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六卷 (15)
菜部第二十六卷 (15)
1. 乾薑
(《本經》中品)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附此。
【釋名】白薑(見下)。
白話文:
校正 從草部中移動至此。
釋名 白薑(見下文)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乾薑今惟出臨海、章安,數村解作之。蜀漢薑舊美,荊州有好薑,而並不能作乾者。凡作乾薑法:水淹三日,去皮置流水中六日,更刮去皮,然後曬乾,置瓷缸中釀三日,乃成。
頌曰:造法:採根於長流水洗過,日曬為乾薑。以漢、溫、池州者為良。陶說乃漢州乾薑法也。
白話文:
【集解】陶弘景說:現在只有臨海、章安這幾個村子能製作乾薑。過去蜀漢的乾薑品質最好,荊州的乾薑也不錯,但都無法製作出好的乾薑。製作乾薑的方法是:將生薑浸泡在水中三天,去除表皮後再浸泡在流動的清水中六天,然後颳去表皮,再曬乾,放入瓷缸中密封三天,最後才能完成。
頌曰:
製作方法:
採集薑根,在長流水中清洗乾淨,後在太陽下曬乾,成為乾薑。以漢州、溫州和池州產的為佳。
陶說:
這裡記載的是漢州製作乾薑的方法。
時珍曰:乾薑,以母薑造之。今江西、襄、均皆造,以白淨結實者為良,故人呼為白薑,又曰均薑。凡入藥並宜炮用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乾薑,是用母薑製成的,現在江西、襄陽、均州都出產乾薑,以潔白根結實者為優,因此人們稱之為白薑,也叫均薑。凡是入藥都要經過炮製後服用。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褚曰:苦、辛。好古曰:大熱。
恭曰:久服令人目暗。余同生薑。
時珍曰:《太清外術》言:孕婦不可食乾薑,令胎內消。蓋其性熱而辛散故也。
【主治】胸滿咳逆上氣,溫中止血,出汗,逐風濕痹,腸澼下痢。生者尤良(《本經》)。
白話文:
氣味:辛、溫,無毒。褚澄說:苦、辛。趙好古說:大熱。
恭(恭輔)說:長時間服用會導致視力模糊。和其他薑類藥材一樣。
李時珍說:《太清外術》中提到:孕婦不可食用乾薑,會導致胎兒流產。這是因為乾薑性熱辛散的緣故。
主治:胸悶、咳嗽、呼吸不暢、溫補止血、發汗、祛風濕痹、腹瀉。生薑的效果更好(根據《本經》)。
寒冷腹痛,中惡霍亂脹滿,風邪諸毒,皮膚間結氣,止唾血(《別錄》)。治腰腎中疼冷、冷氣,破血去風,通四肢關節,開五臟六腑,宣諸絡脈,去風毒冷痹,夜多小便(甄權)。消痰下氣,治轉筋吐瀉,腹臟冷,反胃乾嘔,瘀血撲損,止鼻洪,解冷熱毒,開胃,消宿食(大明)。主心下寒痞,目睛久赤(好古)。
【發明】元素曰:乾薑氣薄味厚,半沉半浮,可升可降,陽中之陰也。又曰:大辛大熱,陽中之陽。
白話文:
-
寒冷腹痛,中暑腹瀉脹滿,風邪諸毒,皮膚之間結塊氣體,能止唾血。(《別錄》)
-
治療腰腎中疼痛、寒冷,破血去風,疏通四肢關節,打開五臟六腑,疏通經絡脈絡,消除風毒冷痹,夜間小便多。(甄權)
-
消除痰液、下氣,治療抽筋、嘔吐、腹中寒冷,反胃乾嘔,瘀血損傷,止鼻出血,解熱毒,開胃,消積食。(大明)
-
主治心下寒痞,眼睛長時間發紅。(好古)
《發明》所載:乾薑性質溫和,氣味濃厚,半沉半浮,既能上行,又能下降,是陽中之陰。又說:乾薑辛熱特甚,是陽中之陽。
其用有四:通心助陽,一也;去臟腑沉寒痼冷,二也;發諸經之寒氣,三也;治感寒腹痛,四也。腎中無陽,脈氣欲絕,黑附子為引,水煎服之,名薑附湯。亦治中焦寒邪,寒淫所勝,以辛散之也。又能補下焦,故四逆湯用之。乾薑本辛,炮之稍苦,故止而不移,所以能治裡寒,非若附子行而不止也。理中湯用之者,以其回陽也。
