的眼睛。多汗的人食用茯苓也會損傷元氣,縮短壽命,這是因為茯苓性淡而滲漏的緣故。又說:淡味屬於天之陽,陽氣應該向上運行,怎麼能利水而瀉下呢?氣質虛弱者是陽中之陰,因此茯苓能利水瀉下。茯苓不離陽的本質,所以歸入手太陽經。杲說:白色的藥物歸壬癸,紅色的藥物歸丙丁。

味甘而淡,降也,陽中陰也。其用有六:利竅而除濕,益氣而和中,治驚悸,生津液,小便多者能止,小便結者能通。又云:濕淫所勝,小便不利。淡以利竅,甘以助陽。甘平能益脾逐水,乃除濕之聖藥也。好古曰:白者入手太陰、足太陽、少陽經氣分,赤者入足太陰、手少陰、太陽氣分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甜而平淡,具有下降的作用,是陽中之陰。它的作用有六種:疏通竅道和去除濕氣,增強元氣和調和中焦,治療驚悸,生津止渴,小便過多能止住,小便不通暢能疏通。另外還說:濕邪盛行,小便不利。平淡有助於疏通竅道,甘味有助於生陽。甘平能益脾逐水,是除濕的聖藥。好古說:白色藥物歸入手太陰、足太陽、少陽經的氣血,而紅色藥物歸入足太陰、手少陰、太陽經的氣血。

伐腎邪。小便多,能止之;小便澀,能利之。與車前子相似,雖利小便而不走氣。酒浸與光明硃砂同用,能秘真元。味甘而平,如何是利小便耶?震亨曰:茯苓,得松之餘氣而成,屬金,仲景利小便多用之,此暴新病之要藥也。若陰虛者,恐未為宜。此物有行水之功,久服損人。

白話文:

茯苓,可以消除腎臟的邪氣。小便多,能止住;小便澀,能通利。它與車前子相似,雖然能利尿,但不傷元氣。將其浸泡在酒中與光明硃砂一起使用,能夠固攝元氣,防止洩漏。茯苓味甘而性平,為什麼能利尿呢?震亨說:茯苓,是松樹餘氣所化,屬於金,仲景在利尿的藥方中經常使用它,它是治療突然發生的疾病的要藥。但是,如果患者體質虛弱,則不宜使用。茯苓具有利水的作用,服用過多會損害身體。

八味丸用之者,亦不過接引他藥歸就腎經,去胞中久陳積垢,為搬運之功爾。時珍曰: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,伐腎邪。至李東垣、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,澀者能通,同硃砂能秘真元。而朱丹溪又言陰虛者不宜用,義似相反,何哉?茯苓氣味淡而滲,其性上行,生津液,開腠理,滋水之源而下降,利小便。故張潔古謂其屬陽,浮而升,言其性也;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,降而下,言其功也。

白話文:

八味丸的使用,也不過是引導其他藥物進入腎經,去除胞中的陳舊積垢。時珍說:茯苓本草又有利於小便,去除腎臟邪氣的說法。到了李東垣、王海藏認為小便多的人能止住,澀滯的能通暢,與硃砂一起用能保精固元。而朱丹溪又說陰虛的人不適合使用,意思是相反的,這是為什麼呢?茯苓氣味淡薄而滲透,其性向上,生津液,開腠理,滋養水之源而下降,利於小便。所以張潔古認為它屬於陽性,浮而升,說的是它的性質;東垣認為它是陽中有陰,降而下,說的是它的功效。

《素問》云:飲食入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。觀此,則知淡滲之藥,俱皆上行而後下降,非直下行也。小便多,其源亦異。《素問》云:肺氣盛則小便數而欠;虛則欠㰦、小便遺數。心虛則少氣遺溺。下焦虛則遺溺。胞移熱於膀胱則遺溺。膀胱不利為癃,不約為遺溺。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中說:飲食進入胃中,營養物質在胃中經過吸收,化生為水液精氣,上輸於肺,從肺部幫助輸布水道,下輸到膀胱。由此可以知道,淡滲的藥物,都是先上升再下降,而並非直接下降。小便增多,其原因也不相同。《素問》中說:肺氣盛則小便頻繁而呵欠;肺氣虛則呵欠不斷、小便漏尿。心虛則氣短遺尿。下焦(腎)虛則遺尿。胞宮(子宮)的熱氣移於膀胱則遺尿。膀胱功能不利則小便不通暢,膀胱約制尿液的功能失調則遺尿。

