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果部第二十九卷 (4)

回本書目錄

果部第二十九卷 (4)

1. 巴旦杏

(《綱目》)

【釋名】八擔杏(《正要》)、忽鹿麻。

【集解】時珍曰:巴旦杏,出回回舊地,今關西諸土亦有。樹如杏而葉差小,實亦尖小而肉薄。其核如梅核,殼薄而仁甘美。點茶食之,味如榛子。西人以充方物。

【氣味】甘,平,溫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止咳下氣,消心腹逆悶(時珍。出《飲膳正要》)。

白話文:

巴旦杏產自回回舊地,現今關西地區也有種植。巴旦杏樹和杏樹相似,但葉子較小,果實也較尖小,果肉較薄。果核像梅核,殼薄,仁甘美可口,點茶食用,味道像榛子。西方人將其作為商品。其味甘、性平溫,無毒,可止咳平喘,消除心腹脹悶。

2.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時珍曰:梅古文作呆,象子在木上之形。梅乃杏類,故反杏為呆。書家訛為甘木。後作梅,從每,諧聲也。或云:梅者媒也,媒合眾味。故書云: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。而梅字亦從某也。陸佃《埤雅》言梅入北方變為杏,郭璞注《爾雅》以柟為梅,皆誤矣。柟即柟木,荊人呼為梅,見陸璣《草木疏》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梅實生漢中山谷。五月採實,火干。

頌曰:今襄漢、川蜀、江湖、淮嶺皆有之。

時珍曰:按:陸璣《詩疏》云:梅,杏類也。樹、葉皆略似杏,葉有長尖,先眾木而花。其實酢,曝乾為脯,入羹臛齏中,又含之可以香口。子赤者材堅,子白者材脆。范成大《梅譜》云:江梅,野生者,不經栽接,花小而香,子小而硬。消梅,實圓鬆脆,多液無滓,惟可生啖,不入煎造。

綠萼梅,枝跗皆綠。重葉梅,花葉重疊,結實多雙。紅梅,花色如杏。杏梅,色淡紅,實扁而斑,味全似杏。鴛鴦梅,即多葉紅梅也,一蒂雙實。一云:苦楝接梅,則花帶黑色。譚子化書云:李接桃而本強者其實毛,梅接杏而本強者其實甘。梅實採半黃者,以煙燻之為烏梅;青者鹽醃曝乾為白梅。

亦可蜜煎、糖藏,以充果飣。熟者笮汁曬收為梅醬惟烏梅、白梅可入藥。梅醬,夏月可調渴水飲之。

【氣味】酸,平,無毒。

大明曰:多食損齒傷筋,蝕脾胃,令人發膈上痰熱。服黃精人忌食之。食梅齒齼者,嚼胡桃肉解之。

《物類相感志》云:梅子同韶粉食,則不酸,不軟牙。

【發明】宗奭曰:食梅則津液泄者,水生木也。津液泄則傷腎,腎屬水,外為齒故也。

時珍曰:梅,花開於冬而實熟於夏,得木之全氣,故其味最酸,所謂曲直作酸也。肝為乙木,膽為甲木。人之舌下有四竅,兩竅通膽液,故食梅則津生者,類相感應也。故《素問》云:味過於酸,肝氣以津。又云:酸走筋,筋病無多食酸。不然,物之味酸者多矣,何獨梅能生津耶?

烏梅

【修治】弘景曰:用須去核,微炒之。

時珍曰:造法:取青梅籃盛,於突上燻黑。若以稻灰淋汁潤濕蒸過,則肥澤不蠹。

【氣味】酸,溫、平,澀,無毒。

杲曰:寒。忌豬肉。

【主治】下氣,除熱煩滿,安心,止肢體痛,偏枯不仁,死肌,去青黑痣,蝕惡肉(《本經》)。去痹,利筋脈,止下痢,好唾口乾(《別錄》)。水漬汁飲,治傷寒煩熱(弘景)。止渴調中,去痰治瘧瘴,止吐逆霍亂,除冷熱痢(藏器)。治虛勞骨蒸,消酒毒,令人得睡。

