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二十八卷 (12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二十八卷 (12)

1. 地芩

《別錄》曰:味苦,無毒。主小兒癇,除邪養胎,風痹洗洗寒熱,目中青翳,女子帶下。生腐木積草處。天雨生蓋,如朝生,黃白色。四月採之。

白話文:

《別錄》書中說:它味道苦,沒有毒。主治小兒癲癇,驅除邪惡,保護胎兒,治療風寒濕痹,洗滌掉身體中的寒熱,消除眼睛中的青翳,以及治療女子帶下。它生長在腐朽的木頭和積累的草堆裡。下雨後,它會生出蓋子,像早晨剛生出來的一樣,是黃白色的。在四月的時候採摘它。

時珍曰:此即鬼蓋之色黃白者,其功亦相近。

鬼筆(《拾遺》)

白話文:

時珍曰:此即鬼蓋顏色黃白色者,其功效亦相近。

鬼筆(《拾遺》)

藏器曰:鬼筆生糞穢處。頭如筆,紫色。朝生暮死,名朝生暮落花。小兒呼為狗溺苔。主治瘡疽䘌疥癰瘻。並曬乾研末,和油塗之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鬼筆生長在糞便和污穢的地方。菌蓋的形狀就像毛筆,是紫色的。早上出生,晚上便死亡,因此得名朝生暮落花。小孩子們稱它為狗溺苔。鬼筆可以治療瘡疽、疥瘡、癰瘡和瘻管。把鬼筆曬乾研磨成粉末,與油混合後塗於患處。

凡菌從地出者,皆主瘡疥,牛糞上黑菌尤佳。

時珍曰:此亦鬼蓋之類而無傘者。紅紫松虛,如花之狀,故得花名。研末,敷下疳瘡。

白話文:

凡是從地裡長出來的真菌,都可以用來治療瘡疥,長在牛糞上的黑色真菌效果尤其好。

李時珍說:這也是一種靈芝,但是沒有菌傘。紅紫色,鬆軟虛空,形狀像花一樣,所以得名為「花」。研磨成細末,敷在下面或瘡口上。

2. 竹蓐

(《食療》)

【校正】併入《拾遺》竹肉。

【釋名】竹肉(《拾遺》)、竹菰(《綱目》)、竹蕈。

時珍曰:草更生曰蓐,得溽濕之氣而成也。陳藏器《本草》作竹肉,因其味也。

【集解】詵曰:慈竹林夏月逢雨,滴汁著地生蓐。似鹿角,白色,可食。

白話文:

校正

將「竹肉」併入《拾遺》類的竹肉一章。

釋名

  • 竹肉(《拾遺》)
  • 竹菰(《綱目》)
  • 竹蕈

時珍曰

草類在夏季長出新的叫「蓐」,這是因為吸收了濕熱的空氣而形成的。陳藏器在《本草》中將其稱為「竹肉」,是因為它的味道。

集解

唐慎微說:慈竹林在夏季下雨時,雨滴在地上會生出「蓐」。它看起來像鹿角,呈白色,可以食用。

藏器曰:竹肉生苦竹枝上。如雞子,似肉臠,有大毒。以灰汁煮三度煉訖,然後依常菜茹食之。煉不熟者,戟人喉出血,手爪盡脫。應別有功,人未盡識之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竹肉生長在苦竹的枝條上。它像雞蛋,外觀像豬肉,有劇毒。用草木灰汁煮三次,然後像平常的蔬菜一樣烹飪食用。沒有煮熟的,會刺傷人喉嚨而出血,手指甲全部脫落。它應該還有其他功效,人們並沒有全部認識到。

時珍曰:此即竹菰也。生朽竹根節上。狀如木耳,紅色。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江淮有竹肉,大如彈丸,味如白樹雞。即此物也。惟苦竹生者有毒耳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這就是竹菰。它生長在朽竹的根節上。形狀像木耳,但顏色是紅色的。段成式在《酉陽雜俎》中說:江淮有竹肉,像彈丸一樣大,味道像白樹雞。那就是這個東西。只有苦竹生長出來的竹菰有毒。

【氣味】甘、咸,寒,無毒。

藏器曰:苦竹肉:有大毒。

【主治】一切赤白痢,和薑、醬食之(孟詵)。苦竹肉:灰汁煉過食,殺三蟲毒邪氣,破老血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 甘、鹹,寒,無毒。

