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四卷 (61)
草部第十四卷 (61)
1. 蘭草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《素問》云:五味入口,藏於脾胃,以行其精氣。津液在脾,令人口甘,此肥美所發也。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。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。王冰注云:辛能發散故也。李東垣治消渴生津飲,用蘭葉,蓋本於此,詳見澤蘭下。又此草浸油塗發,去風垢,令香潤。
《史記》所謂羅襦襟解,微聞香澤者是也。崔實《四時月令》作香澤法:用清油浸蘭香、藿香、雞舌香、苜蓿葉四種,以新綿裹,浸胡麻油,和豬脂納銅鐺中,沸定,下少許青蒿,以綿冪瓶,鐺嘴瀉出,瓶收用之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食牛馬毒殺人者。省頭草(連根葉),煎水服,即消。(《唐瑤經驗方》)
白話文:
蘭草
李時珍說:《黃帝內經.素問》記載:五種味道的食物進入口中,貯藏在脾胃,來運行精氣。津液在脾臟,使人口味甘甜,這是肥美之物產生的結果。如果這種氣往上溢,就會轉變成消渴症(糖尿病)。用蘭草治療,就能去除陳舊的邪氣。王冰注釋說:因為辛味能發散之故。李東垣治療消渴生津的藥方「生津飲」中,使用了蘭葉,就是基於這個道理,詳見澤蘭的記載。此外,用蘭草浸泡油脂塗抹頭髮,可以去除風垢,使頭髮香潤。
《史記》中所描述的「羅襦襟解,微聞香澤」,指的就是這種香味。崔實的《四時月令》中記載了製作香澤的方法:用清油浸泡蘭香、藿香、雞舌香、苜蓿葉四種香草,用新的棉布包裹,浸在胡麻油中,再加入豬油放入銅鍋中,煮沸後,加入少許青蒿,用棉布蓋住瓶口,從鍋嘴將油倒入瓶中,收起來使用。
附方:
治療誤食牛馬毒藥而中毒致死的方法:用省頭草(連根帶葉)煎水服用,就能解毒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