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16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16)

1. 枸杞 地骨皮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枸檵(《爾雅》。音計。《本經》作枸忌)、枸棘(《衍義》)、苦杞(《詩疏》)、甜菜(《圖經》)、天精(《抱朴》)、地骨(《本經》)、地輔(《本經》)、地仙(《日華》)、卻暑(《別錄》)、羊乳(《別錄》)、仙人杖(《別錄》)、西王母杖。

時珍曰:枸、杞二樹名。此物棘如枸之刺,莖如杞之條,故兼名之。道書言:千載枸杞,其形如犬,故得枸名,未審然否?頌曰:仙人杖有三種:一是枸杞;一是菜類,葉似苦苣;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枸杞生常山平澤,及諸丘陵阪岸。

頌曰:今處處有之。春生苗,葉如石榴葉而軟薄堪食,俗呼為甜菜。其莖幹高三、五尺,作叢。六月、七月生小紅紫花。隨便結紅實,形微長如棗核。其根名地骨。《詩·小雅》云:集於苞杞。陸機《詩疏》云:一名苦杞。春生,作羹茹微苦。其莖似莓。其子秋熟,正赤。莖、葉及子服之,輕身益氣。

今人相傳謂枸杞與枸棘二種相類。其實形長而枝無刺者,真枸杞也。圓而有刺者,枸棘也,不堪入藥。馬志注溲疏條云:溲疏有刺,枸杞無刺,以此為別。溲疏亦有巨骨之名,如枸杞之名地骨,當亦相類,用之宜辨。或云:溲疏以高大者為別,是不然也。今枸杞極有高大者,入藥尤神良。

宗奭曰:枸杞、枸棘,徒勞分別。凡杞未有無刺者。雖大至於成架,尚亦有棘。但此物小則刺多,大則刺少,正如酸棗與棘,其實一物也。時珍曰:古者枸杞、地骨取常山者為上,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。後世惟取陝西者良,而又以甘州者為絕品。今陝之蘭州、靈州、九原以西枸杞,並是大樹,其葉厚根粗。

河西及甘州者,其子圓如櫻桃,曝乾緊小少核,干亦紅潤甘美,味如葡萄,可作果食,異於他處者。沈存中《筆談》亦言: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,大可作柱。葉長數寸,無刺。根皮如厚朴。則入藥大抵以河西者為上也。《種樹書》言:收子及掘根種於肥壤中,待苗生,剪為蔬食,甚佳。

【氣味】枸杞:苦,寒,無毒。

《別錄》曰:根:大寒。子:微寒,無毒。冬採根,春、夏採葉,秋採莖、實。

權曰:枸杞:甘,平。子、葉同。

宗奭曰:枸杞當用梗皮,地骨當用根皮,子當用紅實。其皮寒,根大寒,子微寒。今人多用其子為補腎藥,是未曾考竟經意,當量其虛實冷熱用之。

時珍曰:今考《本經》只云枸杞,不指是根、莖、葉、子。《別錄》乃增根大寒、子微寒字,似以枸杞為苗。而甄氏《藥性論》乃云枸杞甘、平,子、葉皆同,似以枸杞為根;寇氏《衍義》又以枸杞為梗皮,皆是臆說。按:陶弘景言枸杞根、實為服食家用。西河女子服枸杞法,根、莖、葉、花、實俱採用。

則《本經》所列氣味主治,蓋通根、苗、花、實而言,初無分別也。後世以枸杞子為滋補藥,地骨皮為退熱藥,始歧而二之。竊謂枸杞苗葉味苦甘而氣涼,根味甘淡氣寒,子味甘氣平。氣味既殊,則功用當別。此後人發前人未到之處者也。

【主治】枸杞:主五內邪氣,熱中消渴,周痹風濕。久服,堅筋骨,輕身不老,耐寒暑(《本經》)。下胸脅氣,客熱頭痛,補內傷大勞噓吸,強陰,利大小腸(《別錄》)。補精氣諸不足,易顏色,變白,明目安神,令人長壽(甄權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此乃通指枸杞根、苗、花、實並用之功也。其單用之功,今列於下。

