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11)
果部第三十卷 (11)
1. 橙
(宋《開寶》)
【釋名】金球、鵠殼。
時珍曰:案:陸佃《埤雅》云:橙,柚屬也。可登而成之,故字從登。又諧聲也。
【集解】志曰:橙,樹似橘而葉大,其形圓,大於橘而香,皮厚而皺,八月熟。
白話文:
【釋名】金球、鵝蛋殼。
李時珍說:考證,《埤雅》中記載:橙子屬於柚子類。可以登上樹採摘,因此字中帶有「登」。另外也用作諧音。
【集解】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橙樹與橘樹相似,但葉子較大,果實為圓形,比橘子大且香氣更濃,果皮較厚且皺,在八月成熟。
時珍曰:橙產南土,其實似柚而香,葉有兩刻,缺如兩段,亦有一種氣臭者。柚乃柑屬之大者,早黃難留;橙乃橘屬之大者,晚熟耐久,皆有大小二種。案:《事類合璧》云:橙樹高枝,葉不甚類橘,亦有刺。其實大者如碗,頗似朱欒,經霜早熟,色黃皮厚,蹙衄如沸,香氣馥郁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橙子產在南方,它的果實像柚子,但香氣更濃,葉子有兩個缺口,就像分成兩段,還有一種橙子氣味很臭。柚子是柑橘類水果中最大的,但早熟的柚子難以保存;橙子是橘子類水果中最大的,晚熟的橙子耐久,都有大小兩種。根據《事類合璧》的記載:橙樹枝條高大,葉子不太像橘子,也有刺。果實大的像碗一樣,很像朱欒果,經過霜凍後早熟,顏色黃色,皮很厚,像沸騰的湯一樣皺起來,香氣濃鬱。
其皮可以薰衣,可以芼鮮,可以和菹醢,可以為醬齏,可以蜜煎,可以糖製為橙丁,可以蜜製為橙膏。嗅之則香,食之則美,誠佳果也。
白話文:
它的果皮可以熏製衣服,可以切碎醃製,可以和菹醢一起吃,可以做成醬油和齏(一種發酵食品),可以蜜餞,可以熬糖做成橙丁,還可以做成橙膏。聞起來香,吃起來好吃,真是好水果。
宗奭曰:橙皮,今只以為果,或合湯待賓,未見入藥。宿酒未解者,食之速醒。
【氣味】酸,寒,無毒。
士良曰:暖。多食傷肝氣,發虛熱。與獱肉同食,發頭旋噁心。
時珍曰:獱乃水獺之屬也。諸家本草皆作檳榔,誤矣。
【主治】洗去酸汁,切和鹽、蜜,煎成貯食,止噁心,能去胃中浮風惡氣(《開寶》)。
行風氣,療癭氣,發瘰癧,殺魚、蟹毒(士良)。
皮
【氣味】苦、辛,溫,無毒。
白話文:
宗奭說:「【橙皮】,現在只把它當作水果,或是煮湯招待賓客,還沒看過有人用於藥方中。宿醉未醒的人,吃它可以快速醒酒。」
【氣味】酸、寒,無毒。
士良說:「性溫。吃太多會傷肝氣,引起虛熱。和獱肉一起吃,會頭暈噁心。」
時珍說:「獱是水獺一類的動物。各家本草書都寫成【檳榔】,這是錯誤的。」
【主治】洗去酸味,切片後和鹽、蜂蜜一起煎製,儲存後食用,可以止噁心,清除胃中的浮風惡氣(《開寶》)。
可以行風氣,治療癭氣,發散瘰癧,解魚、蟹毒(士良)。
皮
【氣味】苦、辛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作醬、醋香美,散腸胃惡氣,消食下氣,去胃中浮風氣(《開寶》)。和鹽貯食,止噁心,解酒病(孟詵)。糖作橙丁,甘美,消痰下氣,利膈寬中,解酒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用來製作醬、醋,香氣美味,能散發腸胃的惡氣,有助於消化食物並消除胃中浮風之氣(《開寶本草》)。與鹽一起儲藏食物,可以止噁心,解酒病(孟詵)。糖製成橙丁,甘美可口,能消痰、順氣、寬解胸膈、解酒(李時珍)。
