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三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三卷 (4)

1. 葡萄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蒲桃(古字)、草龍珠。

白話文:

【名稱】葡萄、龍珠

時珍曰:葡萄,《漢書》作蒲桃,可以造酒,人酺飲之,則醄然而醉,故有是名。其圓者名草龍珠,長者名馬乳葡萄,白者名水晶葡萄,黑者名紫葡萄。《漢書》言:張騫使西域還,始得此種,而《神農本草》已有葡萄,則漢前隴西舊有,但未入關耳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葡萄,在《漢書》中寫作蒲桃,可以釀酒,人們喝了這種酒,就會沉醉,所以有了這個名字。圓的葡萄叫做草龍珠,長的葡萄叫做馬乳葡萄,白色的葡萄叫做水晶葡萄,黑色的葡萄叫做紫葡萄。《漢書》中記載:張騫出使西域歸來,纔得到了葡萄的種子,而《神農本草》中已經有了葡萄的記載,那麼在漢朝以前,隴西地區就已經有葡萄了,只是沒有傳入中原地區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葡萄生隴西、五原、敦煌山谷。

白話文:

【彙集解釋】《別錄》上記載:葡萄生長在隴西、五原、敦煌的山谷中。

弘景曰:魏國使人多齎來南方。狀如五味子而甘美,可作酒,云用藤汁殊美。北人多肥健耐寒,蓋食斯乎?不植淮南,亦如橘之變於河北也。人說即是此間蘡薁,恐亦如枳之與橘耶?

白話文:

陶弘景說:魏國派來的人多帶來了南方果品。這種果品狀如五味子,味道甘甜美味,可以釀酒,用藤汁釀造尤為美味。北方人多肥碩強健,耐寒力強,難道是食用此果的緣故嗎?它不能生長在淮南,正如橘子在河北地區會變化的道理一樣。人們說這種果實就是此間的蘡薁,恐怕也是像枳與橘的關係吧?

恭曰:蘡薁即山葡萄,苗、葉相似,亦堪作酒。葡萄取子汁釀酒,陶云用藤汁,謬矣。

白話文:

恭謹地說明:“蘡薁”就是山葡萄,它的幼苗和葉子跟葡萄相似,也可以用來釀酒。葡萄是用葡萄汁釀酒的,陶弘景說可用藤汁釀酒,這是錯誤的。

頌曰:今河東及近汴州郡皆有之。苗作藤蔓而極長,太盛者一、二本綿被山谷間。花極細而黃白色。其實有紫、白二色,有圓如珠者,有長似馬乳者,有無核者,皆七月、八月熟,取汁可釀酒。按《史記》云:大宛以葡萄釀酒,富人藏酒萬餘石,久者十數年不敗。張騫使西域,得其種還,中國始有。

白話文:

讚頌說:如今河東地區和靠近汴州的郡縣都有葡萄。葡萄藤蔓生長得極其長,生長過盛的甚至有的一兩株葡萄樹,生長的葡萄藤蔓網絡密佈整個山谷。葡萄花非常細小,呈黃白色。葡萄有紫色和白色兩種,有的像珠子一樣圓,有的像馬乳一樣長,有的沒有核,這些葡萄都於每年七、八月成熟,可榨汁釀酒。根據《史記》的記載:大宛地區用葡萄釀酒,富人儲藏的酒可達萬餘石,時間長的存放十幾年也不會壞。張騫出使西域,帶回了葡萄種子回到中原,中國才開始有了葡萄。

蓋北果之最珍者,今太原尚作此酒寄遠也。其根、莖中空相通,暮溉其根,而晨朝水浸子中矣。故俗呼其苗為木通,以利小腸。江東出一種,實細而酸者,名蘡薁子。

白話文:

最珍貴的北果,現在太原地區還做這種酒,寄送給遠方的人。它的根和莖中空相通,傍晚灌溉它的根部,到了早晨,水已經浸潤到果實裡面了。所以俗名叫它的嫩苗為木通,用來治療小腸的疾病。在江東產出的一種,果實細小而味酸的,名叫蘡薁子。

宗奭曰:段成式言:葡萄有黃、白、黑三種。《唐書》言:波斯所出者,大如雞卵。此物最難乾,不幹不可收。不問土地,但收皆可釀酒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段成式在《酉陽雜俎》中提到,葡萄有黃、白、黑三種。《唐書》記載,波斯所產的葡萄,大如雞蛋。葡萄是難以曬乾的水果,不曬乾就無法收成。葡萄不論生長在什麼樣的土地上,只要收成後皆可釀酒。

時珍曰:葡萄,折藤壓之最易生。春月萌苞生葉,頗似栝蔞葉而有五尖。生須延蔓,引數十丈。三月開小花成穗,黃白色。仍連著實,星編珠聚,七、八月熟,有紫、白二色。西人及太原、平陽皆作葡萄乾,貨之四方。蜀中有綠葡萄,熟時色綠。雲南所出者,大如棗,味尤長。

白話文:

時珍說:葡萄,折下一段藤條插到土裡很容易成活。春季萌芽生出葉子,很像栝蔞葉,但有五個尖。葡萄藤需要攀援生長,可以延伸數十丈。三月開小花,結成穗狀花序,花色黃白色。果實連著花穗一起生長,像星星一樣密密麻麻,七、八月成熟,有紫色和白色兩種。西方人以及太原、平陽地區的人們都把葡萄曬成葡萄乾,銷售到各地。四川有一種綠葡萄,成熟時果皮是綠色的。雲南產的葡萄,果實像棗子一樣大,味道特別甜美。

