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二十九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二十九卷 (6)

1.

(《別錄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時珍曰:慄,《說文》作㮚,從𠧪(音條),象花實下垂之狀也。梵書名篤迦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慄生山陰,九月採。

弘景曰:今會稽諸暨慄,形大皮厚,不美;剡及始豐慄,皮薄而甜,乃佳。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李時珍說:慄,在《說文解字》中寫作㮚,從「條」旁,表示果實下垂的形狀。梵文的稱呼是篤迦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記載:慄生長在山陰,九月採收。

陶弘景說:現在會稽郡諸暨的慄,形狀大、皮厚,品質不好;剡縣和始豐縣的慄,皮薄且甜,品質較好。

頌曰:慄處處有之,而兗州、宣州者最勝。木高二、三丈,葉極類櫟。四月開花青黃色,長條似胡桃。實有房蝟,大者若拳,中子三、五;小者若桃李,中子惟一、二。將熟則罅拆子出。慄類亦多。按:陸璣《詩疏》云:慄,五方皆有之,周、秦、吳、揚特饒。惟濮陽及范陽慄甜美味長,他方者不及也。

白話文:

頌詞裡記載:栗子到處都有,但以兗州、宣州的產量最多。栗子樹高二、三丈,樹葉非常像櫟樹。四月開花,花青黃色,長條像胡桃。栗子果實有刺,大的像拳頭,裡面有三個到五個籽;小的像桃子或李子,裡面只有四到五個籽。栗子在成熟時,果皮會裂開,栗子就掉出來了。栗子品種也很多。

陸璣在《詩疏》中說:栗子在五湖四海都有,周、秦、吳、揚地區的栗子特別多,其中濮陽和範陽的栗子最甜,而且美味長久,其他地方的栗子都比不上。

倭、韓國諸島上慄大如雞子,味短不美。桂陽有莘慄,叢生,實大如杏仁,皮、子形色與慄無異,但小耳。又有奧慄,皆與慄同,子圓而細,惟江湖有之,或云即莘也。莘音榛,《詩》云「樹之莘慄」是矣。

白話文:

倭國和韓國島上的栗子大如雞蛋,味道卻沒有那麼好。桂陽有一種叫莘慄的栗子,是叢生生長的,果實大如杏仁,皮和種子的形狀和顏色都和栗子一樣,只是比較小而已。還有一種奧慄,果實和栗子一樣,種子是圓的、細的。只有在江河流域纔有,有人說奧慄就是莘慄。莘的發音近似於榛,《詩經》裡說「樹之莘慄」就是指這種栗子。

保升曰:板栗、錐慄二樹皆大。茅慄似板栗而細如橡子,其樹雖小,葉亦不殊,但春生夏花、秋實冬枯為異耳。

白話文:

保升說:板栗,錐慄這二種樹木都很大。茅慄類似板栗,但卻像橡子一般細長,它的樹雖然較小,而葉子並不特別,只是有春季生長、夏季開花、秋季結果、冬季落葉的差別而已。

宗奭曰:湖北一種旋慄,頂圓末尖,即榛慄,象榛子形也。慄欲干收,莫如曝之;欲生收,莫如潤沙藏之,至夏初尚如新也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湖北有一種旋慄,頂部圓潤,末端尖細,就是榛慄,形狀像榛子。慄想要曬乾收穫,沒有比在太陽下曝曬更好的方法了;想要生鮮收穫,沒有比用潤沙掩埋更好的方法了,一直到初夏依然像新鮮的一樣。

時珍曰:慄但可種成,不可移栽。按:《事類合璧》云:慄木高二、三丈,苞生多刺如蝟毛,每枝不下四、五個苞,有青、黃、赤三色。中子或單或雙,或三或四。其殼生黃熟紫,殼內有膜裹仁,九月霜降乃熟。其苞自裂而子墜者,乃可久藏,苞未裂者易腐也。其花作條,大如箸頭,長四、五寸,可以點燈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栗子樹只能種植,不能移栽。《事類合璧》記載:栗子樹高約二三丈,樹幹上長滿了像刺蝟毛一樣的刺,每根樹枝上至少有四或五個苞,有青、黃、赤三種顏色。栗子裡面的果仁,有的單個,有的兩個、三個或四個。栗子的外殼是黃熟紫色的,殼內有膜包裹著果仁,到了九月霜降時節栗子就成熟了。栗子的苞裂開,裡面的果仁掉下來,就可以長期儲藏;栗子的苞沒有裂開的,容易腐爛。栗子的花像細條,像筷子頭那麼大,長四五寸,可以點燃作為燈。

慄之大者為板栗,中心扁子為慄楔。稍小者為山慄。山慄之圓而末尖者為錐慄。圓小如橡子者為莘慄。小如指頂者為茅慄,即《爾雅》所謂栭慄也,一名栵慄,可炒食之。劉恂《嶺表錄》異云:廣中無慄。惟勤州山中有石慄,一年方熟,圓如彈子,皮厚而味如胡桃。得非慄乃水果,不宜於炎方耶?

