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七卷 (17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第二十七卷 (17)

1. 土芋

(《拾遺》)
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土卵(《拾遺》)、黃獨(《綱目》)、土豆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土芋蔓生,葉如豆,其根圓如卵。鶗鴂食後彌吐,人不可食。又云:土卵蔓生,如芋,人以灰汁煮食之。

恭曰:土卵似小芋,肉白皮黃。梁、漢人名為黃獨。可蒸食之。

【氣味】甘、辛,寒,有小毒。

【主治】解諸藥毒,生研水服,當吐出惡物便止。煮熟食之,甘美不飢,厚人腸胃,去熱嗽(藏器)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 這段文字從草部移到這裡。

【名稱解釋】 它又被稱為土卵(出自《拾遺》)、黃獨(出自《本草綱目》)、土豆。

【產地與外觀】 陳藏器說:土芋是蔓生的植物,葉子像豆葉,它的根部圓圓的像卵。鶗鴂鳥吃了之後會吐出來,人不能吃。還有一種說法是:土卵也是蔓生的,外形像芋頭,人們用草灰水煮熟後食用。

蘇恭說:土卵長得像小芋頭,肉是白色的,皮是黃色的。梁州、漢州一帶的人稱它為黃獨,可以蒸熟了吃。

根部

【性味】 味道甘甜、辛辣,性寒,帶有輕微毒性。

【功效】 可以解各種藥物的毒性,將生的土芋研磨成汁加水服用,可以讓人吐出不好的東西,吐完就會停止。煮熟後食用,味道甘甜美味又不會感到飢餓,能增厚人的腸胃,去除熱病引起的咳嗽(陳藏器說的)。

2. 薯蕷

(《本經》上品)
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薯藇(音諸預)、土薯(音除)、山薯(《圖經》)、山芋(《吳普》)、山藥(《衍義》)、玉延。

吳普曰:薯蕷,一名藷薯,一名兒草,一名修脆。齊、魯名山芋,鄭、越名土藷,秦、楚名玉延。

頌曰:江、閩人單呼為藷(音若殊及韶),亦曰山藷。《山海經》云:景山北望少澤,其草多藷藇(音同薯蕷)。

則是一種,但字(或音殊,或音諸)不一,或語有輕重,或相傳之訛耳。

宗奭曰:薯蕷,因唐代宗名預,避諱改為薯藥;又因宋英宗諱署,改為山藥。盡失當日本名。恐歲久以山藥為別物,故詳著之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薯蕷生嵩高山谷。二月、八月採根曝乾。

普曰:亦生臨朐鐘山。始生赤莖細蔓。五月開白花。七月結實青黃,八月熟落。其根內白外黃,類芋。

弘景曰:近道處處有之,江南、山東皆多。掘取食之以充糧。南康間最大而美,服食亦用之。

恭曰:此有兩種:一者白而且佳,曬乾搗粉食大美,且愈疾而補;一者青黑,味殊不美。蜀道者尤良。

頌曰:處處有,以北都、四明者為佳。春生苗,蔓延籬援。莖紫,葉青,有三尖,似白牽牛葉,更厚而光澤。夏開細白花,大類棗花。秋生實於葉間,狀如鈴。今人冬春採根,刮之白色者為上,青黑者不堪。近汴洛人種之極有息。春取宿根頭,以黃沙和牛糞作畦種之。苗生以竹梢作援,高一、二尺。

夏月頻溉之。當年可食,極肥美。南中一種生山中,根細如指,極緊實,刮磨入湯煮之,作塊不散,味更珍美,云食之尤益人,過於家園種者。又江湖、閩中一種,根如薑、芋之類而皮紫。極有大者,一枚可重數斤。削去皮,煎、煮食俱美,但性冷於北地者耳。彼土人呼為薯。

南北之產或有不同,故形類差別也。

甄權曰:按:劉敬叔《異苑》云:薯蕷,野人謂之土薯。根既入藥,又復可食。人植之者,隨所種之物而像之也。

時珍曰:薯蕷入藥,野生者為勝;若供饌,則家種者為良。四月生苗延蔓,紫莖綠葉。葉有三尖,似白牽牛葉而更光潤。五、六月開花成穗,淡紅色。結莢成簇,莢凡三稜合成,堅而無仁。其子別結於一旁,狀似雷丸,大小不一,皮色土黃而肉白,煮食甘滑,與其根同。王旻《山居錄》云:曾得山芋子如荊棘子者,食之更愈於根。

