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14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卷 (14)

1. 楊梅

(宋《開寶》)

【釋名】朹子(音求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朹子(讀音同「求」)。

時珍曰:其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,故名。段氏《北戶錄》名朹子。揚州人呼白楊梅為聖僧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它的形狀像水楊子,味道像梅子,所以叫「楊梅」。段成式的《北戶錄》中把它叫做「朹子」。揚州人把白色的楊梅叫做「聖僧」。

【集解】志曰:楊梅,生江南、嶺南山谷。樹若荔枝樹,而葉細陰青。子形似水楊子,而生青熟紅,肉在覈上,無皮殼。四月、五月採之。南人醃藏為果,寄至北方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史書記載:楊梅,盛產在江南和嶺南的山谷中。楊梅樹像荔枝樹,但是葉子更細長、更青綠。楊梅的果實像水楊子的形狀,有青色、熟紅兩種顏色,果肉在覈上面,沒有皮殼。在四月和五月採摘。南方人將楊梅醃製成蜜餞,然後寄到北方。

時珍曰:楊梅樹葉如龍眼及紫瑞香,冬月不凋。二月開花結實,形如楮實子,五月熟,有紅、白、紫三種,紅勝於白,紫勝於紅,顆大而核細,鹽藏、蜜漬、糖收皆佳。東方朔《林邑記》云:邑有楊梅,其大如杯碗,青時極酸,熟則如蜜。用以釀酒,號為梅香酎,甚珍重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楊梅樹的葉子像龍眼和紫瑞香,冬季也不會凋謝。二月開花結果,果實的形狀像楮樹的果實,五月成熟,有紅、白、紫三種,其中紅色優於白色,紫色優於紅色,果實很大而種子很小,用鹽醃製、蜜餞、糖漬都好吃。《林邑記》記載說:林邑有楊梅,果實大如杯碗,青色時非常酸,成熟後像蜜一樣甜。用它來釀酒,叫做梅香酎,非常珍貴。

贊寧《物類相感志》云:桑上接楊梅則不酸。楊梅樹生癩,以甘草釘釘之則無。皆物理之妙也。

白話文:

晉朝贊寧在《物類相感志》中提到:桑樹和楊梅樹相鄰,楊梅就不會酸澀。楊梅樹得了癩病,可以用一根甘草釘在樹上來治療,這樣就可以治癒。這些都是自然界中奇妙的現象。

藏器曰:張華《博物志》言地瘴處多生楊梅,驗之信然。

【氣味】酸、甘,溫,無毒。

詵曰:熱,微毒。久食令人發熱,損齒及筋。忌生蔥同食。

瑞曰:發瘡致痰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代文字:

**藏器曰:**張華《博物志》言地瘴處多生楊梅,驗之信然。

**【氣味】**酸、甘,溫,無毒。

詵曰:熱,微毒。久食令人發熱,損齒及筋。忌生蔥同食。

瑞曰:發瘡致痰。

**蘊藏之物:**據張華的《博物志》記載,瘴氣之地多生長楊梅,親自驗證確是如此。

楊梅果實

**【性味】**酸、甘,性溫,無毒。

藥理作用:

  • (詵曰:)性熱,有微毒。
  • 食用過量會導致發熱,損傷牙齒和筋骨。
  • 禁忌與生蔥同食。

其他功效:

  • (瑞曰:)可引發瘡瘍,產生痰液。

【主治】鹽藏食,去痰止嘔噦,消食下酒。干作屑,臨飲酒時服方寸匕,止吐酒(《開寶》)。止渴,和五臟,能滌腸胃,除煩憒惡氣。燒灰服,斷下痢,甚驗。鹽者常含一枚,咽汁,利五臟下氣(詵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鹽藏起來食用,可去除痰液、止嘔吐、增強食慾、幫助下酒。將鹽曬乾後磨成粉末,在飲酒前服用一茶匙,可以止吐解酒(《開寶》)解決口渴,調和五臟,可以潔淨腸胃,清除煩亂抑鬱的邪惡之氣。將鹽燒成灰後服用,可以止下痢,非常有效。經常含一塊鹽在嘴裡,吞下鹽水,可以讓五臟通暢、下氣(詵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三。