厥陰病則遺溺閉癃。所謂肺氣盛者,實熱也。其人必氣壯脈強,宜用茯苓甘淡以滲其熱,故曰:小便多者能止也。若夫肺虛、心虛、胞熱、厥陰病者,皆虛熱也。其人必上熱下寒,脈虛而弱。法當用升陽之藥,以升水降火。膀胱不約、下焦虛者,乃火投於水,水泉不藏,脫陽之症。

白話文:

厥陰病的人,就會出現遺尿、尿閉。所謂肺氣太盛的人,就是實熱。這樣的人,一定氣壯脈強,應該用茯苓甘淡來滲出他的熱氣,所以說:小便多的人是可以止住的。至於肺虛、心虛、小腹熱、厥陰病的患者,都是虛熱。這樣的人,一定是上熱下寒,脈搏虛弱。治療的方法應該是用升陽的藥,來升水降火。膀胱不收縮、下焦虛弱的人,就是火侵犯了水,水泉不能儲藏,是脫陽的症狀。

其人必肢冷脈遲。法當用溫熱之藥,峻補其下,交濟坎離。二症皆非茯苓輩淡滲之藥所可治,故曰:陰虛者不宜用也。仙家雖有服食之法,亦當因人而用焉。

白話文:

這樣的人一定是四肢冰冷、脈搏緩慢。應該使用溫熱藥物,大補其下,使坎離交濟。這兩種病都不是茯苓這類清淡滲利藥物所能治療的,所以說:陰虛的人不應該用茯苓。神仙家的服食之法,也應該根據人而用。

茯神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闢不祥,療風眩風虛,五勞口乾,止驚悸、多恚怒、善忘,開心益智,安魂魄,養精神(《別錄》)。

補勞乏,主心下急痛堅滿。人虛而小腸不利者,加而用之(甄權)。

神木(即伏神心內木也。又名黃松節

【主治】偏風,口面喎斜,毒風,筋攣不語,心神驚掣,虛而健忘(甄權)。治腳氣痹痛,諸筋牽縮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仙方只雲茯苓而無茯神,為療既同,用應無嫌。

白話文:

茯神

性味歸經:甘平,無毒。

功效主治

  • 祛除不祥之氣,治療頭暈目眩、陽虛風動,五勞所致的口乾。
  • 平息驚悸、暴怒、健忘,開闊心胸、增強智力,安撫魂魄,滋養精神(《本草別錄》記載)。
  • 補益勞累、虛乏,治療心下急痛、堅滿。對於身體虛弱且小腸不通利的人,可配合使用(甄權記載)。

神木(茯神內部的木質部分,又稱黃松節)

功效主治

  • 治療偏風、口面歪斜,毒風、筋攣導致言語困難,心神驚悸,虛弱健忘(甄權記載)。
  • 治療腳氣痹痛,各種筋骨牽縮(李時珍記載)。

附註

  • 陶弘景說:神仙方的記載只有茯苓,沒有茯神,但兩者療效相同,可用之無妨。

時珍曰:《神農本草》只言茯苓,《名醫別錄》始添茯神,而主治皆同。後人治心病必用茯神。故潔古張氏云:風眩心虛,非茯神不能除。然茯苓亦未嘗不治心病也。陶弘景始言茯苓赤瀉白補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神農本草經》只提到茯苓,《名醫別錄》才增加了茯神,但主治功效都相同。後世的人治療心病一定會用到茯神。所以清朝的張氏說:頭暈目眩、心虛,非茯神不能治好。然而茯苓也同樣能治療心病。陶弘景最早提出茯苓的紅色能瀉火,白色能補益。