【氣味】苦,寒。權曰:甘,平。

時珍曰:甘,涼。伏砒、砂。

【主治】除煩益志,補五勞七傷,壯心氣,去皮膚骨節間風,消熱毒,散瘡腫(大明)。和羊肉作羹,益人,除風明目。

作飲代茶,止渴,消熱煩,益陽事,解面毒,與乳酪相惡。汁注目中,去風障赤膜昏痛(甄權)。

去上焦心肺客熱(時珍)。

地骨皮
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根,掘得以東流水浸,刷去土,捶去心,以熟甘草湯浸一宿,焙乾。

【氣味】苦,寒。《別錄》曰:大寒。權曰:甘,平。

時珍曰:甘、淡,寒。

杲曰:苦,平、寒。升也,陰也。

好古曰:入足少陰、手少陽經。制硫黃、丹砂。

【主治】細銼,拌麵煮熟,吞之,去腎家風,益精氣(甄權)。

去骨熱消渴(孟詵)。

解骨蒸肌熱消渴,風濕痹,堅筋骨,涼血(元素)。

治在表無定之風邪,傳屍有汗之骨蒸(李杲)。瀉腎火,降肺中伏火,去胞中火,退熱,補正氣(好古)。治上膈吐血。

煎湯嗽口,止齒血,治骨槽風(吳瑞)。治金瘡神驗(陳承)。去下焦肝腎虛熱(時珍)。

枸杞子

【修治】時珍曰:凡用揀淨枝梗,取鮮明者洗淨,酒潤一夜,搗爛入藥。

【氣味】苦,寒。權曰:甘,平。

【主治】堅筋骨,耐老,除風,去虛勞,補精氣(孟詵)。主心病嗌乾心痛,渴而引飲;腎病消中(好古)。滋腎潤肺。榨油點燈,明目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枸杞葉作羹,小苦。俗諺云:去家千里,勿食蘿摩、枸杞。此言二物補益精氣,強盛陰道也。枸杞根、實為服食家用,其說甚美,名為仙人之杖,遠有旨乎?

頌曰:莖、葉及子,服之輕身益氣。《淮南枕中記》載:西河女子服枸杞法:正月上寅採根,二月上卯治服之;三月上辰採莖,四月上巳治服之;五月上午採其葉,六月上未治服之;七月上申採花,八月上酉治服之;九月上戌採子,十月上亥治服之;十一月上子採根,十二月上醜治服之。又有花、實、根、莖、葉作煎,或單榨子汁煎膏服之者,其功並同。

世傳蓬萊縣南丘村多枸杞,高者一、二丈,其根盤結甚固。其鄉人多壽考,亦飲食其水土之氣使然。又潤州開元寺大井旁生枸杞,歲久。土人目為枸杞井,云飲其水甚益人也。

斅曰:其根似物形狀者為上。

時珍曰:按:劉禹錫《枸杞井詩》云:僧房藥樹依寒井,井有清泉藥有靈。翠黛葉生籠石甃,殷紅子熟照銅瓶。枝繁本是仙人杖,根老能成瑞犬形。上品功能甘露味,還知一勺可延齡。又《續仙傳》云:朱孺子見溪側二花犬,逐入於枸杞叢下。掘之得根,形如二犬。烹而食之,忽覺身輕。

周密《浩然齋日抄》云:宋徽宗時,順州築城,得枸杞於土中,其形如獒狀,馳獻闕下,乃仙家所謂千歲枸杞,其形如犬者。據前數說,則枸杞之滋益不獨子,而根亦不止於退熱而已。但根、苗、子之氣味稍殊,而主治亦未必無別。蓋其苗乃天精,苦甘而涼,上焦心肺客熱者宜之;根乃地骨,甘淡而寒,下焦肝腎虛熱者宜之。此皆三焦氣分之藥,所謂熱淫於內、瀉以甘寒也。

