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三卷 (22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三卷 (22)

1. 獨活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釋名】羌活(《本經》)、羌青(《本經》)、獨搖草(《別錄》)、護羌使者(《本經》)、胡王使者(《吳普》)、長生草。弘景曰:一莖直上,不為風搖,故曰獨活。《別錄》曰:此草得風不搖,無風自動,故名獨搖草。大明曰:獨活,是羌活母也。

時珍曰:獨活以羌中來者為良,故有羌活、胡王使者諸名,乃一物二種也。正如川芎、撫芎,白朮、蒼朮之義,入用微有不同,後人以為二物者,非矣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獨活,生雍州川穀,或隴西南安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曝乾。

弘景曰:此州郡縣並是羌地。羌活形細而多節軟潤,氣息極猛烈。出益州、北都、西川者為獨活,色微白,形虛大,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。至易蛀,宜密器藏之。頌曰:獨活、羌活,今出蜀漢者佳。春生苗,葉如青麻。六月開花作叢,或黃或紫。結實時葉黃者,是夾石上所生;葉青者,是土脈中所生。

《本經》云二物同一類。今人以紫色而節密者,為羌活;黃色而作塊者,為獨活。而陶隱居言獨活色微白,形虛大,用與羌活相似。今蜀中乃有大獨活,類桔梗而大,氣味亦不與羌活相類,用之微寒而少效。今又有獨活,亦自蜀中來,類羌活,微黃而極大,收時寸解干之,氣味亦芳烈,小類羌活,又有槐葉氣者,今京下多用之,極效驗,意此為真者。而市人或擇羌活之大者為獨活,殊未為當。

大抵此物有兩種:西蜀者,黃色,香如蜜;隴西者,紫色,秦隴人呼為山前獨活。古方但用獨活,今方既用獨活,而又用羌活,茲為謬矣。機曰:《本經》獨活一名羌活,本非二物。後人見其形色氣味不同,故為異論。然物多不齊,一種之中自有不同。仲景治少陰所用獨活,必緊實者;東垣治太陽所用羌活,必輕虛者。

正如黃芩,取枯飄者,名片芩,治太陰;條實者,名子芩,治陽明之義同也。況古方但用獨活無羌活,今方俱用,不知病宜兩用耶?抑未之考耶?

時珍曰:獨活、羌活乃一類二種,以他地者,為獨活;西羌者,為羌活,蘇頌所說頗明。按:王貺《全生指迷方》云:羌活,須用紫色有蠶頭鞭節者。獨活,是極大羌活有臼如鬼眼者,尋常皆以老宿前胡為獨活者,非矣。近時江淮山中出一種土當歸,長近尺許,白肉黑皮,氣亦芬香,如白芷氣,人亦謂之水白芷,用充獨活,解散亦或用之,不可不辨。

【修治】斅曰:採得細銼,以淫羊藿拌,蒸二日,曝乾,去藿用,免煩人心。

時珍曰:此乃服食家治法,尋常去皮或焙用爾。

【氣味】苦、甘,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曰:微溫。權曰:苦、辛。

元素曰:獨活微溫,甘、苦、辛,氣味俱薄,浮而升,陽也,足少陰行經氣分之藥。羌活性溫,辛苦,氣味俱薄,浮而升,陽也,手足太陽行經風藥,併入足厥陰、少陰經氣分。

白話文:

獨活

釋名

獨活又名羌活、羌青、獨搖草、護羌使者、胡王使者、長生草。

李時珍認為,獨活之所以叫「獨活」,是因為它的莖筆直向上,不會被風吹搖動。另一個說法是,這種草在有風時也不搖擺,沒風時卻會自己動,所以叫獨搖草。大明說,獨活其實是羌活的母株。

李時珍說,獨活以羌地出產的品質最好,所以有羌活、胡王使者這些名稱,它們其實是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品種,就像川芎和撫芎、白朮和蒼朮一樣,只是在藥用上有些微差異。後人把它們當成兩種不同的藥材,是不正確的。

產地

獨活生長在雍州的山谷中,或是隴西南安一帶。通常在二月和八月採集根部,曬乾。

弘景說,這些地方都是古代羌族居住地。羌活的形狀細長且多節,質地柔軟濕潤,氣味非常濃烈。出產於益州、北都、西川的獨活,顏色較白,形狀比較大,藥效和羌活相似,但稍微不如羌活。獨活容易被蟲蛀,要用密封的容器儲藏。