白話文:
乾薑的用途有四種:一、使心臟與陽氣暢通;二、去除腹部和內臟的病寒和舊疾;三、驅發各器官寒氣;四、治療因受寒引起的腹痛。腎中沒有陽氣,脈搏的氣息將要斷絕,以黑附子作為引,用水煎服,叫做「薑附湯」。也治療中焦寒邪,以辛散的方式來治療寒濕。還能補益下焦,所以「四逆湯」使用乾薑。乾薑的本性辛熱,炮製後稍苦,所以能止而不移,因此能治療內在的病寒,不像附子會行而不止。理中湯使用乾薑,是因為它能使陽氣回升。
李杲曰:乾薑生辛炮苦,陽也。生則逐寒邪而發表,炮則除胃冷而守中。多用則耗散元氣,辛以散之,是壯火食氣故也,須以生甘草緩之。辛熱以散裡寒,同五味子用以溫肺,同入參用以溫胃也。
白話文:
李杲說:乾薑生薑味辛、炮製後味苦,屬陽。生薑可以驅趕體內的寒邪,並使之發散;炮製後的乾薑則可以去除胃裡的寒氣,並維持體內的平衡。如果過量使用乾薑,則會耗散元氣。乾薑辛味有發散的作用,會壯火耗氣,所以需要用甘草緩和它的作用。乾薑辛熱可以驅散體內的寒氣,與五味子一起使用可以溫肺,與人參一起使用可以溫胃。
好古曰:乾薑,心、脾二經氣分藥也,故補心氣不足。或言:乾薑辛熱而言補脾。今理中湯用之,言泄不言補,何也?蓋辛熱燥濕,泄脾中寒濕邪氣,非泄正氣也。又云:服乾薑以治中者,必僭上,不可不知。
白話文:
好古說:乾薑,具有補益心、脾二經氣分的藥性,因此能夠補益心氣不足。有人說:乾薑辛熱,但卻可以補益脾。現在理中湯中使用了乾薑,說的是治療泄瀉,而不是說補益脾,這是為什麼呢?那是因為乾薑辛熱,可以燥濕,驅散脾中的寒濕邪氣,而不是直接泄耗正氣。又說:服用乾薑來治療中焦的疾病,一定要注意不要服用過量,否則容易出現上火的情況,這一點必須要了解。
震亨曰:乾薑入肺中利肺氣,入腎中燥下濕,入肝經引血藥生血,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,故血虛發熱、產後大熱者用之。止唾血、痢血,須炒黑用之。有血脫色白而夭不澤脈濡者,此大寒也。宜乾薑之辛溫以益血,大熱以溫經。
白話文:
震亨說:乾薑入肺中可以利肺氣,入腎中可以燥下濕,入肝經可以引血藥生血,與補陰藥合用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,所以血虛發熱,產後大熱的人可用它。止唾血、痢血,要用炒黑了用。有血脫色白而夭不澤、脈濡的人,這是大寒的緣故。應該用乾薑的辛溫以益血,大熱以溫經。
時珍曰:乾薑,能引血藥入血分,氣藥入氣分,又能去惡養新,有陽生陰長之意,故血虛者用之;而人吐血、衄血、下血,有陰無陽者,亦宜用之。乃熱因熱用,從治之法也。
【附方】舊十三,新十五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乾薑,能夠引導補血藥進入血部,引導補氣藥進入氣部,還能祛除壞的、培育新的,有使陽生長、陰氣增長的意思,因此血虛的人可以用它;而吐血、流鼻血、便血等由於陰盛陽虛、陰液偏多的人,也適合使用它。這屬於「以熱治熱」的治療方法。
【附方】舊方十三種,新方十五種。
脾胃虛冷,不下食,積久羸弱成瘵者:用溫州白乾薑,漿水煮透,取出焙乾搗末,陳廩米煮粥飲丸梧子大。每服三、五十丸,白湯下。其效如神。(蘇頌《圖經》)。
白話文:
脾胃虛寒,吃不下飯,時間長了就會虛弱成癆病的人:用溫州白乾薑,用漿水煮透,取出焙乾搗成粉末,用陳年廩米煮成粥,把藥粉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、五十粒,用白開水送服。它的效果非常神奇。(蘇頌《圖經》)。