至於子則甘平而潤,性滋而補,不能退熱,只能補腎潤肺,生精益氣。此乃平補之藥,所謂精不足者、補之以味也。分而用之,則各有所主;兼而用之,則一舉兩得。世人但知用黃芩、黃連,苦寒以治上焦之火;黃柏、知母,苦寒以治下焦陰火。謂之補陰降火,久服致傷元氣。

而不知枸杞、地骨甘寒平補,使精氣充而邪火自退之妙,惜哉!予嘗以青蒿佐地骨退熱,屢有殊功,人所未喻者。兵部尚書劉松石,諱天和,麻城人。所集《保壽堂方》載地仙丹云:昔有異人赤腳張,傳此方於猗氏縣一老人,服之壽百餘,行走如飛,發白反黑,齒落更生,陽事強健。此藥性平,常服能除邪熱,明目輕身。

春採枸杞葉,名天精草;夏採花,名長生草;秋採子,名枸杞子;冬採根,名地骨皮。並陰乾,用無灰酒浸一夜,曬露四十九晝夜,取日精月華氣,待乾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。每早晚各用一丸細嚼,以隔夜百沸湯下。此藥採無刺味甜者,其有刺者服之無益。

【附方】舊十,新二十三。

枸杞煎:治虛勞,退虛熱,輕身益氣,令一切癰疽永不發。用枸杞三十斤(春夏用莖、葉,秋冬用根、實),以水一石,煮取五斗,以滓再煮取五斗,澄清去滓,再煎取二斗,入鍋煎如餳收之。每早酒服一合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金髓煎:枸杞子逐日摘紅熟者,不拘多少,以無灰酒浸之,蠟紙封固,勿令泄氣。兩月足,取入沙盆中擂爛,濾取汁,同浸酒入銀鍋內,慢火熬之不住手攪,恐黏住不勻。候成膏如餳,淨瓶密收。每早溫酒服二大匙,夜臥再服。百日身輕氣壯,積年不輟,可以羽化也。(《經驗方》)。

枸杞酒:《外臺秘要》云:補虛,去勞熱,長肌肉,益顏色,肥健人,治肝虛沖感下淚。用生枸杞子五升,搗破,絹袋盛,浸好酒二斗中,密封勿泄氣,二七日。服之任性,勿醉。《經驗後方》:枸杞酒:變白,耐老輕身。用枸杞子二升(十月壬癸日,面東採之),以好酒二升,瓷瓶內浸三七日。

乃添生地黃汁三升,攪勻密封。至立春前三十日,開瓶。每空心暖飲一盞,至立春後髭發卻黑。勿食蕪荑、蔥、蒜。

四神丸:治腎經虛損,眼目昏花,或云翳遮睛。甘州枸杞子一斤(好酒潤透,分作四分:四兩用蜀椒一兩炒,四兩用小茴香一兩炒,四兩用芝麻一兩炒,四兩用川楝肉一兩炒,揀出枸杞),加熟地黃、白朮、白茯苓各一兩,為末,煉蜜丸,日服。(《瑞竹堂方》)。

肝虛下淚:枸杞子二升,絹袋盛,浸一斗酒中(密封)三七日,飲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目赤生翳:枸杞子搗汁,日點三、五次,神驗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面𪒟皯皰:枸杞子十斤,生地黃三斤。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溫酒下,日三服。久則童顏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注夏虛病:枸杞子、五味子,研細,滾水泡,封三日,代茶飲效。(《攝生方》)。

地骨酒:壯筋骨,補精髓,延年耐老。枸杞根、生地黃、甘菊花各一斤,搗碎,以水一石,煮取汁五斗,炊糯米五斗,細曲拌勻,入甕如常封釀。待熟澄清,日飲三盞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虛勞客熱:枸杞根,為末。白湯調服。有痼疾人勿服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骨蒸煩熱及一切虛勞煩熱,大病後煩熱,並用地仙散:地骨皮二兩,防風一兩,甘草(炙)半兩。每用五錢,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(《濟生方》)。

