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三卷 (36)
草部第十三卷 (36)
1. 山慈菇
久近瘧疾,將發時,東流水煎桃枝湯化服。女人經閉,紅花酒化服。小兒驚風,五疳五痢,薄荷湯下。頭風頭痛,酒研貼兩太陽上。諸腹鼓脹,麥芽湯化下。風蟲牙痛,酒磨塗之,亦吞少許。打撲傷損,松節煎酒下;湯火傷,毒蛇惡犬,一切蟲傷,並冷水磨塗,仍服之。(王璆《百一選方》)
葉
【主治】瘡腫,入蜜搗塗瘡口,候清血出,效(慎微)。塗乳癰、便毒,尤妙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中溪毒生瘡:朱菇葉搗爛塗之。生東間,葉如蒜葉。(《外臺秘要》)
花
【主治】小便血淋澀痛,同地柏花陰乾,每用三錢,水煎服(《聖惠》)。
白話文:
山慈菇
長期患瘧疾,將要發作時,用東流水煎煮桃枝飲用。婦女月經閉止,用紅花泡酒服用。小兒驚風、五種疳疾、五種痢疾,用薄荷水送服。頭痛,用酒磨碎後敷貼在太陽穴上。腹部脹滿,用麥芽水送服。風蟲引起的牙痛,用酒磨碎後塗抹,並少量吞服。跌打損傷,用松節煎酒服用;燙傷、火傷、毒蛇、惡犬咬傷,以及一切蟲咬傷,都用冷水磨碎後塗抹,並服用。
葉
主治瘡腫,將葉片加蜜搗碎塗抹在瘡口上,待污血排出,效果很好(需謹慎)。塗抹在乳癰、便毒上,效果尤其顯著。
附方:治療溪水中毒引起的瘡腫:將山慈菇葉搗爛塗抹。生長在東邊,葉子像蒜葉。
花
主治小便出血、尿頻、尿痛,與地柏花陰乾後,每次用三錢,水煎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