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20)
果部第三十卷 (20)
1. 槲實
(音斛。《唐本草》)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附此。
【釋名】槲樕(音速),樸樕(並《爾雅》)、大葉櫟(俗)、櫟橿子。
時珍曰:槲樕,猶觳觫也。栗子綻懸,有顫慄之象,故謂之慄;槲葉搖動,有觳觫之態,故曰槲樕也。樸樕者,婆娑、蓬然之貌。其樹偃蹇,其葉芃芃故也。俗稱衣物不整者為樸樕,本此。其實木強,故俗謂之櫟橿子。《史》言:武后掛赦書於槲樹,人遂呼為金雞樹云。
【集解】頌曰:槲,處處山林有之。木高丈餘,與櫟相類。亦有鬥,但小不中用耳。不拘時採。其皮、葉入藥。
宗奭曰:槲亦有鬥,木雖堅而不堪充材,只宜作柴,為炭不及櫟木。
時珍曰:槲有二種:一種叢生小者名枹(音孚,見《爾雅》)。一種高者名大葉櫟。樹、葉俱似慄,長大粗厚,冬月凋落,三、四月開花亦如慄,八、九月結實似橡子而稍短小,其蒂亦有鬥。其實僵澀味惡,荒歲人亦食之。其木理粗不及橡木,所謂樗櫟之材者指此。
仁
【氣味】苦,澀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蒸煮作粉,澀腸止痢,功同橡子(時珍)。
槲若
【修治】頌曰:若即葉之名也。入藥須微炙令焦。
【氣味】甘、苦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療痔,止血及血痢,止渴(恭)。活血,利小便,除面上齇赤(時珍)。
【附方】舊五,新三。
猝然吐血:槲葉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和滓服。(《簡要濟眾》)
鼻衄不止:槲葉。搗汁一小盞,頓服即止。(《聖惠方》)
腸風血痔熱多者尤佳:槲葉(微炙,研末)一錢,槐花(炒,研末)一錢。米飲調服。未止再服。(寇氏《衍義》)
冷淋莖痛:槲葉,研末。每服三錢,水一盞,蔥白七寸,煎六分,去滓,食前溫服,日二。《聖惠方》
孩子淋疾:槲葉三片。煎湯服一雞子殼,小便即時下也。(孫真人方)
螻蛄漏疾:槲葉,燒存性,研。以米泔別浸槲葉,取汁洗瘡後,乃納灰少許於瘡中。(《聖惠方》)。
鼻上齇疱出膿血者:以泔水煮槲葉,取汁洗之,拭乾,納槲葉灰少許於中,良。(《聖惠》)
腋下胡臭:槲若三升。切,水煮濃汁,洗畢,即以甘苦瓠殼煙燻之。後用辛夷、細辛、杜衡末,醋浸一夜,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木皮(俗名赤龍皮)
【氣味】苦,澀,無毒。
【主治】煎服,除蠱及漏,甚效(恭)。煎湯,洗惡瘡,良(權)。能吐瘰癧,澀五臟(大明)。止赤白痢,腸風下血(時珍)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六。
赤龍皮湯:治諸敗爛瘡、乳瘡。用槲皮(切)三升。水一斗,煮五升,春夏冷用,秋冬溫用,洗之。洗畢乃敷諸膏。(《肘後》)
附骨疽瘡:槲皮燒研,米飲每服方寸匕。(《千金方》)
下部生瘡:槲皮、櫸皮煮汁,熬如飴糖,以導下部。(《肘後方》)
一切瘻疾:《千金》:用槲樹北陰白皮三十斤(銼)。以水一石,煮一斗,去滓,煎如飴;又取通都廁上雄鼠屎、雌鼠屎各十四枚,燒汁盡研和之,納溫酒一升和勻。瘦人食五合,當有蟲出也。崔氏《纂要》:用槲白皮(切)五升。水八升,煮令泣泣,去滓,再煎成膏。日服棗許,並塗瘡上。宜食苜蓿、鹽、飯以助之。以瘥為度。
小兒瘰癧:槲樹皮,去粗皮,切,煎湯頻洗之。(《聖惠方》)
蠱毒下血:槲木北陰白皮一大握(長五寸)。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空腹分服,即吐毒出也。《千金及翼》
赤白久痢:不拘大人、小兒。用新槲皮一斤。去黑皮切,以水一斗,煎取五升,去滓,煎膏,和酒服。(《子母秘錄》)
久痢不止:槲白皮(薑汁炙五度)一兩,乾薑(炮)半兩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久瘡不已:槲木皮一尺,闊六寸,切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入白沙糖十挺,煎取一升,分三服,即吐而愈。(《肘後方》)
白話文:
槲實
槲樹,又稱槲樕、樸樕、大葉櫟、櫟橿子。 其葉片搖動的樣子像顫慄,故名槲樕;樹木枝葉蓬勃茂盛的樣子,則稱為樸樕。因其木質堅硬,也俗稱櫟橿子。據說武則天曾將赦書掛在槲樹上,因此也被稱為金雞樹。槲樹分為叢生的小型枹樹和大葉櫟兩種,樹葉都像栗樹,但更大更厚。冬日落葉,三四月開花,八九月結果,果實像橡子但較小,味道苦澀,荒年時人們也會食用。其木材粗糙,不如橡木堅固。
槲實味苦澀,性平,無毒。可蒸煮成粉,收斂腸道,止瀉,功效與橡子相似。
槲葉(槲若),入藥前需微炙至焦黃。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可治療痔瘡,止血,止血痢,止渴,活血,利尿,去除面部紅腫。
槲樹皮(赤龍皮),味苦澀,無毒。煎服可治蠱毒和漏症,外用可洗治惡瘡,也可治療瘰癧,收斂五臟,止痢,止血。
文中提到的槲實、槲葉、槲樹皮,都有各自的藥用功效和用法,例如治療吐血、鼻出血、腸風血痔、淋症、瘡瘍等多種疾病。具體的藥方和用法已在文中列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