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三卷 (8)
果部第三十三卷 (8)
1. 刺蜜
(《拾遺》)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【釋名】草蜜(《拾遺》)、給㪍羅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交河沙中有草,頭上有毛,毛中生蜜。胡人名為給㪍羅。
白話文:
**校正:**從草部移入此處。
**釋名:**草蜜,胡人稱之為「給㪍羅」。
**集解:**藏器說:交河沙中有一種草,頭上有毛,毛中會產生蜜。胡人稱之為「給㪍羅」。
時珍曰:按李延壽《北史》云:高昌有草名羊刺,其上生蜜,味甚甘美。又《梁四公子記》云:高昌貢刺蜜。傑公云:南平城羊刺無葉,其蜜色白而味甘;鹽城羊刺葉大,其蜜色青而味薄也。高昌即交河,在西番,今為火州。又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北天竺國有蜜草,蔓生大葉,秋冬不死,因受霜露,遂成蜜也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根據李延壽的《北史》記載,高昌有一種植物叫羊刺,上面生有蜂蜜,味道非常甘美。又根據《梁四公子記》記載,高昌曾經進貢過刺蜜。傑公說,南平城的羊刺沒有葉子,它的蜂蜜顏色白,味道甘甜;鹽城的羊刺葉子大,它的蜂蜜顏色青綠,味道淡薄。高昌就是交河,位於西蕃,現在是火州。又根據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記載,北天竺國有一種蜜草,生有很大的葉子,秋冬不死,它通過吸收霜露而結成了蜂蜜。
又《大明一統志》云:西番撒馬兒罕地,有小草叢生,葉細如藍,秋露凝其上,味甘如蜜,可熬為餳,土人呼為達即古賓,蓋甘露也。按此二說,皆草蜜也,但不知其草即羊刺否也?又有𥡎齊樹,亦出蜜,云可入藥而不得其詳,今附於下。
白話文:
此外,《大明一統志》中也記載:西番撒馬兒罕地區,有一種小草叢生,葉子細長如同藍草,秋天的露水凝聚在上面,味道甜如蜜,可以熬製成糕餅,當地人稱之爲達即古賓,實際上就是甘露。根據這些說法,這些都是草蜜,但是不知道這些草是不是羊刺。另外,還有𥡎齊樹,也出蜜,據說可以入藥,但是沒有詳細的資料,現在姑且放在這裏。
【附錄】𥡎齊(音別),按:段成式云:𥡎齊出波斯國,拂林國亦有之,名𩑒勃梨佗(𩑒音奪)。樹長丈餘,皮色青薄光淨。葉似阿魏,生於枝端,一枝三葉。八月伐之,蜡月更抽新條。七月斷其枝,有黃汁如蜜,微香,可以入藥療病也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骨蒸發熱痰嗽,暴痢下血,開胃止渴除煩(藏器)。
白話文:
附錄:乳香,據段成式說,乳香產自波斯國,拂林國也有,叫做𩑒勃梨佗(𩑒音奪)。乳香樹長一丈多,樹皮青薄光淨。葉子像阿魏,生在枝端,一枝有三片葉子。八月砍伐乳香樹,臘月又會抽出新枝條。七月砍斷乳香樹的枝條,有黃色的汁液像蜂蜜一樣,微香,可以入藥治病。
**氣味:**甜、溫和、無毒
**主治:**骨蒸發熱、痰咳、急性腹瀉帶血、開胃止渴、清熱解煩(內臟火熱)
2. 果之六
(水果類六種)
白話文:
水果有六種。
3. 蓮藕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其根藕(《爾雅》),其實蓮(同上),其莖葉荷。
白話文:
【名稱】它的根叫做藕(見《爾雅》),它的果實叫做蓮(同上),它的莖和葉叫做荷。
韓保升曰:藕生水中,其葉名荷。按:《爾雅》云:荷,芙蕖。其莖茄,其葉蕸,其本蔤,其華菡萏,其實蓮,其根藕,其中菂,菂中薏。邢昺注云:芙蕖,總名也,別名芙蓉,江東人呼為荷。菡萏,蓮花也。菂,蓮實也。薏,菂中青心也。郭璞注云:蔤,乃莖下白蒻在泥中者。
白話文:
韓保升說:藕生長在水中,它的葉子叫做荷。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,荷就是芙蕖。芙蕖的莖叫做茄,葉子叫做蕸,根莖叫做蔤,花叫做菡萏,果實叫做蓮子,根叫做藕,裡面有蓮子和蓮心。邢昺在注釋中說,芙蕖是總稱,別名芙蓉,江東人稱之為荷。菡萏就是蓮花。蓮子和蓮心叫做菂。郭璞在注釋中說,蔤就是莖下白色的藕在泥中的部分。
蓮,乃房也;菂,乃子也;薏,乃中心苦薏也。江東人呼荷花為芙蓉,北人以藕為荷,亦以蓮為荷,蜀人以藕為茄,此皆習俗傳誤也。陸機《詩疏》云:其莖為荷。其花未發為菡萏,已發為芙蕖。其實蓮,蓮之皮青里白。其子菂,菂之殼青肉白。菂內青心二、三分,為苦薏也。
白話文:
蓮花,它的花托是它的房子;荷花,是蓮花的子實;薏苡,是蓮花的中心是苦的薏仁。江東人把荷花叫做芙蓉,北方人把荷花梗叫做荷,也把蓮花叫做荷,蜀中人把荷花梗叫做茄,這些都是習俗上的傳誤。陸機《詩疏》說:荷花的莖就是荷梗。荷花的苞蕾還沒有綻放,叫做菡萏,已經綻放的叫做芙蕖。蓮花實是蓮子,蓮子皮是青色的,裡面是白色的。蓮子裡面有青色的心,佔三分之一左右,這就是苦薏仁。
時珍曰:《爾雅》以荷為根名,韓氏以荷為葉名,陸機以荷為莖名。按:莖乃負葉者也,有負荷之義,當從陸說。蔤乃嫩蒻,如竹之行鞭者。節生二莖,一為葉,一為花,盡處乃生藕,為花、葉、根、實之本。顯仁藏用,功成不居,可謂退藏於密矣,故謂之蔤。花葉常偶生,不偶不生,故根曰藕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用「荷」指植物根部,韓氏用「荷」指葉子,陸機則用「荷」指莖部。我認為,莖是承載葉子的部位,有負擔重量的涵義,應該採用陸機的說法。蔤是嫩藕,像竹子的鞭子一樣。藕節長出兩條莖,一條長成葉子,一條長成花,頂端纔是根藕,是花、葉、根、果實的根源。藕的本性善於收藏,功成不居,可以說是非常隱密地退藏起來了,所以就叫做蔤。荷花與荷葉通常是配對生長,不配對的就不生長,因此根就叫做藕。
