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32)
草部第十二卷 (32)
1. 葳蕤
(《外臺秘要》)乳石發熱:葳蕤三兩,炙甘草二兩,生犀角一兩。水四升,煮一升半,分三服。(《聖惠方》)癇後虛腫:小兒癇病瘥後,血氣上虛,熱在皮膚,身面俱腫。葳蕤、葵子、龍膽、茯苓、前胡等分,為末。每服一錢,水煎服。(《聖濟總錄》)
【附錄】鹿藥(《開寶》),志曰:鹿藥甘,溫,無毒。主風血,去諸冷,益老起陽,浸酒服之。生姑藏已西,苗根並似黃精,鹿好食其根。
時珍曰:胡洽居士言:鹿食九種解毒之草,此其一也。或云即是萎蕤,理亦近之。姑附以俟考訪。委蛇(音威貽),《別錄》曰:味甘,平,無毒。主消渴少氣,令人耐寒。生人家園中,大枝長鬚,多葉而兩兩相值,子如芥子。
時珍曰:此亦似是葳蕤,並俟考訪。
白話文:
葳蕤
乳石發熱(乳房腫痛發熱):用葳蕤三兩、炙甘草二兩、生犀角一兩,加水四升,煎煮至一升半,分三次服用。
小兒癇症痊癒後虛腫:小兒癲癇病好轉後,因氣血不足,導致皮膚發熱,身體和臉部腫脹。將葳蕤、葵子、龍膽、茯苓、前胡等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,用水煎服。
附錄:
鹿藥:《開寶本草》記載:鹿藥味甘、性溫,無毒,能治療風濕痺痛,去除寒邪,滋補老年人,壯陽。生長在姑藏山以西,植株和根莖都像黃精,鹿很喜歡吃它的根。李時珍說:胡洽居士說鹿吃九種解毒的草藥,鹿藥就是其中一種。有人說鹿藥就是萎蕤,兩者性質也比較接近,姑且附錄在此,留待後人考證。
委蛇(音威貽):《名醫別錄》記載:委蛇味甘、性平,無毒,能治療消渴、氣虛,使人耐寒。生長在人家園子裡,枝條粗大,長有鬚根,葉片茂盛,兩兩相對生長,種子像芥菜種子一樣。李時珍說:委蛇也可能就是葳蕤,同樣留待後人考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