即此也。霜後收子留種,或春月採根截種,皆生。

【修治】頌曰:採白根刮去黃皮,以水浸之,糝白礬末少許入水中,經宿淨洗去涎,焙乾用。

宗奭曰:入藥貴生干之,故古方皆用乾山藥。蓋生則性滑,不可入藥;熟則滯氣,只堪啖耳。其法:冬月以布裹手,用竹刀剮去皮,竹篩盛,置檐風處,不得見日,一夕干五分,候全乾收之。或置焙籠中,微火烘乾亦佳。

斅曰:凡使,勿用平田生二、三紀者,須要山中生經十紀者。皮赤,四面有須者妙。採得以銅刀刮去赤皮,洗去涎,蒸過曝乾用。

【氣味】甘,溫、平,無毒。

普曰:神農:甘,小溫;桐君、雷公:甘,涼,無毒。

之才曰:紫芝為之使。惡甘遂。

【主治】傷中,補虛羸,除寒熱邪氣,補中,益氣力,長肌肉,強陰。久服,

耳目聰明,輕身不飢延年(《本經》)。主頭面遊風,頭風眼眩,下氣,止腰痛,治虛勞羸瘦,充五臟,除煩熱(《別錄》)。補五勞七傷,去冷風,鎮心神,安魂魄,補心氣不足,開達心孔,多記事(甄權)。

強筋骨,主泄精健忘(大明)。益腎氣,健脾胃,止泄痢,化痰涎,潤皮毛(時珍)。生搗貼腫硬毒,能消散(震亨)。

【發明】權曰:凡患人體虛羸者,宜加而用之。

詵曰:利丈夫,助陰力。熟煮和蜜,或為湯煎,或為粉,並佳。干之入藥更妙。惟和麵作餺飥則動氣,為不能制面毒也。

李杲曰:山藥入手太陰。張仲景八味丸用乾山藥,以其涼而能補也。亦治皮膚乾燥,以此潤之。

時珍曰:按:吳綬云:山藥入手、足太陰二經,補其不足,清其虛熱。又按:王履《溯洄集》云:山藥雖入手太陰,然肺為腎之上源,源既有滋,流豈無益,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強陰也。又按:曹毗《杜蘭香傳》云:食薯蕷可以闢霧露。

【附方】舊一,新十。

補益虛損,益顏色,補下焦虛冷,小便頻數,瘦損無力:用薯蕷於沙盆中研細,入銚中,以酥一大匙熬令香,旋添酒一盞煎攪令勻,空心飲之。每旦一服。(《聖惠方》)。

心腹虛脹,手足厥逆,或飲苦寒之劑多,未食先嘔,不思飲食:山藥半生半炒,為末。米飲服二錢,一日二服,大有功效。忌鐵器、生冷。(《普濟方》)。

小便數多:山藥(以礬水煮過)、白茯苓等分,為末。每水飲服二錢。(《儒門事親》)。

下痢禁口:山藥半生半炒,為末。每服二錢,米飲下。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痰風喘急:生山藥搗爛半碗,入甘蔗汁半碗,和勻。頓熱飲之,立止。(《簡便單方》)。

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:山芋、白朮各一兩,人參七錢半,為末,水糊丸小豆大,每米飲下四、五十丸。(《普濟方》)

濕熱虛泄:山藥、蒼朮等分。飯丸。米飲服。大人、小兒皆宜。(《瀕湖經驗方》)

腫毒初起:帶泥山藥、蓖麻子、糯米等分,水浸研,敷之即散也。(《普濟方》)

胯眼脊瘍:山藥、沙糖同搗,塗上即消。先以面塗四圍,乃上此。(《簡便單方》)

項後結核,或赤腫硬痛:以生山藥一挺(去皮),蓖麻子二個同研,貼之如神。(《救急易方》)

手足凍瘡:山藥一截,磨泥,敷之。(《儒門事親》)

白話文:

[薯蕷]