或云藕善耕泥,故字從耦,耦者耕也。茄音加,加於蔤上也。蕸音遐,遠於密也。菡萏,函合未發之意。芙蓉,敷布容豔之意。蓮者連也,花實相連而出也。菂者的也,子在房中點點如的也。的乃凡物點注之名。薏,猶意也,含苦在內也。古詩云:食子心無棄,苦心生意存是矣。
白話文:
有人說藕善於在泥中耕耘,所以字從「耦」,耦是耕種的意思。茄音同「加」,意思是指茄參差交錯地生長於蔤草之上。蕸音同「遐」,意思是指蕸像仙草,生長在偏僻的山林之中。菡萏,是指花苞未打開的含苞待放的樣子。芙蓉,是指花開美麗盛放的樣子。蓮是連接的意思,含有花和果實相連生的意思。菂是子的意思,是指蓮房裡長滿的點點蓮子,就像一個個的的。「的」是常用於事物點注。薏,猶如心意一般,內含苦澀之意。古詩說:「吃薏米不能棄殼,苦心積累纔有希望生存」正是這個意思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藕實莖生汝南池澤。八月採。
當之曰:所在池澤皆有,豫章、汝南者良。苗高五、六尺,葉團青大如扇,其花赤,子黑如羊矢。
白話文:
集解:
《別錄》中記載:蓮藕的莖生長在汝南的池塘和沼澤中。八月採收。
當之曰:
在各地的池塘和沼澤中都有蓮藕。其中豫章和汝南地區的蓮藕品質較好。蓮藕的莖高約五、六尺,葉子團狀翠綠,像扇子那麼大。蓮花為紅色,蓮子黑色,形狀像羊糞。
時珍曰:蓮藕,荊、揚、豫、益諸處湖澤陂池皆有之。以蓮子種者生遲,藕芽種者最易發。其芽穿泥成白蒻,即蔤也。長者至丈餘,五、六月嫩時,沒水取之,可作蔬茹,俗呼藕絲菜。節生二莖:一為藕荷,其葉貼水,其下旁行生藕也;一為芰荷,其葉出水,其旁莖生花也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荷花和藕在荊州、揚州、豫州、益州這些地方的湖澤、池塘中都有種植。用蓮子種植的蓮藕生長較慢,用藕芽種植的蓮藕生長最快。它的芽穿過泥土生長成潔白的蓮藕,這便是藕了。生長較長的蓮藕可達一丈多,在五月、六月嫩的時候,將其從水中取出,可以作為蔬菜食用,民間稱之為「藕絲菜」。藕的莖節處生出兩種莖:一種是藕荷,它的葉子貼著水面,其下方呈平行的方向生長出藕;另一種是芰荷(菱角),它的葉子出水,其旁莖生花。
其葉清明後生。六、七月開花,花有紅、白、粉紅三色。花心有黃鬚,蕊長寸余,須內即蓮也。花褪連房成菂,菂在房如蜂子在窠之狀。六、七月採嫩者,生食脆美。至秋房枯子黑,其堅如石,謂之石蓮子。八、九月收之,斫去黑殼,貨之四方,謂之蓮肉。冬月至春掘藕食之,藕白有孔有絲,大者如肱臂,長六、七尺,凡五、六節。
白話文:
荷花的葉子在清明節後長出來。六、七月開花,花有紅、白、粉紅三色。花心有黃色的花蕊,花蕊長一寸多,花蕊裡面就是蓮蓬。花朵凋謝後,花托連著花萼形成蓮蓬,蓮蓬在花托中的樣子就像蜜蜂在蜂巢中的樣子。六、七月採摘嫩的蓮蓬,生吃脆嫩鮮美。到秋季,蓮蓬枯萎,蓮子變黑,非常堅硬,像石頭一樣,稱為石蓮子。八、九月採收蓮蓬,把黑殼去除,將蓮子賣到各地,稱為蓮肉。冬季到春季挖藕食用,藕是白色的,裡面有孔和絲,大的藕像人的上臂,長六、七尺,通常有五、六節。
大抵野生及紅花者,蓮多藕劣;種植及白花者,蓮少藕佳也。其花白者香,紅者豔,千葉者不結實。別有合歡(並頭者),有夜舒荷(夜布晝卷)、睡蓮(花夜入水)、金蓮(花黃)、碧蓮(花碧)、繡蓮(花如繡),皆是異種,故不述。《相感志》云:荷梗塞穴鼠自去,煎湯洗鑞垢自新,物性然也。
蓮實
白話文:
大致上,野生的荷花和紅色的品種,蓮子較多但藕的品質較差;種植的和白色的品種,蓮子較少但藕的品質較好。白色的花香氣馥郁,紅色的花色彩艷麗,花瓣多達上百瓣的荷花不會結果。另外還有一種合歡荷花(花朵並生),有夜間舒展、白天捲起的夜舒荷,花朵在夜間閉合於水面下的睡蓮,花朵呈現黃色的金蓮,花朵呈現碧綠色的碧蓮,花朵狀如刺繡的繡蓮,這些都是不同的品種,因此在這裡不再介紹。 《相感志》裡提到:荷花的莖梗堵住洞口,老鼠就會自己離開;用荷花煎水來清洗器皿上的銅鏽,器皿就能恢復新的樣貌,這是荷花的自然特性。
蓮實
蓮實,又名蓮子,乃蓮花之果實,性平、味甘,入脾、腎經。
藥用功效:
- 養心安神,清熱降火。
- 補脾益腎,固精縮尿。
- 健脾止瀉,止血降壓。
臨牀應用:
- 心悸失眠,心煩口渴。
- 脾虛久瀉,夜尿頻多。
- 高血壓,出血不止。
【釋名】藕實(《本經》)、菂(《爾雅》)、薂(音吸,同上)、石蓮子(《別錄》)、水芝(《本經》)、澤芝(《古今注》)。
白話文:
【釋名】藕實(《本經》),菂(《爾雅》),薂(音吸,同上),石蓮子(《別錄》),水芝(《本經》),澤芝(《古今注》)。
藕實又稱「菂」或「薂」,《別錄》中稱為「石蓮子」,《本經》中稱其為「水芝」,《古今注》中則稱為「澤芝」。
【修治】弘景曰:藕實即蓮子,八、九月採黑堅如石者,干搗破之。
頌曰:其菂至秋黑而沉水,為石蓮子,可磨為飯食。
白話文:
處理方式
陶弘景說:藕實就是蓮子,八月、九月時採收堅硬如石的黑色蓮子,搗碎晾乾。
歌訣:
藕實到秋天就變黑沉水,是石蓮子,可以磨成粉作為食物。
時珍曰:石蓮剁去黑殼,謂之蓮肉。以水浸去赤皮、青心,生食甚佳。入藥須蒸熟去心,或曬或焙乾用。亦有每一斤,用獖豬肚一個盛貯,煮熟搗焙用者。今藥肆一種石蓮子,狀如土石而味苦,不知何物也?