和建茶、乾薑為丸服,止休息痢,大驗(大明)。斂肺澀腸,止久嗽瀉痢,反胃噎膈,蛔厥吐利,消腫湧痰,殺蟲,解魚毒、馬汗毒、硫黃毒(時珍)。

白梅

【釋名】鹽梅、霜梅。

【修治】取大青梅以鹽汁漬之,日曬夜漬,十日成矣。久乃上霜。

【氣味】酸、咸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和藥點痣,蝕惡肉(弘景)。刺在肉中者,嚼敷之即出(孟詵)。治刀箭傷,止血,研爛敷之(大明)。

乳癰腫毒,杵爛貼之,佳(汪穎)。除痰。(蘇頌)。

治中風驚癇,喉痹痰厥僵仆,牙關緊閉者,取梅肉揩擦牙齦,涎出即開。又治瀉痢煩渴,霍亂吐下,下血血崩,功同烏梅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生梅、烏梅、白梅,功應相似。

好古曰:烏梅,脾、肺二經血分藥也。能收肺氣,治燥嗽。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。

時珍曰:烏梅、白梅所主諸病,皆取其酸收之義。惟張仲景治蛔厥烏梅丸及蟲䘌方中用者,取蟲得酸即止之義,稍有不同耳。《醫說》載:曾魯公痢血百餘日,國醫不能療。陳應之用鹽水梅肉一枚研爛,合臘茶,入醋服之,一啜而安。大丞梁莊肅公亦痢血,應之用烏梅、胡黃連、灶下土等分為末,茶調服,亦效。

蓋血得酸則斂,得寒則止,得苦則澀故也。其蝕惡瘡胬肉,雖是酸收,卻有物理之妙。說出《本經》。其法載於《劉涓子鬼遺方》:用烏梅肉燒存性研,敷惡肉上,一夜立盡。《聖惠》用烏梅和蜜作餅貼者,其力緩。按:楊起《簡便方》云:起臂生一疽,膿潰百日方愈,中有惡肉突起,如蠶豆大,月餘不消,醫治不效。因閱本草得此方,試之,一日夜去其大半,再上一日而平。

乃知世有奇方如此,遂留心搜刻諸方,始基於此方也。

【附方】舊十一,新二十二。

諸瘡胬肉:方見上。

癰疽瘡腫,已潰未潰皆可用:鹽白梅燒存性為末,入輕粉少許,香油調,塗四圍。(王氏《易簡方》)。

喉痹乳蛾:冰梅丸:用青梅二十枚(鹽十二兩,醃五日,取梅汁),入明礬三兩,桔梗、白芷、防風各二兩,豬牙皂角三十條,俱為細末,拌汁和梅入瓶收之。每用一枚,噙咽津液。凡中風痰厥,牙關不開,用此擦之尤佳。《總錄》:用白梅包生礬末作丸含咽,或納吞之。

消渴煩悶:烏梅肉二兩,微炒為末。每服二錢,水二盞,煎一盞,去滓,入豉二百粒,煎至半盞,溫服。(《簡要濟眾方》)。

泄痢口渴:烏梅煎湯,日飲代茶。(《扶壽精方》)。

產後痢渴:烏梅肉二十個,麥門冬十二分,以水一升,煮七合,細呷之。(《必效方》)。

赤痢腹痛《直指》:用陳白梅同真茶、蜜水各半,煎飲之。《聖惠》:用烏梅肉(炒)、黃連各四兩,為末,煉蜜丸梧子大。每米飲服二十丸,日三服。

便痢膿血:烏梅一兩去核,燒過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,立止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久痢不止,腸垢已出:《肘後》:用烏梅肉二十個,水一盞,煎六分,食前分二服。《袖珍》:用烏梅肉、白梅肉各七個搗爛,入乳香末少許,杵丸梧桐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茶湯下,日三。

