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10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四卷 (10)

1. 蜜香

(《拾遺》)

【釋名】木蜜(《內典》)、沒香(《綱目》)、多香木(同)、阿𨲠(音矬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木蜜(《內典》)、沒香(《綱目》)、多香木(同)、阿膠(音同「矬」)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蜜香生交州。大樹,節如沉香。《法華經》注云:木蜜,香蜜也。樹形似槐而香,伐之五、六年,乃取其香。《異物志》云:其葉如椿。樹生千歲,斫僕之,四、五歲乃往看,已腐敗,惟中節堅貞者是香。珣曰:生南海諸山中。種之五、六年便有香。《交州記》云:樹似沉香無異也。

白話文:

【解析】藏器(古代醫學家)說:蜜香生長在交州。此樹很大,樹節像沉香一樣。《法華經》注說:木蜜就是香蜜。此樹樹形像槐樹,但是有香氣,砍下後要過五、六年,才能取出它的香氣。《異物志》說:此樹的葉子像椿樹。此樹壽命有千年,砍倒後,要過四、五年再去檢視,通常已腐爛,只有樹節堅硬的部分還留著香氣。珣(古人名)說:此樹生長在南海的諸山中,種植後五、六年就會有香氣。《交州記》說:此樹與沉香樹沒有什麼區別。

時珍曰:按:《魏王花木志》云:木蜜號千歲樹,根本甚大,伐之四、五歲,取不腐者為香。觀此,則陳藏器所謂生千歲乃斫者,蓋誤訛也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沒樹出波斯國、拂林國人呼為阿𨲠。樹長丈餘,皮青白色,葉似槐而長,花似橘花而大。子黑色,大如山茱萸,酸甜可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根據《魏王花木志》記載:木蜜也叫千歲樹,樹根非常粗大,砍伐後四、五年的時間,取不腐爛的木頭來做香。由此可見,陳藏器所說的生長一千年才砍伐,可能是誤傳或訛誤。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:沒樹產於波斯國和拂林國,當地人稱之為阿𨲠。樹木高丈餘,樹皮青白色,葉子像槐樹葉但較長,花像橘花但較大。果實為黑色,像山茱萸那麼大,酸甜可口,可以食用。

《廣州志》云:肇慶新興縣出多香木,俗名蜜香。辟惡氣,殺鬼精。《晉書》云:太康五年,大秦國獻蜜香樹皮紙,微褐色,有紋如魚子,極香而堅韌。觀此數說,則蜜香亦沉香之類,故形狀功用兩相彷彿。《南越志》謂:交人稱沉香為蜜香。《交州志》謂:蜜香似沉香。《嶺表錄異》言:棧香皮紙似魚子。

白話文:

《廣州志》中記載:肇慶新興縣出產許多香木,俗名為蜜香。它可以驅除惡氣,殺死鬼怪。 《晉書》中記載:太康五年,大秦國進獻了蜜香樹皮紙,顏色微褐,上有紋路像魚子,極其香氣濃鬱而堅韌。根據這些說法,蜜香也屬於沉香一類,所以形狀和功效都有些類似。《南越志》中說:交人稱沉香為蜜香。《交州志》中說:蜜香類似於沉香。《嶺表錄異》中說:棧香的樹皮紙類似於魚子。

尤可互證。楊慎《丹鉛錄》言蜜樹是蜜蒙花樹者,謬也。又枳椇木亦名木蜜,不知亦同類否?詳見果部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去臭,除鬼氣(藏器)。辟惡,去邪鬼屍注心氣(李珣)。

白話文:

楊慎在《丹鉛錄》中說蜜樹是蜜蒙花樹,這是不正確的。另外,枳椇木也被稱為木蜜,但不知道是否屬於同一類。詳情請參閱果部。

**性味:**辛味,溫和,無毒。

**主治:**去除臭味,驅除邪氣和鬼氣(藏器)。驅散惡鬼,消除邪鬼屍體對心氣的侵害(李珣)。

2. 丁香

(宋《開寶》)

【校正】併入《別錄》雞舌香。

【釋名】丁子香(《嘉祐》)、雞舌香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把《別錄》中的雞舌香併入丁子香。

