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四卷 (72)
草部第十四卷 (72)
1. 薄荷
時珍曰:薄荷入手太陰、足厥陰,辛能發散,涼能清利,專於消風散熱,故頭痛頭風眼目咽喉口齒諸病,小兒驚熱及瘰癧瘡疥,為要藥。戴原禮氏治貓咬,取其汁塗之有效,蓋取其相制也。
陸農師曰:薄荷,貓之酒也。犬,虎之酒也。桑椹,鳩之酒也。苬草,魚之酒也。昝殷《食醫心鏡》云:薄荷煎豉湯暖酒和飲,煎茶生食,並宜。蓋菜之有益者也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八。
清上化痰:利咽膈,治風熱。以薄荷末,煉蜜丸芡子大。每噙一丸。白砂糖和之亦可。(《簡便單方》)
風氣瘙癢:用大薄荷、蟬蛻等分,為末。每溫酒調服一錢。(《永類鈐方》)
舌苔語蹇:薄荷自然汁,和白蜜、薑汁擦之。(《醫學集成》)
眼弦赤爛:薄荷,以生薑汁浸一宿,曬乾為末。每用一錢,沸湯炮洗。(《明目經驗方》)瘰癧結核,或破未破。以新薄荷二斤(取汁),皂莢一挺(水浸去皮,搗取汁)。同於銀石器內熬膏。入連翹末半兩,連白青皮、陳皮,黑牽牛(半生半炒)各一兩,皂莢仁一兩半,同搗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煎連翹湯下。(《濟生方》)
衄血不止:薄荷汁滴之。或以乾者水煮,綿裹塞鼻。(許學士《本事方》)
血痢不止:薄荷葉煎湯常服。(《普濟》)
水入耳中:薄荷汁滴入立效。(《經驗方》)
蜂蠆螫傷:薄荷葉挼貼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火毒生瘡:冬間向火,火氣入內,兩股生瘡,汁水淋漓者。用薄荷煎汁頻塗,立愈。(張杲《醫說》)
白話文:
薄荷
李時珍說:薄荷進入人體的肺經和肝經,辛味能發散風寒,涼性能清熱利濕,專門用於消除風邪、散發熱氣。因此,對於頭痛、頭風、眼疾、咽喉腫痛、口腔疾病等症狀,以及小兒驚癇發熱、淋巴結核、瘡疥等疾病,薄荷都是重要的藥物。戴原禮曾用薄荷汁治療貓抓傷,效果很好,這是因為薄荷能克制貓抓傷的毒性。
陸農師說:薄荷是貓的解藥;狗是老虎的解藥;桑椹是斑鳩的解藥;苬草是魚的解藥。昝殷在《食醫心鏡》中記載:薄荷可以煎煮後加入豆豉湯、溫酒中飲用,也可以煎茶或直接食用,都是有益的蔬菜。
以下是一些運用薄荷的古方:
治療上焦痰熱:清利咽喉,治療風熱。將薄荷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芡實大小的丸藥,每次含服一丸;也可以用白砂糖代替蜂蜜。(出自《簡便單方》)
治療風邪引起的瘙癢:取等量的薄荷葉和蟬蛻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。(出自《永類鈐方》)
治療舌苔厚膩、說話困難:將新鮮薄荷榨汁,與蜂蜜、薑汁混合塗抹舌苔。(出自《醫學集成》)
治療眼白充血紅腫:將薄荷用薑汁浸泡一夜,曬乾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一錢,用沸水沖泡洗眼。(出自《明目經驗方》)
治療淋巴結核,無論是否破潰:取新鮮薄荷兩斤榨汁,皂莢一挺(用水浸泡去皮,搗碎取汁),一起放入銀器或石器中熬成膏狀。加入連翹末半兩,連翹皮、陳皮、黑牽牛子(半生半炒)各一兩,皂莢仁一兩半,混合搗碎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連翹湯送服。(出自《濟生方》)
治療鼻出血不止:滴入薄荷汁,或者用乾燥的薄荷用水煮後,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。(出自許學士《本事方》)
治療血痢不止:用薄荷葉煎湯服用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治療水進入耳中:滴入薄荷汁,立即見效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治療蜂、蠍等毒蟲螫傷:將薄荷葉揉碎敷貼患處。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
治療火毒引起的瘡瘍:冬天靠近火爐,火氣侵入體內,導致大腿內側生瘡,流出膿水。用薄荷煎汁頻頻塗抹,很快就能痊癒。(出自張杲《醫說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