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19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卷 (19)

1. 鉤慄

(《拾遺》)

【釋名】巢鉤子(《拾遺》)、甜櫧子

瑞曰:鉤慄即甜櫧子。

時珍曰:鉤、櫧二字,方音相近。其狀如櫟,當作鉤櫟。

白話文:

釋名 巢鉤子(《拾遺》),甜荔枝(《拾遺》)。

瑞應圖說:鉤慄就是甜荔枝。

李時珍說:鉤和櫧這兩個字,在當時地方方言中讀音相近。它的形狀像櫟樹子,因此應寫作鉤櫟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鉤慄生江南山谷。木大數圍,冬月不凋,其子似慄而圓小。又有雀子,相似而圓黑,久食不飢。詳櫧子下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藏器說:鉤果生長在江南山谷中。樹木很大,樹幹的周長有數圍,冬天的時候也不凋落,它的果實和榛子相似,但是圓而小。還有一種雀子,果實和它的果子相似,但為圓形和黑色,長期食用不會感到飢餓。詳見櫧子下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食之不飢,厚腸胃,令人肥健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**味道及性質:**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
**功效:**吃了可以不感到飢餓,可以健脾胃,讓人身體強健(能強健五臟六腑)。

2. 橡實

(音象。《唐本草》),
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。

白話文:

**【校正】**從「木部」移入。

【釋名】橡斗(《說文》)、皂鬥(同)、櫟梂(音歷求)、柞子(音作)、芧(杼同。序、暑二音)、栩(音許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橡斗(《說文》)、皁鬥(同)、櫟梂(音同「歷求」)、柞子(音同「作」)、芧(同「杼」。讀音同「序」、「暑」)、栩(音同「許」)。

禹錫曰:案:《爾雅》云:栩,杼也。又曰:櫟,其實梂。孫炎注云:栩,一名杼也。櫟,似樗之木也。梂,盛實之房也。其實名橡,有梂蝟自裹之。《詩·唐風》云:集於苞栩。《秦風》云:山有苞櫟。陸機注云:即柞櫟也。秦人謂之櫟,徐人謂之杼,或謂之栩。其子謂之皂,亦曰皂鬥。其殼煮汁可染皂也。今京洛、河內亦謂之杼。蓋五方通語,皆一物也。

白話文:

禹錫說: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,栩就是杼。又說:櫟,它的果實叫做梂。孫炎在註釋中說:栩,別名杼。櫟,像樗樹。梂,成熟的果實所長成的果莢。它的果實叫橡,有果莢把果實包起來。《詩經·唐風》中說:集合在栩樹林裡。《秦風》中說:山上生長著櫟樹。陸機在註釋中說:柞櫟就是櫟樹。秦國人把它叫做櫟,徐國人把它叫做杼,或者叫做栩。它的果實叫做皁,也叫做皁鬥。它的果殼煮水可以染色成皁色。現在京洛、河內也把它叫做杼。可以說,五湖四海的語言,所指的都是一種東西。

時珍曰:櫟,柞木也。實名橡斗、皂鬥,謂其鬥刓剜象鬥,可以染皂也。南人呼皂如柞,音相近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櫟樹,即柞木。它的果實叫做橡斗、皁鬥,是因為它的鬥狀外殼被刮掉後,形狀像北斗,可以拿來染色成皁黑色。南方人稱呼皁色為「柞」,音近於「櫟」。

【集解】頌曰:橡實,櫟木子也。所在山谷皆有。木高二、三丈。三、四月開花黃色,八、九月結實。其實為皂鬥,槲、櫟皆有鬥,而以櫟為勝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記載的歌頌說:橡實是櫟木的果實。這種果實分佈在各處的山谷中都有。櫟木生長到兩三丈高。在三月到四月的時候開花,花是黃色的,到了八月到九月份果實成熟。果實是黒皮殼的,槲樹、櫟樹都會結果實,但是櫟樹的果實最好。

宗奭曰:櫟葉如慄葉,所在有之。木堅而不堪充材,亦木之性也。為炭則他木皆不及。其殼雖可染皂,若曾經雨水者,其色淡。槲亦有殼,但小而不及櫟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櫟樹的葉子像慄樹的葉子,到處都有。櫟樹的木材堅硬,但不能做成材料,這也是樹木的特性。用櫟樹燒成的炭,其他木材都比不上。櫟樹的殼雖然可以染成黑色,但如果經過雨水沖刷,顏色就會變淡。槲樹也有殼,但很小,比不上櫟樹。

