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六卷 (7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六卷 (7)

1. 蕤核

(蕤,儒誰切。《本經》上品)。

【釋名】白桵(音蕤)。

時珍曰:《爾雅》「棫,白桵」即此也。其花實蕤蕤下垂,故謂之桵,後人作蕤。柞木亦名棫而物異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蕤核生函谷川谷及巴西。

白話文:

【白話解說】

名稱:白果(音同「蕤」)

別稱:白棫

出處:《本經》上品

考證: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中記載的「棫」就是白果。白果的花朵和果實會低垂擺動,所以稱之為「桵」,後來演變為「蕤」。而柞木也被稱為「棫」,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。

產地:《別錄》記載:白果生長在寒冷的谷地和巴西。

弘景曰:今出彭城。大如烏豆,形圓而扁,有紋理,狀似胡桃核。今人皆合殼用,此應破取仁秤之。

白話文:

弘景說:現在產於彭城。果實大如烏豆,形狀圓而扁,表面有紋理,狀如胡桃核。現在人們都連同果殼一起使用,這樣應該將其打破,只取果仁稱量使用。

保升曰:今出雍州。樹生,葉細似枸杞而狹長,花白。子附莖生,紫赤色,大如五味子。莖多細刺。五月、六月熟,採實曬乾。頌曰:今河東、幷州亦有之。木高五、七尺,莖間有刺。時珍曰:郭璞云:白桵,小木也。叢生有刺,實如耳璫,紫赤可食。即此也。

白話文:

保升說:現在雍州出產的白桵。白桵樹枝生長,葉子細長,類似枸杞葉。花朵白色。果實長在莖上,紫紅色,大小如五味子。莖上有許多細刺。五月、六月果實成熟,採收後曬乾即可。頌曰:現在河東、山西也有白桵。白桵樹高五、七尺,莖上有刺。時珍說:郭璞說:白桵是一種小樹。叢生,樹枝有刺,果實如耳璫,紫紅色,可以食用。這就是白桵。

白話文:

譯文:

醫術的主旨,在於行善仁義,濟世救人。仁愛之心,為醫德之本。醫師當以仁心為首,體恤患者之苦,設身處地,用心診治。
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蕤核仁,以湯浸去皮、尖,掰作兩片。每四兩,用芒硝一兩,木通草七兩,同水煮一伏時,取仁研膏入藥。

白話文:

【修治】:炮製的手法是斅說:凡是使用蕤核仁,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,掰分成兩片。每四兩蕤核仁,用一兩芒硝,七兩木通草,一起用水煮一整天的時間,取出蕤核仁研磨成膏狀,即可入藥。
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微寒。

普曰:神農、雷公:甘,無毒。生平地,八月採之。

白話文:

氣味:甘,溫,無毒。《別錄》記載:性質微寒。

其他記載

  • 普曰:神農、雷公:甘,無毒。
  • 生長之地:平地。
  • 採收時間:八月。

【主治】心腹邪結氣,明目,目赤痛傷淚出,目腫眥爛。久服,輕身益氣不飢(《本經》)。強志,明耳目(《吳普》)。破心下結痰痞氣,齆鼻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心腹中邪氣聚集凝聚,能明目,治療眼睛赤紅疼痛流淚,眼睛腫脹眼瞼潰爛。長期服用,能減輕體重,增強元氣,不感到飢餓(《本經》)。增強意志,明目聰耳(《吳普》)。打碎積聚在心下的痰塊、實氣,治療鼻塞(《別錄》)。

治鼻衄(甄權)。生治足睡,熟治不眠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生治足睡: 將草藥生用製成藥物,具有使人容易入睡的作用。

