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
1. 谷部第二十五卷
2. 谷之四
(造釀類二十九種)
白話文:
(釀造類的共有二十九種)
3. 大豆豉
(《別錄》中品)
【釋名】時珍曰:按:劉熙《釋名》云:豉,嗜也。調和五味,可甘嗜也。許慎《說文》謂豉為配鹽幽菽者,乃咸豉也。
【集解】弘景曰:豉出襄陽、錢塘者香美而濃,入藥取中心者佳。
藏器曰:蒲州豉味鹹,作法與諸豉不同,其味烈。陝州有豉汁,經年不敗,入藥並不如今之豉心,為其無鹽故也。
詵曰:陝府豉汁,甚勝常豉。其法以大豆為黃蒸,每一斗,加鹽四升,椒四兩,春三日、夏二日、冬五日即成。半熟加生薑五兩,既潔淨且精也。時珍曰:豉,諸大豆皆可為之,以黑豆者入藥。有淡豉、咸豉,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,當隨方法。其豉心乃合豉時取其中心者,非剝皮取心也。
此說見《外臺秘要》。造淡豉法:用黑大豆二、三斗,六月內淘淨,水浸一宿瀝乾,蒸熟取出攤席上,候微溫蒿覆。每三日一看,候黃衣上遍,不可太過。取曬簸淨,以水拌乾溼得所,以汁出指間為準。安甕中,築實,桑葉蓋厚三寸,密封泥,於日中曬七日,取出,曝一時,又以水拌入甕。
如此七次,再蒸過,攤去火氣,甕收築封即成矣。造咸豉法:用大豆一斗,水浸三日,淘蒸攤罯,候上黃取出簸淨,水淘曬乾。每四斤,入鹽一斤,薑絲半斤,椒、橘、蘇、茴、杏仁拌勻,入甕。上面水浸過一寸,以葉蓋封口,曬一月乃成也。造豉汁法:十月至正月,用好豉三斗,清麻油熬令煙斷,以一升拌豉蒸過,攤冷曬乾,拌再蒸,凡三遍以白鹽一斗搗和,以湯淋汁三、四斗,入淨釜。下椒、薑、蔥、橘絲同煎,三分減一,貯於不津器中,香美絕勝也。
有麩豉、瓜豉、醬豉諸品皆可為之,但充食品,不入藥用也。
淡豉,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
思邈曰:苦、甘,寒,澀。得醯良。
杲曰:陰中之陰也。
【主治】傷寒頭痛寒熱,瘴氣惡毒,煩躁滿悶,虛勞喘吸,兩腳疼冷。殺六畜胎子諸毒(《別錄》)。治時疾熱病發汗。熬末,能止盜汗,除煩躁。生搗為丸服,治寒熱風,胸中生瘡。煮服,治血痢腹痛。研塗陰莖生瘡(《藥性》)。治瘧疾骨蒸,中毒藥蠱氣,犬咬(大明)。下氣調中,治傷寒溫毒發癍嘔逆(時珍。《千金》治溫毒黑膏用之)。
蒲州豉
【氣味】咸,寒,無毒。
【主治】解煩熱熱毒,寒熱虛勞,調中發汗,通關節,殺腥氣,傷寒鼻塞。陝州豉汁:亦除煩熱(藏器)。
【發明】弘景曰:豉,食中常用。春夏天氣不和,蒸炒以酒漬服之至佳。依康伯法,先以醋、酒溲蒸曝燥,麻油和,再蒸曝之,凡三過,末椒、姜治和進食,大勝今時油豉也。患腳人,常將漬酒飲之,以滓敷腳,皆瘥。
頌曰:古今方書用豉治病最多,江南人善作豉,凡得時氣,即先用蔥豉湯服之取汗,往往便瘥也。
時珍曰:陶說康伯豉法,見《博物志》,云原出外國,中國謂之康伯,乃傳此法之姓名耳。其豉調中下氣最妙。黑豆性平,作豉則溫。既經蒸罯,故能升能散。得蔥則發汗,得鹽則能吐,得酒則治風,得薤則治痢,得蒜則止血,炒熟則又能止汗,亦麻黃根節之義也。
【附方】舊三十一,新一十九。
傷寒發汗:頌曰:葛洪《肘後方》云:傷寒有數種,庸人卒不能分別者,今取一藥兼療之。凡初覺頭痛身熱,脈洪,一、二日,便以蔥豉湯治之。用蔥白一虎口,豉一升,綿裹,水三升,煮一升,頓服。不汗更作,加葛根三兩;再不汗,加麻黃三兩。《肘後》又法:用蔥湯煮米粥,入鹽豉食之,取汗。
又法:用豉一升,小男溺三升,煎一升,分服取汗。傷寒不解,傷寒汗出不解,已三、四日,胸中悶惡者:用豉一升,鹽一合,水四升,煮一升半,分服取吐,此秘法也。(《梅師方》)。
闢除溫疫:豉和白朮浸酒,常服之。(《梅師》)。
傷寒懊憹,吐下後心中懊憹,大下後身熱不去,心中痛者,並用梔子豉湯吐之:肥梔子十四枚,水二盞,煮一盞,入豉半兩,同煮至七分,去滓服。得吐,止後服。(《傷寒論》)。傷寒餘毒,傷寒後毒氣攻手足,及身體虛腫:用豉五合微炒,以酒一升半,同煎五七沸,任性飲之。(《簡要濟眾》)。
傷寒目翳:燒豉二、七枚,研末吹之。(《肘後》)。
傷寒暴痢:《藥性論》曰:以豉一升,薤白一握,水三升,煮薤熟,納豉更煮,色黑去豉,分為二服。
血痢不止:用豉、大蒜等分。杵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鹽湯下。(王氏《博濟》)。
