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二十九卷 (6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二十九卷 (6)

1.

(《別錄》上品)

【釋名】時珍曰:慄,《說文》作㮚,從𠧪(音條),象花實下垂之狀也。梵書名篤迦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慄生山陰,九月採。

弘景曰:今會稽諸暨慄,形大皮厚,不美;剡及始豐慄,皮薄而甜,乃佳。

頌曰:慄處處有之,而兗州、宣州者最勝。木高二、三丈,葉極類櫟。四月開花青黃色,長條似胡桃花。實有房蝟,大者若拳,中子三、五;小者若桃李,中子惟一、二。將熟則罅拆子出。慄類亦多。按:陸璣《詩疏》云:慄,五方皆有之,周、秦、吳、揚特饒。惟濮陽及范陽慄甜美味長,他方者不及也。

倭、韓國諸島上慄大如雞子,味短不美。桂陽有莘慄,叢生,實大如杏仁,皮、子形色與慄無異,但小耳。又有奧慄,皆與慄同,子圓而細,惟江湖有之,或云即莘也。莘音榛,《詩》云「樹之莘慄」是矣。

保升曰:板栗、錐慄二樹皆大。茅慄似板栗而細如橡子,其樹雖小,葉亦不殊,但春生夏花、秋實冬枯為異耳。

宗奭曰:湖北一種旋慄,頂圓末尖,即榛慄,象榛子形也。慄欲干收,莫如曝之;欲生收,莫如潤沙藏之,至夏初尚如新也。

時珍曰:慄但可種成,不可移栽。按:《事類合璧》云:慄木高二、三丈,苞生多刺如蝟毛,每枝不下四、五個苞,有青、黃、赤三色。中子或單或雙,或三或四。其殼生黃熟紫,殼內有膜裹仁,九月霜降乃熟。其苞自裂而子墜者,乃可久藏,苞未裂者易腐也。其花作條,大如箸頭,長四、五寸,可以點燈。

慄之大者為板栗,中心扁子為慄楔。稍小者為山慄。山慄之圓而末尖者為錐慄。圓小如橡子者為莘慄。小如指頂者為茅慄,即《爾雅》所謂栭慄也,一名栵慄,可炒食之。劉恂《嶺表錄》異云:廣中無慄。惟勤州山中有石慄,一年方熟,圓如彈子,皮厚而味如胡桃。得非慄乃水果,不宜於炎方耶?

【氣味】咸,溫,無毒。

詵曰:吳慄雖大味短,不如北慄。凡慄日中曝乾食,即下氣補益;不爾猶有木氣,不補益也。火煨去汗,亦殺水氣。生食則發氣,蒸炒熟食則壅氣。凡患風水人不宜食,味鹹生水也。

恭曰:慄作粉食,勝於菱、芡;但以飼孩兒,令齒不生。

宗奭曰:小兒不可多食。生則難化,熟則滯氣,膈食生蟲,往往致病。

【主治】益氣,厚腸胃,補腎氣,令人耐飢(《別錄》)。

生食,治腰腳不遂(思邈)。療筋骨斷碎,腫痛瘀血,生嚼塗之,有效(蘇恭)。

慄楔(音屑),時珍曰:一球三顆,其中扁者慄楔也。

【主治】筋骨風痛(士良)。活血尤效(頌曰: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)。每日生食七枚,破冷痃癖。又生嚼,罯惡刺,出箭頭,敷瘰癧腫毒痛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思邈曰:慄,腎之果也。腎病宜食之。

弘景曰:相傳有人患腰腳弱,往慄樹下食數升,便能起行。此是補腎之義,然應生啖。若服餌則宜蒸曝之。

宗奭曰:慄之補腎,為其味鹹,又滯其氣也。

時珍曰:慄於五果屬水。水潦之年則慄不熟,類相應也。有人內寒,暴泄如注,令食煨慄二、三十枚,頓愈。腎主大便,慄能通腎,於此可驗。《經驗後方》治腎虛腰腳無力,以袋盛生慄懸干,每旦吃十餘顆,次吃豬腎粥助之,久必強健。蓋風乾之慄,勝於日曝,而火煨油炒,勝於煮蒸。

仍須細嚼,連液吞嚥,則有益。若頓食至飽,反致傷脾矣。按:蘇子由詩云:老去自添腰腳病,山翁服慄舊傳方。客來為說晨興晚,三咽徐收白玉漿。此得食慄之訣也。王禎《農書》云:《史記》載:秦飢,應侯請發五苑棗、慄。則本草慄厚腸胃、補腎氣、令人耐飢之說,殆非虛語矣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五。