熟治不眠: 將草藥熟製製成藥物,具有治療失眠的作用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醫方惟以療眼,《仙經》以合守中丸也。頌曰:按:劉禹錫《傳信方》所著治眼法最奇。云:眼風淚癢,或生翳,或赤眥,一切皆主之。宣州黃連(末)、蕤核仁(去皮,研膏)等分和勻,取無蚛干棗二枚,割下頭,去核,以二物填滿,卻以割下頭合定,用少薄綿裹之,以大茶碗量水半碗,於銀器中,文武火煎取一雞子大,以綿濾罐收,點眼萬萬不失。前後試驗數十人皆應,今醫家亦多用得效也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陶弘景說:醫方專門用來治療眼睛,《仙經》以合製守中丸,也就是他自己的方子。按:《傳信方》上劉禹錫記載的眼睛治療方法簡直妙不可言。說:眼睛起風又流淚又癢的,或者生了翳障的或是紅眼圈,所有這些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。黃連(末)、蕤仁(去皮,研膏)等分混合;取無蟲眼完整的棗子兩個,切下蒂,去核,把兩種藥品填入其中,再把棗子的蒂部對合起來,用少許薄棉花包起來。把燒好的泉水半碗,倒入銀器中,文火武火煮,取一雞子大,用棉花濾液,裝入容器中,點入眼睛,萬無一失。前後試驗,數十人皆應驗,現在的醫生們也多用這種方法,也都取得了很好效果。

【附方】新七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七

春雪膏:治肝虛,風熱上攻,眼目昏暗,癢痛隱澀,赤腫羞明,不能遠視,迎風有淚,多見黑花。用蕤仁(去皮,壓去油)二兩,腦子二錢半,研勻,生蜜六錢和收,點眼。(《和劑局方》)。

白話文:

春雪膏:用於治療肝臟虛弱,風熱向上侵犯,導致眼睛昏暗、發癢、疼痛、乾澀,眼睛紅腫畏光,看不清遠處的東西,迎風流淚,經常看到黑影。方法是取蕤仁(去皮,壓去油)二兩,腦子二錢半,研磨均勻,再加入生蜜六錢和收,點眼。 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
百點膏:治一切眼疾。蕤仁(去油)三錢,甘草防風各六錢,黃連五錢,以三味熬取濃汁,次下蕤仁膏,日點。(孫氏《集效方》)。撥雲膏:取下翳膜。蕤仁(去油)五分,青鹽一分,豬胰子五錢,共搗二千下如泥,罐收。點之。又方:蕤仁一兩去油,入白硼砂一錢,麝香二分,研勻收之。

白話文:

百點膏:治療一切眼疾。蕤仁(去除油脂)三錢,甘草、防風各六錢,黃連五錢,用三種藥材熬製成濃汁,然後加入蕤仁膏,每天點眼。(孫氏《集效方》)。

撥雲膏:去除眼翳。蕤仁(去除油脂)五分,青鹽一分,豬胰子五錢,一起搗碎二千下成泥狀,裝入罐中保存。點眼使用。

另一個方子:蕤仁一兩去除油脂,加入白硼砂一錢,麝香二分,研磨均勻後保存。

去翳妙不可言。飛血眼:蕤仁一兩(去皮),細辛半兩,苦竹葉三握(洗),水二升,煎一升,濾汁,頻微溫洗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白話文:

去除眼翳效果特別好。治療飛血眼的方法:選擇一兩蕤仁(去皮),半兩細辛,三把苦竹葉(洗淨),加入兩升水,煎成一升藥汁,濾掉藥渣,趁微溫時經常清洗眼睛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赤爛眼:《近效方》:用蕤仁四十九個(去皮),胡粉(煅如金色)一雞子大,研勻,入酥一杏仁許,龍腦三豆許,研勻,油紙裹收。每以麻子許,塗大小眥上,頻用取效。《經驗良方》:用蕤仁、杏仁各一兩,去皮研勻,入膩粉少許,為丸。每用熱湯化洗。

白話文:

赤爛眼:《近效方》:使用蕤仁四十九個(去除外皮),胡粉(煅燒至金黃色)一個雞蛋大小,研磨均勻,加入酥油像杏仁那麼大,龍腦三粒研磨均勻,用油紙包好收起來。每次取麻子大小的藥膏,塗抹在大小眼眥上,頻繁使用以取得療效。《經驗良方》:使用蕤仁、杏仁各一兩,去除外皮研磨均勻,加入少許膩粉,製成藥丸。每次使用熱湯溶解後清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