蘇頌說,現在蜀漢地區出產的獨活和羌活品質最好。春天長出苗,葉子像青麻。六月開花,花朵成叢,顏色有黃色和紫色。結果實的時候,葉子變黃的是長在石頭上的,葉子仍然是青色的是長在泥土中的。

《本經》記載說獨活和羌活是同一類藥材。現在的人認為,紫色且節密的是羌活,黃色且成塊狀的是獨活。而陶弘景說,獨活的顏色稍微偏白,形狀比較大,藥效和羌活相似。現在四川有一種大獨活,外形像桔梗但是更大,氣味也和羌活不同,藥效稍微偏寒而且效果不佳。現在還有一種獨活也是從四川來的,外形像羌活,顏色微黃且非常大,採收後會切成一寸長曬乾,氣味也芳香濃烈,有點像羌活,但又帶有槐葉的氣味,現在京城一帶大多使用這種獨活,藥效很好,可能才是真正的獨活。但是市面上有些人會把羌活中較大的當作獨活來賣,這樣是不對的。

總之,獨活大概有兩種:西蜀出產的,顏色是黃色,香味像蜂蜜;隴西出產的,顏色是紫色,秦隴一帶的人稱之為山前獨活。古代的藥方只用獨活,現在的藥方既用獨活,又用羌活,這是不對的。張機認為,《本經》中記載獨活又名羌活,原本不是兩種不同的藥材。後人看到它們的形狀、顏色、氣味不同,所以才認為是兩種不同的藥材。但是同一種植物也可能有多種不同的形態,仲景治療少陰病所用的獨活,必須是緊實的;李東垣治療太陽病所用的羌活,必須是輕虛的。這就像黃芩一樣,取枯飄的,叫做片芩,用來治療太陰病;取條實的,叫做子芩,用來治療陽明病,道理是一樣的。況且古方的記載只用獨活而不用羌活,現在的藥方卻兩者都用,不知道是病情需要兩者並用,還是沒有仔細考究過。

李時珍說,獨活和羌活其實是同一類植物的不同品種,其他地方出產的叫做獨活,西羌出產的叫做羌活,蘇頌的說法很清楚。王貺的《全生指迷方》中說,羌活必須用紫色且有蠶頭鞭節的;獨活是極大的羌活,有像臼一樣的鬼眼。一般人把老的前胡當成獨活,這是錯誤的。最近江淮山中出產一種土當歸,長度將近一尺,肉白色,外皮黑色,氣味芬芳,像白芷的氣味,人們也稱它為水白芷,用來冒充獨活,也有些人會用來解散,這是需要辨別的。

根部的處理

徐之才說,採收後要切細,用淫羊藿拌勻,蒸兩天,曬乾,去掉淫羊藿再用,這樣可以避免煩躁。

李時珍說,這是養生家處理藥材的方法,一般情況下,只要去掉外皮或稍微烘烤後使用就可以了。

氣味

獨活味苦、甘,性平,無毒。《別錄》說獨活性微溫。權說獨活味苦、辛。

張元素認為,獨活的氣味微溫,味甘、苦、辛,氣味都比較薄,屬於浮而升的陽性藥材,是足少陰經氣分的藥。羌活性溫,味辛苦,氣味都比較薄,屬於浮而升的陽性藥材,是手足太陽經的風藥,同時也入足厥陰、少陰經的氣分。

之才說,豚實可以作為獨活的使藥。弘景說,藥材中沒有豚實,可能是蠡實的誤寫。

主治

獨活主要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、外傷止痛、奔豚(一種腹部氣逆的疾病)、癲癇、婦女疝氣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。《本經》說它可以治療各種賊風(一種風邪)、各種關節疼痛,不論是新病還是舊病。《別錄》說它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濕冷症狀、奔喘逆氣、皮膚搔癢、手腳攣痛、勞損、風毒引起的牙痛。羌活主要治療賊風引起的失音不語、搔癢、手腳不靈活、口眼歪斜、全身麻木、血癩(一種皮膚病)。

羌活和獨活: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和氣病、筋骨攣縮、關節酸痛、頭暈眼紅疼痛、五勞七傷、有利於五臟,還可以消除腹中水氣。大明說可以治療風寒濕痺、酸痛麻木、各種眩暈、頸項難以伸直。李杲說可以去除腎臟間的風邪、搜肝風、瀉肝氣,治療頸項僵硬、腰背疼痛。好古說可以散癰疽的敗血。

