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菜部第二十六卷 (1)

回本書目錄

菜部第二十六卷 (1)

1. 菜部第二十六卷

李時珍曰:凡草木之可茹者謂之菜。韭、薤、葵、蔥、藿,五菜也。《素問》云:五穀為養,五菜為充。所以輔佐穀氣,疏通壅滯也。古者三農生九穀,場圃藝草木,以備饑饉,菜固不止於五而已。我國初周定王圖草木之可濟生者四百餘種,為《救荒本草》,厥有旨哉。夫陰之所生,本在五味;陰之五宮,傷在五味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凡是能夠食用草木,我們稱之為蔬菜。韭菜、薤、葵菜、蔥、藿,是五種主要的蔬菜。《素問》中說:五種穀物能養生,五種蔬菜能充實身體。之所以需要食用蔬菜,是輔助穀物的效果,疏通身體的滯氣。古時候的三農種出了九種穀物,在田間種植草木,以備飢荒之需,而蔬菜的種類當然不只五種。我們國家的周定王,曾經繪製出四百多種可以拯救饑荒的草木,寫成了《救荒本草》,目的非常明確。陰氣產生的緣由,在於五味;陰氣的五種器官,受到傷害是由於五味的緣故。

謹和五味,臟腑以通,氣血以流,骨正筋柔,腠理以密,可以長久。是以內則有訓,食醫有方,菜之於人,補非小也。但五氣之良毒各不同,五味之所入有偏勝,民生日用而不知。乃搜可茹之草,凡一百五種為菜部。分為五類:曰薰辛,曰柔滑,曰蓏,曰水,曰芝栭。舊本菜部三品,共六十五種。

白話文:

謹慎調和五味,就能使臟腑通暢,氣血流通,筋骨強壯,皮膚緊緻細膩,可以延年益壽。因此,《內經》中就有關於飲食的訓導,《食醫》中有關於飲食的方劑,蔬菜對於人體的補益作用並不小。但是五種氣味的良毒各不相同,五種味道所引起的偏勝不同,一般人卻不知道。於是蒐集可食用的野菜,共計一百五種,作為蔬菜部。分為五類:香辛類、柔滑類、根莖類、水生類、菌藻類。舊有的蔬菜部三品,共計六十五種。

今併入五種,移十三種入草部,六種入果部。自草部移入及並二十三種,自谷部移入一種,果部移入一種,外類有名未用移入三種。

白話文:

如今,將五種歸併在一起,將十三種移入草部,六種移入果部。從草部移入歸併的二十三種,從谷部移入一種,果部移入一種,在其他類別中有名稱但未使用的,移入三種。

《神農本草經》一十三種(梁陶弘景注),《名醫別錄》一十八種(梁陶弘景注),《唐本草》七種(唐蘇恭),《千金食治》二種(唐孫思邈),《本草拾遺》一十三種(唐陳藏器),《食療本草》三種(唐孟詵、張鼎),《食性本草》一種(南唐陳士良),《蜀本草》二種(蜀韓保升),《日華本草》二種(宋人大明),《開寶本草》六種(宋馬志),《嘉祐本草》九種(宋掌禹錫),《圖經本草》四種(宋蘇頌),《證類本草》一種(宋唐慎微),《日用本草》三種(元吳瑞),《食物本草》二種(明汪穎),《食鑑本草》一種(明寧原),《救荒本草》二種(明周王),《本草綱目》一十六種(明李時珍)

白話文:

《神農本草經》有十三種藥物,梁代的陶弘景對其進行了註釋。《名醫別錄》有十八種藥物,梁代的陶弘景對其進行了註釋。《唐本草》有七種藥物,唐代的蘇恭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千金食治》有兩種藥物,唐代的孫思邈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本草拾遺》有十三種藥物,唐代的陳藏器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食療本草》有三種藥物,唐代的孟詵和張鼎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食性本草》有一種藥物,南唐的陳士良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蜀本草》有兩種藥物,蜀地的韓保升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日華本草》有兩種藥物,宋代的和大明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開寶本草》有六種藥物,宋代的馬志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嘉祐本草》有九種藥物,宋代的掌禹錫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圖經本草》有四種藥物,宋代的蘇頌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證類本草》有一種藥物,宋代的唐慎微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日用本草》有三種藥物,元代的吳瑞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食物本草》有二種藥物,明代的汪穎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食鑑本草》有一種藥物,明代的寧原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救荒本草》有二種藥物,明代的周王對其進行了編撰。《本草綱目》有十六種藥物,明代的李時珍對其進行了編撰。

【附註】魏李當之《藥錄》,《吳普本草》,宋雷斅《炮炙》,齊徐之才《藥對》,唐甄權《藥性》,蕭炳《四聲》,唐李珣《海藥》,楊損之《刪繁》,宋寇宗奭《衍義》,金張元素《珍珠囊》,元李杲《法象》,王好古《湯液》,元朱震亨《補遺》,明汪機《會編》,明陳嘉謨《蒙筌》

白話文:

  1. 《藥錄》:魏晉時期李當之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常見的藥物及其藥性、用法等。

  2. 《吳普本草》:吳普所著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常見的藥物及其藥性、用法等。

  3. 《炮炙》:宋代雷斅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記載了當時常用的中藥炮製方法。

  4. 《藥對》:齊代徐之才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常見的藥物配伍禁忌。

  5. 《藥性》:唐代甄權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詳細論述了當時常見藥物的藥性、功效等。

  6. 《四聲》:蕭炳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以四聲法分類收錄了當時常見的藥物。

  7. 《海藥》:唐代李珣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海上出產的藥物。

  8. 《刪繁》:楊損之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刪除了當時藥典中繁瑣的內容,使藥典更為簡潔實用。

  9. 《衍義》:宋代寇宗奭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對前人藥典進行了補充和糾正。

  10. 《珍珠囊》:金代張元素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常見的藥物及藥方。

  11. 《法象》:元代李杲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記載了當時常見的中醫藥理論及方劑。

  12. 《湯液》:王好古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收錄了當時常見的中醫藥方劑。

  13. 《補遺》:元代朱震亨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對前人藥典進行了補充。

  14. 《會編》:明代汪機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匯編了當時常用的藥典。

  15. 《蒙筌》:明代陳嘉謨編纂的中醫藥典籍,以淺顯易懂的文字介紹了當時常見的中醫藥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