【氣味】甘,平,澀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寒。大明曰:蓮子、石蓮,性俱溫。
白話文:
時珍說:石蓮去掉黑皮後叫做蓮肉。用水浸泡去掉紅皮和青心,生吃非常好。入藥時需要蒸熟後去心,也可以曬乾或烘焙來使用。現在藥店裡有一種石蓮子,形狀像土石,味道苦,不知道是什麼東西。
氣味方面,石蓮的味道是甘、平、澀,無毒。《別錄》中提到它是寒性。大明則認為蓮子和石蓮的性質都是溫的。
時珍曰:嫩菂性平,石蓮性溫。得茯苓、山藥、白朮、枸杞子良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嫩竹筍性情平和,石蓮花性情溫和,搭配茯苓、山藥、白朮、枸杞子,是相當好的養生配方。
詵曰:生食過多,微動冷氣脹人。蒸食甚良。大便燥澀者,不可食。
【主治】補中養神,益氣力,除百疾。久服,輕身耐老,不飢延年(《本經》)。主五臟不足,傷中氣絕,益十二經脈血氣(孟詵)。
白話文:
主治:
補中益氣,強身健體,去除百病。長期服用,身輕體健,延年益壽(《本經》)。治療五臟不足、中氣虛弱、補益十二經脈氣血(孟詵)。
**生食:**食用過多會導致腹脹和虛寒。
**蒸食:**蒸食較好。
**大便乾燥:**不適合食用。
止渴去熱,安心止痢,治腰痛及泄精。多食令人歡喜(大明)。交心腎,厚腸胃,固精氣,強筋骨,補虛損,利耳目,除寒濕,止脾泄久痢,赤白濁,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(時珍)。搗碎和米作粥飯食,輕身益氣,令人強健(蘇頌。出《詩疏》)。安靖上下君相火邪(《嘉謨》)。
白話文:
止渴降溫,安心止痢,治療腰痛和泄精。多吃讓人開心(大明)。交益心腎,厚益腸胃,固護精氣,強健筋骨,補益虛損,利於耳目,祛除寒濕,止脾虛泄瀉、久痢,赤白濁帶,女子帶下崩漏等各種血病(時珍)。將其搗碎與米一起煮成粥,可以減輕體重,增強氣力,讓人強壯健康(蘇頌。《詩疏》)。使君相之火邪安定平靜(《嘉謨》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蓮產於淤泥而不為泥染;居於水中而不為水沒。根莖花實,凡品難同;清淨濟用,群美兼得。自蒻蔤而節節生莖,生葉,生花,生藕;由菡萏而生蕊,生蓮,生菂,生薏。其蓮菂則始而黃,黃而青,青而綠,綠而黑,中含白肉,內隱青心。石蓮堅剛,可歷永久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蓮花生長在淤泥中,卻不被泥沙污染;生長在水中,卻不被水淹沒。它的根莖花果,都與其他植物不同;清淨潔白,兼備各種美德。蓮藕從藕帶上節節生長出莖、葉、花和藕;菡萏生出花蕊、蓮花、蓮蓬和蓮子。蓮蓬開始是黃色的,然後變成青色、綠色和黑色,裡面有白色的果肉和青色的蓮心。石蓮堅硬剛強,可以永久保持。
薏藏生意,藕覆萌芽,展轉生生,造化不息。故釋氏用為引譬,妙理具存;醫家取為服食,百病可卻。蓋蓮之味甘氣溫而性嗇,稟清芳之氣,得稼穡之味,乃脾之果也。脾者,黃宮,所以交媾水、火,會合木、金者也。土為元氣之母,母氣既和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,久視耐老,此其權輿也。
白話文:
蓮藕的生機旺盛,不斷生長,象徵著生命生生不息。因此,佛教用它來引申比喻,其中蘊含著微妙的道理;醫家將它作為藥食,可以預防百病。蓮藕味甘,性溫,而性情淡薄,秉承清香之氣,得到穀物之味,是脾的果實。脾是人體的黃宮,負責調和水火,會合木金。脾土是人體元氣之母,脾氣和順,津液相生,精神自然充沛,可以長久地保持視力,延緩衰老,這就是蓮藕的作用。
昔人治心腎不交,勞傷白濁,有清心蓮子飲;補心腎,益精血,有瑞蓮丸,皆得此理。
白話文:
從前,人們治療心腎不交,勞累導致的白濁,有清心蓮子飲;補益心腎,增益精血,有瑞蓮丸,這些方藥都得到了這一理論的指導。
藏器曰:經秋正黑,名石蓮子,入水必沉,惟煎鹽滷能浮之。此物居山海間,經百年不壞,人得食之,令發黑不老。
白話文:
藏器說:秋季的黑色,被稱為石蓮子,放入水中一定會沉下去,只有用鹽滷煮沸後才能使其浮起來。這種東西生長在山海之間,千年不壞,人們食用它,可以使頭髮變黑永葆青春。
詵曰:諸鳥、猿猴取得不食,藏之石室內,人得三百年者,食之永不老也。又雁食之,糞于田野山岩之中,不逢陰雨,經久不壞。人得之,每旦空腹食十枚,身輕能登高涉遠也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十。
白話文:
傳聞說:各種鳥類和猴子常在身體狀態好時採集(某種水果),卻不食用,將水果珍藏在岩石內部房間裡,人類如果得到珍藏三百年以上的水果,食用後將會永遠不變老。而且大雁也會食用這種水果,大雁常將糞便排在田野或山岩之中,即便沒有遇到陰雨天氣,這種糞便也很久也不會腐壞。如果人類得到這種糞便,每天早上空腹食用十粒,身體會變輕盈,能夠登上高峯、跨越遠距離。
【附方】古四,今十。
服食不飢:詵曰:石蓮肉蒸熟去心,為末,煉蜜丸梧桐子大。日服三十丸。此仙家方也。
白話文:
不會飢餓的食物:傳說:將石蓮肉蒸熟去除中間的核,作成粉末,煉製成蜜丸,丸子的大小如梧桐樹的種子。每天服用三十粒。這是仙人的方子。
清心寧神:宗奭曰:用蓮蓬中干石蓮子肉,於砂盆中擦去赤皮,留心,同為末,入龍腦,點湯服之。
補中強志,益耳目聰明:用蓮實半兩去皮心,研末,水煮熟,以粳米三合作粥,入末攪勻食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清心寧神
宗奭說:用蓮蓬裡乾燥的蓮子肉,在砂鍋中磨去紅皮,要小心,將磨好的粉末和龍腦混合,加入熱湯中服用。
補中強志,益耳目聰明
用蓮子半兩,去掉皮和心,研磨成粉末,用水煮熟,加入三倍的粳米煮成粥,將粉末攪拌均勻食用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補虛益損:水芝丹:用蓮實半升。酒浸二宿,以牙豬肚一個洗淨,入蓮在內,縫定煮熟,取出曬乾為末,酒煮米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溫酒送下。(《醫學發明》)
小便頻數,下焦真氣虛弱者:用上方,醋糊丸,服。
白話文:
補虛益損:水芝丹:用蓮子半升,浸泡在酒中二天二夜,然後取一個豬肚洗淨,把蓮子放進去,縫合後煮熟,取出曬乾碾成粉末,加入米糊煮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溫酒送服。(《醫學發明》)
