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8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卷 (8)

1. 椑柿

(音卑士。宋《開寶》)

白話文:

音卑士(音同卑賤),宋朝《開寶本草》記載:

【釋名】漆柿(《日華》)、綠柿(《日用》)、青椑(《廣志》)、烏椑(《開寶》)、花椑(《日用》)、赤棠椑。

白話文:

釋名

  1. 漆柿:《日華本草》中記載的名稱。

  2. 綠柿:《日用本草》中記載的名稱。

  3. 青椑:《廣志》中記載的名稱。

  4. 烏椑:《開寶本草》中記載的名稱。

  5. 花椑:《日用本草》中記載的名稱。

  6. 赤棠椑:另一種名稱。

時珍曰:椑乃柿之小而卑者,故謂之椑。他柿至熟則黃赤,惟此雖熟亦青黑色。搗碎浸汁謂之柿漆,可以染罾、扇諸物,故有漆柿之名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椑是柿子短小而低矮的一個品種,因此叫做椑。其他品種的柿子成熟之後都是黃色或紅色的,只有椑柿成熟之後還是青黑色。搗碎椑柿浸出汁液後叫做柿漆,可以使用它來染罾、扇子等物件,因此有漆柿之名。

【集解】志曰:椑柿生江淮以南,似柿而青黑。潘岳《閒居賦》所謂「梁侯烏椑之柿」是也。

頌曰:椑柿出宣歙、荊襄、閩廣諸州。柿大如杏,惟堪生啖,不可為干也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澀,無毒。

弘景曰:椑生啖性冷,服石家宜之,不入藥用。不可與蟹同食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椑柿生長在長江、淮河以南,外形類似柿子,但果實呈青黑色。潘岳《閒居賦》中提到的「梁侯烏椑之柿」指的就是這種椑柿。

【頌】椑柿產於安徽宣城、歙州,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廣東、福建等省。果實形狀如杏子大小,只能生吃,無法曬乾製成柿餅。

【氣味】椑柿味甘,性寒,有澀味,無毒。

【弘景曰】陶弘景說:椑柿生吃性寒,食用後體內會變冷,適合服食仙丹的人食用,但不能用作藥材。椑柿不可與螃蟹同食。

【主治】壓丹石藥發熱,利水,解酒毒,去胃中熱。久食,令人寒中(《開寶》)。止煩渴,潤心肺,除腹臟冷熱(《日華》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

  1. 服用過多的丹石藥後產生的發熱症狀,以及利水、解酒毒及去除胃中的熱氣。長期服用,會讓人有寒中(寒氣在體內)的感覺(根據《開寶》記載)。

  2. 止煩渴,潤心肺,消除腹臟內的寒熱之症(根據《日華》記載)。

2. 君遷子

(《拾遺》)

白話文:

《拾遺》

小兒初生至一月為未離胞胎,故其體質羸弱。

小兒二歲至五歲,稱之為『孩』,其體質漸次強健。

男童至八歲,稱之為『稚』,其體質已具備男子之特徵。

女童至九歲,稱之為『黃口』,其體質已具備女子之特徵。

男童至十五歲,稱之為『童子』,其體質已達成熟階段。

女童至十四歲,稱之為『少女』,其體質已達成熟階段。

男童至十六歲以上,稱之為『青年』,其體質已具備男子之全盛之態。

女童至十五歲以上,稱之為『婦人』,其體質已具備女子之全盛之態。

男子至四十歲,稱之為『壯年』,其體質已達頂峯。

女子至三十歲,稱之為『中年』,其體質已達盛極而衰之境。

男子至六十歲,稱之為『老年』,其體質已衰老。

女子至五十歲,稱之為『老年』,其體質已衰老。

【釋名】㮕棗(《千金》作軟棗)、梬棗(《廣志》。音逞)、牛奶柿(《名苑》)、丁香柿(《日用》)、紅藍棗(《齊民要術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㮕棗(《千金方》稱作軟棗)、梬棗(《廣志》記載,讀音為逞)、牛奶柿(《名苑》記載)、丁香柿(《日用本草》記載)、紅藍棗(《齊民要術》記載)。