小兒疳瘡:生嚼栗子敷之。(《外臺》)。

葦刺入肉:方同上。

馬汗入肉成瘡者。方同上。(《勝金方》)。

馬咬成瘡:獨顆栗子燒研敷之。(《醫說》)。

熊虎爪傷:嚼慄敷之。(《肘後》)。

小兒口瘡:大慄煮熟,日日與食之,甚效。(《普濟》)。

衄血不止:宣州大慄七枚刺破,連皮燒存性,出火毒,入麝香少許研勻。每服二錢,溫水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金刃斧傷:用獨殼大慄研傅,或倉卒嚼敷亦可。(《集簡方》)。

慄荴(音孚),恭曰:慄內薄皮也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澀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搗散,和蜜塗面,令光急去皺紋(蘇恭)。

【附方】新二。

骨鯁在咽:栗子內薄皮燒存性,研末,吹入咽中即下。《聖濟總錄》:用栗子肉上皮半兩(為末),鮎魚肝一個,乳香二錢半,同搗,丸梧子大。看鯁遠近,以線系綿裹一丸,水潤吞之,提線釣出也。

慄殼(慄之黑殼也)

【氣味】同荴。

【主治】反胃消渴,煮汁飲之(孟詵)。煮汁飲,止瀉血(大明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鼻衄不止,累醫不效。慄殼燒存性,研末,粥飲服二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毛球(慄外刺包也)

【主治】煮汁,洗火丹毒腫(蘇恭)。

【主治】瘰癧(吳瑞)。

樹皮

【主治】煮汁,洗沙蝨、溪毒(蘇恭)。療瘡毒(蘇頌)。治丹毒五色無常。剝皮有刺者,煎水洗之(孟詵。出《肘後方》)。

【主治】偏腎氣,酒煎服之(汪穎)。

白話文:

【栗子】

[名稱解釋] 李時珍說:「栗」,《說文解字》寫作「㮚」,字形像花和果實向下垂的樣子。梵語稱它為「篤迦」。

[產地與採集] 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栗子生長在山陰,九月採收。 陶弘景說:現在會稽諸暨的栗子,個頭大皮厚,不好吃;剡縣和始豐的栗子,皮薄而甜,是上等品。 蘇頌說:栗子到處都有,但以兗州、宣州產的最好。樹木高二、三丈,葉子很像櫟樹。四月開黃綠色花,細長如胡桃花。果實外有帶刺的硬殼,大的像拳頭,裡面有三到五個果仁;小的像桃李,裡面只有一到兩個果仁。快成熟時外殼會裂開,果仁掉出。栗子的種類也很多。陸璣在《詩疏》中說:栗子五方都有,周、秦、吳、揚特別多。只有濮陽和范陽的栗子甜美可口,其他地方的栗子比不上。日本、韓國島上的栗子像雞蛋那麼大,但味道淡不好吃。桂陽有種叫莘栗的,叢生,果實像杏仁那麼大,皮和果仁形狀顏色都和栗子一樣,只是小了點。還有一種叫奧栗的,也和栗子一樣,果實圓而細小,只有江湖地區才有,有人說它就是莘栗。莘的讀音同「榛」,《詩經》說的「樹之莘栗」就是指它。 陳承說:板栗和錐栗兩種樹都很大。茅栗像板栗,但細小像橡子,樹雖然小,葉子也差不多,只是春天長葉,夏天開花,秋天結果,冬天枯萎有所不同。 寇宗奭說:湖北有一種叫旋栗的,頂部圓而末端尖,就是榛栗,形狀像榛子。栗子要曬乾收藏,最好是曝曬;要新鮮收藏,最好用濕沙埋起來,到夏天還像剛採收一樣。 李時珍說:栗子只能用種子種植,不能移植。據《事類合璧》記載:栗樹高二、三丈,果實外面的包殼有很多刺像刺蝟毛,每枝都有四、五個包殼,有青、黃、紅三種顏色。裡面果仁有一顆、兩顆、或三、四顆不等。包殼由黃轉紫成熟,殼內有薄膜包著果仁,九月霜降時成熟。包殼自動裂開,果仁掉出來的,可以久藏,包殼沒裂開的容易腐爛。它的花像細條,像筷子頭那麼粗,長四、五寸,可以用來點燈。栗子大的叫板栗,中間扁平的果仁叫栗楔。稍微小一點的叫山栗。山栗圓而末端尖的叫錐栗。圓而小像橡子的叫莘栗。小如指甲蓋的叫茅栗,也就是《爾雅》裡說的「栭栗」,又叫栵栗,可以炒著吃。劉恂在《嶺表錄異》中說:廣州沒有栗子。只有勤州山中有石栗,一年才成熟,圓如彈子,皮厚味道像胡桃。難道栗子是水果,不適合炎熱地區生長嗎?