小便頻數、下半身虛弱的人:使用上述方劑,加入醋製成糊狀丸劑,服用。
白濁遺精:石蓮肉、龍骨、益智仁等分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空心米飲下。《普濟》:用蓮肉、白茯苓等分,為末。白湯調服。
白話文:
白濁遺精:石蓮肉、龍骨、益智仁等分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兩錢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《普濟》:用蓮肉、白茯苓等分,磨成粉末。用白開水調勻服用。
心虛赤濁:蓮子六一湯:用石蓮肉六兩,炙甘草一兩,為末。每服一錢,燈心湯下。(《直指方》)
白話文:
心虛赤濁用:蓮子六一湯:用石蓮肉六兩,炙甘草一兩,研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燈心草煎煮的湯送服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久痢禁口:石蓮肉炒為末。每服二錢,陳倉米湯調下,便覺思食,甚妙。加入香連丸,尤妙。(《丹溪心法》)
脾泄腸滑:方同上。
白話文:
長期痢疾要忌口:把石蓮花果肉炒熟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陳倉米熬的米湯送服,馬上就感覺有想吃飯的慾望,非常妙。加入香連丸一起服用,效果更好。(《丹溪心法》)
與脾虛泄瀉方相同。
噦逆不止:石蓮肉六枚,炒赤黃色,研末。冷熟水半盞和服,便止。(蘇頌《圖經》)產後咳逆、嘔吐,心忡目暈:用石蓮子兩半,白茯苓一兩,丁香五錢。為末。每米飲服二錢。(《良方補遺》)
眼赤作痛:蓮實(去皮研末)一盞,粳米半升,以水煮粥,常食。(《普濟方》)
白話文:
噦逆不止:
方法:取出六枚石蓮肉,炒至變成赤黃色,然後研磨成粉末。用半盞冷水或熱水將粉末服下,即可止住噦逆。
產後咳逆、嘔吐,心忡目暈:
方法:取石蓮子兩半,白茯苓一兩,丁香五錢。將其研磨成粉末。每次可以用米湯送服二錢。
當眼睛發紅作痛時,可取蓮子(去皮磨成粉)一碗,粳米半升,加水煮成粥,經常食用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小兒熱渴:蓮實二十枚(炒),浮萍二錢半,生薑少許,水煎,分三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白話文:
小兒發燒口渴:蓮子二十粒(炒熟),浮萍二錢半,生薑少許,加水煎煮,分三次服用。(取自《聖濟總錄》)
反胃吐食:石蓮肉為末,入少肉豆寇末,米湯調服之。(《直指方》)
藕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大明曰:溫。
時珍曰:《相感志》云:藕以鹽水共食,則不損口;同油炸面米果食,則無渣。煮忌鐵器。
白話文:
反胃吐食:
將石蓮花的果肉磨成粉末,加入少量的肉豆蔻粉末,再用米湯調合服用。(出自《直指方》)
藕:
【氣味】甘甜,性質平和,無毒。大明醫書說:性質溫和。
時珍說:《相感志》記載:藕用鹽水煮著吃,就不會傷口舌;用油炸麵粉米糕來吃,則沒有渣滓。煮藕時忌用鐵器。
【主治】熱渴,散留血,生肌。久服令人心歡(《別錄》)。止怒止泄,消食解酒毒,及病後乾渴(藏器)。搗汁服,止悶除煩開胃,治霍亂,破產後血悶,搗膏,罯金瘡並傷折,止暴痛。蒸煮食之,大能開胃(大明)。生食,治霍亂後虛渴。蒸食,甚補五臟,實下焦。同蜜食,令人腹臟肥,不生諸蟲,亦可休糧(孟詵)。
汁:解射罔毒、蟹毒(徐之才)。搗浸澄粉服食,輕身益年(臞仙)。
白話文:
【功能與主治】治療發熱口渴,散瘀血,生肌肉。長期服用使人心情愉悅(《別錄》)。治療發怒引起的腹瀉,幫助消化、解酒毒,以及病後引起的口渴(藏器)。搗碎取汁服用,可治療胸悶煩躁、開胃,治療霍亂,產後血氣鬱結,搗成膏藥,敷在金瘡和骨折處,能止痛。蒸煮後食用,能很好地開胃(大明)。生吃,治療霍亂後虛渴。蒸熟食用,對五臟有很好的滋補作用,也能補下焦。和蜂蜜一起吃,能使腹中肥滿,不生蟲子,也可以作為糧食(孟詵)。
【發明】弘景曰:根入神仙家。宋時太官作血䘓(音勘),庖人削藕皮誤落血中,遂散渙不凝。故醫家用以破血多效也。䘓者,血羹也。
詵曰:產後忌生冷物,獨藕不同生冷者,為能破血也。
白話文:
【發明】陶弘景說:田藕的根,被神農列為仙藥。宋朝時,宮廷御廚調理一道血羹,掌廚的人不小心把蓮藕皮掉入血中,結果血就不凝固了。所以醫家常用藕皮來破血,效果很好。血羹,是豬血湯的羹。
懷孕後不適合吃生冷食物,但藕是個例外,因為它有破血作用。
時珍曰:白花藕大而孔扁者,生食味甘,煮食不美;紅花及野藕,生食味澀,煮蒸則佳。夫藕生於卑汙,而潔白自若。質柔而穿堅,居下而有節。孔竅玲瓏,絲綸內隱。生於嫩蒻,而發為莖、葉、花、實,又復生芽,以續生生之脈。四時可食,令人心歡,可謂靈根矣。故其所主者,皆心脾血分之疾,與蓮之功稍不同云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八。
時氣煩渴:生藕汁一盞,生蜜一合,和勻,細服。(《聖惠》)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白色花藕體積大孔洞扁,生吃味道甘甜,煮食就不美味;紅色的花藕和野藕,生吃味道澀,煮或蒸就很好吃了。荷藕生長在卑濕低下的地方,卻潔白如玉。藕的質地柔軟卻能穿透堅硬的泥土,處於低下的環境,卻有節制。藕的孔竅玲瓏剔透,絲一般的纖維隱藏在裡面。藕生長於柔弱的泥濘之中,卻能發育成莖、葉、花、果實,又會再長出嫩芽,以延續生生不息的生命。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,讓人開心歡愉,可稱之為靈根了。所以,荷藕主要治療的是心脾血分的疾病,與蓮子的功效略有不同。
附方 古代文字轉換成繁體中文:舊四,新八。 時氣煩渴 天氣變化引起的煩渴。 方法 鮮藕汁一杯,生蜂蜜一合,調和均勻,慢慢服下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傷寒口乾:生藕汁、生地黃汁、童子小便各半盞。煎溫,服之。(龐安時《傷寒論》)
白話文:
傷寒口乾:生蓮藕汁、生地黃汁、童子小便各半杯。煮溫熱後服用。(龐安時《傷寒論》)
