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二十九卷 (7)
果部第二十九卷 (7)
1. 天師慄
(《綱目》)
【集解】時珍曰:按:宋祁《益州方物記》云:天師慄,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,他處無有也。云張天師學道於此所遺,故名。似慄而味美,惟獨房若橡為異耳。今武當山所賣娑羅子,恐即此物也。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【主治】久食,已風攣(時珍。出《益州記》)。
白話文:
據李時珍記載,宋祁的《益州方物記》中提到,天師慄只生長在四川青城山,其他地方沒有。相傳是張天師在此修道時遺留下來的,因此得名。它看起來像栗子,味道卻更好,只是果實的殼像橡樹果實不同。現在武當山販賣的娑羅子,可能就是天師慄。
天師慄味甘性溫,無毒。長期食用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肢體攣縮。
2. 棗
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時珍曰:按陸佃《埤雅》云:大曰棗,小曰棘。棘,酸棗也。棗性高,故重朿;棘性低,故並朿。朿音次。棗、棘皆有刺針,會意也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棗生河東平澤。
弘景曰:世傳河東猗氏縣棗特異。今青州出者形大而核細,多膏甚甜。郁州互市者亦好,小不及耳。江東臨沂、金城棗形大而虛,少脂,好者亦可用之。南棗大惡,不堪啖。
頌曰:近北州郡皆出棗,惟青州之種特佳。晉州、絳州者雖大,而不及青州肉厚也。江南出者,堅燥少脂。今園圃種蒔者,其種甚多。美者有水菱棗、御棗之類,皆不堪入藥,蓋肌肉輕虛故也。南郡人煮而曝乾,皮薄而皺,味更甘於他棗,謂之天蒸棗,亦不入藥。按:郭璞注《爾雅》云:壺棗大而銳,壺猶瓠也。
邊,腰棗也,細腰,今謂之轆轤棗。櫅,白棗也,子白乃熟。洗,大棗,也,出河東猗氏縣,大如雞卵。遵,羊棗也,實小紫黑,俗名羊矢棗。樲,酸棗也,木小而實酢。還味,棯棗也,其味短。蹶泄,苦棗也,其味苦。晰,無實棗也。
宗奭曰:大棗先青州,次晉州,皆可曬曝入藥,益脾胃。余者止可充食用耳。青州人以棗去皮核,焙乾為棗圈,以為奇果。有御棗,甘美輕脆,後眾棗熟而易生蟲,今人所謂撲落酥者是也。又有牙棗,先眾棗熟,亦甘美,微酸而尖長。二棗皆可啖,不堪收曝。
時珍曰:棗木赤心有刺。四月生小葉,尖觥光澤。五月開小花,白色微青。南北皆有,惟青、晉所出者肥大甘美,入藥為良。其類甚繁,《爾雅》所載之外,郭義恭《廣志》有狗牙、雞心、牛頭、羊矢、獼猴、細腰、赤心、三星、駢白之名,又有木棗、氐棗、桂棗、夕棗、灌棗、墟棗、蒸棗、白棗、丹棗、棠棗,及安邑、信都諸棗。谷城紫棗長二寸,羊角棗長三寸。
密雲所出小棗,脆潤核細,味亦甘美,皆可充果食,不堪入藥。入藥須用青州及晉地曬乾大棗為良。按: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云:凡棗全赤時,日日撼而收曝,則紅皺。若半赤收者,肉未充滿,干即色黃而皮皺,將赤收者,味亦不佳。《食經》作干棗法:須治淨地,鋪菰箔之類承棗,日曬夜露,擇去胖爛,曝乾收之。