血痢如刺:《藥性論》曰:以豉一升,水漬相淹,煎兩沸,絞汁頓服。不瘥再作。
赤白重下:葛氏:用豆豉熬小焦,搗服一合,日三。或炒焦,以水浸汁服,亦驗。《外臺》:用豉心(炒為末)一升,分四服,酒下,入口即斷也。
臟毒下血:烏犀散:用淡豉十文,大蒜二枚(煨)。同搗丸梧子大。煎香菜湯服二十丸,日二服,安乃止,永絕根本,無所忌。廬州彭大祥雲:此藥甚妙,但大蒜九蒸乃佳,仍以冷齏水送下。昔朱元成言其侄及陸子楫提刑皆服此,數十年之疾,更不復作也。(究原方)。
小便血條:淡豆豉一撮。煎湯空腹飲。或入酒服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。
瘧疾寒熱:煮豉湯飲數升,得大吐即愈。(《肘後方》)。
小兒寒熱,惡氣中人:以濕豉研丸雞子大,以摩腮上及手足心六、七遍,又摩心、臍上,旋旋咒之了,破豉丸看有細毛,棄道中,即便瘥也。(《食醫心鏡》)。
盜汗不止:詵曰:以豉一升微炒香,清酒三升漬三日,取汁冷暖任服。不瘥更作,三兩劑即止。
齁喘痰積:凡天雨便發,坐臥不得,飲食不進,乃肺竅久積冷痰,遇陰氣觸動則發也。用此一服即愈,服至七、八次,即出惡痰數升,藥性亦隨而出,即斷根矣:用江西淡豆豉一兩,蒸搗如泥,入砒霜末一錢,枯白礬三錢,丸綠豆大。每用冷茶、冷水送下七丸,甚者九丸,小兒五丸,即高枕仰臥。忌食熱物等。(《皆效方》)。
風毒膝攣,骨節痛:用豉心、五升,九蒸九曝,以酒一斗浸經宿,空心隨性溫飲。(《食醫心鏡》)。
手足不隨:豉三升,水九升,煮三升,分三服。又法:豉一升微熬,囊貯漬三升酒中三宿。溫服,常令微醉為佳。(《肘後》)。
頭風疼痛:豉湯洗頭,避風取瘥。(孫真人方)。
卒不得語:煮豉汁,加入美酒,服之。(《肘後》)。
喉痹不語:煮豉汁一升,服,覆取汗,仍著桂末於舌下,漸咽之。(《千金》)。
咽生息肉:鹽豉和搗塗之。先刺破出血乃用,神效。(《聖濟總錄》)。
口舌生瘡,胸膈疼痛者:用焦豉末,含一宿即瘥。(《聖惠方》)。
舌上血出,如針孔者:豉三升,水三升,煮沸。服一升,日三服。(葛氏方)。
墮胎血下煩滿:用豉一升,水三升,煮三沸,調鹿角末服方寸匕。(《子母秘錄方》)。
妊娠動胎:豉汁服妙。(華佗方也。同上)。婦人難產,乃兒枕破與敗血裹其子也,以勝金散逐其敗血,即順矣:用鹽豉一兩,以舊青布裹了,燒赤乳細,入麝香一錢,為末。取秤錘燒紅淬酒,調服一大盞。(郭稽中方)。
小兒胎毒:淡豉煎濃汁,與三、五口,其毒自下。又能助脾氣,消乳食。(《聖惠》)。
小兒哯乳:用鹹豉七個(去皮),膩粉一錢,同研,丸黍米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藿香湯下。(《全幼心鑑》)。
小兒丹毒,作瘡出水:豉炒煙盡為末,油調敷之。(姚和眾方)。
小兒頭瘡:以黃泥裹,煨熟取研,以蓴菜油調敷之。(《勝金》)。
發背癰腫,已潰、未潰:用香豉三升,入少水搗成泥,照腫處大小作餅,厚三分。瘡有孔,勿覆孔上。鋪豉餅,以艾列於上灸之。但使溫溫,勿令破肉。如熱痛,即急易之,患當減。快得安穩,一日二次灸之。如先有孔,以汁出為妙。(《千金方》)。
一切惡瘡:熬豉為末,敷之,不過三、四次。(出楊氏《產乳》)。
陰莖生瘡,痛爛者:以豉一分,蚯蚓濕泥二分,水研和塗上,干即易之。禁熱食、酒、蒜、芥菜。(《藥性論》)。
蠼螋尿瘡:杵豉敷之。良。(《千金》)。
蟲刺螫人:豉心嚼敷,少頃見豉中有毛即瘥。不見再敷,晝夜勿絕,見毛為度。(《外臺》)。
蹉跌破傷筋骨:用豉三升,水三升,漬濃汁飲之,止心悶。(《千金》)。
毆傷瘀聚,腹中悶滿:豉一升,水三升,煮三沸,分服。不瘥再作。(《千金》)。
解蜀椒毒:豉汁飲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中牛馬毒:豉汁,和人乳頻服之,效。(《衛生易簡》)。
小蛤蟆毒,小蛤蟆有毒,食之令人小便秘澀,臍下悶痛,有至死者:以生豉一合,投新汲水半碗,浸濃汁,頓飲之,即愈。(《茆亭客話》)。
中酒成病:豉、蔥白各半升,水二升,煮一升,頓服。(《千金方》)。
服藥過劑,悶亂者:豉汁飲之。(《千金》)
雜物眯目不出:用豉三、七枚,浸水洗目,視之即出。(《總錄方》)。
刺在肉中:嚼豉塗之。(《千金方》)。
小兒病淋:方見蒸餅發明下。
腫從腳起:豉汁飲之,以滓敷之。(《肘後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