時珍曰:君遷之名,始見於左思《吳都賦》,而著其狀於劉欣期《交州記》,名義莫詳。㮕棗,其形似棗而軟也。司馬光《名苑》云:君遷子似馬奶,即今牛奶柿也,以形得名。崔豹《古今注》云:牛奶柿即㮕棗,葉如柿,子亦如柿而小。唐宋諸家,不知君遷、㮕棗、牛奶柿皆一物,故詳證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君遷的名稱,最早見於左思的《吳都賦》,而詳細描述其外貌的,是劉欣期的《交州記》,但名稱的由來不詳。㮕棗,它的形狀像棗,又很柔軟。司馬光的《名苑》中說:君遷子的樣子像馬奶,也就是現在的牛奶柿,它的名字是根據形狀而得來的。崔豹的《古今注》中說:牛奶柿就是㮕棗,它的葉子像柿子,果子也像柿子,但比較小。唐朝、宋朝的各家學者不知道君遷、㮕棗、牛奶柿其實都是同一樣東西,所以我詳細地考證一番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君遷子生海南,樹高丈餘,子中有汁,如乳汁甜美。《吳都賦》平仲君遷是也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《藏器》一書中記載:君遷子生長在海南島,樹木高達一丈多,種子中有汁液,像乳汁一樣甜美。《吳都賦》中所提到的平仲君遷,就是這種植物。

時珍曰:君遷即㮕棗,其木類柿而葉長。但結實小而長,狀如牛奶,干熟則紫黑色。一種小圓如指頂大者,名丁香柿,味尤美。《救荒本草》以為羊矢棗,誤矣。其樹接大柿最佳。《廣志》云:㮕棗,小柿也。肌細而厚,少核,可以供御。即此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君遷即㮕棗,它的樹木種類與柿子相似,但葉片較長。但結果很小很長,形狀像牛奶,乾熟後就變成紫黑色。還有一種小小的圓形,約手指頂端大小的,名叫丁香柿,味道尤其美味。《救荒本草》把它認為是羊矢棗,錯了。把這種樹接在大柿子樹上效果最好。《廣志》中說:㮕棗,是小柿子。果肉細膩而厚,核少,可以作為貢品。說的就是這個。

【氣味】甘、澀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止消渴,去煩熱,令人潤澤(《藏器》)。鎮心。久服,悅人顏色,令人輕健(珣)。

白話文:

**氣味:**甘、澀,屬平性,無毒。

主治:

  • 止消渴
  • 去除煩熱
  • 使人潤澤(出自《藏器》)
  • 鎮定心神
  • 長期服用,能使人面色紅潤,身體輕盈(出自珣)

3. 安石榴

(《別錄》下品)

【釋名】若榴(《廣雅》)、丹若(《古今注》)、金罌。

白話文:

釋名

  • 若榴(《廣雅》)
  • 丹若(《古今注》)
  • 金罌

時珍曰:榴者,瘤也,丹實垂垂如贅瘤也。《博物志》云:漢張騫出使西域,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,故名安石榴。又按:《齊民要術》云:凡植榴者須安僵石枯骨於根下,即花實繁茂。則安石之名義或取此也。若木乃扶桑之名,榴花丹頳似之,故亦有丹若之稱。傅玄《榴賦》所謂「灼若旭日棲扶桑」者是矣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榴,是瘤的意思,又稱石榴,因其果實如贅瘤垂掛在枝上。根據《博物志》記載:漢朝張騫出使西域,自塗林安石國帶回石榴種子,因此被稱為「安石榴」。另外,《齊民要術》中提到:種植石榴時,需要將僵石枯骨埋在根部,這樣花朵和果實就會繁茂。因此,「安石」之名的意義可能源於此。又稱木若,因為石榴花的花色丹紅如扶桑花,所以也稱「丹若」。就如傅玄在《榴賦》中所說:「灼若旭日棲扶桑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《筆衡》云:五代吳越王錢鏐改榴為金罌。《酉陽雜俎》言:榴甜者名天漿。道家書謂榴為三尸酒,言三尸蟲得此果則醉也。故范成大詩云:玉池咽清肥,三彭跡如掃。

白話文:

《筆衡》中記載,五代時吳越國王錢鏐將「榴」字改寫成「金罌」。《酉陽雜俎》中說,甜美的榴叫做「天漿」。道家典籍中說榴是三尸蟲的酒,意思是三尸蟲吃了這種果實就會醉。所以范成大的詩中說,「玉池咽清肥,三彭跡如掃。」

【集解】弘景曰:石榴花赤可愛,故人多植之,尤為外國所重。有甜、酢二種,醫家惟用酢者之根、殼。榴子乃服食者所忌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陶弘景說:石榴花鮮紅可愛,所以人們多種植它,尤其受到外國人的重視。石榴有甜、酸兩種,醫生只使用酸石榴的根、殼。石榴籽是服用藥物的人忌諱的。