脾胃虛弱,飲食減少,易傷難化,無力肌瘦:用乾薑頻研四兩,以白餳切塊,水浴過,入鐵銚溶化,和丸梧子大。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。(《十便方》)。
白話文:
脾胃虛弱,飲食減少,食物易受傷難以消化,沒有力氣肌肉瘦弱:
使用乾薑頻頻研磨成四兩,用白餳切成塊,水浴過後,放入鐵銚溶化,和梧子一樣大的丸子。每次空腹時,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(《十便方》)。
頭暈吐逆,胃冷生痰也:用川乾薑(炮)二錢半,甘草(炒)一錢二分。水一鍾半,煎減半服。累用有效。(《傳信適用方》)。
白話文:
頭暈嘔吐,是由於胃部寒冷而產生的痰液所引起的。使用炮製過的川乾薑二錢半,炒過的甘草一錢二分,加入一鍾半的水煎煮,直到藥液減少一半時服用。連續服用,會有很好的療效。(《傳信適用方》)
心脾冷痛,暖胃消痰:二薑丸:用乾薑、高良薑等分。炮研末,糊丸梧子大。每食後,傷寒湯下三十丸。(《和劑局方》)。
心氣卒痛:乾薑末,米飲服一錢。(《外臺秘要》)。
白話文:
心臟和脾臟疼痛,暖胃化痰:二薑丸:取乾薑、高良薑等分量的藥材,打碎成粉末,糊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,用傷寒湯送下三十粒藥丸。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)
心氣突然疼痛時:將乾薑搗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一錢重。(出自《外臺祕要》)
陰陽易病傷寒後,婦人得病雖瘥,未滿百日,不可與男合。為病拘急,手足拳,腹痛欲死,丈夫名陰易,婦人名陽易,速宜汗之即愈。
白話文:
在中醫古文的描述中,若一個人在經歷了陰陽失調所引發的疾病,比如傷寒之後,女性雖然看似康復了,但是如果還不到一百天,她不應該與男性發生性行為。因為在這個時期,如果這樣做,可能會導致病情突然惡化,出現筋肉緊張、手腳蜷曲、腹部劇痛到近乎無法忍受的地步。這種情況下,男性可能會得到稱為「陰易」的病症,而女性則可能得到稱為「陽易」的病症。遇到這種情況,最妥善的處理方式是迅速使用發汗療法,這樣通常能夠使病情好轉並康復。
滿四日,不可治也:用乾薑四兩,為末。每用半兩,白湯調服。覆衣被出汗後,手足伸即愈。(《傷寒類要》方)。
白話文:
四天之後,就無法繼續治療了:用乾薑四兩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使用半兩,用溫開水調服。蓋上被子出汗後,手腳伸展開就能痊癒。(《傷寒類要》方)。
中寒水瀉:乾薑炮研末,粥飲服二錢,即效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寒痢青色:乾薑切大豆大。每米飲服六、七枚,日三夜一。累用得效。(《肘後方》)。
血痢不止:乾薑燒黑存性,放冷為末。每服一錢,米飲下,神妙。(姚氏《集驗》)。
白話文:
**寒水瀉:**研磨乾薑成粉末,用粥送服二錢,即可見效。(《千金方》)
**寒痢青色:**將乾薑切成黃豆大小的片狀,每次用米湯服用六、七片,一天三次,隔一天服用一次。連續服用直到見效。(《肘後方》)
**血痢不止:**將乾薑燒黑後留存性味,放涼後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米湯送服,神奇有效。(姚氏《集驗》)
脾寒瘧疾《外臺》:用乾薑、高良薑等分,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服。又:乾薑炒黑為末,臨發時以溫酒服三錢匕。(王氏《博濟方》)。