霍亂煩渴:藕汁一鍾,薑汁半鍾。和勻飲。(《聖濟總錄》)
霍亂吐利:生藕,搗汁服。(《聖惠》)
上焦痰熱:藕汁、梨汁各半盞。和服。(《簡便》)
白話文:
霍亂煩渴: 藕汁一杯,薑汁半杯。攪勻後飲用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霍亂吐利: 鮮藕,搗汁後服用。(出自《聖惠》)
上焦痰熱: 藕汁、梨汁各半杯。攪勻後服用。(出自《簡便》)
產後悶亂,血氣上衝,口乾腹痛:《梅師方》:用生藕汁三升,飲之。龐安時:用藕汁、生地黃汁、童子小便等分,煎服。
白話文:
產後感到煩悶混亂,血氣上衝,導致口乾腹痛:《梅師方》:使用三升鮮藕汁飲用。龐安時:使用鮮藕汁、生地黃汁、童子小便等份混合煎服。
小便熱淋:生藕汁、生地黃汁、葡萄汁各等分。每服囗盞,入蜜溫服。
墜馬血瘀,積在胸腹,唾血無數者:干藕根為末。酒服方寸匕,日二次。(《千金方》)
食蟹中毒:生藕汁飲之。(《聖惠》)
凍腳裂坼:蒸熟藕,搗爛塗之。
塵芒入目:大藕洗搗,綿裹,滴汁入目中,即出也。(《普濟方》)
藕蔤
【釋名】藕絲菜(五、六月嫩時,採為蔬茹,老則為藕梢,味不堪矣)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生食,主霍亂後虛渴煩悶不能食,解酒食毒(蘇頌)。
功與藕同(時珍)。解煩毒,下瘀血(汪穎)。
藕節
【氣味】澀,平,無毒。
大明曰:冷。伏硫黃。
白話文:
小便熱淋 生蓮藕汁、生地黃汁、葡萄汁各等份。每次服一小杯,加入蜂蜜溫服。
墜馬血瘀,積在胸腹,唾血無數 將乾蓮藕根研磨成末。加入酒中,每方寸服用二次。(《千金方》)
食蟹中毒 飲用生蓮藕汁。(《聖惠》)
凍腳裂坼 蒸熟蓮藕,搗爛後塗抹患處。
塵芒入目 清洗大蓮藕並搗爛,用紗布包裹後,擠出汁液滴入眼中,即可取出異物。(《普濟方》)
藕蔤 【別名】藕絲菜(在五月、六月嫩時採摘做蔬菜,老了之後變成藕梢,味道不好吃)。
【性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生吃,主治霍亂後虛渴煩悶不能食,解酒食毒(蘇頌)。 功效與蓮藕相同(時珍)。解煩毒,下瘀血(汪穎)。
藕節 【性味】澀,平,無毒。
《大明》記載:冷。伏硫黃。
【主治】搗汁飲,主吐血不止,及口鼻出血(甄權)。消瘀血,解熱毒。產後血悶,和地黃研汁,入熱酒、小便飲(大明)。能止咳血唾血,血淋溺血,下血血痢血崩(時珍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搗碎汁液飲用,用於治療吐血不止,以及口鼻出血(甄權)。消除瘀血,解毒。產後血悶,與生地黃研磨成汁,放入熱酒或小便飲用(大明)。可以止咳血、咯血、血淋、血痢、血崩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一男子病血淋,痛脹祈死。予以藕汁調發灰,每服二錢,服三日而血止痛除。按:趙溍《養疴漫筆》云:宋孝宗患痢,眾醫不效。高宗偶見一小藥肆,召而問之。其人問得病之由,乃食湖蟹所致。遂診脈,曰:此冷痢也。乃用新採藕節搗爛,熱酒調下,數服即愈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有一位男子得了血淋病,疼痛腫脹,痛苦到祈求死去。我用藕汁和發灰調配,每次服用二錢,服用三日,血止痛除。
按:趙溍在《養痾漫筆》中說:宋孝宗得痢疾,眾醫治療無效。高宗偶然看到一家小藥店,就召來詢問。藥店老闆瞭解到宋孝宗得病的原因是吃了湖蟹所致。於是診脈後,說:這是冷痢。就用新採的藕節搗爛,用熱酒調下,服用數次後就痊癒了。
高宗大喜,就以搗藥金杵臼賜之,人遂稱為金杵臼嚴防禦家,可謂不世之遇也。大抵藕能消瘀血,解熱開胃,而又解蟹毒故也。
【附方】新五。
鼻衄不止:藕節搗汁飲,並滴鼻中。
白話文:
高宗皇帝非常高興,於是把搗藥的金杵和臼賜給他,人們於是稱他為金杵臼嚴防禦家,可謂是難得一見的奇遇啊。蓮藕能消瘀血,解熱開胃,又可以解蟹毒,大概就是這個原因。
【附方】五 **鼻孔流血不止:**將蓮藕節搗碎壓榨取汁飲用,同時將藕節汁滴入鼻孔。
猝暴吐血:雙荷散:用藕節、荷蒂各七個,以蜜少許擂爛,用水二鍾,煎八分,去滓,溫服。或為末丸服亦可。(《聖惠》)
白話文:
突然吐血:雙荷散:用藕節、荷花蒂各七個,加少許蜂蜜研磨成糊狀,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八分之一,去渣,溫服。或者將其製成丸劑服用也可以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大便下血:藕節曬乾研末,人參、白蜜煎湯,調服二錢,日二服。(《全幼心鑑》)
白話文:
大便出血:把藕節曬乾磨成粉末,加入人參、白蜜煎煮成湯藥,每次服用二錢,每天服用兩次。(《全幼心鑑》)
遺精白濁,心虛不寧:金鎖玉關丸:用藕節、蓮花須、蓮子肉、芡實肉、山藥、白茯苓、白茯神各二兩,為末。用金櫻子二斤捶碎,以水一斗,熬八分,去滓,再熬成膏,入少面和藥,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米飲下。
白話文:
遺精白濁,心虛不寧:金鎖玉關丸:
材料:藕節、蓮花須、蓮子肉、芡實肉、山藥、白茯苓、白茯神,各二兩,研磨成細末。
將金櫻子二斤捶碎,加入一斗水,熬煮至八分之一,過濾去渣,再熬煮成膏。加入少量麵粉和藥材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鼻淵腦瀉:藕節、芎藭,焙研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普濟》)
蓮薏(即蓮子中青心也)
【釋名】苦薏。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
藏器曰:食蓮子不去心,令人作吐。
白話文:
鼻淵腦瀉
方劑:藕節、川芎,烘焙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蓮薏(即蓮子中的青色胚芽)
【別名】苦薏
【性味】苦,寒,無毒
《藏器論》記載:食用蓮子時如果不去除胚芽,會導致嘔吐。
【主治】血渴,產後渴,生研末,米飲服二錢,立愈(士良)。止霍亂(大明)。清心去熱(時珍。出《統旨》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血熱乾燥、產後口渴,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,立刻痊癒(士良)。治療霍亂(大明)。清心、去熱(時珍。出自《統旨》)。
