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三十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三十卷 (2)

1. 鹿梨

(《圖經》)

【校正】原附梨下,今分出。

【釋名】鼠梨(《詩疏》)、山梨(《毛詩》)、楊檖(《爾雅》)、羅。

白話文:

校正 原本與「梨」字放在一起,現在分開。

釋名 鼠梨(《詩經疏義》)、山梨(《毛詩》)、楊檖(《爾雅》)、羅。

時珍曰:《爾雅》云:檖,羅也。其木有紋如羅,故名。《詩》云:隰有樹檖。毛萇注云:檖,一名赤羅,一名山梨,一名樹梨。今人謂之楊檖。陸機《詩疏》云:檖,即鹿梨也,一名鼠梨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中說:檖是一種帶有網狀紋路,如同羅網一般的樹木,故而得名。在《詩經》中有說:低濕地帶有一棵檖樹。毛萇對此注釋道:檖有三個別稱,一個是赤羅,一個是山梨,一個是樹梨。現在的人將這種樹稱為楊檖。陸機在《詩疏》中說:檖指的就是鹿梨,又一個別稱是鼠梨。

【集解】頌曰:江寧府信州一種小梨,名鹿梨,葉如茶,根如小拇指。彼人取皮治瘡,八月採之。近處亦有,但採實作干,不知入藥也。

白話文:

頌曰:在江寧府信州地區有一種小梨,叫做鹿梨,它的葉子像茶葉,根像小拇指一樣細。當地人用它的皮來治療瘡癤,通常在八月採摘。在其他地方也存在這種梨,但是人們只採摘它的果實來製作乾果,並不瞭解它也可以用於入藥。

時珍曰:山梨,野梨也,處處有之。梨大如杏,可食。其木紋細密,赤者紋急,白者紋緩。按:陸機云:鹿梨,齊郡堯山、魯國、河內皆有,人亦種之。實似梨而酢,亦有美脆者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山梨就是野梨,各地都有。梨子像杏子那麼大,可以吃。山梨木的木紋細密,木紋呈現紅色的木紋很緊密,木紋呈現白色的則木紋較為鬆散。

《博物志》中記載:陸機說:鹿梨,齊郡的堯山、魯國、河內都有,人們也將其種植。鹿梨的果實像梨卻是酸的,也有一些是香脆的。

【氣味】酸,澀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煨食治痢(蘇頌)。

根皮

【氣味】同實。

【主治】瘡疥,煎汁洗之(蘇頌)。

【附方】新二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酸澀,性質寒涼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煨熟食用來治療痢疾(出自《蘇頌本草圖經》)。

根皮

【氣味】與果實相同。

【主治】治療瘡疥,煎取汁液塗洗患處(出自《蘇頌本草圖經》)。

【附方】另有兩個方子(未列出)。

一切瘡:鹿梨散:用鹿梨根、蛇床子各半斤,真剪草四兩,硫黃三錢,輕粉一錢。為末。麻油調敷之。小兒塗於絹衣上著之,七日不解,自愈。(《仁存方》)

一切癬:鹿梨根,刮皮搗爛,醋和麻布包擦之。乾者為末,以水和搗。(唐瑤《經驗方》)

白話文:

各種瘡:

鹿梨散:用鹿梨根、蛇牀子各半斤,真剪草四兩,硫黃三錢,輕粉一錢。研磨成粉末。用麻油調和敷在患處。小兒可塗抹在絹衣上,連續七天不需更換,即可痊癒。(《仁存方》)

治療各種癬症:用鹿梨根,颳去表皮搗碎,用醋將麻布浸濕,包裹鹿梨根搗碎物擦拭患處。乾燥後研磨成粉末,加入水再次搗碎。(摘自唐瑤《經驗方》)

2. 棠梨

(《綱目》)

【釋名】甘棠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名稱】甘棠。

時珍曰:《爾雅》云:杜,甘棠也。赤者杜,白者棠。或云:牝曰杜,牡曰棠。或云:澀者杜,甘者棠。杜者澀也,棠者糖也。三說俱通,末說近是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中說:杜,就是甘棠樹。其中,果實紅色的叫做杜,果實白色的叫做棠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雌樹叫做杜,雄樹叫做棠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果實澀味的是杜,果實甜味的叫做棠。杜是澀的意思,棠是吃糖的意思。這三種說法都比較通順,但是最後一種說法最接近實際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棠梨,野梨也。處處山林有之。樹似梨而小。葉似蒼朮葉,亦有團者,三叉者,葉邊皆有鋸齒,色頗黲白。二月開白花,結實如小楝子大,霜後可食。其樹接梨甚嘉。有甘酢、赤白二種。按:陸機《詩疏》云:白棠,甘棠也,子多酸美而滑。赤棠子澀而酢,木理亦赤,可作弓材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李時珍說:棠梨就是野生的梨子。到處的山林都有。樹木像梨樹,但是比較小。樹葉像蒼朮的葉子,也有圓形的,也有三叉形的,葉子邊緣都有鋸齒,顏色比較深、白色。二月開白色的小花,結果實像小的楝子一樣大,霜後就可以吃了。棠梨樹嫁接梨樹非常適合。有酸甜味和紅、白兩種。根據陸機的《詩疏》記載:白色的棠梨,是甘棠,果實酸甜美,口感滑順。紅色的棠梨果實酸澀,口感酸,木材也是紅色的,可以做成弓箭的材料。

《救荒本草》云:其葉味微苦,嫩時炸熟,水浸淘淨,油、鹽調食,或蒸曬代茶。其花亦可炸食,或曬乾磨面,作燒餅食,以濟飢。又楊慎《丹鉛錄》言:尹伯奇採楟花以濟飢。注者言:楟,即山梨,乃今棠梨也。未知是否?

白話文:

《救荒本草》上說:楟花的葉子味道略苦,嫩的時候油炸熟,用清水浸泡洗淨,加油加鹽調製食用,或者蒸乾曬乾做茶飲。花也可以油炸食用,或曬乾磨成粉,做成燒餅吃,用以充飢。楊慎在《丹鉛錄》中說:尹伯奇採摘楟花來充飢。注釋者說:楟,就是山梨,也就是現在的棠梨。但真假與否尚未可知。

【氣味】酸、甘,澀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燒食,止滑痢(時珍)。

枝葉

【氣味】同實。

白話文:

種子

**味道與性味:**酸、甜、澀,性寒,無毒。

**功能:**治療因發熱引起的飲食積滯,止住滑泄的痢疾(李時珍)。

枝葉

**味道與性味:**與果實相同。

【主治】霍亂吐瀉不止,轉筋腹痛,取一握,同木瓜二兩煎汁,細呷之(時珍。《聖惠方》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用途】霍亂吐瀉不止,抽筋腹痛,取一握木通,加二兩木瓜一起煎成汁,慢慢地喝(李時珍。《聖惠方》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反胃吐食:棠梨葉,油炒,去刺,為末。每旦酒服一錢。(《山居四要》)

白話文:

反胃吐食:

【附方】新一

治療方法:

  • 取乾燥的棠梨葉,用油炒過,去掉刺,研成粉末。
  • 每日早晨,用酒送服一錢(約3克)。(出自《山居四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