切而曬乾者為棗脯。煮熟榨出者為棗膏,亦曰棗瓤。蒸熟者為膠棗,加以糖、蜜拌蒸則更甜;以麻油葉同蒸,則色更潤澤。搗膠棗曬乾者為棗油,其法取紅軟干棗入釜,以水僅淹平,煮沸漉出,砂盆研細,生布絞取汁,塗盤上曬乾,其形如油,以手摩刮為末收之。每以一匙,投湯碗中,酸甜味足,即成美漿,用和米麨,最止飢渴、益脾胃也。
盧諶《祭法》云:春祀用棗油。即此。
生棗
【氣味】甘、辛,熱,無毒。多食令人寒熱。凡羸瘦者不可食。
思邈曰:多食令人熱渴膨脹,動臟腑,損脾元,助濕熱。
大棗
【釋名】干棗(《別錄》)、美棗(《別錄》)、良棗。
《別錄》曰:八月採,曝乾。
瑞曰:此即曬乾大棗也。味最良美,故宜入藥。今人亦有用膠棗之肥大者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思邈曰:甘、辛,熱,滑,無毒。
杲曰:溫。
大明曰:有齒病、疳病、蟲䘌人不宜啖棗,小兒尤不宜食。又忌與蔥同食,令人五臟不和;與魚同食,令人腰腹痛。
時珍曰:今人蒸棗多用糖、蜜拌過,久食最損脾、助濕熱也。啖棗多,令人齒黃生䘌。故嵇康《養生論》云:齒處晉而黃,蝨處頭而黑。
【主治】心腹邪氣,安中,養脾氣,平胃氣,通九竅,助十二經,補少氣、少津液、身中不足,大驚四肢重,和百藥。久服輕身延年(《本經》。宗奭曰:(煮取肉,和脾胃藥甚佳)。補中益氣,堅志強力,除煩悶,療心下懸,除腸澼。久服不飢神仙(《別錄》)。
潤心肺,止嗽,補五臟,治虛損,除腸胃癖氣。和光粉燒,治疳痢(大明)。小兒患秋痢,與蛀棗食之良(孟詵)。殺烏頭、附子、天雄毒(之才)。和陰陽,調營衛,生津液(李杲)。
【發明】弘景曰:道家方藥,以棗為佳餌。其皮利,肉補虛,所以合湯皆擘之也。
杲曰:大棗氣味俱厚,陽也。溫以補不足,甘以緩陰血。
成無己曰:邪在營衛者,辛甘以解之。故用薑、棗以和營衛,生髮脾胃升騰之氣。張仲景治奔豚,用大棗滋脾土以平腎氣也。治水飲脅痛有十棗湯,益土而勝水也。
震亨曰:棗屬土而有火,味甘性緩。甘先入脾,補脾者未嘗用甘。故今人食甘多者,脾必受病也。時珍曰:《素問》言:棗為脾之果,脾病宜食之。謂治病和藥,棗為脾經血分藥也。若無故頻食,則生蟲損齒,貽害多矣。按:王好古云:中滿者勿食甘,甘令人滿。故張仲景建中湯心下痞者,減餳、棗,與甘草同例,此得用棗之方矣。
又按:許叔微《本事方》云:一婦病臟燥悲泣不止,祈禱備至。予憶古方治此證用大棗湯,遂治,與服盡劑而愈。古人識病治方,妙絕如此。又陳自明《婦人良方》云:程虎卿內人妊娠四、五個月,遇晝則慘慼悲傷,淚下數欠,如有所憑,醫巫兼治皆無益。管伯周說:先人曾語此,治須大棗湯乃愈。
虎卿借方治藥,一投而愈。方見下條。又《摘玄方》治此證,用紅棗燒存性,酒服三錢,亦大棗湯變法也。
【附方】舊七,新十二。
調和胃氣:以干棗去核,緩火逼燥為末。量多少入少生薑末,白湯點服。調和胃氣甚良。(《衍義》)。
反胃吐食:大棗一枚去核,用斑蝥一枚去頭翅,入在內,煨熟去蝥,空心食之,白湯下良。
小腸氣痛:大棗一枚去核,用斑蝥一枚去頭、足、翅,入棗內,紙包煨熟,去蝥食棗,以桂心、蓽澄茄湯下。(《直指》)。
傷寒熱病後,口乾咽痛,喜唾:大棗二十枚,烏梅十枚,搗入蜜丸。
含如杏核大,咽汁甚效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婦人臟燥,悲傷欲哭,象若神靈,數欠者,大棗湯主之:大棗十枚,小麥一升,甘草二兩,每服一兩,水煎服之。亦補脾氣。(《金匱》)。
妊娠腹痛:大紅棗十四枚,燒焦為末,以小便服之。(《梅師》)。