【校正】從草部移到這裡。

【別名】薯藇、土薯、山薯、山芋、山藥、玉延。

吳普說:薯蕷,又名藷薯、兒草、修脆。齊魯地區稱為山芋,鄭越地區稱為土藷,秦楚地區稱為玉延。

蘇頌說:江閩一帶的人單稱它為藷,也叫山藷。《山海經》記載:景山向北看是少澤,那裡的草有很多薯藇。

其實說的都是同一種植物,只是叫法(或是發音不同,或是讀音輕重不同)不一致,也可能是口頭傳述時產生的訛誤。

陳宗奭說:薯蕷,因為唐代宗的名字是「預」,為了避諱才改名為薯藥;又因為宋英宗的名字有「署」,改為山藥。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名字。擔心時間久了大家會把山藥當成另一種東西,所以詳細地記錄下來。

【產地與採集】《別錄》說:薯蕷生長在嵩山的山谷中。二月和八月採挖它的根,曬乾。

吳普說:也生長在臨朐的鐘山。剛長出來時是紅色的莖,細長的藤蔓。五月開白色的花。七月結果實,青黃色,八月成熟掉落。它的根內部是白色,外層是黃色,像芋頭。

陶弘景說:近處各地都有,江南、山東都很多。挖出來吃可以充飢。南康一帶產的薯蕷最大也最好,也用來作藥材。

陳藏器說:這種植物有兩種:一種是白色的,而且品質好,曬乾搗成粉吃,味道極佳,而且能治病補身體;另一種是青黑色的,味道不好。蜀地出產的品質尤其好。

蘇頌說:各地都有,以北都、四明一帶的品質最好。春天長出幼苗,藤蔓攀爬籬笆等物。莖是紫色的,葉子是青色的,有三個尖,像白牽牛花的葉子,但更厚實而且有光澤。夏天開白色的小花,很像棗花。秋天在葉子之間結果實,形狀像鈴鐺。現在的人冬春季節採挖它的根,刮掉外面的黃色部分,白色的是上品,青黑色的就不能用了。近汴洛一帶的人種植它,繁殖力很強。春天挖取宿根的頭,用黃沙和牛糞作畦種植。幼苗長出來後,用竹竿做支架,讓它長到一、二尺高。夏天要經常澆水。當年就可以食用,味道非常鮮美。南方還有一種生長在山中的,根細得像手指,非常緊實,刮下來磨成粉煮湯,煮成塊狀也不會散開,味道更加珍貴美味,據說吃了比家裡種的更有益處。另外,江湖、閩中一帶還有一種,根像生薑、芋頭之類,皮是紫色的。有的非常大,一個可以重達數斤。削掉皮,煎、煮都很好吃,但性味比北方出產的寒涼一些。當地人稱它為薯。

南北各地產的薯蕷可能有所不同,所以形狀和種類也會有差別。

甄權說:據劉敬叔《異苑》記載:薯蕷,鄉野的人稱它為土薯。它的根既可以入藥,又可以食用。人們種植它,會隨著種植時的環境而呈現不同的形態。

李時珍說:薯蕷入藥,野生的勝過人工種植的;如果用來做菜,人工種植的更好。四月長出幼苗,藤蔓蔓延,莖是紫色的,葉子是綠色的。葉子有三個尖,像白牽牛花的葉子,但更光亮潤澤。五六月開花,花穗呈淡紅色。結出的莢果呈簇狀,莢果有三條稜線,堅硬沒有種子。它的種子另外長在旁邊,形狀像雷丸,大小不一,皮是土黃色,肉是白色,煮熟後吃起來甘甜滑潤,和它的根一樣。王旻《山居錄》記載:曾經得到過像荊棘果一樣的山芋種子,吃了比它的根更好。說的就是這種。霜降後收種子留作種用,或者春天採挖根莖截斷來種植,都能生長。

【炮製】蘇頌說:採挖白色的根,刮去黃色的皮,用水浸泡,在水中加入少許明礬末,浸泡一晚,洗淨去除黏液,烘乾後使用。

陳宗奭說:入藥貴在生曬乾,所以古方都用乾山藥。因為新鮮的山藥性滑,不能入藥;煮熟了又容易滯氣,只適合食用。正確的方法是:冬天用布裹著手,用竹刀刮掉皮,放在竹篩子上,放置在屋簷下通風的地方,不能曬到太陽,一夜可以乾燥五成,等完全乾了再收起來。也可以放在烘籠中,用小火烘乾。