西邊有瑣瑣葡萄,大如五味子而無核。按:《物類相感志》云:甘草作釘,針葡萄,立死。以麝香入葡萄皮內,則葡萄盡作香氣。其愛憎異於他草如此。又言:其藤穿過棗樹,則實味更美也。《三元延壽書》言:葡萄架下不可飲酒,恐蟲屎傷人。

白話文:

西邊有葡萄,顆粒很小,和五味子差不多大,但沒有核。根據《物類相感志》的記載:甘草作釘子,扎進葡萄裡,葡萄就會馬上枯萎而死。把麝香塞進葡萄皮內,葡萄就會散發出香味。葡萄的這種喜愛和憎恨與其他植物不同。又說:葡萄藤穿過棗樹,長出的葡萄會更加香甜可口。《三元延壽書》中提到:在葡萄架下不能飲酒,擔心蟲子屎會傷害人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澀,無毒。

詵曰:甘、酸,溫。多食,令人猝煩悶、眼暗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甜,平性,澀味,無毒。

說明:甘味、酸味,溫性。食用過多,會使人突然煩躁悶熱、視力模糊。

【主治】筋骨濕痹,益氣倍力強志,令人肥健,耐飢忍風寒。久食,輕身不老延年。可作酒(《本經》)。逐水,利小便(《別錄》)。除腸間水,調中治淋(甄權)。時氣痘瘡不出,食之,或研酒飲,甚效(蘇頌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筋骨濕痹,增強氣力,增強意志,使人肥胖健康,耐飢寒。長期服用,可以減輕體重,延年益壽。可以釀製成酒(《本經》)。促進排尿,利尿通便(《別錄》)。去除腸胃中的積水,調中治淋病(甄權)。時疫痘瘡不發出,吃它,或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,效果很好(蘇頌)。

【發明】頌曰:按:魏文帝詔群臣曰:蒲桃當夏末涉秋,尚有餘暑,醉酒宿酲,掩露而食。甘而不飴,酸而不酢,冷而不寒,味長汁多,除煩解渴。又釀為酒,甘於麴櫱,善醉而易醒。他方之果,寧有匹之者乎?

白話文:

頌曰:據說魏文帝曾召集羣臣說:「蒲桃在夏末秋初成熟,那時暑氣還沒有完全消退,喝醉了酒,醒酒後吃了葡萄,既可以掩蓋酒氣,又能解酒。葡萄甘甜可口,卻不會讓人覺得膩;酸酸的,卻不會讓人覺得太酸;冰涼爽口,卻不會讓人覺得寒冷;果肉飽滿,汁水豐盈,可以消除煩躁,解渴除暑。而且用葡萄釀製的酒,比用麴或櫱釀製的酒更甘甜,喝醉了也更容易醒。其他地方的水果,哪有能與葡萄匹敵的呢?」

震亨曰:葡萄屬土,有水與木火。東南人食之多病熱,西北人食之無恙。蓋能下走滲道,西北人稟氣厚故耳。

【附方】新三。

除煩止渴:生葡萄搗濾取汁,以瓦器熬稠,入熟蜜少許同收。點湯飲甚良。(《居家必用》)

白話文:

震亨說:葡萄屬性為土,有水、木、火的成分。東南地方的人食用葡萄容易上火,而西北地方的人食用則不會有問題。這是因為葡萄能下行滲透到腸道,西北地方的人稟賦強厚,所以能耐受。

【附方】三則新方:

除煩止渴:用新鮮葡萄搗爛濾取汁液,用瓦器熬煮至濃稠,加入少許熟蜜拌勻。滴入熱湯中飲用,效果很好。(出自《居家必用》)

熱淋澀痛:葡萄(搗取自然汁)、生藕(搗取自然汁)、生地黃(搗取自然汁)、白沙蜜各五合。每服一盞,石器溫服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尿道熱辣疼痛:葡萄(搗碎取汁)、生蓮藕(搗碎取汁)、生地黃(搗碎取汁)、白沙蜜各五合。每次服用一盞,用石器加熱後服用。(《聖惠方》)

胎上衝心:葡萄,煎湯飲之,即下。(《聖惠方》)

根及藤、葉

【氣味】同實。

白話文:

**胎上衝心:**取葡萄,榨汁煎湯飲用,胎氣即可下降。(《聖惠方》)

**根及藤、葉:**氣味與果實相同。

【主治】煮濃汁細飲,止嘔噦及霍亂後噁心,孕婦子上衝心,飲之即下,胎安(孟詵)。治腰腳肢腿痛,煎湯淋洗之良。又飲其汁,利小便,通小腸,消腫滿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將藥材煮成濃汁,細細地飲用,可以止嘔吐以及霍亂之後的噁心,孕婦如果心臟不舒服,喝了這種藥湯,胎兒就會安穩下來(孟詵)。治療腰、腳和腿的疼痛,將藥材煮成藥湯,淋洗患處,效果很好。此外,飲用藥汁,可以利尿、通小腸,消腫滿(李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方

水腫:葡萄嫩心十四個,螻蛄七個(去頭尾),同研,露七日,曝乾為末。每服半錢,淡酒調下。暑月尤佳。(潔古《保命集》)

白話文:

水腫:葡萄嫩芽十四個,螻蛄七個(去除頭尾),一起搗碎研磨,放置在露水下七天,然後曬乾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淡酒調服。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最適合服用。(潔古《保命集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