大便燥塞:大棗一枚去核,入輕粉半錢縛定,煨熟食之,仍以棗湯送下。(《直指》)。
咒棗治瘧:執棗一枚,咒曰:吾有棗一枚,一心歸大道。優他或優降,或劈火燒之。念七遍,吹棗上,與病人食之,即愈。(《𡵺嶁神書》)。
煩悶不眠:大棗十四枚,蔥白七莖,水三升,煮一升,頓服。(《千金》)。
上氣咳嗽,治傷中筋脈急,上氣咳嗽者:用棗二十枚去核,以酥四兩微火煎,入棗肉中泣盡酥,取收之。常含一枚,微微咽之取瘥。(《聖惠方》)。
肺疽吐血,因啖辛辣,熱物致傷者:用紅棗(連核燒存性)、百藥煎(煅過)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三因》)。
耳聾鼻塞,不聞音聲、香臭者:取大棗十五枚(去皮核),蓖麻子三百枚(去皮),和搗。綿裹塞耳、鼻,日一度。三十餘日,聞聲及香臭也。先治耳,後治鼻,不可並塞。(孟詵《食療》)。
久服香身:用大棗肉和桂心、白瓜仁、松樹皮為丸,久服之。(《食療本草》)。
走馬牙疳:新棗肉一枚,同黃柏燒焦為末。油和敷之。若加砒少許更妙。(王氏《博濟》)。
諸瘡久壞不愈者。棗膏三升,煎水頻洗,取愈。(《千金》)。
痔瘡疼痛:大肥棗一枚剝去皮,取水銀掌中,以唾研令極熟,敷棗瓤上,納入下部良。(《外臺》)。
下部蟲癢:蒸大棗取膏,以水銀和捻,長三寸,以綿裹,夜納下部中,明日蟲皆出也。(《肘後》)。
卒急心疼:《海上方》訣云:一個烏梅二個棗,七枚杏仁一處搗。男酒女醋送下之,不害心疼直到老。
食椒閉氣:京棗食之即解也。(《百一選方》)。
三歲陳棗核中仁
【氣味】燔之,苦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腹痛邪氣(《別錄》)。惡氣卒疰忤(孟詵)。核燒研,摻脛瘡良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按:《劉根別傳》云:道士陳孜如癡人,江夏袁仲陽敬事之。
孜曰:今春當有疾,可服棗核中仁二十七枚。後果大病,服之而愈。又云:常服棗仁,百邪不復干也。仲陽服之有效,則棗果有治邪之說矣。又《道書》云:常含棗核治氣,令口行津液,咽之佳。謝承《後漢書》亦云:孟節能含棗核,不食可至十年也。此皆藉棗以生津受氣,而咽之又能達黃宮,以交離坎之義耳。
葉
【氣味】甘,溫,微毒。《別錄》曰:散服使人瘦,久則嘔吐。
【主治】覆麻黃,能令出汗(《本經》)。和葛粉,揩熱痱瘡,良(《別錄》)。治小兒壯熱,煎湯浴之(大明)。
【附方】新二。
小兒傷寒:五日以後熱不退。用棗葉半握,麻黃半兩,蔥白、豆豉各一合,童子小便二鍾,煎一鍾,分二服,取汗。(《總錄》)
反胃嘔噦:干棗葉一兩,藿香半兩,丁香二錢半,每服二錢,姜三片,水一盞煎服。(《聖惠方》)。
木心
【氣味】甘,澀,溫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中蠱腹痛,面目青黃,淋露骨立。銼取一斛,水淹三寸,煮至二斗澄清,煎五升。旦服五合,取吐即愈。又煎紅水服之,能通經脈。(時珍,出《小品方》)。
根
【主治】小兒赤丹從腳趺起,煎湯頻浴之。(時珍,出《千金》)。
【附方】舊一。
令發易長:取東行棗根三尺,橫安甑上蒸之,兩頭汗出,收取敷發,即易長。(《聖惠方》)。
皮
【主治】同老桑樹皮,並取北向者,等分,燒研。每用一合,井水煎,澄取清,洗目。一月三洗,昏者復明。忌葷、酒、房事(時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