附方二
香橙湯:寬中快氣,消酒。用橙皮二斤(切片),生薑五兩(切,焙,擂爛),入炙甘草末一兩,檀香末半兩。和作小餅。每嚼一餅,沸湯入鹽送下。(《奇效良方》)
白話文:
香橙湯:理氣寬中,醒酒。取橙皮兩斤(切片),生薑五兩(切片、炒焙、研成細末),加入燒烤過的甘草末一兩、檀香末半兩。混合搓成小餅。每次嚼服一小餅,用沸水沖服,並加鹽調味。(《奇效良方》)
痔瘡腫痛:隔年風乾橙子,桶內燒煙燻之,神效。(《醫方摘要》)
核
【主治】面䵟粉刺,濕研,夜夜塗之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白話文:
痔瘡腫痛:
隔年陰乾的橘子,放入桶內燃燒冒煙,用煙燻患處,有神奇療效。(出處:《醫方摘要》)
閃挫腰痛:橙子核,炒研,酒服三錢,即愈。(《攝生方》)
白話文:
閃挫腰痛:橙核炒熟研末,以酒送服三錢,即可痊癒。(《攝生方》)
2. 柚
(音又。《日華》)
【釋名】櫾(與柚同)、條(《爾雅》)、壺柑(《唐本》)、臭橙(《食性》)、朱欒。
白話文:
釋名
- 櫾(與柚相同)
- 條(《爾雅》)
- 壺柑(《唐本》)
- 臭橙(《食性》)
- 朱欒
時珍曰:柚,色油然,其狀如卣,故名。壺亦象形。今人呼其黃而小者為蜜筒,正此意也。其大者謂之朱欒,亦取團欒之象。最大者謂之香欒。《爾雅》謂之櫠(音廢),又曰椵(音賈)。《廣雅》謂之鐳柚,鐳亦壺也。《桂海志》謂之臭柚,皆一物。但以大小、古今方言稱呼不同耳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柚子的顏色金黃鮮豔,形狀像盛酒具「卣」,所以得名。壺也是描述柚子的形狀,而現在人們把小的黃柚子叫做蜜筒,也是這個意思。較大的柚子稱作朱欒,取其圓滿的形狀。最大的柚子稱為香欒。《爾雅》一書中稱之為櫠,又稱之為椵。《廣雅》一書中稱之為鐳柚,鐳也是指盛酒具「壺」。《桂海志》一書中稱之為臭柚,這些都是指同一樣東西。只是因為柚子的果實大小不同,再者是古今方言的稱呼不同罷了。
【集解】恭曰:柚皮厚味甘,不似橘皮薄味辛而苦。其肉亦如橘,有甘有酸,酸者名壺柑。今俗人謂橙為柚,非矣。案:《呂氏春秋》云:果之美者,江浦之橘,雲夢之柚。郭璞云:柚出江南,似橙而實酢,大如橘。禹貢云:揚州厥包橘、柚。孔安國云:小曰橘,大曰柚,皆為柑也。
白話文:
(註解)恭輔說:柚的皮很厚,味道很甜,不像橘子的皮很薄,味道很辛辣和苦澀。柚的果肉也像橘子,有甜有酸,酸的叫壺柑。現在一般人把橙子叫做柚子,這是不正確的。根據《呂氏春秋》所說:水果中最好的,是江浦的橘子和雲夢的柚子。郭璞說:柚子產在江南,像橙子但果實很酸,果子大如橘子。禹貢中說:揚州的貢品包括橘子和柚子。孔安國說:橘子較小,柚子很大,都是柑類水果。
頌曰:閩中、嶺外、江南皆有柚,比橘黃,白色而大。襄、唐間柚,色青黃而實小。其味皆酢,皮厚,不堪入藥。
白話文:
閩中、嶺外、江南都有柚子,比橘子更黃,果實白色且碩大。襄陽、唐縣一帶的柚子,果皮青黃但果實較小。柚子的味道都較酸,皮很厚,不適合用作藥材。