【附方】新增第二方
勞心吐血:蓮子心七個,糯米二十一粒,為末,酒服。此臨安張上舍方也。(《是齋百一方》)
白話文:
勞心吐血:將蓮子心七顆,糯米二十一粒搗成粉末,用酒服用。這是臨安張上舍開的方子。(《是齋百一方》)
小便遺精:蓮子心一撮。為末,入辰砂一分。每服一錢,白湯下,日二。(《醫林集要》)
蓮蕊須
【釋名】佛座須(花開時採取,陰乾,亦可充果食)。
【氣味】甘,澀,溫,無毒。
大明曰:忌地黃、蔥、蒜。
【主治】清心通腎,固精氣,烏鬚髮,悅顏色,益血,止血崩、吐血(時珍)。
白話文:
小便時出現遺精狀況:取用蓮子心一小把,磨成粉末,再加入辰砂一分量拌勻。每次服用一錢的量,用白開水送服,每天兩次。(出處:《醫林集要》)
蓮蕊須
【別名】佛座須(在花朵盛開時採摘,陰乾後也可作為食物食用)
【性味】味道甘甜,帶有澀感,性質溫和,無毒性。
大明(明朝醫家李時珍之父)提醒:服用時應避免與地黃、蔥、蒜一同使用。
【主要功效】能夠清心養腎,固守精氣,使鬚髮烏黑亮麗,改善面色,增進血液循環,預防並治療月經崩漏、吐血等出血症狀(根據李時珍的記載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蓮鬚本草不收,而《三因》諸方、固真丸、巨勝子丸各補益方中,往往用之。其功大抵與蓮子同也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蓮鬚在《本草》中沒有記載,但是在《三因》中,不論是固真丸、巨勝子丸等各種補益的方子,時常會將蓮鬚加入。它的功效與蓮子大致相同。
【附方】一
新一:「經曰,治疝當導其氣,補其虛,和其血,令人少怒嶼,息怒興陰,其方如下。
久近痔漏三十年者,三服除根。用蓮花蕊、黑牽牛頭末各一兩半,當歸五錢,為末。每空心酒服二錢。忌熱物。五日見效。(孫氏《集效方》)
白話文:
患了痔漏三十年的人,服用三劑即可除根。做法是:蓮花蕊、黑牽牛頭末各一兩半,當歸五錢,研成細末。每次空腹時用酒送服二錢。忌食熱性食物。五天後即可見效。(出自《集效方》)
蓮花
【釋名】芙蓉(《古今注》)、芙蕖(同上)、水華。
【氣味】苦、甘,溫,無毒。忌地黃、蔥、蒜。
【主治】鎮心益色。駐顏輕身(大明)。
弘景曰:花入神仙家用,入香尤妙。
【附方】舊二,新二。
白話文:
釋義:
- 別名:芙蓉(《古今注》)、芙蕖(同上)、水華。
性味功效:
- 性味:苦、甘,溫和,無毒。忌與地黃、蔥、蒜同食。
- 功效:安神益氣,改善膚色。久服可駐顏輕身(根據《大明》)。
記載:
陶弘景說:蓮花可入神仙享用的藥物,用來製作香料尤為上品。
配伍方劑:
舊方劑兩個,新方劑兩個。(具體方劑未提供)
服食駐顏:七月七日採蓮花七分,八月八日採根八分,九月九日採實九分,陰乾搗篩。每服方寸匕,溫酒調服。(《太清草木方》)
白話文:
駐顏食補法:七月七日採摘蓮花七成,八月八日採摘蓮根八成,九月九日採摘蓮子九成,陰乾後搗碎篩過。每次服用一份,用溫酒調和服用。(《太清草木方》)
天疱濕瘡:荷花貼之。(《簡便方》)
難產催生:蓮花一瓣,書人字,吞之,即易產。(《肘後方》)
墜損嘔血:墜跌積血心胃,嘔血不止。用乾荷花為末,每酒服方寸匕,其效如神。(楊拱《醫方摘要》)
蓮房
【釋名】蓮蓬殼(陳久者良)。
【氣味】苦,澀,溫,無毒。
白話文:
**天皰濕瘡:**敷貼荷花。 (出自《簡便方》)
**難產催生:**蓮花花瓣一片,寫上「人」字,吞服,生產即易。 (出自《肘後方》)
**墜損嘔血:**墜落受傷導致心胃內積血,不停嘔血。用乾燥荷花研末,每次以酒送服方寸匕,效果極好。 (出自楊拱《醫方摘要》)
蓮房
【釋名】蓮蓬外殼(陳年較佳)。
【氣味】苦澀、溫和,無毒。
【主治】破血(孟詵)。治血脹腹痛,及產後胎衣不下,酒煮服之。水煮服之,解野菌毒(藏器)。止血崩、下血、溺血(時珍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功能】破血(孟詵)。治療血脹腹痛,以及產後胎衣不下,用酒煮服。用清水煮服,可以解野菌毒(藏器)。止血崩、下血、溺血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蓮房入厥陰血分,消瘀散血,與荷葉同功,亦急則治標之意也。
【附方】新六。
白話文:
發明:李時珍說:蓮房歸屬於厥陰血分經絡,具有消瘀散血的作用,與荷葉具有相同的功效,也是急則治標的藥物。
【附方】新六
經血不止:瑞蓮散:用陳蓮蓬殼燒存性,研末。每服二錢,熱酒下。(《婦人經驗方》)血崩不止,不拘冷熱:用蓮蓬殼、荊芥穗各(燒存性)
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經血不斷流:瑞蓮散:用陳舊的蓮蓬殼燒成灰,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酒送服。(《婦人經驗方》)血崩不止,不管是由於寒冷還是炎熱引起的:用蓮蓬殼、荊芥穗各等份(燒成灰),紙包好研為細末,用一方絲帕將藥末包好,適量灌酒後用絲帕塞入陰道深部,月經血就會停止。(《驗方新編》)
每劑用藥二錢,以米湯沖服。(《聖惠方》)
產後血崩:蓮蓬殼五個,香附二兩,各燒存性,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,日二。(《婦人良方》)
漏胎下血:蓮房燒研,麵糊丸梧桐子大。每服百丸,湯、酒任下,日二。(《朱氏集驗方》)
白話文:
產後血崩:將五個蓮蓬殼和二兩香附燒成灰,研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婦人良方》)
漏胎下血:蓮花果莢燒成灰並研磨,加入麵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搭配湯藥或酒服用,一日二次。(出自《朱氏集驗方》)
小便血淋:蓮房燒存性,為末,入麝香少許。每服二錢半,米飲調下,日二。(《經驗方》)
白話文:
小便帶血:將蓮花花托,燒焦並保存其藥性,研磨成粉後,加入少許麝香。每次服用 2.5 錢,用米湯沖調服用,一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天疱濕瘡:蓮蓬殼燒存性,研末,井泥調塗,神效。(《海上方》)
荷葉
