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五卷 (7)
谷部第二十五卷 (7)
1. 曲
(宋《嘉祐》)
【釋名】酒母。
白話文:
【解說】酒麴。
時珍曰:曲以米、麥包罨而成,故字從麥、從米、從包省文,會意也。酒非曲不生,故曰酒母。《書》云:若作酒醴,爾惟麴櫱。是矣。劉熙《釋名》云:曲,朽也,郁使生衣敗朽也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曲,六月作者良。入藥須陳久者,炒香用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曲是用米、麥包罨而成,所以字形由麥、米、包三字簡化而來,是會意的字。酒沒有曲就無法生成,所以稱曲為酒母。《尚書》中說:如果做酒漿,你只要用曲就可以了。這是對的。劉熙在《釋名》中說:曲,是朽的意思,用曲鬱結使酒漿生出酒衣,使之腐朽。
繁體中文:
集解,藏器曰:曲,六月者良。入藥須陳久者,炒香用。
根據《集解》藏器篇的記載:曲,六月製作的曲質量較好。用於藥物時,需要使用存放時間較久的曲,炒香後使用。
時珍曰:曲有麥、面、米造者不一,皆酒醋所須,俱能消導,功不甚遠。造大小麥曲法:用大麥米或小麥連皮,井水淘淨,曬乾。六月六日磨碎,以淘麥水和作塊,楮葉包紮,懸風處,七十日可用矣。造面曲法:三伏時,用白麵五斤,綠豆五升,以蓼汁煮爛。辣蓼末五兩,杏仁泥十兩,和踏成餅,楮葉裹懸風處,候生黃收之。
白話文:
李時珍說:曲有麥曲、麵曲、米麴三種,製作方法不同,都是釀酒醋所需的材料,都有消積導滯的作用,但功效不甚顯著。製作大小麥曲的方法:用大麥米或帶皮小麥,用井水淘洗乾淨,曬乾。六月六日將麥子磨碎,用淘麥水和成團,用楮葉包好,懸掛在通風處,七 十天後即可使用。製作麵曲的方法:在三伏天,用白麵五斤,綠豆五升,用蓼汁煮熟。加入辣蓼末五兩,杏仁泥十兩,和在一起做成餅,用楮葉包好,懸掛在通風處,等到曲餅表面長出黃毛,就可以收穫了。
造白曲法:用面五斤,糯米粉一斗,水拌微濕,篩過踏餅,楮葉包掛風處,五十日成矣。又米曲法:用糯米粉一斗,自然蓼汁和作圓丸,楮葉包掛風處,七七日曬收。此數種曲皆可入藥。其各地有入諸藥草及毒藥者,皆有毒,惟可造酒,不可入藥也。
白話文:
製作白曲的方法:用五斤麵粉、一斗糯米粉,加水拌勻至微濕,篩過後用腳踏成餅狀,用楮葉包起來掛在通風處,五十天後即可製成。
製作米曲的方法:用一斗糯米粉,加入蓼汁攪拌成圓球狀,用楮葉包起來掛在通風處,七七四十九天後曬乾收存。
這幾種曲藥都可以入藥。有些地方會在曲藥中添加草藥或毒藥,這些都有毒,只能用來釀酒,不能入藥。
小麥曲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
震亨曰:麩皮曲:涼,入大腸經。
白話文:
藥性
味道甘醇,屬溫性,無毒。
李時珍說:麩皮製作的曲:性涼,歸屬大腸經。
【主治】消穀止痢(《別錄》)。平胃氣,消食痔,治小兒食癇(蘇恭)。調中下氣,開胃,療臟腑中風寒(藏器)。主霍亂、心膈氣、痰逆,除煩,破癥結(孟詵)。補虛,去冷氣,除腸胃中塞,不下食,令人有顏色(吳瑞)。落胎,並下鬼胎(《日華》)。止河魚之腹疾(梁簡文帝《勸醫文》)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能治療腹瀉(《別錄》)。緩和胃氣,消除消化不良引起的痔瘡,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當導致的癲癇(蘇恭)。調解中焦、降氣、促進食慾,治療臟腑中風寒(藏器)。主治霍亂、心痛、痰氣上逆,消除煩躁不安,破除癥結(孟詵)。補虛,去除寒氣,清除腸胃中的積滯,沒有食慾,讓人有光澤的膚色(吳瑞)。墮胎,並下墮鬼胎(《日華》)。治療吃河魚後的腹瀉(梁簡文帝《勸醫文》)。
大麥曲
【氣味】同前。
【主治】消食和中,下生胎,破血。取五升,以水一斗煮三沸,分五服,其子如糜,令母肥盛(時珍)。
面曲、米曲
【氣味】同前。
【主治】消食積、酒積、
糯米積,研末酒服立愈。余功同小麥曲(時珍。出《千金》)。
【附方】舊五,新四。
米穀食積:炒曲末,白湯調服二錢,日三服。
白話文:
大麥曲
【氣味】與小麥曲相同。
【主治】消食和中,促進胎兒生長,破血。取五升大麥曲,加一斗水煮沸三次,分五次服用,大麥曲的渣滓如稀飯般,能讓母親體格強壯。(李時珍)
面曲、米曲
【氣味】與小麥曲相同。
【主治】消食積、酒積、糯米積,研成細末用酒送服,立竿見影。其他功效與小麥曲相同。(李時珍,出自《千金方》)
【附方】舊記載為五種,新記載為四種。
米穀食積:炒焦的曲末,用白開水調服二錢,每日三次。
三焦滯氣:陳曲(炒)、萊菔子(炒)等分。每用三錢,水煎,入麝香少許服。(《普濟》)。小腹堅大如盤,胸滿,食不能消化:用曲末,湯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千金》)。
白話文:
三焦滯氣:
- 陳曲(炒)、萊菔子(炒),等分。
- 每次用三錢,用開水煎煮,加入少許麝香服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小腹堅大如盤,胸滿,食不能消化:
- 用曲末,用湯送服方寸匕,每天三次。(《千金方》)。
水痢百起:六月六日曲(炒黃)、馬藺子等分,為末,米飲服方寸匕。無馬藺子,用牛骨灰代之。(《普濟方》)。
白話文:
水痢頻繁發作:六月六日將曲(炒黃)、馬藺子等分,研磨成細末,用米湯送服方寸匕的量。若無馬藺子,可以用牛骨灰代替。(《普濟方》)。
赤白痢下,水穀不消:以曲熬粟米粥,服方寸匕,日四、五服。(《肘後方》)。
白話文:
赤白痢下,水谷不消化:用酒麴發酵過的粟米煮粥,服用方寸匕,每天服用四到五次。(《肘後方》)。
酒毒便血:曲一塊,濕紙包煨,為末。空心米飲服二錢,神效。
傷寒食復:曲一餅,煮汁飲之,良。(《類要方》)。
胎動不安,或上搶心,下血者:生曲餅研末,水和絞汁,服三升。(《肘後》)。
狐刺尿瘡:曲末和獨頭蒜,杵如麥粒,納瘡孔中,蟲出愈。(《古今錄驗》)。
白話文:
酒毒便血: 將麴餅一塊用濕紙包起來煨熟,研磨成粉末。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二錢,非常有效。
傷寒食復: 將麴餅一餅煮汁飲用,效果良好。(《類要方》)
胎動不安,或上搶心,下血: 將生麴餅研磨成粉末,用水攪拌絞取汁液,服下三升。(《肘後》)
狐刺尿瘡: 將麴粉末和獨頭蒜混合,搗碎成麥粒狀,塞入瘡孔中,蟲子跑出來後即可痊癒。(《古今錄驗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