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五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五卷 (2)

1.

(葉、根、莖、實並同)
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甘。

損之曰:甘者入藥,苦者不入藥。

杲曰:苦、甘,寒,可升可降,陰中微陽也。

時珍曰:《本經》言菊花味苦,《別錄》言菊花味甘。諸家以甘者為菊,苦者為苦薏,惟取甘者入藥。謹按:張華《博物志》,言菊有兩種,苗花如一,惟味小異,苦者不中食。範致能《譜》序,言惟甘菊一種可食,仍入藥餌。其餘黃白二花,皆味苦,雖不可餌,皆可入藥。

其治頭風,則白者尤良。據此二說則是菊類自有甘苦二種,食品須用甘菊,入藥則諸菊皆可,但不得用野菊名苦薏者爾。故景煥《牧豎閒談》云:真菊延齡,野菊泄人。正如黃精益壽、鉤吻殺人之意。之才曰:術及枸杞根、桑根白皮、青葙葉為之使。

【主治】諸風頭眩腫痛,目欲脫,淚出,皮膚死肌,惡風濕痹。久服利血氣,輕身耐老延年(《本經》)。療腰痛去來陶陶,除胸中煩熱,安腸胃,利五脈,調四肢(《別錄》。陶陶,縱緩貌)。治頭目風熱,風旋倒地,腦骨疼痛,身上一切遊風令消散,利血脈,並無所忌(甄權)。

作枕明目,葉亦明目,生熟並可食(大明)。養目血,去翳膜(元素)。主肝氣不足(好古)。白菊,

【氣味】苦、辛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風眩,能令頭不白(弘景)。染髭發令黑。和巨勝、茯苓蜜丸服之,去風眩,變白不老,益顏色(藏器)。

【發明】震亨曰:黃菊花屬土與金,有水與火,能補陰血,故養目。

時珍曰:菊春生夏茂,秋花冬實,備受四氣,飽經露霜,葉枯不落,花槁不零,味兼甘苦,性稟平和。昔人謂其能除風熱,益肝補陰,蓋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,能益金水二臟也。補水所以制火,益金所以平木,木平則風息,火降則熱除,用治諸風頭目,其旨深微。黃者入金水陰分;白者,入金水陽分;紅者,行婦人血分。

皆可入藥,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。其苗可蔬,葉可啜,花可餌,根實可藥,囊之可枕,釀之可飲,自本至末,罔不有功。宜乎前賢比之君子,神農列之上品,隱士採入酒斝,騷人餐其落英。費長房言:九日飲菊酒,可以闢不祥。《神仙傳》言:康風子、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。

《荊州記》言:胡廣久病風羸,飲菊潭水多壽。菊之貴重如此,是豈群芳可伍哉?鍾會《菊有五美贊》云:圓花高懸,准天極也。純黃不雜,后土色也。早植晚發,君子德也;冒霜吐穎,象貞質也;杯中體輕,神仙食也。《西京雜記》言:採菊花莖葉,雜秫米釀酒,至次年九月始熟,用之。

【附方】舊五,新六。

服食甘菊:《玉函方》云:王子喬變白增年方:用甘菊,三月上寅日採苗,名曰玉英;六月上寅日採葉,名曰容成;九月上寅日採花,名曰金精;十二月上寅日採根莖,名曰長生。四味並陰乾,百日取等分,以成日合搗千杵為末,每酒服一錢匕。或以蜜丸梧子大。酒服七丸,一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菊花(包含葉、根、莖、果實)味苦、性平,無毒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其味甘。有人認為,味甘者才能入藥,味苦者不能入藥。杲(音gǎo)認為,菊花味苦、味甘,性寒,能升能降,屬陰中帶陽。李時珍說,《神農本草經》說菊花味苦,《名醫別錄》說菊花味甘。許多人認為味甘的是菊花,味苦的是苦薏,只取味甘的入藥。仔細考證,張華《博物志》記載菊花有兩種,植株和花朵相似,只是味道略有不同,味苦的不能食用。範致能《譜》序言,只有味甘的菊花才能食用,也能入藥。其餘黃白兩種菊花,味道都苦,雖然不能食用,但都能入藥。

治療頭痛,白色菊花效果更好。根據這兩種說法,菊花確實有甘、苦兩種,食用需用甘菊,入藥則各種菊花都可以,但不能用野菊(苦薏)。所以景煥《牧豎閒談》說:真正的菊花能延年益壽,野菊則會傷人。這就像黃精能益壽,鉤吻卻能致人死命一樣。有人認為,菊花宜配合白術、枸杞根、桑根白皮、青葙葉一起使用。

菊花能治療各種風引起的頭眩、腫痛、眼睛好像要脫出來、流淚不止、皮膚壞死、怕風、風濕痹症。長期服用能改善血液循環,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(出自《神農本草經》)。還能治療腰痛、身體疲倦、胸中煩熱、調理腸胃、疏通五脈、調和四肢(出自《名醫別錄》,“陶陶”指身體鬆軟無力)。能治療頭目風熱、中風倒地、腦骨疼痛、全身遊走性風症,改善血液循環,沒有禁忌症(甄權)。

用菊花做枕頭可以明目,菊花葉子也能明目,生吃熟吃都可以(大明)。可以滋養眼睛,去除翳膜(元素)。可以治療肝氣不足(好古)。白菊花:味苦辛、性平、無毒。能治療風眩,能使頭髮不變白(陶弘景)。可以染黑鬍鬚頭髮。與巨勝、茯苓一起製成蜜丸服用,可以治療風眩,使人容顏不老,面色紅潤(王藏器)。

李時珍說:菊花春天發芽,夏天茂盛,秋天開花,冬天結果,經歷四季,經受風霜,葉子枯萎而不脫落,花朵凋謝而不零散,味道兼具甘苦,性情平和。古人認為菊花能去除風熱,滋養肝臟,補益陰血,其實是因為菊花富含金水之精華,能益金水二臟。滋養腎水能制約心火,益肺金能調和肝木,肝木調和則風息,心火下降則熱除,所以能治療各種風引起的頭目疾病,其道理很深奧。黃色的菊花入金水陰分;白色的菊花入金水陽分;紅色的菊花走婦人血分。

各種菊花都能入藥,藥效如何,取決於使用者。菊花的莖葉可以做蔬菜,葉子可以泡茶,花可以食用,根莖可以入藥,裝在袋子裡可以做枕頭,釀酒可以飲用,從根到梢,都有用處。難怪古人將它比作君子,神農氏將它列為上品,隱士把它加入酒中,文人雅士則吟詠它的落英。費長房說:重陽節喝菊花酒,可以避邪。神仙傳說:康風子、朱孺子都是服用菊花成仙的。

《荊州記》記載:胡廣長期患病體弱,喝菊潭水後長壽。菊花如此珍貴,不是其他花卉能比擬的。鍾會《菊有五美贊》說:圓形的花朵高高懸掛,如同天上的北極星;純黃的顏色不摻雜其他顏色,如同後土的顏色;早栽種晚開花,如同君子的品德;冒著霜雪開花,如同君子堅貞的品格;在酒杯中輕盈漂浮,如同神仙的食物。《西京雜記》記載:採集菊花莖葉,與秫米一起釀酒,到第二年九月才成熟,可以飲用。

(附方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