寇宗奭說:凡是使用山藥,不要用平地上生長兩三年的,必須要用山中生長十年以上的。皮是紅色的,四面都有鬚的最好。採挖後用銅刀刮掉紅色的皮,洗淨黏液,蒸熟曬乾後使用。

【性味】甘,溫、平,無毒。

吳普說:神農認為山藥味甘,性微溫;桐君、雷公認為山藥味甘,性涼,無毒。

徐之才說:紫芝是它的輔助藥。不宜與甘遂同用。

【主治】主治身體虛弱,補充虛損,去除寒熱邪氣,補中益氣,增強體力,使肌肉豐滿,強壯陰氣。長期服用,能使耳聰目明,身體輕盈不飢餓,延年益壽。《本經》記載。主治頭面遊走性的風邪,頭痛眩暈,降氣,止腰痛,治療虛勞羸瘦,充養五臟,去除煩熱。《別錄》記載。能補五勞七傷,去除冷風,鎮靜心神,安定魂魄,補充心氣不足,疏通心竅,增強記憶力(甄權)。

強壯筋骨,主治遺精健忘(大明)。益腎氣,健脾胃,止瀉痢,化痰涎,滋潤皮膚毛髮(時珍)。新鮮搗爛敷在腫硬的毒瘡上,可以消腫散毒(朱震亨)。

【功效闡釋】甄權說:凡是患有身體虛弱的人,應該多用山藥。

孟詵說:對男性有益,能增強陰力。煮熟加蜂蜜,或煮湯,或製成粉末食用都很好。曬乾入藥更好。只有和麵做成麵食會引起氣滯,因為不能抑制麵粉的毒性。

李杲說:山藥歸手太陰肺經。張仲景的八味丸用乾山藥,因為它性涼而能補益。也能治療皮膚乾燥,用它來滋潤。

李時珍說:據吳綬說:山藥歸手、足太陰兩經,能補其不足,清除虛熱。又據王履《溯洄集》說:山藥雖然歸手太陰肺經,但肺是腎的上源,上源得到滋養,下流自然也會受益,這就是八味丸用它來強壯陰氣的原因。又據曹毗《杜蘭香傳》記載:吃薯蕷可以避開霧露的侵害。

【附方】原有舊方一條,新增十條。

補益虛損,使面色紅潤,補下焦虛寒,小便頻數,消瘦無力:用薯蕷在砂盆中研磨成細粉,放入鍋中,加入一大匙酥油熬香,再加入一杯酒煎煮攪拌均勻,空腹飲用。每天早上服用一次(《聖惠方》)。

心腹虛脹,手足冰涼,或因服用苦寒藥物過多,沒吃飯就想吐,沒有食慾:用半生半炒的山藥,磨成粉。用米湯送服二錢,一天兩次,效果很好。忌用鐵器、生冷食物(《普濟方》)。

小便次數多:用礬水煮過的山藥、白茯苓等份,磨成粉。每次用水送服二錢(《儒門事親》)。

下痢不止:用半生半炒的山藥,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送服(《衛生易簡方》)。

痰多引起的喘急:用新鮮山藥搗爛半碗,加入半碗甘蔗汁,攪拌均勻。加熱後飲用,立即止喘(《簡便單方》)。

脾胃虛弱,沒有食慾:用山芋、白朮各一兩,人參七錢半,磨成粉,用水糊製成小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用米湯送服四五十丸(《普濟方》)。

濕熱引起的腹瀉:用山藥、蒼朮等份。做成飯丸,用米湯送服。大人小孩都適合(《瀕湖經驗方》)。

腫毒剛開始發作:用帶泥的山藥、蓖麻子、糯米等份,用水浸泡磨成糊狀,敷在患處,很快就能消散(《普濟方》)。

大腿內側的瘡瘍:用山藥、砂糖一起搗爛,塗在患處即可消除。先在周圍塗上面粉,再塗這個(《簡便單方》)。

後頸出現結核,或是紅腫硬痛:用一根新鮮的山藥(去皮),和兩個蓖麻子一起研磨,敷在患處,效果神奇(《救急易方》)。

手腳凍瘡:用一小段山藥,磨成泥,敷在患處(《儒門事親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