發明

恭說,治療風邪適合用獨活,兼有濕邪適合用羌活。

劉完素說,獨活不搖動卻可以治療風邪,就像浮萍不沉於水中卻能利水一樣,這是因為它們能克制所勝的病邪。張元素說,風能勝濕,所以羌活能治療水濕。獨活和細辛同用,可以治療少陰頭痛、頭暈目眩,沒有它們就不能去除這些症狀。羌活和川芎同用,可以治療太陽、少陰頭痛,能疏通關節,還可以治療督脈的疾病,如脊背僵硬。好古認為羌活是足太陽、厥陰、少陰經的藥,和獨活不應分為兩種。

後人認為羌活氣味雄厚,獨活氣味細微。所以氣味雄厚的可以治療足太陽經的風濕相搏、頭痛、肢節痛、全身疼痛,沒有它就不能去除這些症狀,它就像是平定叛亂的主帥藥物。氣味細微的可以治療足少陰經的潛伏風邪、頭痛、兩腳濕痹、不能行動,沒有它就不能治療這些症狀,但是它不能治療太陽經的疾病。李時珍認為,羌活和獨活都能驅除風邪,消除濕氣,疏通關節,只是藥力有剛柔之分。

《素問》說,從下而上的病邪,要引導它們向上而去除。獨活和羌活味苦辛而性溫,氣味比較薄,屬於陰中的陽性藥物,所以能引導氣向上升,通達全身,而散風勝濕。按文系說,唐朝劉師貞的哥哥得了風病,夢見神人說,只要用胡王使者浸酒服用,病就會好。劉師貞四處打聽,都不知道胡王使者是什麼。後來夢見母親說,胡王使者就是羌活。找到羌活服用後,哥哥的病就好了。嘉謨認為,羌活原本是手足太陽經表裡引經的藥物,也入足少陰、厥陰經。它屬於藥物中的君主級別,不像那些柔弱的藥物。它可以進入身體的任何部位,沒有什麼地方不能到達。所以能夠散肌表八方的風邪,消除全身百節的疼痛。

附方

以下是一些使用獨活和羌活的藥方:

  • **中風口噤,全身冰冷,不省人事:**用獨活四兩,用好酒一升煎至半升服用。(《千金方》)
  • **中風不能說話:**用獨活一兩,用酒二升煎至一升,加入炒過的大豆五合,趁熱倒入藥酒,蓋上被子,等一會兒,溫服三合,如果沒有痊癒就再服。(陳延之《小品方》)
  • **熱風癱瘓,經常發作:**用羌活二斤,枸杞子一升,磨成粉末。每次用酒送服一小匙,每天三次。(《廣濟方》)
  • **產後中風,說話不流利,四肢拘急:**用羌活三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酒和水各一盞煎至一半服用。(《小品方》)
  • **產後風虛:**用獨活、白蘚皮各三兩,用水三升煮至二升,分三次服用。可以喝酒的人,可以加入酒一起煮。(《小品方》)
  • **產後腹痛:**用羌活二兩,用酒煎服。(《必效方》)
  • **產後腸子脫出:**藥方和上一個相同。(《子母秘錄》)
  • **妊娠水腫:**用羌活和蘿蔔子一起炒香,只取羌活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,一天一次,第二天兩次,第三天三次。這是嘉興主簿張昌明流傳下來的。(許學士《本事方》)
  • **風水浮腫:**藥方和上一個相同。
  • **關節風痛:**用獨活、羌活、松節等分,用酒煮過,每天空腹喝一杯。(《外臺秘要》)
  • 風牙腫痛:《肘後方》:用獨活煮酒,趁熱漱口。文潞公《藥准》:用獨活、地黃各三兩,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盞煎服,連藥渣一起溫服,睡前再服一次。
  • **喉嚨閉塞、口不能張開:**用羌活三兩,牛蒡子二兩,用水煎一碗,加入少量白礬,灌服,效果很好。(《聖濟錄》)
  • **眼睛垂到鼻子:**眼睛突然垂到鼻子,像黑色的角一樣,疼痛難忍,或者時常大便出血,這種病叫做肝脹。用羌活煎汁,服用幾碗,就會痊癒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
  • **太陽頭痛:**用羌活、防風、紅豆等分,磨成粉末,吸入鼻孔。(《玉機微義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