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一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一卷 (11)

1. 波羅蜜

(《綱目》)

【釋名】曩伽結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又稱「囊加結」。

時珍曰:波羅蜜,梵語也。因此果味甘,故借名之。安南人名曩枷結,波斯人名婆那娑,拂林人名阿薩嚲,皆一物也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波羅蜜生交趾、南邦諸國,今嶺南、滇南亦有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波羅蜜是梵語,因為這種水果味道甘甜,所以借用了這個名字。安南人稱它為曩枷結,波斯人稱它為婆那娑,拂林人稱它為阿薩嚲,它們都是同一種東西。

**集解:**李時珍說:波羅蜜生長在交趾(今越南)、南邦(今東南亞國家)等諸國,現在嶺南(今廣東、廣西)、滇南(今雲南)也有。

樹高五、六丈,樹類冬青而黑潤倍之。葉極光淨,冬夏不凋。樹至斗大方結實,不花而實,出於枝間,多者十數枚,少者五、六枚,大如冬瓜,外有厚皮裹之,若慄球,上有軟刺礧砢。五、六月熟時,顆重五、六斤,剝去外皮殼,內肉層疊如橘囊,食之味至甜美如蜜,香氣滿室。一實凡數百核,核大如棗。

白話文:

這種樹高五、六丈,外觀跟冬青很像,但樹皮更黑更光滑。葉子極其光亮乾淨,冬夏常青。樹齡到一定年限時,會長出斗方大的果實,果實直接長在枝間,不開花就結果,最多的時候十幾顆,最少的時候也有五、六顆。果實跟冬瓜一樣大,外面有一層厚皮包著,像栗子一樣球形,上面還有柔軟的刺。每年的五、六月果實成熟時,每顆果實重五、六斤,剝去外皮,裡面的果肉層疊交錯,像橘子,吃起來甜美可口,香味飄滿整個房間。一顆果實通常有幾百個果核,果核跟棗子一樣大。

其中仁如慄黃,煮炒食之甚佳。果中之大者,惟此與椰子而已。

【氣味】甘、香、微酸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止渴解煩,醒酒益氣,令人悅澤(時珍)。

核中仁

【氣味】同瓤。

【主治】補中益氣,令人不飢輕健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**氣味:**甘甜、香氣、微酸,性質平,無毒。

**主治:**止渴解煩,解酒益氣,使人面色紅潤光澤(李時珍)。

核中仁

**氣味:**與瓤相同。

**主治:**補益氣血,讓人不飢餓且身輕體健(李時珍)。

**備註:**其中黃仁像慄樹的慄子,煮或炒後食用非常美味。在水果中,只有這個和椰子體積最大。

2. 無花果

(《食物》)

【釋名】映日果(《便民圖纂》)、優曇缽(《廣州志》)、阿駔(音楚)。

時珍曰:無花果凡數種,此乃映日果也。

即廣中所謂優曇缽,及波斯所謂阿駔也。

白話文:

食物:無花果

別名:

  • 映日果(《便民圖纂》)
  • 優曇缽(《廣州志》)
  • 阿駔(音楚)

李時珍註釋:

無花果有數種,而此處記載的映日果,就是廣東地區稱之為優曇缽,波斯地區稱之為阿駔的無花果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無花果出揚州及雲南,今吳、楚、閩、越人家,亦或折枝插成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李時珍說:無花果產自揚州和雲南,現在吳、楚、閩、越的人們,也有用枝條扦插種植。

枝柯如枇杷樹,三月發葉如花構葉。五月內不花而實,實出枝間,狀如木饅頭,其內虛軟。採以鹽漬,壓實令扁,曬乾充果食。熟則紫色,軟爛甘味如柿而無核也。按:《方輿志》云:廣西優曇缽不花而實,狀如枇杷。又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阿駔出波斯、拂林人呼為底珍樹。

白話文:

樹枝樹幹像枇杷樹,三月發芽,葉子像花構葉。五月開花但不結果,果實長在枝條之間,狀如木饅頭,裡面空軟。採摘後用鹽漬,壓實使其變扁,曬乾後當水果食用。成熟後果實呈現紫色,柔軟甘甜,像柿子一樣但沒有核。

根據《方輿志》的記載:廣西的優曇缽樹不開花就直接結果,果實形狀像枇杷。另外,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:阿駔樹原產於波斯、拂林,當地人稱之為底珍樹。

長丈餘,枝葉繁茂,葉有五丫如蓖麻,無花而實,色赤類椑柿,一月而熟,味亦如柿。二書所說,皆即此果也。又有文光果、天仙果、古度子,皆無花之果,並附於下。

【附錄】文光果,出景州。形如無花果,肉味如慄,五月成熟。

天仙果,

白話文:

果樹高跟人差不多,枝葉茂盛,樹葉有五個尖角像蓖麻,沒有花而結果,果實顏色紅色類似椑柿,一個月後成熟,味道也跟柿子相似。以上兩本書所說的,都是指這種果實。又有了文光果、天仙果、古度子這些都沒有花的果樹,一併附在下面。

【附錄】文光果,出產自景州。形狀像無花果,果肉味道像栗子,五月成熟。

出四川。樹高八、九尺,葉似荔枝而小,無花而實,子如櫻桃,累累綴枝間,六、七月熟,其味至甘。宋祁《方物贊》云:有子孫枝,不花而實。薄言採之,味埒蜂蜜。

古度子

白話文:

這種植物產於四川。樹高約八九尺,葉子像荔枝葉但比較小,沒有花卻會結果,果實像櫻桃,一串串地掛在枝頭,六七月份成熟,味道非常甜。宋祁在《方物贊》中寫道:「有子孫枝,不花而實。」形容這種植物直接長果實,不用開花,簡單地摘取食用,味道和蜂蜜一樣甜美。

出交、廣諸州。樹葉如慄,不花而實,枝柯間生子,大如石榴及楂子而色赤,味醋,煮以為粽食之。若數日不煮,則化作飛蟻,穿皮飛去也。

白話文:

出產於交趾、廣東等州。樹葉像慄樹,不開花就可以結果,枝頭間長有果實,大如石榴和山楂,顏色紅,味道酸,煮熟後用來包糉子吃。如果幾天不煮,就會變成飛蟻,穿皮飛走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開胃,止泄痢(汪穎)。

治五痔,咽喉痛(時珍)。

【氣味】甘、微辛,平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五痔腫痛,煎湯頻熏洗之,取效(震亨)。

白話文:

果實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開胃,止瀉痢。

治療痔瘡,咽喉疼痛。

葉子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微辛,性平,稍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痔瘡腫痛,煎成湯頻頻燻洗,能達到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