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七卷 (4)
菜部第二十七卷 (4)
1. 雞腸草
(《別錄》下品)
【校正】原在草部,《唐本》移入此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人家園庭亦有此草。小兒取,挼汁以捋蜘蛛網,至黏,可掇蟬。
恭曰:此即繁縷也,剩出此條。
時珍曰:雞腸生下濕地。二月生苗,葉似鵝腸而色微深。莖帶紫,中不空,無縷。四月有小莖開五出小紫花。結小實,中有細子。其苗作蔬,不如鵝腸。故《別錄》列繁縷於菜部,而列此於草部,以此故也。蘇恭不識,疑為一物,誤矣。生嚼涎滑,故可掇蟬。鵝腸生嚼無涎,亦自可辨。
鄭樵《通志》謂雞腸似蓼而小,其味小辛,非繁縷者,得之。又石胡荽亦名雞腸草,與此不同。
【氣味】微辛、苦,平,無毒。權曰:苦。之才曰:微寒。
【主治】毒腫,止小便利(《別錄》)。療蠼螋溺瘡(弘景)。主遺溺,洗手足傷水爛(甄權)。五月五日作灰和鹽,療一切瘡及風丹遍身癢痛;亦可搗封,日五六易之。作菜食,益人,去脂膏毒氣。又燒敷疳䘌。取汁和蜜服,療小兒赤白痢,甚良(孟詵)。研末或燒灰,揩齒,去宣露(蘇頌)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五。
止小便利:雞腸草一斤,於豆豉汁中煮,和米作羹及粥,頻食之。(《食醫心鏡》)。
小兒下痢赤白:雞腸草搗汁一合,和蜜服,甚良。(孟詵《食療》)。
氣淋脹痛:雞腸草三兩,石葦(去毛)一兩。每用三錢,水一盞,煎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風熱牙痛,浮腫發歇,元臟氣虛,小兒疳蝕:雞腸草、旱蓮草、細辛等分,為末。每日擦三次。名祛痛散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發背欲死:雞腸草搗敷之。(《肘後方》)。
反花惡瘡:雞腸草研汁拂之。或為末,豬脂調搽,極效。(《醫林正宗》)。
一切頭瘡:雞腸草燒灰,和鹽敷之。(孟詵《食療》)。
漆瘡瘙癢:雞腸草搗塗之。(《肘後方》)。
射工中人成瘡者:以雞腸草搗塗之,經日即愈。(盧氏方)
白話文:
[雞腸草]
[校正] 原本歸類在草部,但《唐本草》將它移到這裡。
[解說] 陶弘景說:一般人家的庭院裡也有這種草。小孩子會採摘它,揉出汁液來塗在蜘蛛網上,使蜘蛛網變得黏性很強,可以用來捕捉蟬。
蘇恭說:這就是繁縷,不應該再多列一條。
李時珍說:雞腸草生長在潮濕的低地。二月長出幼苗,葉子像鵝腸,但顏色稍微深一點。莖帶點紫色,中間不是空心的,也沒有細絲。四月開出小小的莖,長出五瓣的紫色小花。結出小果實,裡面有細小的種子。它的幼苗可以當作蔬菜食用,但不如鵝腸菜好吃。《本草別錄》將繁縷歸在蔬菜部,而將雞腸草歸在草部,就是因為這個原因。蘇恭不認識,以為它們是同一種東西,是錯誤的。生嚼雞腸草會有黏滑的汁液,所以可以用來黏蟬。鵝腸菜生嚼則沒有黏液,這兩者是可以分辨的。
鄭樵在《通志》中說雞腸草像蓼,但比較小,味道有點辛辣,並不是繁縷,這個說法是對的。另外,石胡荽也叫做雞腸草,但和這裡說的雞腸草不同。
[氣味] 味道稍微辛辣、苦,性質平和,沒有毒。甄權認為它是苦的。徐之才認為它是稍微寒涼的。
[主治] 可以治療毒腫,並能止住小便過多(出自《本草別錄》)。可以治療蠼螋的尿液引起的瘡(出自陶弘景)。可以治療小便失禁、洗滌手腳因浸水而潰爛的傷口(出自甄權)。在五月五日將雞腸草燒成灰,和鹽混合,可以治療各種瘡和風丹引起的全身搔癢疼痛;也可以搗爛敷在患處,一天換五六次。將雞腸草當作蔬菜食用,對身體有益,可以去除油脂毒素。還可以燒成灰敷在嬰兒的疳瘡上。取汁和蜂蜜一起服用,可以治療小兒赤白痢,效果很好(出自孟詵)。磨成粉或燒成灰,擦在牙齒上,可以治療牙齒鬆動露根(出自蘇頌)。
[附方] 原本有四個方子,現在新增五個方子。
止小便過多:用一斤雞腸草,放在豆豉汁中煮,和米一起煮成羹或粥,經常食用(出自《食醫心鏡》)。
小兒腹瀉,有紅有白:將雞腸草搗爛取汁一合,和蜂蜜一起服用,效果很好(出自孟詵《食療》)。
氣淋脹痛:用雞腸草三兩,石葦(去除毛)一兩。每次用三錢,加水一碗煎服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。
