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木部第三十四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木部第三十四卷 (6)

1. 菌桂

(音窘。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筒桂(《唐本》)、小桂。

恭曰:箘者,竹名。此桂嫩而易卷如筒,即古所用筒桂也。筒似箘字,後人誤書為箘,習而成俗,亦復因循也。

時珍曰:今本草又作從草之菌,愈誤矣。牡桂為大桂,故此稱小桂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箘桂生交趾、桂林山谷岩崖間。無骨,正圓如竹,立秋採之。

弘景曰:交趾屬交州,桂林屬廣州。《蜀都賦》云「箘桂臨岩」是矣。

俗中不見正圓如竹者,惟嫩枝破捲成圓,猶依桂用,非真箘桂也。《仙經》用箘桂,云三重者良,則明非今桂矣。別是一物,應更研訪。

時珍曰:箘桂,葉似柿葉者是。詳前桂下。《別錄》所謂正圓如竹者,謂皮卷如竹筒。陶氏誤疑是木形如竹,反謂捲成圓者非真也。今人所栽岩桂,亦是箘桂之類而稍異。其葉不似柿葉,亦有鋸齒如枇杷葉而粗澀者,有無鋸齒如梔子葉而光潔者。叢生岩嶺間,謂之岩桂,俗呼為木犀。

其花有白者名銀桂,黃者名金桂,紅者名丹桂。有秋花者,春花者,四季花者,逐月花者。其皮薄而不辣,不堪入藥。惟花可收茗、浸酒、鹽漬,及作香搽、發澤之類耳。

【發明】見前桂下。

時珍曰:箘桂主治,與桂心、牡桂迥然不同。昔人所服食者,蓋此類耳。

【正誤】弘景曰:《仙經》服食桂,以蔥涕合和雲母蒸化為水服之。

慎微曰:《抱朴子》云:桂可合竹瀝餌之,亦可以龜腦和服之。七年能步行水上,長生不死。趙佗子服桂二十年,足下生毛,日行五百里,力舉千斤。《列仙傳》云:范蠡好食桂,飲水賣藥,世人見之。又桂父,象林人,常服桂皮葉,以龜腦和之。

時珍曰:方士謬言,類多如此,唐氏收入本草,恐誤後人,故詳記。

(三月、七月採)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百病,養精神,和顏色,為諸藥先聘通使。久服輕身不老,面生光華,媚好常如童子(《本經》)。

木犀花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同百藥煎、孩兒茶作膏餅噙,生津闢臭化痰,治風蟲牙痛。同麻油蒸熟,潤髮,及作面脂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菌桂

菌桂,古籍記載為上品藥材。又名筒桂、小桂。古人認為其嫩枝易捲曲如竹筒,故名「筒桂」,因字形相近而誤寫為「菌桂」,後世沿用成俗。現代本草書中將其誤作「從草之菌」,更是錯誤。與牡桂(大桂)相比,菌桂體積較小。

菌桂產於交趾(今越南北部)、桂林山谷岩崖間。其形狀如竹,中空無髓,立秋時節採收。但實際上,古籍記載的正圓如竹的菌桂現今已少見,如今所見多為嫩枝捲曲成圓筒狀者,並非真正的菌桂。古代典籍中記載用於煉丹的菌桂,三重者為佳,這也說明它與現代所知的桂樹不同,應為另一種植物,有待進一步考證。

葉子類似柿葉的是菌桂。詳見前文桂樹的描述。《別錄》中所謂「正圓如竹」,指的是其樹皮捲曲如竹筒,而非樹幹形似竹子。陶弘景誤解了這一點。如今栽種的岩桂,也是菌桂的一種,但略有差異。其葉形狀多樣,有的像柿葉,有的像枇杷葉,鋸齒狀且粗糙,有的像梔子葉,光滑無齒。岩桂叢生於山嶺岩間,民間也稱之為木犀。

岩桂花有白色(銀桂)、黃色(金桂)、紅色(丹桂)等品種,花期有秋季、春季、四季開花及每月開花的種類。其樹皮薄,辛辣味不濃,藥用價值不高,主要用途是提取香氣,用於製作茶、酒、醃漬食品,以及製作香料、護髮用品等。

菌桂的功效與桂心、牡桂大不相同。古人服用的菌桂,大多屬於這一類。

古代一些典籍記載,有人用菌桂配以其他藥材煉丹服食,聲稱可以延年益壽,甚至具有神奇功效,但這些多為方士的誇大之詞,不可輕信。

菌桂樹皮(於三月、七月採收)味辛、性溫,無毒。可治療百病,養護精神,使面色紅潤,且能促進其他藥物吸收,功效顯著。長期服用能輕身不老,容光煥發,保持年輕貌美。

岩桂花味辛、性溫,無毒。可與其他藥材一起煎煮成膏、餅服用,具有生津、除臭、化痰的功效,可治療風蟲牙痛。與麻油一起蒸熟後,可滋潤頭髮,也可製成面脂。

2. 天竺桂

(《海藥》)

【集解】珣曰:天竺桂生南海山谷,功用似桂。其皮薄,不甚辛烈。

宗奭曰:皮與牡桂相同,但薄耳。

時珍曰:此即今閩、粵、浙中山桂也,而台州天竺最多,故名。大樹繁花,結實如蓮子狀。天竺僧人稱為月桂是矣。詳月桂下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腹內諸冷,血氣脹痛(藏器)。破產後惡血,治血痢腸風,補暖腰腳,功與桂心同,方家少用(珣)。

白話文:

天竺桂產於南海山谷,功效與桂樹相似,但樹皮較薄,辛辣味較淡。 它的樹皮與肉桂樹皮相同,只是比較薄。 天竺桂就是現在福建、廣東、浙江等地山區所產的桂樹,其中以台州的天竺桂最多,因此得名。它是一種枝繁葉茂、花朵繁盛的大樹,果實像蓮子。天竺僧人稱之為月桂。詳情請參考月桂條目。

天竺桂的樹皮辛溫,無毒。可治療腹部寒冷、血氣脹痛,以及產後惡露不盡、血痢腸風等症狀,還有溫補腰腳的功效,其效用與桂樹的樹心相同,但臨床應用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