冷氣咳嗽結脹者:乾薑末,熱酒調服半錢。或餳糖丸噙。(姚僧坦方)。
白話文:
脾寒瘧疾,《外臺方》記載:將乾薑和高良薑等份製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杯水煎至七分後服用。另一種方法是將乾薑炒黑磨成粉末,在瘧疾發作之前用溫酒送服三錢匕。(王氏《博濟方》)
若因吹冷氣而引發咳嗽、胸悶、脹痛:將乾薑末以熱酒調和,每次服用半錢。或將乾薑末做成糖丸含服。(此方出自姚僧坦)
咳嗽上氣:用合州乾薑(炮)、皂莢(炮,去皮、子及蛀者)、桂心(紫色者,去皮,並搗篩)等分。煉白蜜和搗一二千杵,丸梧子大。每飲服三丸,嗽發即服,日三、五服。禁食蔥、面、油膩。其效如神。禹錫在淮南與李亞同幕府,李每治人而不出方,或誚其吝。李曰:凡人患嗽,多進冷藥。
白話文:
咳嗽上氣:用合州產的乾薑(炮製過)、皁莢(炮製過,去皮、籽及有蛀洞的)、桂心(紫色的,去皮,並搗碎篩過)等分。用煉過的白色蜂蜜和上述藥材混合,搗一千到兩千下,丸成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丸,咳嗽發作時即服用,一天服用三次到五次。忌食蔥、麵、油膩食物。療效非常神奇。禹錫在淮南與李亞同在幕府任職,李亞每次治病都不開藥方,有人責怪他小氣。李亞說:一般人咳嗽大多服用寒涼藥物。
若見此方用藥熱燥,必不肯服,故但出藥即多效也。試之信然。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。
虛勞不眠:乾薑為末,湯服三錢,取微汗出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吐血不止:乾薑為末,童子小便調服一錢,良。
鼻衄不止:乾薑削尖,煨,塞鼻中即止。(《廣利方》)。
齆鼻不通:乾薑末,蜜調塞鼻中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冷淚目昏:乾薑粉一字(炮),湯點洗之。(《聖濟錄》)。
赤眼澀痛:白薑末,水調貼足心,甚妙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目忽不見:令人嚼母薑,以舌日舐六、七次,以明為度。(《聖濟方》)。
目中卒痛:乾薑削圓滑,內眥中,有汁出拭之。味盡更易。(《千金》)。
牙痛不止:川薑(炮)、川椒等分為末。摻之。(《御藥院方》)。
白話文:
中醫古代文字
內容若見此方用藥熱燥,必不肯服,故但出藥即多效也。試之信然。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。
虛勞不眠:乾薑為末,湯服三錢,取微汗出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吐血不止:乾薑為末,童子小便調服一錢,良。
鼻衄不止:乾薑削尖,煨,塞鼻中即止。(《廣利方》)。
齆鼻不通:乾薑末,蜜調塞鼻中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冷淚目昏:乾薑粉一字(炮),湯點洗之。(《聖濟錄》)。
赤眼澀痛:白薑末,水調貼足心,甚妙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目忽不見:令人嚼母薑,以舌日舐六、七次,以明為度。(《聖濟方》)。
目中卒痛:乾薑削圓滑,內眥中,有汁出拭之。味盡更易。(《千金》)。