下痢不止:楊梅燒研,每米飲服二錢,日二服。(《普濟》)

頭痛不止:楊梅為末,以少許㗜鼻取嚏,妙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一,新方三。

腹瀉不止:將楊梅燒成灰研成細末,每次用米湯送服二錢,每天服兩次。(摘自《普濟方》)

頭痛不止:將楊梅搗碎成粉末,取少許用鼻吸取,能引起打噴嚏,效果很好。

頭風作痛:楊梅為末,每食後薄荷茶服二錢。或以消風散同煎服。或同搗末,以白梅肉和丸彈子大,每食後蔥茶嚼下一丸。(《朱氏集驗》)

白話文:

頭痛:把楊梅研磨成粉末,每次飯後用薄荷茶送服二錢。或者和消風散一起煎服。或者和消風散一起搗成粉末,用白梅肉和成彈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飯後用蔥茶送服一丸。(《朱氏集驗》)

一切損傷,止血生肌,令無瘢痕: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,做成挺子,以竹筒收之。凡遇破傷,研末敷之,神聖絕妙。(《經驗後方》)

白話文:

凡是各種損傷情況,使用這個方法都能止血生肌,並且讓傷口不留疤:將鹽藏的楊梅連同核一起搗成泥,做成膏藥,並用竹筒收存。每次遇到破傷時,將膏藥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,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神奇療效。(出自《經驗後方》)

核仁

【主治】腳氣。

白話文:

**主治:**腳氣病。

時珍曰:案,王明清《揮塵錄》云:會稽楊梅為天下冠。童貫苦腳氣,或云楊梅仁可治之。郡守王嶷饋五十石,貫用之而愈。取仁法:以柿漆拌核曝之,則自裂出也。

白話文:

時珍說:據王清《揮塵錄》記載:會稽的楊梅冠絕天下。童貫患有嚴重的腳氣病,有人告訴他楊梅核可以治療。郡守王嶷送給他五十石楊梅核,童貫食用後病就好了。取出楊梅核的方法:用柿漆攪拌楊梅核,放在陽光下曬,楊梅核自然就會裂開。

樹皮及根

【主治】煎湯,洗惡瘡疥癬(大明)。煎水,漱牙痛。服之,解砒毒。

燒灰油調,塗燙火傷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三。

白話文:

樹皮及根

主治:

  1. 煎煮成湯,用來清洗惡瘡疥癬。(大明)
  2. 煎煮成水,用來漱口治療牙痛。
  3. 服用,解砒毒。
  4. 燒成灰,用油調和,塗抹燙傷。(時珍)

附方: 三種新的藥方。

中砒毒:心腹絞痛,欲吐不吐,面青肢冷。用楊梅樹皮,煎湯二、三碗,服之即愈。(王碩《易簡方》)

白話文:

中毒:心腹部劇烈絞痛,想吐又吐不出來,臉色青灰,四肢冰涼。用楊梅樹皮煎湯二、三碗,喝下即可痊癒。(王碩《易簡方》)

風蟲牙痛:《普濟方》:用楊梅根(皮厚者),焙一兩,川芎藭五錢,麝香少許。研末。每用半錢,鼻內㗜之,口中含水,涎出痛止。《摘要方》:用楊梅根皮、韭菜根、廚案上油泥等分。搗勻,貼於兩腮上半時辰,其蟲從眼角出也。屢用有效之方。

白話文:

風蟲牙痛:

《普濟方》:使用楊梅根(皮厚者),烘烤一兩,川芎藭五錢,麝香少許。研磨成細末。每次使用半錢,從鼻子吸入,口中含水,涎液吐出後疼痛就會停止。

《摘要方》:使用楊梅根皮、韭菜根、廚案上的油泥等分。搗勻後,敷在兩邊臉頰上半個時辰,蟲子就會從眼角出來。這是屢試有效的方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