[味道] 味鹹,性溫,無毒。

孟詵說:吳地的栗子雖然個大但味道淡,不如北方的栗子。所有栗子曬乾後吃,就能補氣,對身體有益;不然,還帶有木氣,不能補益。用火烤過可以去除栗子的水氣。生吃容易產生氣,蒸煮熟食容易使氣壅滯。凡是患有風濕水腫的人不宜食用,因為栗子味鹹會產生水。 孫思邈說:栗子磨成粉吃,勝過菱角、芡實;但如果餵給小孩子吃,會影響牙齒生長。 寇宗奭說:小孩子不能多吃栗子。生吃難以消化,熟吃容易滯氣,引起消化不良,甚至生蟲,導致疾病。

[功效] 益氣,增強腸胃功能,補腎氣,使人耐餓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。 生吃可以治療腰腿無力。孫思邈說。 治療筋骨斷裂、腫痛瘀血,生嚼塗抹,效果很好。蘇恭說。

[栗楔] 李時珍說:一個果殼裡有三顆果仁,其中扁平的那顆叫栗楔。 [功效] 治療筋骨風痛。士良說。 活血效果尤佳。蘇頌說:現在衡山用於配製活血丹。 每天生吃七枚,可以破除寒冷引起的腹部腫塊。又說生嚼敷在惡性腫瘡,可以拔出箭頭,敷在瘰癧腫痛處。李時珍說。

[功效發揮] 孫思邈說:栗子是補腎的果實,腎虛的人適合食用。 陶弘景說:相傳有人患有腰腿無力,在栗子樹下吃了幾升栗子,就能站起來走路。這是栗子補腎的功效,但應該生吃。如果要服用藥物,則應該蒸過或曬過。 寇宗奭說:栗子能補腎,是因為它味鹹,但容易使氣壅滯。 李時珍說:栗子在五種果實中屬於水。水患多的年份栗子不容易成熟,這是一種相應的關係。有人內寒,腹瀉不止,吃二、三十個煨熟的栗子,立刻就好了。腎主導排泄,栗子能通腎,由此可見。一個驗方治療腎虛腰腿無力,用袋子裝上生栗子掛在乾燥的地方,每天早上吃十幾顆,再吃豬腎粥輔助,長期下來一定能強健身體。風乾的栗子勝過曬乾的,而用火煨或者油炒的,勝過煮或蒸的。 吃栗子必須細嚼慢嚥,連同唾液一起吞下,才能有益。如果一次吃太飽,反而會傷害脾胃。蘇子由寫詩說:老了,腰腿毛病多,山野老翁有吃栗子的老方子。客人來了,講早晚服食,慢慢嚥下,像喝玉漿一樣。這就是吃栗子的訣竅。王禎在《農書》中說:《史記》記載:秦國鬧飢荒,應侯請求開放五苑的棗子、栗子。由此可見,本草上說栗子能增強腸胃功能、補腎氣、使人耐飢的說法,並非虛假。

[附方] (以下列舉一些相關的民間偏方)

  • 小兒疳瘡:生嚼栗子敷在患處。
  • 蘆葦刺入肉:方法同上。
  • 馬汗入肉導致瘡:方法同上。
  • 馬咬傷成瘡:將一顆栗子燒成灰研末敷上。
  • 熊虎爪傷:嚼爛栗子敷上。
  • 小兒口瘡:大栗子煮熟,每天餵食,效果很好。
  • 流鼻血不止:宣州大栗子七顆,刺破後連皮燒成炭,取出火毒,加入少許麝香研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水送服。
  • 刀斧傷:用單殼大栗子研末塗抹,或者緊急時嚼碎敷上也可以。

[栗子內皮] (栗子內層的薄皮) 味道:味甘,性平,澀,無毒。 [功效] 搗碎與蜂蜜混合塗在臉上,可以使皮膚光滑緊緻、去除皺紋。蘇恭說。

[附方]

  • 魚骨卡在喉嚨:栗子內層薄皮燒成炭,研成粉末,吹入喉嚨,骨頭就會下去。《聖濟總錄》:取栗子肉上的皮半兩(研成粉末),鮎魚肝一個,乳香二錢半,一同搗碎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根據魚骨卡的位置遠近,用線繫住棉花包著藥丸,用水濕潤後吞下,再拉線把藥丸和骨頭一起取出。

[栗子殼] (栗子外面的黑色硬殼) 味道:與內皮相同。 [功效] 治療反胃、消渴,煮水飲用。孟詵說。 煮水飲用,可以止瀉血。李時珍說。

[附方]

  • 鼻血不止,多次治療無效:將栗子殼燒成炭研末,用粥水送服二錢。

[毛球] (栗子外面的帶刺包殼) [功效] 煮水清洗可以治療火丹毒腫。蘇恭說。

[花] [功效] 治療瘰癧(淋巴結核)。吳瑞說。

[樹皮] [功效] 煮水清洗可以治療沙蝨、溪毒。蘇恭說。 治療瘡毒。蘇頌說。 治療丹毒、紅腫,用帶刺的樹皮煎水清洗。孟詵說。出自《肘後方》。

[根] [功效] 治療偏腎氣,用酒煎服。汪穎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