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27)
木部第三十六卷 (27)
1. 放杖木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
白話文:
釋名
本草疏曰:一名金花蛇,亦名翻白草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生溫、括、睦、婺諸州山中。樹如木天蓼。老人服之,一月放杖,故以為名。
白話文:
【集解】藏器說:生長在溫州、括州、睦州、婺州等州的山中。樹木就像木天蓼。老年人服用了它,一個月後就能把柺杖丟掉,因此得名。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一切風血,理腰腳,輕身變白不老,浸酒服之(藏器)。
白話文:
【氣味】甘甜,溫和,無毒。
【主治】治療各種風濕血癥,調理腰腳,讓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,浸泡在酒中服用(收藏內臟)。
2. 接骨木
(《唐本草》)
【釋名】續骨木(《綱目》)、木蒴藋。
頌曰:接骨以功而名。花、葉都類蒴藋、陸英、水芹輩,故一名木蒴藋。
白話文:
【釋名】續接斷骨的木本植物(《綱目》)、木本蒴藋。
頌詞:因為接骨有功而得此名。它的花朵和葉子都很像蒴藋、陸英、水芹等植物,因此又名木本蒴藋。
【集解】恭曰:所在皆有之。葉如陸英,花亦相似。但作樹高一、二丈許,木體輕虛無心。斫枝插之便生,人家亦種之。
白話文:
恭思說:這種植物到處都有,葉子像陸英,花也相似。但它長成樹高約一、二丈,木質輕而沒有心。砍下它的枝條插到土地裡就能生長,人們也常常種植它。
【氣味】甘、苦,平,無毒。
藏器曰:搗汁亦吐人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折傷,續筋骨,除風癢齲齒,可作浴湯(《唐本》)。
白話文:
**氣味:**甘甜、苦,溫和,沒有毒性。
**藏器說:**將它搗成汁也能讓人嘔吐,有輕微毒性。
**主治:**骨折、續接筋骨、去除風濕癢、齲齒,可以用它來洗澡(根據《唐本》記載)。
根皮:主痰飲,下水腫及痰瘧,煮汁服之,當利下及吐出。不可多服(藏器)。打傷瘀血及產婦惡血,一切血不行,或不止,並煮汁服(時珍。出《千金》)。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。
白話文:
根皮:主治痰飲,能消水腫和痰瘧。將根皮煮成汁服用,能利尿和催吐。不可多服(《藏器》)。根皮還能治療跌打傷瘀血、產婦惡露和一切血行不暢或血不止的症狀。服用方法是將根皮煮成汁服用(本草綱目中記載,出自《千金》)。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一
折傷筋骨:接骨木半兩,乳香半錢,芍藥、當歸、芎藭、自然銅各一兩,為末。化黃蠟四兩,投藥攪勻,眾手丸如芡子大。若止傷損,酒化一丸。若碎折筋骨,先用此敷貼,乃服。(《衛生易簡》)。
白話文:
治療骨折的藥方:
- 接骨木半兩
- 乳香半錢
- 芍藥一兩
- 當歸一兩
- 芎藭一兩
- 自然銅一兩
把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四兩的黃蠟,攪拌均勻,搓成像芡子大小的藥丸。
如果只是一般的傷損,用酒化開一粒藥丸服用即可。如果骨折了,先用藥敷貼在患處,再服用藥丸。
產後血暈,五心煩熱,氣力欲絕,及寒熱不禁:以接骨木(破如筭子)一握,用水一升,煎取半升,分服。或小便頻數,惡血不止,服之即瘥。此木煮之三次,其力一般。乃起死妙方。(《產書》)。
葉
【主治】痰瘧,大人七葉,小兒三葉,生搗汁服,取吐(藏器)。
白話文:
產後血暈(暈眩),手心、腳心煩熱,氣力衰竭,以及寒熱不穩定:可用接骨木(掰碎成像筭子般大小)一把,加水一升,煎煮至取半升的藥汁,分次服用。或者小便頻繁,惡露不止,服用此藥即可痊癒。此藥材煮三次,藥效依舊。是起死回生的妙方。(《產書》)
【用途】治療因痰阻塞而引起的瘧疾,大人用七片葉子,小孩用三片葉子,生搗出汁液服用,可以引發嘔吐(幫助排出病邪)。
3. 靈壽木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扶老杖(孟康)、椐。
白話文:
釋名 扶老杖(孟康),椐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生劍南山谷。圓長皮紫。《漢書》:孔光年老,賜靈壽杖。顏師古注云:木似竹有節,長不過八、九尺,圍三、四寸,自然有合杖制,不須削理。作杖,令人延年益壽。
白話文:
【集解】:
藏器說:靈壽杖生長在劍南山谷,外型圓長,果皮紫紅色。《漢書》記載:孔光年老時,皇上賜給他一支靈壽杖。顏師古在註解中說:靈壽杖的木頭像竹子一樣有節,長不過八、九尺,圍三、四寸,自然就有適合做手杖的形狀,不需要削掉或加工。用靈壽杖做成手杖,可以讓人延年益壽。
時珍曰:陸氏《詩疏》云:椐即樻也。節中腫,似扶老,即今靈壽也。人以作杖及馬鞭。弘農郡共北山有之。
根皮
【氣味】苦,平。
【主治】止水(藏器)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陸璣的《詩經疏》中說:「椐」就是「樻」。節中腫大,像撐扶老人的柺杖,就是現在的靈壽。人們用來做手杖和馬鞭。弘農郡的北山有分佈。
根皮
**氣味:**苦,平性。
**主治:**止水腫(各種原因導致的體內積水)。
4. 楤木
(音蔥。《拾遺》)
【集解】藏器曰:生江南山谷。高丈餘,直上無枝,莖上有刺。山人折取頭茹食,謂之吻頭。
時珍曰:今山中亦有之。樹頂叢生葉,山人採食,謂之鵲不踏,以其多刺而無枝故也。
白皮
【氣味】辛,平,有小毒。
白話文:
白頭翁
[集解] 藏器說:白頭翁生長在江南的山谷中,高約一丈,筆直生長沒有分枝,莖上有刺。山民折取它的頭來食用,稱之為吻頭。
時珍說:現在山裡也有白頭翁。它的樹頂長著一堆葉子,山民採摘來吃,稱之為鵲不踏,因為它有很多刺而沒有分枝。
[氣味] 辛辣,平和,有輕微毒性。
【主治】水癊,煮汁服一盞,當下水。如病已困,取根搗碎,坐之取氣,水自下。又能爛人牙齒,有蟲者取片許內孔中,當自爛落(藏器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水腫,將它煮成汁,服用一杯,水腫會立即消失。如果病情已經很嚴重,取根搗碎,放在坐的地方,把氣引出去,水腫就會消退。還能使人的牙齒腐爛,有牙蟲的人取一小片放在牙齒的孔中,牙蟲會自行腐爛脫落(出於《藏器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