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四卷 (38)
草部第十四卷 (38)
1. 補骨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一十四。
補骨脂丸:治下元虛敗,腳手沉重,夜多盜汗,縱欲所致。此藥壯筋骨,益元氣。補骨脂四兩(炒香),菟絲子四兩(酒蒸),胡桃肉一兩(去皮),乳香、沒藥、沉香各研二錢半,煉蜜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鹽湯、溫酒任下。自夏至起冬至止,日一服。此乃唐宣宗時,張壽太尉知廣州,得方於南番人。
有詩云:三年時節向邊隅,人信方知藥力殊。奪得春光來在手,青娥休笑白髭鬚。(《和劑方》)
男女虛勞:男子女人五勞七傷,下元久冷,一切風病,四肢疼痛,駐顏壯氣,烏髭鬚。補骨脂一斤,酒浸一宿,曬乾,卻用烏油麻一升和炒,令麻子聲絕,簸去,只取補骨脂為末,醋煮麵糊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二三十丸,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。(《經驗後方》)
腎虛腰痛:《經驗後方》:用破故紙一兩,炒為末,溫酒服三錢,神妙。或加木香一錢。《和劑局方》青娥丸:治腎氣虛弱,風冷乘之,或血氣相搏,腰痛如折,俯仰不利,或因勞役傷腎,或卑濕傷腰,或損墜墮傷,或風寒客搏,或氣滯不散,皆令腰痛,或腰間如物重墜。
用破故紙(酒浸炒)一斤,杜仲(去皮薑汁浸炒)一斤,胡桃肉(去皮)二十個,為末,以蒜搗膏一兩,和丸梧子大,每空心溫酒服二十丸。婦人淡醋湯下。常服壯筋骨,活血脈,烏髭鬚,益顏色。
妊娠腰痛:通氣散:用破故紙二兩,炒香為末。先嚼胡桃肉半個,空心溫酒調下二錢。此藥神妙。(《婦人良方》)
定心補腎:養血返精丸:破故紙(炒)二兩,白茯苓一兩(為末),沒藥五錢,以無灰酒浸高一指,煮化和末,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白湯下。昔有人服此,至老不衰。蓋故紙補腎,茯苓補心,沒藥養血,三者既壯,自然身安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:
精氣不固:破故紙、青鹽等分同炒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三因方》)小便無度,腎氣虛寒。破故紙十兩(酒蒸),茴香十兩(鹽炒),為末,酒糊丸梧子大。每服百丸,鹽酒下。或以末糝豬腎煨食之。(《普濟方》)小兒遺尿,膀胱冷也。夜屬陰,故小便不禁。破故紙炒為末,每夜熱湯服五分。
(《嬰童百問》)玉莖不痿,精滑無歇,時時如針刺,捏之則脆,此名腎漏。用破故紙、韭子各一兩,為末。每用三錢,水二盞,煎六分服,日三次,愈則止。(夏子益《奇方》)
脾腎虛瀉:二神丸:用破故紙(炒)半斤,肉豆蔻(生用)四兩,為末,肥棗肉研膏,和丸梧子大,每空心米飲服五、七十丸。《本事方》:加木香二兩,名三神丸。
水瀉久痢:破故紙(炒)一兩,粟殼(炙)四兩,為末,煉蜜丸彈子大。每服一丸,薑、棗同水煎服。(《百一選方》)牙痛日久腎虛也。補骨脂二兩,青鹽半兩,炒研擦之。(《御藥院方》)風蟲牙痛,上連頭腦。補骨脂(炒)半兩,乳香二錢半。為末擦之。或為丸塞孔內。
白話文:
補骨脂
以下列出幾個關於補骨脂的古代醫方,及其主治病症:
補骨脂丸: 治療下半身虛弱、手腳沉重、夜間盜汗,以及因縱慾過度造成的疾病。此藥方能強健筋骨,補充元氣。
男女虛勞: 治療男女因過度勞累而引起的虛弱症狀,例如下元虛寒、各種風濕病、四肢疼痛等,並有駐顏美容、烏黑鬚髮的功效。
腎虛腰痛: 治療腎虛引起的腰痛,包括因勞累、濕邪、外傷、風寒等因素造成的腰痛。 也包含一些針對孕婦腰痛的藥方。
定心補腎: 治療腎虛、心虛等症狀,能達到強身健體,延年益壽的效果。
精氣不固: 治療精氣不足、小便失禁等症狀。也包含針對兒童遺尿、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方。
脾腎虛瀉: 治療脾腎虛弱引起的腹瀉和久痢。
牙痛: 治療因腎虛或風蟲引起的牙痛。
這些藥方使用的藥材包括補骨脂、菟絲子、胡桃肉、乳香、沒藥、沉香、破故紙、杜仲、木香、白茯苓、肉豆蔻、粟殼、青鹽、茴香、韭子、肥棗等,並使用不同的炮製方法和服用方式。劑量和服用方法請遵照古方記載,現代應用需諮詢專業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