【氣味】咸,溫,無毒。

白話文:

慄最大者稱板栗,中間扁平者稱慄楔。稍小的稱山慄。山慄中圓而末端尖的稱錐慄。圓小如橡子者為莘慄。小如手指頂端者為茅慄,即《爾雅》所稱的栭慄,也叫栵慄,可以炒食。劉恂在《嶺表錄》異中說:廣中沒有慄。只有勤州山中有石慄,一年才成熟,圓如彈子,皮厚而味如胡桃。難道慄是水果,不適合在炎熱的地方生長嗎?

味道與性質: 鹹味,溫性,無毒。

詵曰:吳慄雖大味短,不如北慄。凡慄日中曝乾食,即下氣補益;不爾猶有木氣,不補益也。火煨去汗,亦殺水氣。生食則發氣,蒸炒熟食則壅氣。凡患風水人不宜食,味鹹生水也。

白話文:

吳慄雖然味道好,但營養價值不如北慄。所有的慄,曬乾後在太陽下曝曬,食用即可補充氣血,增強體質;如果不這麼做,慄中依然含有木氣,無法達到補益的作用。用火烤去除汗氣,同樣也可以消除水氣。生栗子容易讓人產生氣體,而經過蒸炒熟食後則容易導致氣體淤積。患有風水疾病的人不適合吃栗子,因為栗子的鹹味會產生水氣。

恭曰:慄作粉食,勝於菱、芡;但以飼孩兒,令齒不生。

宗奭曰:小兒不可多食。生則難化,熟則滯氣,膈食生蟲,往往致病。

【主治】益氣,厚腸胃,補腎氣,令人耐飢(《別錄》)。

生食,治腰腳不遂(思邈)。療筋骨斷碎,腫痛瘀血,生嚼塗之,有效(蘇恭)。

慄楔(音屑),時珍曰:一球三顆,其中扁者慄楔也。

白話文:

栗子磨成粉做成食物,比芡實、菱角更勝一籌;但是給兒童食用,會導致牙齒不生長。

宗奭指出:小兒不能多吃栗子。生的難以消化,熟的容易滯氣,導致積食生蟲,常常誘發疾病。

主治:

補氣、健脾胃、補腎氣,讓人耐飢。(《別錄》)

生食,治療腰腳不靈活(思邈)。治療筋骨斷裂、腫痛淤血,生嚼後塗抹患處,有效(蘇恭)。

慄楔(音同:屑):李時珍說:一顆栗子有三瓣,其中扁的那一瓣就是慄楔。

【主治】筋骨風痛(士良)。活血尤效(頌曰: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)。每日生食七枚,破冷痃癖。又生嚼,罯惡刺,出箭頭,敷瘰癧腫毒痛(大明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筋骨肌肉風寒疼痛(士良)。活血化瘀效果尤其好(《金丹方》說:現在衡山派的合活血丹就用了它)。每天生吃七枚,可以治療冷造成的疾病和壞習慣。也可用於生嚼,可以去除魚刺、取出箭頭,外敷瘰癧腫痛(《大明本草》)。

【發明】思邈曰:慄,腎之果也。腎病宜食之。

弘景曰:相傳有人患腰腳弱,往慄樹下食數升,便能起行。此是補腎之義,然應生啖。若服餌則宜蒸曝之。

宗奭曰:慄之補腎,為其味鹹,又滯其氣也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號稱大醫的孫思邈說:栗子是補腎的果實,腎有問題的人應該多吃它。

陶弘景說:民間傳說有個人腰腳虛弱,到慄樹下吃了幾升栗子後,就能起身行走。這是栗子補腎的道理,但應生吃。如果要用作藥物,則應蒸過或曬乾。

張宗奭說:栗子能補腎,是因為它鹹味重,又會阻滯身體的氣。

時珍曰:慄於五果屬水。水潦之年則慄不熟,類相應也。有人內寒,暴泄如注,令食煨慄二、三十枚,頓愈。腎主大便,慄能通腎,於此可驗。《經驗後方》治腎虛腰腳無力,以袋盛生慄懸干,每旦吃十餘顆,次吃豬腎粥助之,久必強健。蓋風乾之慄,勝於日曝,而火煨油炒,勝於煮蒸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栗子在五果中屬水。水潦年時栗子就不會成熟,這是類似的道理。有個人體內寒氣很盛,腹瀉得像流水一樣,讓他吃煮熟的栗子二、三十個,頓時就好了。腎臟主導大便,栗子能疏通腎臟,從這裡可以證明。《經驗後方》記載的治療腎虛腰腳無力的方法,是用袋子裝著生栗子吊起來晾乾,每天早晨吃十幾個,然後再吃豬腎粥幫助治療,長期服用一定會強健起來的。栗子經過風乾後的效果比曬乾的好,而用火煨或油炒的效果又比煮或蒸的好。