【藏器曰】 苦竹肉:有大毒。

【主治】 一切赤白痢,和薑、醬食之(孟詵)。 苦竹肉:灰汁煉過食,殺三蟲毒邪氣,破老血(藏器)。

3. 雚菌

(音桓郡。《本經》下品)
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雚蘆(《本經》)。

時珍曰:雚當作萑,乃蘆葦之屬,此菌生於其下,故名也。若雚音觀,乃鳥名,與萑蘆無關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雚菌生東海池澤及渤海章武。八月採,陰乾。

白話文:

校正 自草部移入此。

釋名 蘆菌(《本經》)。

時珍曰:蘆當作萑,乃蘆葦之屬,此菌生於其下,故名也。若蘆音觀,乃鳥名,與萑蘆無關。

集解 《別錄》曰:蘆菌生東海池澤及渤海章武。八月採收,陰乾。

弘景曰:出北來,此亦無有。形狀似菌,云鸛屎所化生,一名鸛菌。單末之,豬肉臛和食,可以遣蛔蟲。

白話文:

陶弘景說:我從北方來到南方,這種植物也沒有。它的形狀像菌類,據說是由鸛的糞便化生,另一個名字叫做鸛菌。用它的末端搗碎,拌着豬肉煮着吃,可以驅除蛔蟲。

恭曰:雚菌今出渤海蘆葦澤中鹼鹵地,自然有此菌爾,非鸛屎所化生也。其菌色白輕虛,表裡相似,與眾菌不同。療蛔有效。

保升曰:今出滄州。秋雨以時即有,天旱久霖即稀。曬乾者良。

【氣味】咸,平,有小毒。

《別錄》曰:甘,微溫。

權曰:苦。得酒良,畏雞子

白話文:

譯文:

宣告:雚菌如今出產於渤海的蘆葦澤中的鹽鹼地,自然長出這種菌,不是鸛鳥糞便所變化的。這種菌顏色潔白,質地輕飄空虛,表裡相似,與其他菌類不同。用於治療蛔蟲有效。

保升說:如今出產於滄州。秋雨時令一到就會有,天旱久旱就會稀少。曬乾的品質較好。

[氣味]:鹹、平,有小毒。

《別錄》說:甘、微溫。

權說:苦。用酒調理效果好,忌用雞蛋。

【主治】心痛,溫中,去長蟲白癬蟯蟲,蛇螫毒,癥瘕諸蟲(《本經》)。疽蝸,去蛔蟲、寸白,惡瘡(《別錄》)。除腹內冷痛,治白禿(甄權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心痛,溫暖中焦,驅除體內寄生蟲,如蛔蟲、白癬、蟯蟲,治療蛇咬傷,各種蟲引起的疾病(《本經》)。治療惡瘡,驅除蛔蟲、寸白,治療惡瘡(《別錄》)。消除腹腔內的冷痛,治療白禿(甄權)。

【附方】舊一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一

蛔蟲攻心如刺,吐清汁者:萑菌一兩杵末,羊肉臛和食之,日一頓,大效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白話文:

蛔蟲跑到心臟,像針刺那樣疼痛,嘔吐出清汁液的人:萑菌一両研成粉末,與羊肉湯一起煮了吃,每天吃一頓,效果很大。(《外臺祕要》)

【附錄】蜀格,《別錄》曰:味苦,平,無毒。主寒熱痿痹,女子帶下癰腫。生山陽,如萑菌而有刺。

白話文:

附錄:

蜀格,《別錄》記載:味道苦,性味平和,無毒。主治寒熱虛弱、手腳麻痺、女性白帶下過多、癰疽腫脹。生長在山陽地區,形狀類似蘆葦菌,但有刺。

4. 地耳

(《別錄》)

【校正】自有名未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地踏菰(《綱目》)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地耳生丘陵,如碧石青也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自有名目未用,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地踏菰(《綱目》)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說:地耳生長在丘陵上,外形像碧綠的石頭。

時珍曰:地耳亦石耳之屬,生於地者也。狀如木耳。春夏生雨中,雨後即早採之,見日即不堪。俗名地踏菰是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地耳也是石耳的一種,生長在地上的。形狀像木耳。春天和夏天在雨中生長,雨後立即採集,見到陽光就會失去效用。俗名叫做地踏菰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明目益氣,令人有子(《別錄》)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甜,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明目,補益氣血,令人得子(《別錄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