【釋名】丁子香(宋代《嘉祐》名)、雞舌香。

藏器曰:雞舌香與丁香同種,花實叢生,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(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,如雞舌,故名),乃是母丁香也。禹錫曰:按:《齊民要術》云:雞舌香,俗人以其似丁子,故呼為丁子香。時珍曰:宋《嘉祐本草》重出雞舌,今併為一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雞舌香和丁香是同一種植物,花和果實叢生在一起,其中間最大的那個就是雞舌香(打破時有沿著紋理一分爲二,像雞舌頭一樣,所以得名),也就是母丁香。禹錫說:根據《齊民要術》的記載,雞舌香,一般人因為它像丁子,所以稱呼它為丁子香。李時珍說:宋代《嘉祐本草》中重複列出了雞舌香,現在合併為一。

【集解】恭曰:雞舌香樹葉及皮並似慄,花如梅花,子似棗核,此雌樹也,不入香用。其雄樹雖花不實,採花釀之以成香。出崑崙及交州、愛州以南。珣曰:丁香生東海及崑崙國。二月、三月花開,紫白色。至七月方始成實,小者為丁香,大者如巴豆,為母丁香。志曰:丁香生交、廣、南番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恭說:雞舌香樹的樹葉和樹皮都像栗子的外殼,花就像梅花,果實像棗核,這是雌性樹木,不具有香氣無法入藥。雄性樹木的花不會變成果實,人們會採集花朵蒸餾成香。產地是崑崙、交州和愛州以南。珣說:丁香生長在東海和崑崙國,在二月和三月開花,花朵是紫白色。到了七月才會結出果實,小的果實是丁香,大的果實像巴豆,是母丁香。志書記載,丁香產地是交州、廣州和南番。

按:《廣州圖》上丁香,樹高丈餘,木類桂,葉似櫟葉。花圓細,黃色,凌冬不凋。其子出枝蕊上如釘,長三、四分,紫色。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,俗呼為母丁香。二月、八月採子及根。一云:盛冬生花,子,至次年春採之。頌曰:雞舌香,《唐本草》言其木似慄;《南越志》言是沉香花;《廣志》言是草花蔓生,實熟貫之,可以香口。其說不定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廣州圖》中記載,丁香樹高達一丈多,木質與桂樹相似,葉子像是櫟樹的葉子。花朵圓而細小,顏色為黃色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凋謝。它的果實從枝蕊上長出,形狀像釘子,長約三、四分,顏色為紫色。其中有一些果實較大,像山茱萸,俗稱母丁香。人們在二月和八月採摘丁香果實和根部。另外一種說法是,丁香花在嚴冬盛開,而果實則在第二年的春天採摘。

《唐本草》中記載,雞舌香的樹木類似慄樹。《南越志》中記載,它是沉香的花。《廣志》中記載,它是一種蔓生草本植物,果實成熟後可以貫穿起來,可以用來芳香口腔。這些說法尚未確定。

今人皆以乳香中揀出木實似棗核者為之,堅頑枯燥,絕無氣味,燒亦無香,用療氣與口臭則甚乖疏,不知緣何以為雞舌也?京下老醫言:雞舌與丁香同種,其中最大者為雞舌,即母丁香,療口臭最良,治氣亦效。葛稚川《百一方》:治暴氣刺心痛,用雞舌香酒服。又《抱朴子》書:以雞舌、黃連,乳汁煎之,注目,治百疹之在目者皆愈,更加精明。

白話文:

現在的人用乳香中揀選出類似棗核的木核,堅硬乾枯,完全沒有氣味,燃燒時也沒有香味,用它來治療氣味和口臭是非常不恰當的,不知道為什麼把它當作雞舌呢?京城的年老醫生說:雞舌與丁香是同一種類,其中最大的稱作雞舌香,即母丁香,治療口臭效果最好,治療氣味也有效。葛稚川的《百一方》中說:治療暴氣刺心疼痛,用雞舌香與酒一起服用。又在《抱朴子》書中記載:用雞舌、黃連,加上乳汁煎煮,然後注視它,治療眼睛中的各種疹子都會痊癒,還可以使眼睛更加明亮。

古方治瘡癰五香連翹湯用雞舌香,而孫真人《千金方》無雞舌,用丁香,似為一物也。其採花釀成香之說,絕無知者。慎微曰:沈存中《筆談》云:予集《靈苑方》,據陳藏器《拾遺》,以雞舌為丁香母。今考之尚不然,雞舌即丁香也。《齊民要術》言雞舌俗名丁子香。《日華子》言丁香治口氣,與《三省故事》載漢時郎官日含雞舌香,欲其奏事芬芳之說相合。及《千金方》五香湯用丁香無雞舌,最為明驗。

白話文:

過去治瘡癰的藥方五香連翹湯中使用的是雞舌香,但是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沒有雞舌,而是使用了丁香,似乎是同一種東西。關於雞舌香是採摘丁香花製作而成的香料的說法,完全沒有人知道。慎微說:沈存中《筆談》中說:我所收集的《靈苑方》,根據陳藏器《拾遺》,認為雞舌香是丁香的母體。現在考證後發現並非如此,雞舌是丁香。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中提到雞舌俗名叫做丁子香。《日華子》中提到丁香可以治療口臭,這與《三省故事》中記載的漢朝時郎官每天含著雞舌香,想要使自己在奏事時口氣芬芳的說法相符合。而《千金方》中的五香湯使用丁香,沒有雞舌,最能證明這一點。

《開寶本草》重出丁香,謬矣。今世以乳香中大如山茱萸者為雞舌,略無氣味,治疾殊乖。承曰:《嘉祐補註》及蘇頌《圖經》引諸書,以雞舌為丁香。《抱朴子》言可注眼。但丁香恐不宜入眼,含之口中熱臭不可近。乳香中所揀者,雖無氣味,卻無臭氣,有淡利九竅之理。

白話文:

《開寶本草》重複列出丁香,這是錯誤的。現在的人把乳香中像山茱萸一樣大的當作雞舌,它幾乎沒有氣味,用來治病很不合適。承曰:《嘉祐補註》及蘇頌《圖經》引用諸書,把雞舌當作丁香。《抱朴子》說雞舌可以滴入眼裡。但丁香恐怕不適合滴入眼裡,含在嘴裡熱臭難聞,不能令人靠近。乳香中揀選出來的,雖然沒有氣味,但也沒有臭氣,有疏通九竅的妙用。

諸方用治小兒驚癇,亦欲其達九竅也。斅曰:丁香有雌、雄。雄者顆小;雌者大如山茱萸,更名母丁香,入藥最勝。時珍曰:雄為丁香,雌為雞舌,諸說甚明,獨陳承所言甚為謬妄不知乳香中所揀者,乃番棗核也,即無漏子之核,見果部。前人不知丁香即雞舌,誤以此物充之爾。

白話文:

各種治小兒驚癇的方藥,也是要使藥物達到九竅。唐朝名醫孫思邈說:丁香有雌雄兩種。雄的顆粒小。雌的顆粒大,像山茱萸,又名母丁香,入藥效果最好。明朝名醫李時珍說:雄的叫丁香,雌的叫雞舌,各種說法都很清楚,只有陳承所說的很荒謬。他在《本草拾遺》中說:乳香中挑出的,是番棗核,就是無漏子的核,請參看果部。前人不知道丁香就是雞舌,誤用這種東西來代替它。

乾薑、焰硝尚可點眼,草果、阿魏番人以作食料,則丁香之點眼、噙口,又何害哉?雞舌香(《別錄》),

【氣味】辛,微溫,無毒。時珍曰:辛,溫。

白話文:

乾薑和焰硝還可以點眼,草果和阿魏被外國人當作食物,那麼丁香點眼含在嘴裡,又有什麼危害呢?雞舌香(《別錄》中記載)。

氣味:辛,微溫,無毒。

時珍曰:辛辣,溫和。

【主治】風水毒腫,霍亂心痛,去惡氣(《別錄》)。吹鼻,殺腦疳。入諸香中,令人身香(甄權)。同薑汁,塗拔去白鬚孔中,即生異常黑者,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風水引起的腫毒,霍亂心痛,清除體內的惡氣(出自《別錄》)。吹入鼻子,治療腦部寄生蟲引起的疾病。加入各種香料中,讓人身上散發香氣(甄權)。和薑汁一起,塗在拔去白鬍子的孔中,會立刻長出特別黑的鬍子(藏器)。

丁香(《開寶》)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時珍曰:辛,熱。

好古曰:純陽。入手太陰、足少陰、陽明經。

白話文:

丁香(《開寶本草》)

**氣味:**辛、溫,沒有毒性。李時珍說:辛,性熱。

唐慎微的好古錄說:陽氣很盛。歸入人體手太陰肺經、足少陰腎經、足陽明胃經。

斅曰:方中多用雌者,力大。膏煎中若用雄,須去丁,蓋乳子發人背癰也。不可見火。畏鬱金。

白話文:

斅說:在方劑中多用雌黃,因為它的藥力比較強。如果在煎膏藥時使用雄黃,必須去除它的毒性成分,因為雄黃能使人長背癰。雄黃不能見火。忌諱與鬱金一起使用。

【主治】溫脾胃,止霍亂擁脹,風毒諸腫,齒疳䘌。能發諸香(《開寶》)。風疳䘌骨槽勞臭,殺蟲辟惡去邪,治奶頭花,止五色毒痢、療五痔(李珣)。治口氣、冷氣、冷勞反胃、鬼疰、蠱毒,殺酒毒,消痃癖,療腎氣、奔豚氣、陰痛、腹痛,壯陽,暖腰膝(大明)。療嘔逆,甚驗(保升)。

去胃寒,理元氣。氣血盛者勿服(元素)。治虛噦,小兒吐瀉,痘瘡胃虛,灰白不發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功效】溫暖脾胃,止霍亂腹脹,治療風毒引起的腫脹,牙齒蛀爛,以及能散發各種香味(《開寶》)。治療因風毒引起的牙齒蛀爛、牙槽骨疼痛、口臭,殺死寄生蟲、辟邪驅毒,治療奶頭花、止五種不同顏色的痢疾、治療五種痔瘡(李珣)。治療口氣、冷氣、反胃冷勞、鬼邪之病、蠱毒,解酒毒,消散痃癖,治療腎氣、奔豚氣、陰痛、腹痛,壯陽,溫暖腰膝(大明)。治療嘔吐打嗝,效果顯著(保升)。

繁體中文: 治虛噦,小兒吐瀉,痘瘡胃虛,灰白不發(時珍)。

適用於治療空腹反胃、小兒嘔吐腹瀉、痘瘡期間胃氣不足、痘瘡灰白不起色(李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好古曰:丁香與五味子、廣朮同用,治奔豚之氣。亦能泄肺,能補胃,大能療腎。宗奭曰:《日華子》言丁香治口氣,此正是御史所含之香也。治脾胃冷氣不和甚良。母丁香氣味尤佳。震亨曰:口居上,地氣出焉。脾有鬱火,溢入肺中,失其清和之意,而濁氣上行,發為口氣。

白話文:

發明

好古說:丁香與五味子、廣朮一起使用,可以治療奔豚之氣。丁香也能宣洩肺氣,又能補益胃氣,對腎臟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。

宗奭說:《日華子》中說丁香可以治療口氣,這正是御史所含之香。丁香治療脾胃虛寒、氣不和效果非常好。母丁香的氣味尤佳。

震亨說:口在面部,屬於地氣向上發散的部位。脾有鬱火,上溢於肺,肺的清和之氣就失去了,濁氣就會上升,發為口氣。

若以丁香治之,是揚湯止沸爾。惟香薷治之甚捷。時珍曰:宋末太醫陳文中,治小兒痘瘡不光澤,不起發,或脹或瀉,或渴或氣促,表裡俱虛之證。並用木香散、異攻散,倍加丁香、官桂。甚者丁香三、五十枚,官桂一、二錢。亦有服之而愈者。此丹溪朱氏所謂立方之時,必運氣在寒水司天之際,又值嚴冬郁遏陽氣,故用大辛熱之劑發之者也。若不分氣血虛實寒熱經絡,一概驟用,其殺人也必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用丁香來治療,那就好像用沸水來熄滅沸騰的水,只能暫時止住症狀,不能根治。只有用香薷來治療才見效快。李時珍說:宋朝末年,太醫陳文中治療小兒痘瘡不光澤,不發出,或腹脹或腹瀉,或口渴或氣促,表裡皆虛的證狀。他使用木香散、異攻散,並加倍加入丁香、肉桂。嚴重者,丁香三五十枚,肉桂一、二錢。也有服用而痊癒的。這是丹溪朱氏所謂的立方的時機,必須是在寒水司天的時候,又值嚴冬鬱遏陽氣,所以用大辛熱的藥物來發散。如果不分氣血虛實寒熱經絡,一概驟然使用,那一定會殺人。

葛洪《抱朴子》云:凡百病在目者,以雞舌香、黃連、乳汁煎注之,皆愈。此得辛散苦降養陰之妙。陳承言不可點眼者,蓋不知此理也。

白話文:

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說:凡百病在眼睛上的,都可用雞舌香、黃連、乳汁煎製成藥液滴入患處,都能治癒。這是辛藥宣散、苦藥下降、滋養陰血的妙用。陳承說不可點眼,蓋是因為他不知道這個道理。

【附方】舊九,新十七。

暴心氣痛:雞舌香末,

酒服一錢。(《肘後方》)

乾霍亂痛,不吐不下:

