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二卷 (5)
果部第三十二卷 (5)
1. 食茱萸
(《唐本草》)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,併入《拾遺》欓子。
【釋名】榝(音殺)、藙(音毅)、艾子(《圖經》)、越椒(《博雅》)、欓子(《拾遺》)、辣子。
弘景曰:《禮記》名藙,而俗中呼為榝子,當是不識藙字也。
恭曰:《爾雅》云:椒榝醜梂。陸機《詩疏》云:椒,榝屬也。並有榝名,陶說誤矣。
時珍曰:此即欓子也。蜀人呼為艾子,楚人呼為辣子,古人謂之藙及榝子。因其辛辣,蜇口慘腹,使人有殺毅黨然之狀,故有諸名。蘇恭謂茱萸之開口者為食茱萸。孟詵謂茱萸之閉口者為欓子。馬志謂粒大、色黃黑者為食茱萸,粒緊小、色青綠者為吳茱萸。陳藏器謂吳、食二茱萸是一物,入藥以吳地者為良,不當重出此條,只可言漢與吳,不可言食與不食。時珍竊謂數說皆因茱萸二字相混致誤耳。
不知吳茱、食茱乃一類二種。茱萸取吳地者入藥,故名吳茱萸。欓子則形味似茱萸,惟可食用,故名食茱萸也。陳藏器不知食茱萸即欓子,重出欓子一條,正自誤矣。按:曹憲《博雅》云:欓子、越椒,茱萸也。鄭樵《通志》云:欓子,一名食茱萸,以別吳茱萸。《禮記·三牲》用藙,是食茱萸也。
二說足證諸人之謬。
【集解】頌曰:欓子出閩中、江東。其木高大似樗,莖間有刺。其子辛辣如椒,南人淹藏作果品,或以寄遠。《吳越春秋》云:越以甘蜜丸欓報吳增封之禮,則欓之相贈尚矣。
又曰:食茱萸,南北皆有之。其木亦甚高大,有長及百尺者。枝莖青黃,上有小白點。葉類油麻,其花黃色。蜀人呼為艾子,《禮記》所謂藙者是也。藙、艾,聲相近也。宜入食羹中,能發辛香。
時珍曰:食茱萸、欓子、辣子,一物也。高木長葉,黃花綠子,叢簇枝上。
味辛而苦,土人八月採,搗濾取汁,入石灰攪成,名曰艾油,亦曰辣米油,始辛辣蜇口,入食物中用。《周處風土記》以椒、欓、姜為三香,則自古尚之矣,而今貴人罕用之。
實
【氣味】辛、苦,大熱,無毒。時珍曰:有小毒,動脾火,病目者忌之。
穎曰:發瘡痔、浮腫、虛恚。
之才曰:畏紫石英。
【主治】功同吳茱萸,力稍劣爾。療水氣用之佳(蘇恭)。
心腹冷氣痛,中惡,除咳逆,去臟腑冷,溫中,甚良(孟詵)。
療蠱毒飛屍著喉口者,刺破,以子揩之,令血出,當下涎沫。煮汁服之,去暴冷腹痛,食不消,殺腥物(藏器)。治冷痢帶下,暖胃燥濕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
赤白帶下:欓子、石菖蒲等分,為末。每旦鹽、酒溫服二錢。(《經驗方》)
久瀉虛痢腹痛者:欓子丸治之。欓子、肉豆蔻各一兩,陳米一兩半。以米一分同二味炒黃為末;一分生碾為末,粟米粥丸梧桐子大。每陳米飲下五十丸,日三服。(《普濟方》)
白話文:
食茱萸
古籍中對食茱萸的稱呼眾多,例如榝、藙、艾子、越椒、欓子、辣子等,皆指同一種植物。古人因其辛辣的口感,有「殺毅黨然」之感而取名。 蘇恭認為茱萸中開口的是食茱萸,孟詵則認為閉口的是欓子,馬志則依據果實大小和顏色區分食茱萸和吳茱萸。陳藏器認為吳茱萸和食茱萸是同一種植物,只是產地不同,藥效也略有差異。李時珍則認為這些說法都是因為「茱萸」二字混淆造成的誤解,食茱萸和吳茱萸是同類但不同種的植物,前者因可食用而得名,而後者則因產於吳地而得名。 《博雅》和《通志》都記載欓子即食茱萸,《禮記》中提到的藙,也是指食茱萸。
食茱萸樹木高大,類似樗樹,枝幹帶刺,果實辛辣如椒。南方人常用其醃藏作果品,或作為饋贈遠方的禮物。《吳越春秋》記載越國曾用食茱萸蜜餞饋贈吳國。食茱萸南北皆有,樹木高大,葉似油麻,花為黃色。蜀地人稱之為艾子,《禮記》中的「藙」指的就是它。 食茱萸、欓子、辣子指的都是同一種植物,其果實叢生於枝頭。 人們會在八月採摘,搗碎取汁,加入石灰攪拌,製成艾油(或辣米油)。 古代將椒、欓、姜列為三香,足見其在古代的地位,但如今卻鮮為人知。
食茱萸味辛苦,性大熱,古人認為無毒,但李時珍認為其略帶小毒,會動脾火,眼疾患者不宜食用。 其藥效與吳茱萸相似,但略遜一籌,尤其治療水腫效果良好。 食茱萸可用於治療心腹冷痛、嘔吐、咳嗽、胃寒、腹痛等症狀,還能治療蠱毒、食物中毒等。
古代也有一些食茱萸的藥方,例如治療赤白帶下和久瀉虛痢腹痛的藥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