時珍曰:櫟有二種:一種不結實者,其名曰棫,其木心赤,《詩》云「瑟彼柞棫」是也;一種結實者,其名曰栩,其實為橡。二者樹小則聳枝,大則偃蹇。其葉如櫧葉,而紋理皆斜勾。四、五月開花如慄花,黃色。結實如荔枝核而有尖。其蒂有鬥,包其半截。其仁如老蓮肉,山人儉歲採以為飯,或搗浸取粉食,豐年可以肥豬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櫟木有兩種:一種不結果實的,叫做棫,它的木心是紅色的,《詩經》中說「瑟彼柞棫」,指的就是這種櫟樹;另一種結實的,叫做栩,它的果實就是橡子。無論是棫還是栩,樹幹小的時候都是挺直生長的,樹幹大的時候就會彎曲。櫟樹的葉子像櫧樹的葉子,但葉脈和紋理都呈斜勾狀。櫟樹在四、五月份開花,花朵像慄花,是黃色的。結出的果實像荔枝核,但有尖頭。果實的底部有鬥狀的果託,將果實包住了一大半。櫟樹的果仁像老蓮子肉,山民在生活儉樸的年歲裡,採摘櫟樹的果實作為糧食,有的把果實搗碎,浸泡後取粉食用,豐收的年份可以用櫟樹果實來餵豬。

北人亦種之。其木高二、三丈,堅實而重,有斑紋點點。大者可作柱棟,小者可為薪炭。《周禮·職方氏》「山林宜皂物,柞、慄之屬」即此也。其嫩葉可煎飲代茶。

白話文:

北方人也種植柞樹。柞樹高約二、三丈,堅硬緻密而沉重,上面有斑斑點點的花紋。大的柞樹可以用來做柱子和棟樑,小的柞樹可以用來做柴火和木炭。《周禮·職方氏》中記載的「山林宜皁物,柞、慄之屬」指的就是柞樹。柞樹的嫩葉可以煎水飲用,代替茶葉。

【修治】雷曰:霜後收採,去殼蒸之,從巳至未,銼作五片,曬乾用。

周定王曰:取子換水,浸十五次,淘去澀味,蒸極熟食之,可以濟飢。

【氣味】苦,微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下痢,厚腸胃,肥健人(蘇恭)。澀腸止瀉。煮食,止飢,御歉歲(大明)。

白話文:

【處理方法】雷公說:霜降後採集,去殼後蒸煮,從巳時到未時,切成五片曬乾後使用。

周定王說:收集幼苗,換水浸泡十五次,去除澀味,蒸熟後食用,可以果腹。

【性味】苦,微溫,無毒。

【功效】治療腹瀉,強化腸胃,使人肥壯(蘇恭)。收澀止瀉。煮食可果腹,可用於歉收之年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思邈曰:橡子,非果非谷而最益人,服食未能斷谷,啖之尤佳。無氣而受氣,無味而受味,消食止痢,令人強健不極。

白話文:

孫思邈說:橡子,既不是水果也不是穀物,卻對人體最有益處,在不能完全不吃五穀雜糧的情況下食用橡子,效果尤其好。橡子無氣味卻能讓人感受到味道,可以消食止痢,讓人身體強健而不過度。

時珍曰:木實為果,橡蓋果也。儉歲,人皆取以御飢。昔摯虞入南山,飢甚,拾橡實而食;唐杜甫客秦州,採橡、慄自給,是矣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木本的果實為果實,橡子是橡樹的果實。在歉收的年份,人們都採摘橡子來充飢。從前摯虞進入南山,十分饑餓,就採集橡子來吃;唐朝杜甫客居在秦州時,也採集橡子、栗子來維持生活。

【附方】新五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的五個方

水穀下痢,日夜百餘行者:橡實二兩,楮葉(炙)一兩。為末。每服一錢,食前烏梅湯調下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水穀下瀉,一天可以達百次以上的人:橡實二兩,楮樹葉(烤過的)一兩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在吃飯前用烏梅湯送服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血痢不止:上方加縮砂仁半兩。

下痢脫肛:橡斗子,燒存性。研末。豬脂和敷。(《直指方》)