仍須細嚼,連液吞嚥,則有益。若頓食至飽,反致傷脾矣。按:蘇子由詩云:老去自添腰腳病,山翁服慄舊傳方。客來為說晨興晚,三咽徐收白玉漿。此得食慄之訣也。王禎《農書》云:《史記》載:秦飢,應侯請發五苑棗、慄。則本草慄厚腸胃、補腎氣、令人耐飢之說,殆非虛語矣。

白話文:

栗子要慢慢咀嚼,連同它的汁液一起吞嚥,這樣纔有益處。如果整顆吞食,反而會傷到脾胃。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在詩中說:年紀大了以後,腰和腳都容易生病,而山裡的老人服食栗子的方法已經流傳很久了。當客人來訪時,為了介紹這個方法,就早晚都各吃三口栗子,慢慢地把白色的汁液吞下去。這就是吃栗子的訣竅。王禎在《農書》中說:《史記》記載:秦國饑荒時,應侯請求開啟五苑中的棗樹和栗子樹。由此可見,本草中記載的栗子有增強腸胃,補腎氣,使人耐飢的功效,大概不是虛言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五。

小兒疳瘡:生嚼栗子敷之。(《外臺》)。

葦刺入肉:方同上。

馬汗入肉成瘡者。方同上。(《勝金方》)。

馬咬成瘡:獨顆栗子燒研敷之。(《醫說》)。

熊虎爪傷:嚼慄敷之。(《肘後》)。

小兒口瘡:大慄煮熟,日日與食之,甚效。(《普濟》)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用三方,新用五方。

小兒疳瘡:將栗子生嚼後敷上。(摘自《外臺祕要》)

葦刺刺入肉中:用上法。

馬汗流入肉中成瘡:用上法。(摘自《勝金方》)

馬咬傷成瘡:將單獨一顆栗子燒成灰後研磨敷上。(摘自《醫說》)

熊或老虎爪傷:將栗子嚼碎敷上。(摘自《肘後備急方》)

小兒口瘡:將大顆栗子煮熟,每天給孩子食用,非常有效。(摘自《普濟方》)

衄血不止:宣州大慄七枚刺破,連皮燒存性,出火毒,入麝香少許研勻。每服二錢,溫水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白話文:

止不住的流鼻血:宣州的大栗子,取七枚刺破,連皮一起燒,須注意不能燒焦,燒掉有毒的物質,加入少許麝香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水送服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

金刃斧傷:用獨殼大慄研傅,或倉卒嚼敷亦可。(《集簡方》)。

慄荴(音孚),恭曰:慄內薄皮也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澀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搗散,和蜜塗面,令光急去皺紋(蘇恭)。

【附方】新二。

白話文:

金刃斧傷:用大顆慄樹的外殼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,或臨時嚼碎敷於傷口也可。(《集簡方》)。

慄皮:性味甘平,澀,無毒。

主治:研磨成粉末,和蜂蜜塗抹於臉上,可以快速去除皺紋。(蘇恭)。

附方:兩個新的偏方。

骨鯁在咽:栗子內薄皮燒存性,研末,吹入咽中即下。《聖濟總錄》:用栗子肉上皮半兩(為末),鮎魚肝一個,乳香二錢半,同搗,丸梧子大。看鯁遠近,以線系綿裹一丸,水潤吞之,提線釣出也。

白話文:

骨頭卡在喉嚨裡:栗子內薄皮燒存性,研磨成粉末,吹入喉嚨中即可取出。《聖濟總錄》:使用栗子肉上皮半兩(研成粉末),鮎魚肝一個,乳香二錢半,一起搗碎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觀察骨頭卡在喉嚨的遠近,用線繫住棉花包住一丸藥丸,用水浸濕吞下,提線釣出骨頭。

慄殼(慄之黑殼也)

【氣味】同荴。

【主治】反胃消渴,煮汁飲之(孟詵)。煮汁飲,止瀉血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鼻衄不止,累醫不效。慄殼燒存性,研末,粥飲服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毛球(慄外刺包也)

【主治】煮汁,洗火丹毒腫(蘇恭)。

【主治】瘰癧(吳瑞)。

樹皮

白話文:

慄殼(栗子的黑殼)

【氣味】與慄肉相同。

【主治】反胃、消渴,煮汁飲用(孟詵)。煮汁飲用,可止瀉血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新方一則:

鼻血不止,多方醫治無效。慄殼燒存性,研成細末,用粥送服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毛球(栗子外刺包)

【主治】煮汁,洗滌火丹毒、腫痛(蘇恭)。

【主治】瘰癧(吳瑞)。

樹皮

【主治】煮汁,洗沙蝨、溪毒(蘇恭)。療瘡毒(蘇頌)。治丹毒五色無常。剝皮有刺者,煎水洗之(孟詵。出《肘後方》)。

【主治】偏腎氣,酒煎服之(汪穎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煮汁,清洗沙蟲、溪毒(蘇恭)。治療瘡毒(蘇頌)。用於治療丹毒,五色不恆定。皮膚剝落且有刺者,煎水清洗(孟詵。出自《肘後方》)。

【主治】治療偏腎氣,用酒煎服。(汪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