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20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20)

1. 石荊

(《拾遺》)

【集解】藏器曰:石荊似荊而小,生水旁,《廣濟方》一名水荊是也。蘇頌言洛人以當欒荊者,非也。

【主治】燒灰淋汁浴頭,生髮令長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【彙解】《藏器》說:石荊就像荊條但比較小,生長在水邊,《廣濟方》中也稱為水荊。蘇頌說洛陽人用石荊代替欒荊,這是不對的。

【主治功能】將石荊燒成灰,淋出濃汁用來洗頭,可以生髮讓頭髮生長(《藏器》)。

2. 紫荊

(宋《開寶》)

【校正】併入(《拾遺》)紫珠。

白話文:

【修正】將《拾遺》收錄的「紫珠」一項納入本典籍中。

【釋名】紫珠(《拾遺》),皮名肉紅(《綱目》)、內消。時珍曰:其木似黃荊而色紫,故名。其皮色紅而消腫,故瘍科呼為肉紅,又曰內消,與何首烏同名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它被稱為紫珠(《拾遺》)、皮色紅而消腫(《綱目》)、內消。李時珍說:它的樹木很像黃荊,但是顏色是紫色的,所以它叫做紫珠。它的皮是紅色的,並且有消腫的功效,因此瘍科稱它為肉紅,又稱它為內消,與何首烏的名字相同。

【集解】頌曰:紫荊處處有之,人多種於庭院間。木似黃荊,葉小無丫,花深紫可愛。

藏器曰:即田氏之荊也。至秋子熟,正紫,圓如小珠,名紫珠。江東林澤間尤多。

白話文:

【解說】有一首頌詞說:紫荊到處都有,人們多種植於庭院之中。紫荊的木頭與黃荊相似,葉子較小而且沒有小枝,花朵呈深紫色很可愛。

藏器之中說:荊芥就是田氏的荊。到了秋天,果實成熟,顏色深紫,圓潤如小珠,叫做紫珠。江東地區的森林沼澤中尤其多見。

宗奭曰:春開紫花甚細碎,共作朵生,出無常處,或生於木身之上,或附根上枝下,直出花。花罷葉出,光緊微圓。園圃多植之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它春天開紫色的花朵,花朵非常細碎,共同形成一個花朵,生長在沒有固定的地方,有時生長在樹幹上,有時依附在根部或樹枝下面,直接生出花朵。花朵凋謝後,葉子就會長出來,葉片光滑緊密,略微呈圓形。在園圃中經常種植它。

時珍曰:高樹柔條,其花甚繁,歲二、三次。其皮入藥,以川中厚而紫色、味苦如膽者為勝。

木並皮
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藏器曰:苦,寒。

大明曰:皮、梗及花,氣味功用並同。

白話文:

木與皮

氣味:苦,平,無毒。《藏器》說:苦,寒。

__大明__說:皮、梗和花,氣味和功效都相同。

【主治】破宿血,下五淋,濃煮汁服(《開寶》)。通小腸(大明)。解諸毒物,癰疽喉痹,飛屍蠱毒,腫下瘻,蛇、虺、蟲、蠶、狂犬毒,並煮汁服。亦以汁洗瘡腫,除血長膚(藏器)。活血行氣,消腫解毒,治婦人血氣疼痛,經水凝澀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紫荊氣寒味苦,色紫性降,入手、足厥陰血分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消除積聚的陳舊血液,治療五種淋病,濃煎藥汁服用(《開寶本草》)。疏通小腸(《大明本草》)。解各種毒物中毒,治療癰疽、喉痹,飛屍蠱毒,膿瘡和瘻管,蛇、虺、蟲、蠶、狂犬毒等,都煮汁服用。也用藥汁洗瘡腫,除血長膚(《藏器》)。活血行氣,消腫解毒,治療婦女血氣疼痛,經水凝澀(李時珍)。
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紫荊樹的氣味寒冷,味道苦澀,顏色是紫色,性質是下降的,能進入手足厥陰經的血分。

寒勝熱,苦走骨,紫入營。故能活血消腫,利小便而解毒。楊清叟《仙傳方》有沖和膏,以紫荊為君,蓋亦得此意也。其方治一切癰疽發背流注諸腫毒,冷熱不明者。紫荊皮(炒)三兩,獨活(去節,炒)三兩,赤芍藥(炒)二兩,生白芷一兩,木蠟(炒)一兩,為末。用蔥湯調,熱敷。

白話文:

寒性勝過熱性,苦味藥物能走竄到骨頭裡,紫色的藥物能進入營血之中。所以紫荊皮能活血消腫,利尿解毒。楊清叟在《仙傳方》中記載有沖和膏,以紫荊皮為主藥,也是這個道理。這個方劑可以治療一切癰疽發背、流注諸腫毒,冷熱不明的疾病。紫荊皮(炒過)三兩、獨活(去節,炒過)三兩、赤芍藥(炒過)二兩、生白芷一兩、木蠟(炒過)一兩,研成粉末。用蔥湯調和,熱敷患處。

血得熱則行,蔥能散氣也。瘡不甚熱者,酒調之。痛甚者,加乳香。筋不伸者,亦加乳香。大抵癰疽流注,皆是氣血凝滯所成,遇溫則散,遇涼則凝。此方溫平,紫荊皮乃木之精,破血消腫。獨活乃土之精,止風動血,引拔骨中毒,去痹濕氣。芍藥乃火之精,生血止痛。木蠟乃水之精,消腫散血,同獨活能破石腫堅硬。

白話文:

熱能使血液運行,蔥能消散氣體。瘡口過熱則用酒來調和。疼痛劇烈者,添加乳香。筋骨無法伸展者,也添加乳香。一般來說,癰疽和流注都是由於氣血凝滯所造成的,遇熱則消散,遇冷則凝結。這個處方溫和,紫荊皮是木之精華,可以活血消腫。獨活是土之精華,可以止風活血,引拔骨中的毒素,祛除痹濕之氣。芍藥是火之精華,可以涼血止痛。木蠟是水之精華,可以消腫散血,與獨活一起可以破除腫塊和堅硬的腫瘤。

白芷乃金之精,去風生肌止痛。蓋血生則不死,血動則流通,肌生則不爛,痛止則不焮,風去則血自散,氣破則硬可消,毒自除。五者交治,病安有不愈者乎?

白話文:

白芷是金屬的精華,能祛風、生肌、止痛。血生則不會壞死,血動則會流通,肌生則不會腐爛,痛止則不會化膿,風去則血自然散開,氣破則硬塊可以消散,毒自然消除。這五個方面相互作用,難道有什麼病治不好嗎?

【附方】新九。

婦人血氣:紫荊皮為末,醋糊丸櫻桃大。每酒化服一丸。(熊氏《補遺》)。

鶴膝風攣:紫荊皮三錢,老酒煎服,日二次。(《直指方》)。

白話文:

附方

新九

婦人血氣:將紫荊皮研成細末,用醋糊成櫻桃大小的丸子。每次用酒化開服用一丸。(出自熊氏《補遺》)。

鶴膝風攣:取紫荊皮三錢,用老酒煎服,每日兩次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。

傷眼青腫:紫荊皮,小便浸七日,曬研,用生地黃汁、薑汁調敷。不腫用蔥汁。(《永類方》)。

白話文:

眼睛紅腫疼痛:紫荊樹的樹皮,用小便浸泡七天,曬乾後研磨成粉,用生地黃汁和薑汁調和敷在患處。如果眼睛沒有腫脹,可以使用蔥汁。

猘犬咬傷:紫荊皮末,沙糖調塗,留口退腫。口中仍嚼咽杏仁去毒。(《仙傳外科》)。

鼻中疳瘡:紫荊花陰乾為末,貼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白話文:

猘犬咬傷:將紫荊樹皮磨成粉末,用沙糖調和塗抹在傷口上,保留傷口,直到腫脹消退。在口中仍然要嚼食杏仁以排出毒素。(摘自《仙傳外科》)。

將紫荊花的陰乾末藥敷貼患處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發背初生,一切癰疽皆治:單用紫荊皮為末,酒調箍住,自然撮小不開。內服柞木飲子。乃救貧良劑也。(《仙傳外科》)。

白話文:

發背初期,一切癰疽都可以治療:單獨使用紫荊皮研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後敷在發背處,自然會縮小不擴散。內服柞木煎煮的湯汁。這是救助貧困的良方。(出自《仙傳外科》)

癰疽未成:用白芷、紫荊皮等分。為末。酒調服。外用紫荊皮、木蠟、赤芍藥等分。為末。酒調作箍藥。(同上)。

白話文:

癰瘡尚未形成:用白芷、紫荊皮等分,研磨成細末,用酒送服。外用紫荊皮、木蠟、赤芍藥等分,研磨成細末,用酒調製成環狀藥物(敷於患處)。(同上)

痔瘡腫痛:紫荊皮五錢。新水食前煎服。(《直指方》)。

產後諸淋:紫荊皮五錢。半酒半水煎,溫服。(熊氏《補遺》)。

白話文:

痔瘡腫痛: 紫荊樹皮五錢。用清水在進食前煎煮服用。(《直指方》)

產後諸淋: 紫荊樹皮五錢。一半酒和一半水煎煮,溫熱服用。(熊氏《補遺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