時珍曰:柚,樹、葉皆似橙。其實有大、小二種:小者如柑、如橙;大者如瓜、如升,有圍及尺余者,亦橙之類也。今人呼為朱欒,形色圓正,都類柑、橙。但皮厚而粗,其味甘,其氣臭,其瓣堅而酸惡不可食,其花甚香。南人種其核,長成以接柑、橘,云甚良也。蓋橙乃橘屬,故其皮皺厚而香,味苦而辛;柚乃柑屬,故其皮粗厚而臭,味甘而辛。
白話文:
時珍說:柚樹和葉子都與橘子相似。果實有大小兩種:小的像柑橘、橙子;大的像瓜或斗升,周長可達一尺多,也是橙子類的果實。如今人們稱它為朱欒,外形和顏色都與柑橘、橙子相似。但柚子的皮厚而粗,味道甘甜,氣味難聞,果瓣堅硬而酸澀,不能食用,但花朵非常香。南方人用成熟的柚子的種子種植,長大後嫁接柑橘,據說效果很好。橘子和柚子的核都是有稜角的,所以皮皺而厚,有香味,味道苦而辛;柚子是柑屬,所以皮粗而厚,有臭味,味道甘甜而辛辣。
如此分,柚與橙、橘自明矣。郭璞云:櫠,大柚也。實大如盞,皮厚二、三寸,子似枳,食之少味。范成大云:廣南臭柚大如瓜,可食,其皮甚厚,染墨打碑,可代氈刷,且不損紙也。《列子》云:吳越之間有木焉,其名為櫾。碧樹而冬青,實丹而味酸。食其皮汁,已憤厥之疾。
白話文:
依照這種分類,柚和橙、橘的區別就明顯了。郭璞說:櫠,是大的柚。果實大如茶杯,皮厚兩三寸,核像枳,吃起來味道很淡。范成大說:廣南的臭柚大如瓜,可以吃,皮很厚,用它蘸墨敲碑,可以代替氈刷,而且不損壞紙。《列子》說:吳越之間有一種樹,名叫櫾。樹葉碧綠而且冬青,果實丹紅而味道酸。吃它的果皮汁液,可以治療憤厥之疾。
渡淮而北,化而為枳。此言地氣之不同如此。
【氣味】酸,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消食,解酒毒,治飲酒人口氣,去腸胃中惡氣,療妊婦不思食、口淡(大明)。
皮
【氣味】甘、辛,平,無毒。
白話文:
渡淮而北,化而為枳 渡過淮河往北,橘子就會變質為枳實。這說明不同地區的地氣差異很大。
**【氣味】**酸,寒,無毒。
**【主治】**消食,解酒毒,治療飲酒後口氣,去除腸胃中的惡氣,治療孕婦厭食、口淡(明朝)。
【皮】
**【氣味】**甘、辛,平,無毒。
【正誤】時珍曰:案:沈括《筆談》云:《本草》言橘皮苦,柚皮甘,誤矣。柚皮極苦,不可入口,甘者乃橙也。此說似與今柚不同,乃沈氏自誤也。不可為據。
【主治】下氣。宜食,不入藥(弘景)。消食快膈,散憤懣之氣,化痰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白話文:
【正誤】李時珍說:我查閱沈括的《筆談》,其中提到:《本草》說橘皮是苦的,柚子皮是甜的,這是一個錯誤。柚子皮非常苦,不能入口,甜的是橙子。這種說法似乎與現在的柚子不同,是沈括自己弄錯了,不能作為依據。
【主治】疏降氣機。適合食用,不入藥(孫思邈)。幫助消化,去除脹氣,緩解憤怒鬱悶之氣,化解痰(李時珍)。
【附方】只列出一味藥物:新薑。
痰氣咳嗽:用香欒,去核,切,砂瓶內浸酒,封固一夜,煮爛,蜜拌勻,時時含咽。
葉
【主治】頭風痛,同蔥白搗,貼太陽穴(時珍)。
花
白話文:
痰液和氣體引起的咳嗽:使用香欒核,將其切碎,放入砂鍋中浸泡在酒中,蓋緊一夜,煮到香欒核熟爛,再加入蜂蜜攪拌均勻,時常含在口中嚥下。
【主治】頭痛,將本品搗爛與蔥白混合,敷貼太陽穴(李時珍)。
【主治】蒸麻油作香澤面脂,長髮潤燥(時珍)。
白話文:
**主治:**將麻油蒸餾成香油,用作製作香澤面霜,可以滋養頭髮,防止乾燥(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