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二卷 (23)
草部第十二卷 (23)
1. 薺苨
【發明】時珍曰:
薺苨寒而利肺,甘而解毒,乃良品也,而世不知用,惜哉。按葛洪《肘後方》云:一藥而兼解眾毒者,惟薺苨汁濃飲二升,或煮嚼之,亦可作散服。此藥在諸藥中,毒皆自解也。又張鷟《朝野僉載》云:各醫言虎中藥箭,食清泥而解;野豬中藥箭,豗薺苨而食。物猶知解毒,何況人乎?又孫思邈《千金方》,治強中為病,莖長興盛,不交精出,消渴之後,發為癰疽,有薺苨丸、豬腎薺苨湯方,此皆本草所未及者。然亦取其解熱解毒之功爾,無他義。
【附方】舊四,新三。強中消渴:豬腎薺苨湯:治強中之病,莖長興盛,不交精液自出,消渴之後,即發癰疽。皆由恣意色欲,或餌金石所致,宜此以制腎中熱也。用豬腎一具,薺苨、石膏各三兩,人參、茯苓、磁石、知母、葛根、黃芩、栝蔞根、甘草各二兩,黑大豆一升,水一斗半,先煮豬腎、大豆,取汁一斗,去滓下藥,再煮三升,分三服。後人名為石子薺苨湯。
又薺苨丸:用薺苨、大豆、茯神、磁石、栝蔞根、熟地黃、地骨皮、玄參、石斛、鹿茸各一兩,人參、沉香各半兩。為末,以豬肚治淨煮爛,杵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(並《千金方》)
疔瘡腫毒:生薺苨根搗汁,服一合,以滓敷之,不過三度。(《千金翼》)
面上皯皰:薺苨、肉桂各一兩。為末。每用方寸匕,酢漿服之,日一服。又滅瘢痣。(《聖濟總錄》)
解諸蠱毒:薺苨根搗末,飲服方寸匕,立瘥。(陳延之《小品方》)
解鉤吻毒:鉤吻葉與芹葉相似,誤食之殺人。惟以薺苨八兩,水六升,煮取三升,每服五合,日五服。(仲景《金匱玉函》)
解五石毒:薺苨生搗汁,多服之,立瘥。(蘇頌《圖經》)
白話文:
薺苨具有寒涼的特性,能清肺利肺,且甘甜味能解毒,是上好的藥材,可惜世人卻少用,實在可惜。葛洪的《肘後方》記載,薺苨汁濃縮飲用二升,或煮熟嚼食,亦可磨成粉末服用,能解百毒。此藥獨特之處在於其毒性可自行解脫。張鷟的《朝野僉載》記載,虎被箭射中,會吃乾淨的泥土解毒;野豬被箭射中,則會啃食薺苨。動物都知道用它解毒,何況人呢?孫思邈的《千金方》中,記載用薺苨治療因縱慾過度導致的諸多疾病,例如莖部過度生長、性交時精液自行流出、消渴之後又生癰疽等,書中記載了薺苨丸和豬腎薺苨湯的方劑,這些都是本草綱目裡沒有記載的。這些方劑主要還是利用薺苨的清熱解毒功效。
以下是一些運用薺苨的方劑:
治療因縱慾過度或服用金石藥物導致的腎虛、消渴、癰疽等症狀:豬腎薺苨湯,以豬腎、薺苨、石膏等藥材熬煮而成,用以清泄腎中之熱。後人稱之為石子薺苨湯。
治療因縱慾過度導致的腎虛等症狀:薺苨丸,以薺苨、大豆、茯神等多種藥材製成丸藥服用。
治療疔瘡腫毒:將新鮮的薺苨根搗碎取汁服用,並以藥渣敷於患處。
治療面部皯皰(疹子):將薺苨和肉桂研磨成粉末,用醋送服。也可用於去除瘢痕和黑痣。
治療各種蠱毒:將薺苨根搗碎成粉末服用,可迅速見效。
治療鉤吻中毒:以薺苨煮水服用。
治療五石散中毒:將新鮮的薺苨搗碎取汁服用,可迅速見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