痔瘡出血:橡子粉、糯米粉各一升。炒黃,滾水調作果子,飯上蒸熟食之,不過四、五次,效。(李樓《奇方》)石癰堅硬如石,不作膿:用橡子一枚,以醋於青石上磨汁塗之。干則易,不過十度即平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痔瘡出血:橡子粉、糯米粉各一升。炒黃後,用滾水調成漿狀,在飯上蒸熟食用。連續食用四、五次,即可見效。(李樓《奇方》)

石癰堅硬如石,不化膿:使用一顆橡子,在青石上磨碎並加醋塗抹瘡患處。等藥液乾了就換藥,十次之內即可治癒。(《千金方》)

鬥殼

【修治】大明曰:入藥並宜搗細,炒焦或燒存性,研用。

【氣味】澀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為散及煮汁服,止下痢。並可染皂(恭)。止腸風、崩中、帶下、冷熱瀉痢。並染鬚髮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新五。

下痢脫肛:橡斗殼燒存性,研末。豬脂和搽,並煎汁洗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【處理方式】

大明說:用於藥物時,應搗碎,炒焦或燒灰後使用。

【氣味】

澀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功效】

  • 煮成散劑或煎汁服用,止瀉。
  • 可用來染皁(恭)。
  • 止腸風、崩漏、帶下、冷熱瀉痢。
  • 可用來染鬚髮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

新五。

【治療方劑】

下痢脫肛:將橡斗殼燒灰後研成細末。以豬脂調和後塗抹,並煎汁清洗。 (《直指方》)

腸風下血:橡斗子殼,用白梅肉填滿,兩個合定,鐵線札住,煅存性,研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一方:用硫黃填滿,煅研酒服。(余居士《選奇方》)

白話文:

腸風下血:把橡斗子的殼用白梅肉填滿,兩個合緊,用鐵線扎牢,煅燒至發白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另一種方法:用硫黃填入殼中,煅燒後研磨成粉,用酒送服。(餘居士《選奇方》)

走馬牙疳:橡斗殼,入鹽填滿,合定燒透,出火毒,研末,入麝香少許。先以米泔漱過,搽之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白話文:

走馬牙疳:將橡斗殼放入鹽中填滿,封好後燒透,去除火毒,研磨成粉末,加入少許麝香。先用米泔水漱口,再將藥粉塗抹在患處。(《全幼心鑑》)

風蟲牙痛:橡斗五個(入鹽在內),皂莢一條(入鹽在內)。同煅過,研末。日擦三、五次,荊芥湯漱之,良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白話文:

風蟲牙痛:橡斗五個(裡面放鹽),皁莢一條(裡面放鹽)。都燒過後研成細末。每天早中晚各擦三次至五次,用荊芥湯漱口,效果很好。(《經驗良方》)

木皮、根皮(《拾遺》)
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惡瘡,因風犯露致腫者,煎汁日洗,令膿血盡乃止,亦治痢(藏器)。止水痢,消瘰癧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白話文:

木皮、根皮(《拾遺》)

氣味:苦,平,無毒。

主治

  • 惡瘡:因風邪侵襲淋露而導致腫脹,煎汁每日清洗,直到膿血完全流出為止。
  • 痢疾(藏器論):止水樣痢疾。
  • 消瘰癧(大明):消散淋巴結腫大。

附方:新譯。

蝕爛癰腫及疣贅瘤痣:柞櫟木灰四斗,桑柴灰四斗,石灰一斗五升。以沸湯調濕,甑中蒸一日,取釜中沸湯七斗,合甑灰淋之取汁,再熬至一升,投亂頭髮一雞子大消盡,又剪五色彩投入消盡,瓶盛密收。每以少許,挑破點之。煎時勿令雞、犬、婦人、小兒見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治療腐爛的癰疽、贅瘤、痣等病症:準備四鬥柞櫟木材的灰燼、四鬥桑柴灰、一斗五升石灰。用沸水調和潤濕,放入蒸籠中蒸煮一天,取出釜中七鬥沸水,倒入蒸籠中的灰燼中淋出汁液,再次熬煮至一升,投入一雞蛋大小的亂髮,待其溶解消失,再剪入五色綢緞,煮至溶解消失,然後將汁液裝入瓶中嚴密封存。每次取少量汁液,挑破病竈點塗。煎煮藥液時,不要讓雞、狗、婦女、兒童看見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