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一卷 (9)
果部第三十一卷 (9)
1. 無漏子
(《拾遺》)
【釋名】千年棗(《開寶》)、萬年棗(《一統志》)、海棗(《草木狀》)、波斯棗(《拾遺》)、番棗(《嶺表錄異》)、金果(《輟耕錄》),木名海棕(《嶺表錄異》)、鳳尾蕉。
時珍曰:無漏名義未詳。千年、萬歲,言其樹性耐久也。曰海,曰波斯,曰番,言其種自外國來也。金果,貴之也。曰棕、曰蕉,象其干、葉之形也。番人名其木曰窟莽,名其實曰苦魯麻棗。苦麻、窟莽,皆番音相近也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無漏子即波斯棗,生波斯國,狀如棗。
珣曰:樹若慄木。其實若橡子,有三角。
頌曰:按:劉恂《嶺表錄異》云:廣州有一種波斯棗,木無旁枝,直聳三四丈,至巔四向,共生十餘枝,葉如棕櫚,彼土人呼為海棕木。三五年一著子,每朵約三、二十顆,都類北方青棗,但小爾。舶商亦有攜本國者至中國,色類沙糖,皮肉軟爛,味極甘,似北地天蒸棗,而其核全別,兩頭不尖,雙卷而圓,如小塊紫礦,種之不生,蓋蒸熟者也。
時珍曰:千年棗雖有棗名,別是一物,南番諸國皆有之,即杜甫所賦海棕也。按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波斯棗生波斯國,彼人呼為窟莽。樹長三、四丈,圍五、六尺。葉似土藤,不凋。二月生花,狀如蕉花。有兩甲,漸漸開罅,中有十餘房。子長二寸,黃白色,狀如楝子,有核。
六、七月熟則紫黑,狀類干棗,食之味甘如飴也。又陶九成《輟耕錄》云:四川成都有金果樹六株,相傳漢時物也。高五、六十丈,圍三、四尋,挺直如矢,木無枝柯。頂上有葉如棕櫚,皮如龍鱗,葉如鳳尾,實如棗而大。每歲仲冬,有司具祭收採,令醫工以刀剝去青皮,石灰湯瀹過,入冷熟蜜浸換四次,瓶封進獻。不如此法,則生澀不可食。
番人名為苦魯麻棗,蓋鳳尾蕉也。一名萬歲棗,泉州有萬年棗,即此物也。又稽含《草木狀》云:海棗大如杯碗,以比安期海上如瓜之棗,似未得其詳也。巴旦杏亦名忽鹿麻,另是一物也。
實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補中益氣,除痰嗽,補虛損,好顏色,令人肥健(藏器)。
消食止咳,治虛羸,悅人。久服無損(李珣)。
白話文:
無漏子
無漏子的名稱由來不明。《開寶本草》、《一統志》、《草木狀》、《拾遺錄》、《嶺表錄異》、《輟耕錄》等典籍,分別稱之為千年棗、萬年棗、海棗、波斯棗、番棗、金果。其樹木則被稱為海棕或鳳尾蕉。
千年、萬年,形容其樹木壽命悠久;海、波斯、番,說明其原產地為海外;金果,則體現了其珍貴;棕、蕉,則描寫了其樹幹和葉子的形狀。番人稱其樹木為「窟莽」,果實為「苦魯麻棗」,「苦麻」、「窟莽」都是番語的音譯。
據記載,無漏子就是波斯棗,原產波斯,外形像棗子,樹木像栗樹,果實則像橡子,呈三角形。
廣州的波斯棗樹高聳挺拔,沒有旁枝,頂端才分出十幾枝,葉子像棕櫚樹葉。三五年才結果一次,每朵花約有二十幾顆果實,大小與北方青棗相似,但較小。外國商人帶來的波斯棗,顏色像砂糖,果肉柔軟,味道甘甜,像北方蒸熟的棗子,但果核形狀不同,兩頭不尖,呈雙卷圓形,像小塊紫色的礦石,種植後無法生長,應是蒸熟的果實。
千年棗雖然名稱中帶有「棗」,但與棗子是不同的植物,南洋各國都有這種植物,就是杜甫詩中所寫的海棕。波斯棗樹高三到四丈,周圍五到六尺,葉子像土藤,四季常青。二月開花,花朵像香蕉花,果實長約二寸,成熟後紫黑色,味道甘甜如飴。
四川成都曾有六株金果樹,據傳是漢代的遺物,樹高五六十丈,周圍三到四尋,筆直如箭,沒有枝幹,頂端長有像棕櫚樹一樣的葉子,樹皮像龍鱗,葉子像鳳尾,果實像棗子但更大。每年冬天,官府會舉行祭祀儀式後採收,由醫工剝去青皮,用石灰水煮過,再用冷蜜浸泡四次,最後裝入瓶中進貢。如果不經過這些處理,果實就會又澀又難吃。
番人稱其為苦魯麻棗,也就是鳳尾蕉,又名萬歲棗,泉州也稱其為萬年棗。據記載,海棗有碗口般大小,這與安期生所說海上長有像瓜一樣大的棗子相比,似乎不太一致。巴旦杏又名忽鹿麻,則是另一種植物。
無漏子的味道甘甜,性溫,無毒,具有補益氣血、止咳化痰、滋補虛損等功效,能使人容光煥發,身體強健。長期服用也沒有害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