丁香十四枚,研末,以沸湯一升和之,頓服。不瘥更作。(思邈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古代九種,現代十七種。

心氣疼痛,發作劇烈:雞舌香研磨成粉末,

用酒送服一錢重。(出自《肘後方》)

突然發生的霍亂疼痛,不吐也不瀉:

丁香十四枚,研磨成粉末,用沸騰的水一升調和,一次服下。如果沒有好轉,再製作服用。(出自孫思邈《千金方》)

小兒吐瀉:丁香、橘紅等分,煉蜜丸黃豆大。米湯化下。(劉氏《小兒方》)

白話文:

小兒嘔吐腹瀉:丁香、橘紅等分,煉製成蜜丸,大小如黃豆。用米湯送服。(取自劉氏的《小兒方》)

小兒嘔吐不止:丁香、生半夏各一錢,薑汁浸一夜,曬乾為末,薑汁打麵糊丸黍米大。量大小,用薑湯下。《全幼心鑑》

嬰兒吐乳:小兒百日晬內吐乳,或糞青色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嘔吐不止:

藥方:丁香、生半夏各一錢。

製法:將丁香、生半夏浸泡在薑汁中一夜,然後曬乾磨成粉,用薑汁和麵粉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劑。

用法:根據病兒的年齡大小,服用適量的丸劑,用薑湯送服。

出典:《全幼心鑑》

嬰兒百日內吐乳,或大便呈青色。

用年少婦人乳汁一盞,入丁香十枚,陳皮(去白)一錢,石器煎一、二十沸,細細與服。(陳文中《小兒方》)

小兒冷疳,面黃腹大,食即吐者:母丁香七枚,為末,乳汁和蒸三次,薑湯服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

白話文:

用一杯年少婦女的乳汁,加上十粒丁香、一錢陳皮(去除白色的部分),用石器煮沸一、二十次,慢慢地服用。(出自陳文中《小兒方》)

兒童因受寒而致腹中冷痛,面黃腹脹,吃東西就會吐的方子:

取母丁香七粒,磨成粉末,用乳汁拌勻,蒸三次,用薑湯送服。(引用自《衛生易簡方》)

胃冷嘔逆,氣厥不通:母丁香三個,陳橘皮一塊(去白焙),水煎,熱服。(《十便良方》)。

白話文:

胃寒引起的嘔吐,胸悶氣短,肚子感覺堵住不暢通:用母丁香三個、陳年橘皮一片(先把橘皮的內側白色表皮刮掉,再烤乾),加入水一起煮,熱的時候喝。(出自《十便良方》)。

反胃吐食:《袖珍方》:用母丁香一兩為末,以鹽梅入搗和,丸芡子大。每噙一丸。《聖惠方》:用母丁香、神麯(炒)等分,為末。米飲服一錢。朝食暮吐:丁香十五個研末,甘蔗汁、薑汁和,丸蓮子大。噙咽之。(《摘玄方》)。

白話文:

反胃吐食:

《袖珍方》:使用一兩母丁香研成細末,加入鹽和梅子搗碎混合,搓成芡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含服一丸。

《聖惠方》:使用等份的母丁香和炒過的神曲,研成細末。用米湯送服一錢的藥量。

朝食暮吐:

將十五個丁香研磨成粉末,加入甘蔗汁和薑汁混合,搓成蓮子大小的丸藥。含服在嘴裡即可。(《摘玄方》)

反胃關格,氣噎不通:丁香、木香各一兩。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煎一盞。先以黃泥做成碗,濾藥汁於內,食前服。此方乃掾史吳安之傳於都事蓋耘夫有效,試之果然。土碗取其助脾也。(《德生堂經驗方》)。

白話文:

反胃、關格,氣噎不通:丁香、木香各一兩。每次服用四錢的藥量,一盞半的水,煎成一盞的藥量。先用黃土做成碗,將藥汁過濾到碗裡,在吃飯之前服用。這個方子是掾史吳安之傳授給都事蓋耘夫,並證明有效,試用果然有效。用土碗是用來幫助健脾的。(《德生堂經驗方》)。

傷寒呃逆及噦逆不定:丁香一兩,乾柿蒂(焙)一兩,為末。每服一錢,煎人參湯下。(《簡要濟眾方》)

白話文:

傷寒引起的呃逆和噦逆不停:丁香一兩,乾燥的柿蒂(烘焙後)一兩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一錢,用人參湯送服。(摘自《簡要濟眾方》)

毒腫入腹:雞舌香、青木香、薰陸香、麝香各一兩,水四升,煮二升,分二服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白話文:

毒瘡腫瘤進入腹中:雞舌香、青木香、薰陸香、麝香各一兩,加入四升水,先煮沸至減半,分兩次服用。(摘錄自《肘後方》)。

食蟹致傷:丁香末,薑湯服五分。(《證治要訣》)

婦人崩中晝夜不止:丁香二兩。酒二升,煎一升,分服。(《梅師方》)。

白話文:

食蟹致傷: 丁香粉,用薑湯送服五分。(《證治要訣》)

婦人崩中晝夜不止: 丁香二兩。酒二升,煎熬成一升,分次服用。(《梅師方》)

婦人難產:母丁香三十六粒,滴乳香三錢六分,為末,同活兔膽和杵千下,丸作三十六丸。每服一丸,好酒化下,立驗。名如意丹。(《頤真堂經驗方》)。

白話文:

婦人難產:母丁香三十六粒,滴乳香三錢六分,研磨成細末,加入活兔膽汁一起用杵臼搗一千下,做成三十六粒丸藥。每次服用一粒,用好酒送服,立竿見影。此藥方名為如意丹。(出自《頤真堂經驗方》)。

婦人陰冷:母丁香末,紗囊盛如指大,納入陰中,病即已。(《本草衍義》)。

鼻中息肉:丁香綿裹納之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婦女陰道寒涼症狀:取母丁香粉末,用紗布袋裝好,形狀大小如手指,置入陰道中,病症即可緩解。(出自《本草衍義》)

鼻子中的息肉問題:使用丁香纏繞包裹後,置入鼻腔內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風牙宣露,發歇口氣:雞舌香、射干各一兩,麝香一分,為末,日揩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白話文:

牙齒因風濕而痠痛,久則傷損發作,並產生口臭:雞舌香、射干各一兩,麝香一分,研成細末,每天塗抹患處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齲蓮子臭:雞舌香煮汁,含之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唇舌生瘡:雞舌香末,綿裹含之。(《外臺》)。

乳頭裂破:丁香末,敷之。(《梅師方》)。

妒乳乳癰:丁香末,水服方寸匕。(《梅師方》)。

癰疽惡肉:丁香末,敷之,外以膏藥護之。(《怪證奇方》)。

桑蠍螫人:丁香末,蜜調塗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香衣闢汗:丁香一兩為末,川椒六十粒和之。

絹袋盛佩,絕無汗氣。(《多能鄙事》)。

丁皮

時珍曰:即樹皮也。似桂皮而厚。

【氣味】同香。

【主治】齒痛(李珣)。心腹冷氣諸病。方家用代丁香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**齲齒(蓮子):**用雞舌香煮水,含在口中。(《外臺祕要》)

**脣舌生瘡:**用雞舌香研成粉末,包在棉布中含在口中。(《外臺》)

**乳頭裂破:**用丁香研成粉末,敷在乳頭上。(《梅師方》)

**妒乳乳癰:**用丁香研成粉末,用方寸匕的量加水服用。(《梅師方》)

**癰疽惡肉:**用丁香研成粉末,敷在惡肉上,外面再敷上膏藥保護。(《怪證奇方》)

**桑蠍蜇傷:**用丁香研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。(《聖惠方》)

**香衣避汗:**用一兩丁香研成粉末,再加入六十粒川椒。裝入絹袋中佩戴,可以消除汗氣。(《多能鄙事》)

丁皮

李時珍說:丁皮就是丁香樹的樹皮。它像桂皮,但較厚。

**氣味:**與丁香相似。

**主治:**牙痛(李珣)。心腹受寒引起的各種疾病。可用於代替丁香(李時珍)。

【主治】一切冷氣,心腹脹滿,噁心,泄瀉虛滑,水穀不消(用枝杖七斤,肉豆蔻(麵煨)八斤,白麵(炒)六斤,甘草(炒)十一斤,炒鹽中三斤),為末。日日點服。出《御藥院方》)。

【氣味】辛,熱,有毒。

【主治】風熱毒腫。不入心腹之用(《開寶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一切的寒氣,心腹脹滿、噁心、下瀉、大便稀溏,飲食無法消化吸收(取枝杖七斤、肉豆蔻(用麵粉包裹烘製)八斤、白麵(炒過)六斤、甘草(炒過)十一斤、炒鹽中三斤),研磨成粉末。每天少量服用。出自《御藥院方》。

氣味:辛辣、溫熱,有毒。

主治:風熱引起的腫毒。不可以用於心腹部位(根據《開寶本草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