風熱牙痛、浮腫反覆發作、內臟虛弱、小兒疳瘡:用雞腸草、旱蓮草、細辛等量,磨成粉。每天擦三次,叫做祛痛散(出自《普濟方》)。
背部生瘡,危急:將雞腸草搗爛敷在患處(出自《肘後方》)。
瘡口翻花:將雞腸草研磨取汁塗抹患處。或將雞腸草磨成粉,用豬油調和後塗抹,效果極佳(出自《醫林正宗》)。
各種頭瘡:將雞腸草燒成灰,和鹽混合後敷在患處(出自孟詵《食療》)。
漆瘡搔癢:將雞腸草搗爛塗抹患處(出自《肘後方》)。
被射工咬傷成瘡:將雞腸草搗爛塗抹,一天就可痊癒(出自盧氏方)。
2. 苜蓿
(《別錄》上品)
【釋名】木粟(《綱目》)、光風草。
時珍曰:苜蓿,郭璞作牧宿。謂其宿根自生,可飼牧牛馬也。又羅願《爾雅翼》作木粟,言其米可炊飯也。葛洪《西京雜記》云:樂遊苑多苜蓿。風在其間,常蕭蕭然。日照其花有光采。故名懷風,又名光風。茂陵人謂之連枝草。《金光明經》謂之塞鼻力迦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長安中乃有苜蓿園。北人甚重之。江南不甚食之,以無味故也。外國復有苜蓿草,以療目,非此類也。
詵曰:彼處人採其根作土黃耆也。
宗奭曰:陝西甚多,用飼牛馬,嫩時人兼食之。有宿根,刈訖復生。
時珍曰:《雜記》言:苜蓿原出大宛,漢使張騫帶歸中國。然今處處田野有之,陝、隴人亦有種者,年年自生。刈苗作蔬,一年可三刈。二月生苗,一科數十莖,莖頗似灰藋。一枝三葉,葉似決明葉,而小如指頂,綠色碧豔。入夏及秋,開細黃花。結小莢圓扁,旋轉有刺,數莢累累,老則黑色。
內有米如穄米,可為飯,亦可釀酒。羅願以此為鶴頂草,誤矣。鶴頂,乃紅心灰藋也。
【氣味】苦,平,澀,無毒。
宗奭曰:微甘、淡。詵曰:涼。少食好。多食令冷氣入筋中,即瘦人。
李鵬飛曰:同蜜食,令人下利。
【主治】安中利人,可久食(《別錄》)。
利五臟,輕身健人,洗去脾胃間邪熱氣,通小腸諸惡熱毒,煮和醬食,亦可作羹(孟詵)。
利大小腸(宗奭)。干食益人(蘇頌)。
根
【氣味】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熱病煩滿,目黃赤,小便黃,酒疸,搗取汁服一升,令人吐利即愈(蘇恭)。搗汁煎飲,治沙石淋痛(時珍)。
白話文:
[苜蓿]
[名稱解釋] 又名木粟、光風草。 李時珍說:苜蓿,郭璞寫作牧宿。意思是它的根能多年生長,可以餵養牛馬。羅願在《爾雅翼》中寫作木粟,意思是它的種子可以煮飯吃。葛洪在《西京雜記》中記載:樂遊苑裡有很多苜蓿。風吹過的時候,會發出蕭蕭的聲音。陽光照射在花朵上,閃耀著光彩。所以又叫懷風,也叫光風。茂陵人稱它為連枝草。《金光明經》裡稱它為塞鼻力迦。
[產地與用途] 陶弘景說:長安一帶有苜蓿園。北方人很重視它。江南地區不太吃,因為覺得沒什麼味道。國外還有另外一種苜蓿草,用來治療眼睛疾病,跟這裡說的不是同一種。 甄權說:外國人採集苜蓿的根當作土黃耆來使用。 陳承說:陝西一帶有很多,用來餵養牛馬,嫩的時候人也可以吃。它有宿根,割掉後會重新生長。 李時珍說:《雜記》記載:苜蓿原產於大宛,漢朝使者張騫帶回中國。但現在各地田野都有生長,陝西、甘肅一帶也有人種植,每年都會自己長出來。收割它的苗當蔬菜吃,一年可以收割三次。二月開始長苗,一棵有好幾十根莖,莖有點像藜。一枝三片葉子,葉子像決明子葉,但是只有指甲蓋大小,綠色鮮豔。夏天和秋天開細小的黃色花朵。結小而圓扁的豆莢,豆莢上有刺,一串一串的,老了就變成黑色。 裡面有像小米一樣的種子,可以煮飯,也可以釀酒。羅願把它當作鶴頂草,是錯誤的。鶴頂草其實是紅心藜。
[味道] 味道苦、平和、澀,沒有毒。 陳承說:味道微甜、清淡。甄權說:性質寒涼。少量食用對身體有益。吃多了會使寒氣進入筋骨,使人消瘦。 李鵬飛說:跟蜂蜜一起吃,會讓人拉肚子。
[功效] 能使腸胃舒適,對人有益,可以長期食用。 能使五臟功能順暢,使身體輕健,能清除脾胃的邪熱之氣,疏通小腸的各種熱毒,可以煮熟後加醬食用,也可以做成羹湯。 能疏通大小腸。曬乾食用對人有益。
[根的功效] 味道寒,沒有毒。 能治療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,眼睛發黃發紅,小便黃,酒黃疸,搗爛取汁喝一升,可以使人嘔吐或腹瀉,病就會好。搗爛取汁煎煮飲用,能治療沙石淋引起的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