頌曰:安石榴,本生西域,今處處有之。木不甚高大,枝柯附干,自地便生作叢。種極易息,折其條盤土中便生也。花有黃、赤二色。實有甘、酢二種,甘者可食,酢者入藥。又一種山石榴,形頗相類而絕小,不作房生,青、齊間甚多,不入藥,但蜜漬以當果甚美。宗奭曰:石榴有酸、淡二種。

白話文:

讚嘆說:安石榴,原產於西域,現在各地都有。樹木不太高大,枝條依附主幹生長,從地面開始就叢生。種植非常容易存活,折斷它的枝條插在土裡就能生長。花有黃色和紅色兩種。果實有甘甜和酸味兩種,甘甜的可以食用,酸味的可以入藥。還有一種山石榴,形狀很相似,但非常小,不結房,在青州、齊州一帶有很多,不入藥,但用蜂蜜醃漬後當水果吃味道非常美。宗奭說:石榴有酸的和淡的兩種。

旋開單葉花,旋結實,實中子紅,孫枝甚多,秋後經霜則自坼裂。一種子白,瑩澈如水晶者,味亦甘,謂之水晶石榴。惟酸石榴入藥,須老木所結,收留陳久者乃佳。

白話文:

單葉花旋轉開放,旋即結果,果實中子是紅色的,枝條非常多,秋天經過霜凍後便自然裂開。有一種籽粒是白色的,晶瑩剔透如同水晶,味道也甘甜,叫做水晶石榴。只有酸石榴可以入藥,必須是老樹所結的果實,收下後陳放久一點纔好。

時珍曰:榴五月開花,有紅、黃、白三色。單葉者結實。千葉者不結實,或結亦無子也。實有甜、酸、苦三種。《抱朴子》言:苦者出積石山。或云即山石榴也。《酉陽雜俎》言:南詔石榴皮薄如紙。《瑣碎錄》言:河陰石榴名三十八者,其中只有三十八子也。又南中有四季榴,四時開花,秋月結實,實方綻,隨復開花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石榴花在五月開花,花色有紅、黃、白色三種。單葉的石榴樹能結果,千葉的石榴樹不結果,或結果後也沒有種子。石榴果實有甜、酸、苦三種。據《抱朴子》記載,苦味的石榴生長在積石山。也有人說,這便是山石榴。《酉陽雜俎》中記載,南詔的石榴果皮薄如紙。《瑣碎錄》中記載,河陰的石榴有一個品種名為三十八,這種石榴果內只有三十八粒種子。另外,在南方有一種四季榴,一年四季開花,秋月結果,果實剛剛張開便再次開花。

有火石榴赤色如火。海石榴高一、二尺即結實。皆異種也。案:《事類合璧》云:榴大如杯,赤色有黑斑點,皮中如蜂窠,有黃膜隔之,子形如人齒,淡紅色,亦有潔白如雪者。潘岳賦云:榴者,天下之奇樹,九州之名果。千房同膜,千子如一。御飢療渴,解酲止醉。

白話文:

石榴有火石榴,它是紅色如火,海石榴高一、二尺就結實。都是不同的種類。

據《事類合璧》記載:榴大如杯,紅色有黑斑點,皮中像是蜂窩,有黃膜隔著,子形如人齒,淡紅色,也潔白如雪的。

潘岳的賦中說:榴是天下奇樹,九州的名果。千個果實共有一個膜,上千個籽像一體。可以抵抗飢餓和口渴,解酒止醉。

甘石榴

【氣味】甘、酸,溫,澀,無毒。多食損人肺(《別錄》)。

詵曰:多食損齒令黑。凡服食藥物人忌食之。

震亨曰:榴者,留也。其汁酸性滯,黏膈成痰。

【主治】咽喉燥渴(《別錄》)。能理乳石毒(段成式)。制三尸蟲(時珍)。

酸石榴

【氣味】酸,溫,澀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赤白痢腹痛,連子搗汁,頓服一枚(孟詵)。止瀉痢崩中帶下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甘石榴