熱勞如燎:地骨皮二兩,柴胡一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麥門冬湯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虛勞苦渴,骨節煩熱,或寒:用枸杞根白皮(切)五升,麥門冬三升,小麥二升,水二斗,煮至麥熟,去滓。每服一升,口渴即飲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腎虛腰痛:枸杞根、杜仲、萆薢各一斤,好酒三斗漬之,罌中密封,鍋中煮一日。飲之任意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吐血不止:枸杞根、子、皮為散,水煎。日日飲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小便出血:新地骨皮洗淨,搗自然汁(無汁則以水煎汁)。每服一盞,入酒少許,食前溫服。(《簡便方》)。

帶下脈數:枸杞根一斤,生地黃五斤,酒一斗,煮五升。日日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天行赤目暴腫:地骨皮三斤,水三斗,煮三升,去滓,入鹽一兩,取二升。頻頻洗點。(隴上謝道人《天竺經》)。

風蟲牙痛:枸杞根白皮,煎醋漱之,蟲即出。亦可煎水飲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口舌糜爛:地骨皮湯:治膀胱移熱於小腸,上為口糜,生瘡潰爛,心胃壅熱,水穀不下。用柴胡、地骨皮各三錢,水煎服之。(東垣《蘭室秘藏》)。

小兒耳疳:生於耳後,腎疳也。地骨皮一味,煎湯洗之。仍以香油調末搽之。(高文虎《蓼花洲閒錄》)。

氣瘻疳瘡多年不愈者:應效散(又名托裡散):用地骨皮(冬月者)為末。每用紙捻蘸入瘡內。頻用自然生肉。更以米飲服二錢,一日三服。(《外科精義》)。

男子下疳:先以漿水洗之,後搽地骨皮末。生肌止痛。(《衛生寶鑑》)。

婦人陰腫或生瘡:枸杞根煎水,頻洗。(《永類方》)。

十三種疔:春三月上建日採葉(名天精),夏三月上建日採枝(名枸杞),秋三月上建日採子(名卻老),冬三月上建日採根(名地骨),並曝乾為末(如不得依法採,但得一種亦可),用緋繒一片裹藥。牛黃一梧桐子大,反鉤棘針三七枚,赤小豆七粒,為末。先於繒上鋪亂髮一雞子大,乃鋪牛黃等末,卷作團,以髮束定,熨斗中炒令沸,沸定,刮搗為末。以一方寸匕,合前枸杞末二匕,空心酒服二錢半,日再服。

(《千金方》)。

癰疽惡瘡,膿血不止:地骨皮不拘多少,洗淨,刮去粗皮,取細白穰。以粗皮同骨煎湯洗,令膿血盡。以細穰貼之,立效。有一朝士,腹脅間病疽經歲。或以地骨皮煎湯淋洗,出血一、二升。家人懼,欲止之。病者曰:疽似少快。更淋之,用五升許,血漸淡乃止。以細穰貼之,次日結痂愈。(唐慎微《本草》)。

瘭疽出汁,著手、足、肩、背,累累如赤豆:用枸杞根、葵根葉煮汁,煎如飴,隨意服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足趾雞眼,作痛作瘡:地骨皮同紅花研細敷之,次日即愈。(《閨閣事宜》)。

火赫毒瘡:此患急防毒氣入心腹。枸杞葉搗汁服,立瘥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目澀有翳:枸杞葉二兩,車前葉一兩,挼汁,以桑葉裹,懸陰地一夜。取汁點之,不過三、五度。(《十便良方》)。

五勞七傷,庶事衰弱:枸杞葉半斤(切),粳米二合,豉汁和,煮作粥,日日食之良。(《經驗後方》)。

澡浴除病:正月一日,二月二日,三月三日,四月四日,以至十二月十二日,皆用枸杞葉煎湯洗澡。令人光澤,百病不生。(《洞天保生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