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二卷 (8)
果部第三十二卷 (8)
1. 皋蘆
(《拾遺》)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
【釋名】瓜蘆(弘景)、苦䔲。
藏器曰:《南越志》云:龍川縣有皋蘆,一名瓜蘆,葉似茗。土人謂之過羅,或曰物羅,皆夷語也。
【集解】弘景《苦菜注》曰:南方有瓜蘆,亦似茗。若摘取其葉,作屑煮飲,即通夜不睡。煮鹽人惟資此飲,而交、廣最所重,客來先設,乃加以香芼之物。
李珣曰:按:此木即皋蘆也。生南海諸山中,葉似茗而大,味苦澀,出新平縣。南人取作茗飲,極重之,如蜀人飲茶也。
時珍曰:皋蘆葉狀如茗,而大如手掌。挼碎泡飲,最苦而色濁,風味比茶不及遠矣。今廣人用之,名曰苦䔲。
葉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時珍曰:寒。胃冷者不可用。
【主治】煮飲,止渴明目除煩,令人不睡,消痰利水(藏器)。
通小腸,治淋,止頭痛煩熱(李珣)。噙咽,清上膈,利咽喉(時珍)。
白話文:
皋蘆是一種植物,葉子像茶葉但更大。南方人將其葉子揉碎泡水飲用,認為可以止渴、明目、除煩、消痰利水、通小腸、治淋症、止頭痛煩熱,還能清上膈、利咽喉。但其味道苦澀,功效不如茶葉,體寒胃冷者不宜飲用。廣東人稱之為苦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