【氣味】甘甜、酸味,溫和,澀口,無毒。但過量食用會損傷肺部(《別錄》)。

注:過量食用會損壞牙齒,令其變黑。凡服用藥物的人忌食。

注:榴石榴,有「留」的意思。它的汁液酸性黏滯,易黏住腸胃形成痰。

【主治】咽喉乾渴(《別錄》)。能解乳石毒(段成式)。抑制三尸蟲(時珍)。

酸石榴

【氣味】酸味,溫和,澀口,無毒。

【主治】赤痢、白痢、腹痛。將石榴籽搗汁,一次飲用一枚(孟詵)。止瀉痢、崩漏、白帶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榴受少陽之氣,而榮於四月,盛於五月,實於盛夏,熟於深秋。丹花赤實,其味甘酸,其氣溫澀,具木火之象。故多食損肺、齒而生痰涎。酸者則兼收斂之氣,故入斷下、崩中之藥。或云:白榴皮治白痢,紅榴皮治紅痢,亦通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榴槤受到少陽之氣的影響,在四月開花,五月盛開,夏天結果,深秋成熟。榴槤花呈丹紅色,果實呈紅色,味道甘酸,性質溫澀,具有木火之象。因此,多吃榴槤會損害肺和牙齒,並產生痰液。榴槤有酸味,兼收斂之氣,因此可入止瀉、崩漏藥物。還有人說,白色的榴槤皮可以治療白痢疾,紅色的榴槤皮可以治療紅痢疾,這也有道理。

【附方】新五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辛夷五。

腸滑久痢:黑神散:用酸石榴一個。煅煙盡,出火毒一夜,研末。仍以酸榴一塊,煎湯服,神效無比。

白話文:

腹瀉久痢:黑神散:取一個酸石榴。煅燒成煙,一夜不用火,研磨成末。再取一塊酸榴,煎湯口服,療效非常顯著。

久瀉不止:方同上。(並《普濟方》)

痢血五色或膿或水,冷熱不調:酸石榴五枚(連子)。搗汁二升,每服五合,神妙。(《聖濟》)

白話文:

久瀉不止:以上方法(藥方)皆可適用。(並見《普濟方》)

痢疾有血且顏色多變,或化膿或出水,感覺時冷時熱:酸石榴五顆(連同籽)。搗汁二升,每次服用五合,效果顯著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小便不禁:酸石榴燒存性(無則用枝燒灰代之)。每服二錢,用柏白皮(切,焙)四錢,煎湯一盞,入榴灰,再煎至八分,空心溫服,晚再服。(《聖惠》)

白話文:

小便失禁:將酸石榴燒成灰,儲存起來。如果沒有酸石榴,可以用酸石榴枝燒灰代替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四錢柏樹皮(切碎並焙乾),煎煮一碗湯。將酸石榴灰加入湯中,再煎煮至八分滿。空腹時溫服,晚上再服用一次。(出自《聖惠》)

捻鬚令黑:酸石榴結成時,就東南枝上揀大者一個,頂上開一孔,內水銀半兩於中,原皮封之,麻扎定,牛屎封護,待經霜摘下,傾出殼內水,以魚鰾籠指蘸水捻鬚,久久自黑也。(《普濟》)

白話文:

  • 讓鬍鬚變黑的配方:當酸石榴成熟時,從東南枝上挑選一個較大的石榴,在石榴頂部開一個小孔,把半兩水銀放入裡面,用原來的皮封住,用麻繩扎緊,用牛糞封住,等經過嚴寒之後摘下,傾出殼內的汁,用魚鰾包住手指,沾水塗抹鬍鬚,時間久了鬍鬚就會變黑。(出自《普濟》)

酸榴皮

白話文:

酸榴皮

性味歸經:

  • 味酸澀
  • 歸肺、脾、大腸經

功用:

  • 斂肺止咳,澀腸止瀉,下氣消食

主治:

  • 久咳不止
  • 洩瀉久痢
  • 胃脹食滯

用法用量:

  • 煎服,9-15 克
  • 研末,每次 3-6 克

注意事項:

  • 脾胃虛寒者慎用

【修治】斅曰:凡使榴皮、葉、根,勿犯鐵,並不計乾溼,皆以漿水浸一夜,取出用,其水如墨汁也。

白話文:

修制方法:斅說:凡是用石榴皮、葉、根時,不要沾染鐵器,也不必考慮是乾的還是濕的,都用漿水浸泡一夜,取出後使用,那水就如同墨汁一樣黑。

【氣味】同實。

白話文:

氣味與實物相同。

【主治】止下痢漏精(《別錄》)。治筋骨風,腰腳不遂,行步攣急疼痛,澀腸。取汁點目,止淚下(權)。煎服,下蛔蟲(《藏器》)。止瀉痢,下血脫肛,崩中帶下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要治療作用】止瀉痢、漏精(《別錄》)。治療筋骨疼痛、腰腳無力、行走困難、攣急疼痛、腸道乾燥。取汁點眼,止眼淚下流(權)。煎服,能驅蟲(《藏器》)。止瀉痢,治下血脫肛,崩中帶下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六,新四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有六個,新方有四個。

赤白痢下腹痛,食不消化者:《食療本草》:用醋榴皮,炙黃為末,棗肉或粟米飯和丸梧桐子大。每空腹米飲服三十丸,日三服,以知為度。如寒滑,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。《肘後方》:用皮燒存性,為末。每米飲服方寸匕,日三服,效乃止。

白話文:

對於腹痛、飲食不消化的赤白痢疾,《食療本草》記載:使用醋榴皮,炙烤成黃色的粉末,加入棗肉或粟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天空腹時,用米湯送服 30 丸,分三次服用,以症狀消失為準。如果屬於寒滑型的赤白痢疾,可以加入附子、赤石脂,各增加一倍的量。《肘後方》則記載:使用皮燒存性,磨成粉末。每次用米湯送服方寸匕(古時盛酒或藥物的勺子,容量約等於一湯匙),分三次服用,直到症狀消失為止。

糞前有血,令人面黃:用酢石榴皮(炙),研末。每服二錢,用茄子枝煎湯服。(孫真人方)

白話文:

大便前有血,讓人面黃:用醋炙過的石榴皮,研成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茄子枝煎煮的湯服用。(孫思邈的方子)

腸滑久痢,神妙無比方也:用石榴一個劈破,炭火簇燒存性,出火毒,為末。每服一錢,別以酸石榴一瓣,水一盞,煎湯調服。(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腸胃不適,久痢不止,有一個神奇無比的方子:取石榴一個,剖開,放在炭火上烤至表面焦黑,取出後研磨成末。每次取一錢,另取酸石榴瓣一片,水一碗,煎成湯汁,將藥末調入湯汁中服用。(出自《經驗方》)

久痢久瀉:陳石榴皮酢者,焙研細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患二、三年或二、三月,百方不效者,服之便止,不可輕忽之也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長期痢疾和腹瀉:將陳年石榴皮用醋浸泡後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。患有二至三年或二至三月,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效的,服用此藥後就能停止,不可輕視這種治療方法。(《普濟方》)

小兒風癇:大生石榴一枚,割去頂,剜空,入全蠍五枚,黃泥固濟,煅存性,為末。每服半錢,乳汁調下。或防風湯下,亦可。(《聖濟錄》)

白話文:

小兒風癇症:取一個大石榴,切開頂部,挖空內部,放入五隻全蠍,用黃泥封好,煅燒至藥物性能不變,研磨成粉。每次服半錢,用乳汁調服。或者用防風湯送服藥物,也可以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猝病耳聾:八、九月間,取石榴一個,上作孔如球子大,內米醋令滿,以原皮蓋之,水和麵裹煨熟,取起去蓋,入少黑李子、仙沼子末,取水滴耳中,勿動。腦中若痛,勿驚。如此三夜,再作必通。案:唐慎微《本草》收採此方,云出孫真人。而黑李子不知為何物也,其仙沼子即預知子

白話文:

突發性耳聾:八、九月份時,取石榴一顆,上面挖出一個如彈珠般大小的孔,倒入米醋至滿,以原皮蓋上,用水和麵將其裹上蒸熟,取出後除去外皮,加入少量的黑李子、預知子末,混合水滴入耳中,不要晃動。若腦中疼痛,也不要驚慌。如此三晚,必定會通暢。註解:唐慎微的《本草》收錄此方,說出自孫思邈。而黑李子是什麼不清楚,其仙沼子即預知子。

食榴損齒:石榴黑皮,炙黃,研末,棗肉和丸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三丸,白湯下,日二服。(《普濟》)

白話文:

食榴損齒:石榴的皮是黑色的,烤成黃色後研磨成粉末,與棗肉混合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天空腹時服用三粒丸子,用白開水送服,一天服用兩次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疔腫惡毒:以針刺四畔,用榴皮著瘡上,以面圍四畔,灸之,以痛為度。仍納榴末敷上急裹,經宿連根自出也。(《肘後百一方》)

白話文:

疔腫惡毒:用針刺周圍,把榴皮放在創口上,用麵粉圍繞周圍,點燃灸草,以疼痛為度。然後將榴花敷在傷口上,緊急包紮起來,一宿即可連根除去。

腳肚生瘡初起如粟,搔之漸開,黃水浸淫,癢痛潰爛,遂致繞脛而成痼疾:用酸榴皮煎湯,冷定,日日掃之,取愈乃止。(《醫學正宗》)

白話文:

腳肚上長了瘡,剛開始像小米粒一樣小,用手搔抓後逐漸裂開,黃色的液體浸潤周圍的皮膚,又癢又疼,潰爛後纏繞小腿,形成難以治癒的慢性疾病:用酸石榴皮煎煮的湯,冷卻後,每天用來擦洗瘡口,直到痊癒為止。(《醫學正宗》)

酸榴東行根

【氣味】同皮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與石榴皮相同。

【主治】蛔蟲、寸白(《別錄》)。青者,入染須用(權)。治口齒病(頌)。止澀瀉痢、帶下,功與皮同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蛔蟲、寸白(《別錄》)。青色的烏梅,可以用來染須髮(權)。治療口齒疾病(頌)。止澀瀉痢、帶下,功用與烏梅皮相同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二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有三個,新的兩個。

金蠶蠱毒,吮白礬味甘,嚼黑豆不腥者,即是中蠱也:石榴根皮,煎濃汁服,即吐出活蠱,無不愈者。(丹溪《摘玄方》)

白話文:

金蠶蠱毒,用白礬吮吸,如果嚐起來有甜味,用黑豆嚼起來不腥,那就是中了蠱毒:用石榴根皮煎煮濃汁服用,就可以吐出活的蠱蟲,沒有不痊癒的。(丹溪《摘玄方》)

寸白蛔蟲:酢石榴東引根一握。洗銼,用水三升,煎取半碗,五更溫服盡,至明取下蟲一大團,永絕根本,食粥補之。崔元亮《海上方》:用榴皮煎水,煮米作粥食之,亦良。

白話文:

寸白蛔蟲:用醋和石榴東引根一握,洗乾淨並切碎,用水三升煎煮,煎到剩半碗,在早上五點時溫熱服下,一直到天亮就會排出很大一團蟲子,這樣就可以徹底根除蛔蟲,然後喝粥調理身體。崔元亮在《海上方》中記載:用石榴皮煎水,煮米粥喝,也有同樣的效果。

女子經閉不通:用酢榴根(東生者)一握(炙乾)。水二大盞,濃煎一盞,空心服之。未通再服。(《斗門》)

赤白下痢:方同上。

榴花

白話文:

女子經閉不通

【方劑】

用酢榴根(在東方生長的)一把,炙烤乾燥。

加入兩大碗水,煎煮至濃稠剩下一碗,空腹服用。

如果經期仍不通,可再服用一次。(《鬥門》)

赤白下痢

【方劑】

與上述方劑相同。


釋文:

  • 握:中藥單位,約等於120克。
  • 炙乾:用火烤乾。
  • 空心:空腹。

【主治】陰乾為末,和鐵丹服,一年變白髮如漆(藏器。鐵丹,飛鐵為丹也,亦鐵粉之屬)。千葉者,治心熱吐血。又研末吹鼻,止衄血,立效。亦敷金瘡出血(蘇頌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陰乾後搗成粉末,與飛鐵所煉製的丹藥服用,一年後白髮就會變黑像漆一樣(藏器。鐵丹,是將飛鐵煉製而成的丹藥,也屬於鐵粉一類)。千葉草可治療心熱吐血。另外,研磨成粉末後吹入鼻子,可以止鼻血,立竿見影。也可以外敷於金瘡出血處(蘇頌)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二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 舊一,新二

金瘡出血:榴花半斤,石灰一升。搗和陰乾。每用少許敷之,立止。(崔元亮方)

白話文:

金瘡出血:取榴花半斤,石灰一升,搗碎混合陰乾。每次用少許敷在傷口上,立即可止血。(出自崔元亮方)

鼻出衄血:酢榴花二錢半,黃蜀葵花一錢。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一盞,煎服,效乃止。(《聖濟錄》)

白話文:

鼻子出血:酢漿草花二錢半,黃蜀葵花一錢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一錢,加水一碗,煎煮後服用,出血症狀便能停止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九竅出血:石榴花(揉)塞之取效。葉亦可。

白話文:

九竅出血:

石榴花揉成團,塞入出血處,可以止血,效果顯著。

葉子也可以用來塞入出血處止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