大便下血,及酒痢、久痢不止:用烏梅三兩,燒存性為末,醋煮米糊和,丸梧子大。每空心米飲服二十丸,日三。(《濟生方》)。

小便尿血:烏梅,燒存性研末,醋糊丸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酒下。

血崩不止:烏梅肉七枚,燒存性研末。米飲服之,日二。

大便不通,氣奔欲死者:烏梅十顆,湯浸去核,丸棗大。納入下部,少時即通。(《食療本草》)。

霍亂吐利:鹽梅煎湯,細細飲之。(《如宜方》)。

蛔蟲上行,出於口鼻:烏梅煎湯頻飲,並含之,即安。(《食鑑本草》)。

水氣滿急:烏梅、大棗各三枚。水四升,煮二升,納蜜和勻,含咽之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
梅核膈氣:取半青半黃梅子,每個用鹽一兩醃一日夜,曬乾,又浸又曬至水盡乃止。用青錢三個,夾二梅,麻線縛定,通裝瓷罐內封埋地下,百日取出。每用一枚,含之咽汁,入喉即消。收一年者治一人,二年者治二人,其妙絕倫。(《龔氏經驗方》)。

心腹脹痛,短氣欲絕者:烏梅二七枚,水五升,煮一沸,納大錢二七枚,煮二升半,頓服之。(《肘後》)。

勞瘧劣弱:烏梅十四枚,豆豉二合,桃、柳枝各一虎口,甘草三寸,生薑一塊,以童子小便二升,煎一半,溫服即止。(《圖經本草》)。

久咳不已:烏梅肉(微炒)、罌粟殼去筋膜蜜炒,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睡時蜜湯調下。

痰厥頭痛如破者:烏梅肉三十個,鹽三撮,酒三升,煮一升,頓服,取吐即愈。(《肘後方》)。

傷寒頭痛,壯熱,胸中煩痛,四、五日不解:烏梅十四枚,鹽五合,水一升,煎半升,溫服取吐。吐後避風良。(《梅師方》)。

折傷金瘡:乾梅燒存性,敷之,一宿瘥。(《千金方》)。

馬汗入瘡作痛:用烏梅連核搗爛,以頭醋和敷。仍先刺瘡,出去紫血,乃敷之系定。(《經驗方》)。

猘犬傷毒:烏梅末,酒服二錢。(《千金》)。

指頭腫毒痛甚者:烏梅肉,和魚鮓搗封之妙。(李樓《奇方》)。

傷寒䘌瘡,生下部者:烏梅肉三兩炒為末,煉蜜丸梧子大。

以石榴根皮煎湯,食前下三十丸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小兒頭瘡:烏梅燒末,生油調塗。(《聖濟錄》)。

香口去臭:曝乾梅脯,常時含之。(《毛詩疏》)。

硫黃毒發,令人背膊疼悶,目暗漠漠:烏梅肉(焙)一兩,沙糖半兩,漿水一大盞,煎七分,呷之。(《總錄》)

核仁

【氣味】酸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明目,益氣,不飢(吳普)。除煩熱(甄權)。

治代指忽然腫痛,搗爛,和醋浸之(時珍。《肘後方》)。

【氣味】微酸,澀,無毒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白梅花古方未見用者。近時有梅花湯:用半開花,溶蠟封花口,投蜜罐中,過時以一兩朵同蜜一匙點沸湯服。

又有蜜漬梅花法:用白梅肉少許,浸雪水,潤花,露一宿,蜜浸薦酒。又梅花粥法:用落英入熟米粥再煮食之。故楊誠齋有「蜜點梅花帶露餐」及「脫蕊收將熬粥吃」之句,皆取其助雅緻、清神思而已。

【氣味】酸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休息痢及霍亂,煮濃汁飲之(大明)。

藏器曰:嵩陽子言:清水揉梅葉,洗蕉葛衣,經夏不脆。有驗。

時珍曰:夏衣生黴點,梅葉煎湯洗之即去,甚妙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二。

中水毒病,初起頭痛惡寒,心煩拘急,旦醒暮劇:梅葉搗汁三升飲之良。(《肘後》)。

下部蟲䘌:梅葉、桃葉一斛,杵爛蒸極熱,納小器中,隔布坐蒸之,蟲盡死也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
月水不止:梅葉(焙)、棕櫚皮灰各等分為末。每服二錢,酒調下。(《聖濟總錄》)

【主治】風痹(《別錄》。出土者殺人)。

初生小兒,取根同桃、李根煮湯浴之,無瘡熱之患(崔氏《纂要》)。

煎湯飲,治霍亂,止休息痢(大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