【釋名】嫩者荷錢(象形)。貼水者藕荷(生藕者)。出水者芰荷(生花者)。蒂名荷鼻。
【修治】大明曰:入藥並炙用。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時珍曰:畏桐油。伏白銀,伏硫黃。
白話文:
天皰濕瘡:
用蓮蓬殼燒過後,保留灰燼,研磨成粉末。將粉末和井泥調和,塗抹患處,有奇效。(出自《海上方》)
荷葉:
【別名】
- 嫩葉:荷錢(形容其形狀像錢幣)
- 貼近水面的葉:藕荷(長在荷藕上的葉)
- 出水的葉:芰荷(長著荷花的葉)
- 葉柄:荷鼻
【炮製】
大明(李時珍)說:入藥時需要先炙烤。
【藥性】
- 味道:苦
- 性質:平和
- 無毒
李時珍說:荷葉不能與桐油、伏白銀、伏硫黃一起使用。
【主治】止渴,落胞破血,治產後口乾,心肺躁煩(大明)。治血脹腹痛,產後胎衣不下,酒煮服之。荷鼻:安胎,去惡血,留好血,止血痢,殺菌蕈毒,並煮水服(藏器)。生髮元氣,裨助脾胃,澀精滑,散瘀血,消水腫癰腫,發痘瘡,治吐血咯血衄血,下血溺血血淋,崩中產後惡血,損傷敗血(時珍)。
【發明】
白話文:
【療效】止渴,促進胎兒下降並破血,治療產後口乾,心肺煩躁(大明)。治療因血瘀引起腹痛,產後胎衣不下,可以用米酒煮熟服用。荷葉:安胎,排除惡血,保留好血,止血痢,殺滅細菌毒素,並煮水服用(藏器)。促進發元氣,幫助脾胃,收斂精滑,散瘀血,消退水腫和癰腫,使痘瘡發出,治療吐血咯血鼻血,下血尿血血淋,崩潰產後惡血,損傷敗血(時珍)。
古代文字:
造化既巧,觸類勿拘。
故人取風之冷,水之寒,以度炎暑。
取魚之腥,韭之臭,以 ожи 極甘旨。
天地自然之巧妙無窮,遇事不可拘泥陳規。
因此,前人取風之冷、水之寒,以排解暑熱。
取魚之腥、韭之臭,以中和極度的甘美。
杲曰:潔古張先生口授枳朮丸方,用荷葉燒飯為丸。當時未悟其理,老年味之始得。夫震者動也,人感之生足少陽甲膽,是屬風木,為生化萬物之根蒂。人之飲食入胃,營氣上行,即少陽甲膽之氣,與手少陽三焦元氣,同為生髮之氣。《素問》云:履端於始,序則不愆。荷葉生於水土之下,汙穢之中,挺然獨立。
白話文:
杲公說:潔古堂的張先生口授枳朮丸配方的時候,用荷葉燒飯為丸。當時沒有領悟其中的道理,老年後品嘗味感,才領悟其中道理。震為動,人生病是受到震動的影響,足少陽膽經最容易受影響,這是風木屬性的,為生化萬物的根本。人的飲食進入胃中,營氣運行而上,即足少陽膽經的氣,與手少陽三焦的元氣,共同為生髮之氣。《素問》中說:從一開始就遵循正道,那麼做事就沒有過錯。荷葉生長在水土之下,汙穢之中,卻能挺然獨立。
其色青,其形仰,其中空,象震卦之體。食藥感此氣之化,胃氣何由不升乎?用此為引,可謂遠識合道矣。更以燒飯和藥,與白朮協力滋養,補令胃厚,不致內傷,其利廣矣大矣。世之用巴豆、牽牛者,豈足語此?
白話文:
青色,且形狀向上,中間空著,很像《易經》中震卦的形狀。飲食藥物受到這種氣的感應變化,胃氣怎麼能不升起來呢?用這個方法來引導向上升,可說是眼光遠大而且合乎道了。更以燒飯和藥物,與白朮一起協力滋養身體,使胃厚實而不會內傷,它的好處極大極多。世間服用巴豆、牽牛等藥的人,能夠談到以上這些嗎?
時珍曰:燒飯見谷部飯下。按:《東垣試效方》云:雷頭風症,頭面疙瘩腫痛,憎寒發熱,狀如傷寒,病在三陽,不可過用寒藥重劑,誅伐無過。一人病此,諸藥不效,余處清震湯治之而愈。用荷葉一枚,升麻五錢,蒼朮五錢,水煎溫服。蓋震為雷,而荷葉之形象震體,其色又青,乃涉類象形之義也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煮飯時,可以看到米飯中有像穀穗一樣的部分。根據《東垣試效方》記載,雷頭風症狀包括頭麪疙瘩腫痛、怕冷發熱,看起來像傷寒,病在三陽,不能過度使用寒性藥物或重劑量,以免過度損傷身體。有一個人患有這個病,其他藥物都不見效,我給他開了清震湯來治療,他康復了。清震湯的配方包括荷葉一片、升麻五錢、蒼朮五錢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震卦代表雷,荷葉的形狀類似震卦的形體,顏色又是青色,因此符合類象象形的原理。
又案:聞人規《痘疹八十一論》云:痘瘡已出,復為風寒外襲,則竅閉血凝,其點不長,或變黑色,此為倒黶,必身痛,四肢微厥。但溫肌散邪,則熱氣復行,而斑自出也。宜紫背荷葉散治之。蓋荷葉能升發陽氣,散瘀血,留好血,殭蠶能解結滯之氣故也。此藥易得,而活人甚多,勝於人牙、龍腦也。
白話文:
又查閱聞人規所寫的《痘疹八十一論》中說:痘瘡已經長出,又遭受外界的風寒侵襲,那麼毛孔閉塞,血液凝結,痘點不長,或變成黑色,這種情況叫做倒黶,患者必定會身體疼痛,四肢略感寒冷麻木。只要溫暖肌膚,驅散邪氣,那麼熱氣就會重新運行,痘斑就會自然長出來。應當使用紫背荷葉散來治療。因為荷葉可以升發陽氣,散瘀血,留好血,殭蠶可以解除氣血運行不暢、氣滯血瘀的情況。這種藥物容易取得,救活的人很多,比人牙、龍腦還要好。
又戴原禮《證治要訣》云:荷葉服之,令人瘦劣,故單服可以消陽水浮腫之氣。
【附方】
舊四,新二十三。
陽水浮腫:敗荷葉,燒存性,研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,日三服。(《證治要訣》)
腳膝浮腫:荷葉心、藁本等分,煎湯,淋洗之。(《永類方》)
白話文:
宋代戴原禮在《證治要訣》中說:荷葉服用後會讓人消瘦體弱,因此單獨服用可以消除陽水浮腫的水氣。
附方:
- 陽水浮腫:
- 敗荷葉,燒成灰後保留其藥性,研成細末。
- 每次服用 2 錢,用米湯送服,每日服用 3 次。
- 腳膝浮腫:
- 荷葉心、藁本各等分,煎湯。
- 將煎好的湯淋在患處洗滌。
痘瘡倒黶:紫背荷葉散,又名南金散:治風寒外襲倒黶勢危者,萬無一失。用霜後荷葉(貼水紫背者,炙乾)、白殭蠶直者炒去絲等分為末。每服半錢,用胡荽湯或溫酒調下。(聞人規《痘疹論》)
白話文:
痘瘡倒黶:紫背荷葉散,又名南金散:治療風寒外襲倒黶危重的患者,萬無一失。使用霜後荷葉(貼水紫背的,炙乾)、白殭蠶直的炒去絲,等份為末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胡荽湯或溫酒調服。(聞人規《痘疹論》)
諸般癰腫,拔毒止痛:荷葉中心蒂如錢者,不拘多少,煎湯淋洗,拭乾,以飛過寒水石,同臘豬脂塗之。又治癰腫,柞木飲方中亦用之。(《本事方》)
白話文:
各種癰腫,拔除毒素止痛:荷葉中心的莖蒂呈銅錢般大小,不限數量,煎成湯水淋洗患處,擦乾後,以飛過寒水石和臘豬油混合塗抹。也可治療癰腫,柞木飲方中也有使用。(《本事方》)