牙痛不止:川薑(炮)、川椒等分為末。摻之。(《御藥院方》)。
如果病人看到藥方裡用熱燥的藥,一定不肯服用。因此,藥方中使用的藥物儘量不要過於溫熱,這樣纔能有效。經過實踐證明,這個方法確實有效。(劉禹錫《傳信方》)。
虛弱失眠:將乾薑研成細末,用湯水沖服三錢,使身體微微出汗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吐血不止:將乾薑研成細末,用童子小便調和服用一錢,效果很好。
流鼻血不止:將乾薑削尖,放在火上烤熱,塞入鼻中即可止血。(《廣利方》)。
鼻塞不通:將乾薑研成細末,用蜜調和塞入鼻中。(《千金方》)。
流冷淚眼睛昏花:將乾薑研成細末(並經過炮製),用湯水調和後滴洗眼睛。(《聖濟錄》)。
眼睛發紅疼痛:將白薑研成細末,用清水調和敷貼在腳心,效果很好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突然視力模糊:請人嚼薑母,用舌頭反覆舐舐六、七次,直到視力清晰為止。(《聖濟方》)。
眼睛突然疼痛:將乾薑削成圓滑的形狀,放入眼角內,將滲出的汁液拭擦在疼痛處。汁液用完後再換新的乾薑。(《千金》)。
牙痛不止:將川薑(經過炮製)、川椒等分研成細末。敷在牙痛處。(《御藥院方》)。
斑豆厥逆,斑豆服涼藥多,手足厥冷,脈微。用乾薑(炮)二錢半,粉甘草(炙)一錢半。水二鍾,煎一鍾服。(龐安常《傷寒論》)。
癰疽初起:乾薑一兩,炒紫研末,醋調敷四圍,留頭,自愈。此乃東昌申一齋奇方也。(《諸症辨疑》)。
白話文:
斑豆厥逆:患者患有斑豆瘡,服用過多寒涼藥物後出現手足厥冷、脈搏微弱的症狀。
治療方法:使用炮製過的乾薑二錢半,炙過的粉甘草一錢半。加入二鍾水煎煮,取一鍾湯藥服用。(出自龐安常的《傷寒論》)
癰疽初起:
取一兩乾薑,炒紫後研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塗敷在癰疽周圍,留出中心,靜待自然癒合。這是東昌申一齋的奇特祕方。(出自《諸症辨疑》)
瘰癧不斂:乾薑為末,薑汁打糊和作劑,以黃丹為衣。每日隨瘡大小,入藥在內,追膿盡,生肉口合為度。如不合,以蔥白汁調大黃末擦之,即愈。(《救急方》)。
白話文:
瘰癧未完全消散:將乾薑研成細末,用薑汁把乾薑末調成糊狀,塗抹在傷口上,再用黃丹粉末敷蓋傷口。每天根據傷口的具體大小,將藥物塗抹於傷口內部,一直到膿液完全排出,傷口長出新的皮膚並癒合為止。如果傷口沒有癒合,可以用蔥白汁調勻大黃粉末塗擦傷口,就能夠治癒。(《救急方》)。
虎狼傷人:乾薑末敷之。(《肘後》)
猘犬傷人:乾薑末,水服二匕(生薑汁服亦良),並以薑炙熱熨之。
白話文:
**虎傷人:**用乾薑粉末敷上傷口。(《肘後方》記載)
**狼傷人:**用乾薑粉末,用溫水服用兩匙(用薑汁服用也很好),同時用薑炙熱來熨傷口。
蛇蠍螫人:乾薑、雄黃等分為末,袋盛佩之,蛇聞藥氣逆避人遇螫即以敷之,便定。(《廣利方》)
【附錄】天竺乾薑(《拾遺》),
白話文:
蛇蠍螫人:將乾薑、雄黃等分研磨成細末,裝入袋中佩帶。蛇聞到藥味會遠離,如果遇到螫傷,立即敷上藥末,很快就會平息。(《廣利方》)
【附錄】天竺的乾燥薑(《拾遺》)
藏器曰:味辛,溫,無毒。主冷氣寒中,宿食不消,腹脹下痢,腰背痛,痃癖氣塊,惡血積聚。生婆羅門國,一名胡乾薑,狀似薑,小黃色也。
白話文:
藏器說:乾薑是辛、溫的藥材,沒有毒性。可以治療因冷氣侵襲而引起的寒症,也可以治療停留在胃中的食物不易消化的情況、腹脹和腹瀉、腰背疼痛、積塊和惡血積聚。乾薑產在婆羅門國,又稱為胡乾薑,外形像生薑,小小的黃色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