李杲復分赤入丙丁、白入壬癸。此其發前人之秘者。時珍則謂茯苓、茯神,只當云赤入血分、白入氣分,各從其類,如牡丹、芍藥之義,不當以丙丁、壬癸分也。若以丙丁、壬癸分,則白茯神不能治心病,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。張元素不分赤白之說,於理欠通。《聖濟錄》

白話文:

李杲又將赤色茯苓區分為丙丁,白色茯苓區分為壬癸,這是他獨特的見解。

李時珍則認為,茯苓不管顏色,只要分為赤入血分、白入氣分就好,就像牡丹和芍藥一樣,不應以丙丁、壬癸區分。如果以丙丁、壬癸區分,那麼白色茯苓就不能治療心病,紅色茯苓就不能進入膀胱。

張元素不區分茯苓的顏色,這種說法不合情理。

松節散:用茯神心中木一兩,乳香一錢,石器炒,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木瓜酒下。治風寒冷濕搏於筋骨,足筋攣痛,行步艱難,但是諸筋攣縮疼痛並主之。

白話文:

松節散:取茯苓的中心部分一兩,乳香一錢,用石器炒香後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木瓜酒送服。治療風寒濕邪搏擊筋骨,足筋攣縮疼痛,行走困難,以及各種筋攣縮疼痛。

【附方】舊六,新二十。

白話文:

【藥方】舊方六種,新方二十種。

服茯苓法:頌曰:《集仙方》多單餌茯苓。其法:取白茯苓五斤,去黑皮,搗篩,以熟絹囊盛,於二鬥米下蒸之,米熟即止,曝乾又蒸,如此三遍。乃取牛乳二斗和合,著銅器中,微火煮如膏,收之。每食,以竹刀割,隨性飽食,辟穀不飢也。

白話文:

服用茯苓的方法:頌曰:《集仙方》中有許多單獨服用茯苓的方法。方法如下:取五斤白茯苓,去黑皮,搗碎過篩,用熟絹布袋盛裝,放入二鬥米中蒸熟,米熟即止,取出曬乾再蒸,如此重複三次。然後取二斗牛乳與茯苓混合,放入銅器中,用小火煮成膏狀,收好備用。每次吃的時候,用竹刀切成片,隨意食用,可以闢穀而不覺得飢餓。

如欲食谷,先煮葵汁飲之。又茯苓酥法:白茯苓三十斤(山之陽者甘美,山之陰者味苦),去皮薄切,曝乾蒸之。以湯淋去苦味,淋之不止,其汁當甜。乃曝乾篩末,用酒三石、蜜三升相和,置大甕中,攪之百匝,密封勿泄氣。冬五十日,夏二十五日,酥自浮出酒上。掠取,其味極甘美。

白話文:

如果你想吃穀物,先煮一些葵葉汁來喝。此外,茯苓酥的做法是:取 30 斤白茯苓(生長在朝陽的山上的茯苓味道甘美,生長在朝陰山上的茯苓味道苦澀),去皮切薄片,曬乾後蒸熟。用開水淋去苦味,反覆淋洗直到汁液變甜為止。然後曬乾磨成細粉,將三石酒和三升蜂蜜混合,放入大甕中,攪拌一百次,密封不要讓氣體跑出來。冬天需要放置五十天,夏天需要放置二十五天,茯苓酥會自動浮出在酒的上面。將浮出來的茯苓酥撈取出來,味道非常甘甜美妙。

作掌大塊,空室中陰乾,色赤如棗。飢時食一枚,酒送之,終日不食,名神仙度世之法。又服食法:以茯苓合白菊花(或合桂心,或合術)為散、丸自任。皆可常服,補益殊勝。《儒門事親》方:用茯苓四兩,頭白麵二兩,水調作餅,以黃蠟三兩煎熟。飽食一頓,便絕食辟穀。

白話文:

將茯苓製成巴掌大小,放在空房間裡陰乾,直到顏色變成像棗子一樣的紅色。飢餓時吃一顆,用酒送服,一整天都不用吃東西,就是神仙度世的方法。另外一種服用方法是:將茯苓與白菊花(或桂心、或菟絲子)混合在一起,磨成粉末或做成丸劑,自行決定服用量。都可以經常服用,補益效果極佳。《儒門事親》方:使用四兩茯苓、二兩頭白麵,用水調和作成餅,再用三兩黃蠟煎煮至熟。飽餐一頓之後,就可以開始絕食闢穀。

至三日覺難受,以後氣力漸生也。《經驗後方》服法:用華山挺子茯苓,削如棗大方塊,安新甕內,好酒浸之,紙封三重,百日乃開,其色當如餳糖。可日食一塊,至百日肌體潤澤,一年可夜視物,久久腸化為筋,延年耐老,面若童顏。《嵩高記》:用茯苓、松脂各二斤,淳酒浸之,和以白蜜。

白話文:

到了第三天覺得不舒服,以後氣力漸漸生長出來了。《經驗後方》服用法:用華山挺子茯苓,削成像棗子那麼大的方塊,放在新的瓦甕裡,用好酒浸泡,用紙封好三層,一百天後開啟,它的顏色應該像餳糖。可以每天吃一塊,吃一百天,肌膚就會潤澤,一年後就可以在晚上看清楚東西,長久之後,腸子就變成筋,延年益壽,臉像童顏。《嵩高記》中說:用茯苓、松脂各二斤,用純酒浸泡,再和白蜜混合。

日三服之,久久通靈。又法:白茯苓去皮,酒浸十五日,漉出為散。每服三錢,水調下,日三服。孫真人《枕中記》云:茯苓久服,百日病除,二百日晝夜不眠,二年役使鬼神,四年後玉女來侍。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,玉女從之,能隱能彰,不食谷,灸瘢滅,面體玉澤。又黃初起服茯苓五萬日,能坐在立亡,日中無影。

白話文:

每天服用三次,服用久後能使心竅通達聰明。另一種方法是:將白茯苓去皮,用酒浸泡十五天,濾出曬乾後研成藥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溫水調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孫思邈的《枕中記》中說:茯苓服用時間長了,一百天後身上的疾病會消失,二百天後會晝夜不眠,二年後能夠役使鬼神,四年後會有仙女前來侍奉。葛洪的《抱朴子》中說:任子季服用茯苓十八年,有仙女陪伴,能隱能現,不食穀物,身上的疤痕灸痕消失,臉色象玉般滋潤。另外黃初起服食茯苓五萬天,能坐著死又能站死,在太陽底下沒有影子。

交感丸:方見草部莎根下。吳仙丹:方見果部吳茱萸下。胸脅氣逆脹滿:茯苓一兩,人參半兩。每服三錢,水煎服,日三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交感丸:配方請參考草部莎根。吳仙丹:配方請參考果部吳茱萸。胸脅氣逆脹滿:茯苓一兩,人參半兩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後服用,一天三次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養心安神:朱雀丸:治心神不定,恍惚健忘不樂,火不下降,水不上升,時復振跳。常服,消陰養火,全心氣。茯神二兩(去皮),沉香半兩,為末,煉蜜丸小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後人參湯下。(《百一選方》)。

白話文:

朱雀丸:治療心神不定,恍惚健忘不快樂,火氣不下降,水氣不上升,時常感到驚嚇跳動。經常服用,可消除陰氣,滋養火氣,充實心氣。茯神二兩(去皮),沉香半兩,研成細末,煉製蜜丸,約小豆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人參湯送服。(《百一選方》)

血虛心汗:別處無汗,獨心孔有汗,思慮多則汗亦多,宜養心血。以艾湯調茯苓末,日服一錢。(《證治要訣》)。

白話文:

血虛引起的胸中盜汗:身體其他部位不流汗,唯獨胸口有汗水,憂慮思考的事情多,汗水就更多,需要滋養心血來緩解。用艾草湯調和茯苓末,每天服用一次,每日一錢。(《證治要訣》)

心虛夢泄或白濁:白茯苓末二錢,米湯調下,日二服。蘇東坡方也。(《直指方》)。

白話文:

將白茯苓磨成粉末,取兩錢,用米湯調和後服用,每天服用兩次。這個方劑是由蘇東坡所發明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
虛滑遺精:白茯苓二兩,縮砂仁一兩,為末,入鹽二錢。精羊肉批片,摻藥炙食,以酒送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白話文:

遺精,虛滑症:用白茯苓二兩、縮砂仁一兩研磨成粉末,加入鹽二錢。精製羊肉切成薄片,拌入藥粉烘烤,用酒送服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漏精白濁:方見菜部薯蕷下。濁遺帶下:威喜丸:治丈夫元陽虛憊,精氣不固,小便下濁,餘瀝常流,夢寐多驚,頻頻遺泄,婦人白淫白帶並治之。白茯苓(去皮)四兩作匱,以豬苓四錢半,入內煮二十餘沸,取出曬乾,擇去豬苓,為末,化黃蠟搜和,丸彈子大。每嚼一丸,空心津下,以小便清為度。

白話文:

漏精白濁:請參閱植物類薯蕷的介紹。濁遺帶下:威喜丸:治療男性元陽虛弱,精氣不固,小便混濁,餘瀝經常流淌,夢中驚醒,頻頻遺泄,女性白淫白帶均可治療。白茯苓(去皮)四兩,研成細末;豬苓四錢半,放入水中煎煮二十多次,取出後曬乾,將豬苓挑出,搗成粉末,混合黃蠟攪勻,製成彈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嚼服一丸,空腹時服用,以小便清澈為度。

忌米醋。李時珍曰:《抱朴子》言:茯苓千萬歲,其上生小木,狀似蓮花,名曰木威喜芝。夜視有光,燒之不焦,帶之闢兵,服之長生。《和劑局方》

白話文:

忌吃用米醋做的食物。李時珍說:《抱朴子》中提到:茯苓生長上千年,在其根莖上生出形狀像蓮花的小木頭,稱為「木威喜芝」。它在晚上能發光,燒不焦,隨身攜帶闢災避邪,服食可以長生不老。《和劑局方》

威喜丸之名,蓋取諸此。小便頻多:白茯苓(去皮)、乾山藥(去皮,以白礬水瀹過,焙)等分,為末。每米飲服二錢。(《儒門事親》方)。

白話文:

威喜丸這個名字,是取自它的功效。小便頻多的話,可以用白茯苓(去皮)、乾山藥(去皮,用白礬水浸泡過,烘焙過)各等份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(出自《儒門事親》方)

小便不禁:茯苓丸:治心腎俱虛,神志不守,小便不禁。用白茯苓、赤茯苓等分,為末。以新汲水挼洗去筋,控干,以酒煮地黃汁搗膏搜和,丸彈子大。每嚼一丸,空心鹽酒下。(《三因方》)。

白話文:

尿頻尿失禁:茯苓丸:治療心腎俱虛,神志不清,尿頻尿失禁的症狀。用白茯苓、赤茯苓等分量,磨成細末。用剛取的新鮮水洗去筋膜,瀝乾,用生地黃汁煮成膏狀拌和,做成彈珠大的丸劑。每次嚼服一丸,空腹時用鹽酒送服。(出自《三因方》)。

小便淋濁:由心腎氣虛,神志不守,小便淋瀝或夢遺白濁。赤、白茯苓等分。為末。新汲水飛去沫,控干。以地黃汁同搗,酒熬作膏,和丸彈子大。空心鹽湯嚼下一丸。(《三因方》)

白話文:

小便淋漓、混濁:由心腎氣虛,神志不集中,小便淋漓不盡或夢遺白濁。赤茯苓、白茯苓等分,研成細末。用新汲取的水飛去泡沫,控幹水分。用地黃汁一起搗碎,加入酒煮至膏狀,和丸成彈子大小。空腹時,用鹽湯送下丸藥一丸。(《三因方》)

下虛消渴:上盛下虛,心火炎爍,腎水枯涸,不能交濟而成渴症。白茯苓一斤,黃連一斤,為末,熬天花粉作糊,丸梧桐子大。每溫湯下五十丸。(《德生堂經驗方》)。

白話文:

下虛型消渴症:心火過旺,腎水不足,兩者無法交濟,導致口渴的症狀。用一斤白茯苓、一斤黃連研成細末,用天花粉熬煮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用溫熱的湯水送服五十丸。(《德生堂經驗方》)

下部諸疾:龍液膏:用堅實白茯苓去皮焙研,取清溪流水浸去筋膜,復焙,入瓷罐內,以好蜜和勻,入銅釜內,重湯桑柴灰煮一日,取出收之。每空心白湯下二、三匙,解煩郁燥渴。一切下部疾,皆可除。(《積善堂方》)

白話文:

下腹部各種疾病:龍液膏:使用堅實、白色的茯苓,去皮後烘焙研磨。用清澈的溪水浸泡,去除筋膜後再烘焙。放入瓷罐中,加入優質蜂蜜攪拌均勻,放入銅釜內,用重湯隔著桑柴灰煮一天。取出後收好。每次空腹時,用白開水送服 2~3 匙,可解除煩悶、抑鬱、煩躁和口渴。所有下腹部疾病都能夠根除。(《積善堂方》)

飧泄滑痢不止:白茯苓一兩,木香(煨)半兩,為末。紫蘇木瓜湯下二錢。(《百一選方》)。妊娠水腫,小便不利,惡寒:赤茯苓(去皮)、葵子各半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新汲水下。(《禹講師方》)。猝然耳聾:黃蠟不拘多少,和茯苓末細嚼,茶湯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白話文:

  1. 飧泄滑痢不停:白茯苓一兩,木香(煨熟)半兩,磨成粉末。用紫蘇木瓜湯送服二錢。(《百一選方》)

  2. 妊娠水腫,小便不利,惡寒:赤茯苓(去皮)、葵子各半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二錢,用新汲水送服。(《禹講師方》)

  3. 突然耳聾:黃蠟不拘多少,與茯苓末一起細嚼,用茶湯送服。(《普濟方》)

面䵟雀斑:白茯苓末,蜜和,夜夜敷之,二七日愈。(姚僧坦《集驗方》)。

白話文:

白茯苓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敷在臉上,連續敷用21天,即可治癒雀斑。(出自姚僧坦《集驗方》)

豬雞骨哽:五月五日,取楮子(曬乾)、白茯苓等分,為末,每服二錢,乳香湯下。一方不用楮子,以所哽骨煎湯下。(《經驗良方》)。

白話文:

豬、雞骨梗塞:五月五日,取楮子(曬乾)和白茯苓等份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乳香湯送服。還有一種方法不用楮子,用梗塞的骨頭煎湯服用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痔漏神方:赤、白茯苓(去皮)、沒藥各二兩,破故紙四兩,石臼搗成一塊。春、秋酒浸三日,夏二日,冬五日;取出木籠蒸熟,曬乾為末,酒糊丸梧桐子大。每酒服二十丸,漸加至五十丸。(董炳《集驗方》)。

白話文:

痔瘡瘻管的有效偏方:赤茯苓、白茯苓(去皮)、沒藥各二兩,破故紙四兩,用石臼搗成一塊。春天、秋天用酒浸泡三天,夏天浸泡兩天,冬天浸泡五天;取出後用木籠蒸熟,曬乾後研成粉末,用酒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酒服二十丸,逐漸增加至五十丸。(出自董炳《集驗方》)

血餘怪病:手十指節斷壞,惟有筋連,無節肉,蟲出如燈心,長數尺,遍身綠毛卷,名曰血餘。以茯苓、胡黃連煎湯,飲之愈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。

白話文:

血餘怪病:十個手指的關節斷裂壞死,只剩下筋連接着,沒有關節肉,從裏面鑽出的蟲子像燈芯,長幾尺,全身都是綠色的捲毛,這種病叫做血餘。用茯苓和胡黃連煎湯喝下去,就能治癒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。

水腫尿澀:茯苓皮、椒目等分,煎湯,日飲取效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茯苓皮、椒目等分,煎煮成湯,每天飲用,可見效。(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