打撲損傷,惡血攻心,悶亂疼痛者:以乾荷葉五片,燒存性,為末。每服三錢,童子熱尿一盞,食前調下,日三服,利下惡物為度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跌打損傷,瘀血攻心,導致煩悶、疼痛的人:取乾荷葉五片,燒成灰燼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童子童子熱尿一碗,飯前服用,每天三次,直到排出瘀血為止。(《聖惠方》)
產後心痛,惡血不盡也:荷葉炒香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沸湯或童子小便調下。或燒灰、或煎汁皆可。(《救急方》)
白話文:
產後心痛,是惡血沒有完全排出體外的緣故:荷葉炒香研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湯匙,用沸水或童子小便調和後服用。或者將荷葉燒成灰,或煎汁後服用都可以。(《救急方》)
胎衣不下:方同上。傷寒產後,血暈欲死:用荷葉、紅花、薑黃等分,炒研末。童子小便調服二錢。(龐安常《傷寒論》)
孕婦傷寒:大熱煩渴,恐傷胎氣。用嫩卷荷葉(焙)半兩,蚌粉二錢半。
白話文:
胎衣不下:用上方所述的方法。傷寒分娩後,血暈要死:將荷葉、紅花、薑黃等分,炒製成粉末。用童子小便調服二錢。(龐安常《傷寒論》)
孕婦傷寒:高燒口渴,擔心會傷到胎氣。使用嫩荷葉半兩(烘乾),蚌殼粉二錢半。
為末。每服三錢,新汲水入蜜調服,並塗腹上。名罩胎散。(鄭氏方)妊娠胎動,已見黃水者:乾荷蒂一枚炙,研為末。糯米淘汁一鍾,調服即安。(唐氏《經驗方》)
白話文:
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剛打來的水和蜂蜜調服,同時塗抹在腹部。此方劑名叫罩胎散。(鄭氏方)妊娠胎動,而且已經看見黃水的症狀:用乾燥的荷蔕一枚炙烤後,研磨成粉末。用糯米淘洗出來的汁液一碗,調和服用即可安胎。(唐氏《經驗方》)
吐血不止:嫩荷葉七個,擂水服之,甚佳。又方:乾荷葉、生蒲黃等分,為末。每服三錢,桑白皮煎湯調下。《肘後方》:用經霜敗荷燒存性,研末。新水服二錢。
白話文:
吐血不止:取嫩荷葉七片,搗碎後加水服用,效果很好。另有一方:乾荷葉和生蒲黃等量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桑白皮煎湯調服。《肘後方》中記載:用經過嚴冬敗落的荷葉燒成灰,研磨成粉末。用新水送服二錢。
吐血咯血:《經驗後方》:荷葉焙乾,為末。米湯調服二錢,一日二服,以知為度。《聖濟總錄》:用敗荷葉、蒲黃各一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麥門冬湯下。
白話文:
吐血咯血:《經驗後方》:荷葉焙乾以後研磨成細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,一日服用兩次,以症狀消失為止。《聖濟總錄》:使用敗荷葉和蒲黃各一兩,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麥門冬湯送服。
吐血衄血:陽乘於陰,血熱妄行,宜服四生丸。陳日華云:屢用得效。用生荷葉、生艾葉、生柏葉、生地黃等分,搗爛,丸雞子大。每服一丸,水三盞,煎一盞,去滓服。(《濟生方》)
白話文:
吐血和鼻出血:是陽熱侵犯陰血,血熱妄行所致,應該服用四生丸。陳日華說:我多次使用此方,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。用生的荷葉、艾葉、柏葉、生地黃等分,搗碎,搓成雞蛋大的丸劑。每次取一丸,加水三碗,煎成一碗,去渣後服下。(《濟生方》)
崩中下血:荷葉(燒研)半兩,蒲黃、黃芩各一兩,為末。每空心酒服三錢。
血痢不止:荷葉蒂,水煮汁,服之。(《普濟方》)
下痢赤白:荷葉燒研。每服二錢,紅痢蜜;白痢沙糖湯下。
白話文:
崩中下血
材料:
- 荷葉 (燒成粉) 半兩
- 蒲黃 一兩
- 黃芩 一兩
做法: 將材料研磨成粉末,於空腹時以酒送服三錢。
血痢不止
材料:
- 荷葉蒂
做法: 將荷葉蒂放入水中煮沸,取汁飲用。
下痢赤白
材料:
- 荷葉 (燒成粉)
做法: 每次服用兩錢,若為紅色痢疾,以蜂蜜送服;若為白色痢疾,以砂糖水送服。
脫肛不收:貼水荷葉焙研,酒服二錢,仍以荷葉盛末坐之。(《經驗良方》)牙齒疼痛:青荷葉剪取錢蒂七個,以濃米醋一盞,煎半盞,去滓,熬成膏,時時抹之妙。(唐氏《經驗方》)
白話文:
脫肛不收:把水荷葉烘烤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二錢,之後繼續用荷葉盛著藥末坐著。(《經驗良方》)
牙齒疼痛:剪取七個水荷葉的蒂頭,用一盞濃米醋煎煮成半盞,去除渣滓,熬成膏藥,不時抹在疼痛處,療效很好。(唐氏《經驗方》)
赤遊火丹:新生荷葉,搗爛,入鹽塗之。(《摘玄方》)
漆瘡作癢:乾荷葉,煎湯,洗之,良。(《集驗方》)
白話文:
赤遊火丹:
新生荷葉搗爛,加上鹽巴敷在患處。(出自《摘玄方》)
漆瘡發癢:
乾燥的荷葉煮成湯,用來清洗患處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集驗方》)
遍身風癘:荷葉三十枚,石灰一斗。淋汁合煮,漬之,半日乃出。數日一作,良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全身皮膚病:荷葉三十張,石灰一斗(約10公斤)。將荷葉與石灰混合煮沸,浸泡患處,半日後取出。數日做一次,療效很好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偏頭風痛:升麻、蒼朮各一兩,荷葉一個,水二鍾,煎一鍾,食後溫服。或燒荷葉一個,為末,以煎汁調服。(《簡便方》)
白話文:
偏頭痛:升麻、蒼朮各一兩,荷葉一個,水二碗,煎成一碗,飯後溫服。或者將荷葉一個燒成灰末,用煎好的藥汁調服。(《簡便方》)
刀斧傷瘡:荷葉燒研,搽之。(《集簡方》)
陰腫痛癢:荷葉、浮萍、蛇床等分。煎水,日洗之。(《醫壘元戎》)
白話文:
**刀斧傷瘡:**用荷葉燒成灰,碾碎後塗抹於傷口上。(《集簡方》)
**陰腫痛癢:**等量使用荷葉、浮萍、蛇牀等藥材,煎煮成水,每日清洗患處。(《醫壘元戎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