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谷部第二十四卷 (6)
谷部第二十四卷 (6)
1. 刀豆
(《綱目》)
【釋名】挾劍豆。
時珍曰:以莢形命名也。案: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云:樂浪有挾劍豆,莢生橫斜,如人挾劍。即此豆也。
【集解】穎曰:刀豆長尺許,可入醬用。
時珍曰:刀豆,人多種之。三月下種,蔓生引一、二丈,葉如豇豆葉而稍長大,五、六、七月開紫花如蛾形。結莢,長者近尺,微似皂莢,扁而劍脊,三稜宛然。嫩時煮食、醬食、蜜煎皆佳。老則收子,子大如拇指頭,淡紅色。同豬肉、雞肉煮食,尤美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溫中下氣,利腸胃,止呃逆,益腎補元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刀豆本草失載,惟近時小書載其暖而補元陽也。又有人病後呃逆不止,聲聞鄰家。或令取刀豆子燒存性,白湯調服二錢即止。此亦取其下氣歸元,而逆自止也。
白話文:
【釋名】又稱挾劍豆。
李時珍說:因為豆莢形狀像刀劍而得名。根據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記載,樂浪這個地方有挾劍豆,豆莢橫向生長,斜斜的像人挾著劍一樣,指的就是這種豆子。
【生長採集】穎說:刀豆長度約一尺,可以做成醬食用。
李時珍說:刀豆,很多人種植。三月播種,藤蔓生長可以延伸到一兩丈長,葉子像豇豆葉但稍大,五六七月開紫色的像蛾一樣的花。結出的豆莢,長的將近一尺,有點像皂莢,扁平且有像劍脊一樣的凸起,三稜形狀明顯。嫩的時候煮著吃、做成醬吃、用蜜煎都很好。老了就採收豆子,豆子像拇指頭大小,淡紅色。和豬肉、雞肉一起煮著吃,味道特別好。
【性味】味道甘甜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【功效】能夠溫暖脾胃、使氣往下行、通利腸胃、停止打嗝、補益腎氣,補充元氣(李時珍)。
【闡述】李時珍說:刀豆以前的本草書籍沒有記載,只有近代的書籍記載它溫熱並能補充元陽。另外,有人病後打嗝不止,聲音大到鄰居都聽得到。有人叫他把刀豆子燒到半焦,研成粉末,用白開水沖服二錢,打嗝就停止了。這也是利用它使氣下行,恢復元氣,所以打嗝就止住了。
2. 黎豆
(《拾遺》)
【校正】自草部移入此。
【釋名】貍豆(《綱目》)、虎豆。
藏器曰:豆子作貍首文,故名。
時珍曰:黎亦黑色也。此豆莢老則黑色,有毛露筋,如虎、貍指爪,其子亦有點,如虎、貍之斑,煮之汁黑,故有諸名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黎豆生江南,蔓如葛,子如皂莢子,作貍首文。人炒食之,別無功用。陶氏注蚺蛇膽云如黎豆者,即此也。《爾雅》云:諸慮一名虎涉。又注櫐根云:苗如豆。《爾雅》:攝,虎櫐。郭璞注云:江東呼櫐為藤,似葛而粗大。纏蔓林樹,莢有毛刺。一名豆搜,今虎豆也,千歲櫐是矣。
時珍曰:《爾雅》虎櫐,即貍豆也。古人謂藤為櫐,後人訛櫐為貍矣。《爾雅》山櫐、虎櫐,原是二種。陳氏合而為一,謂諸慮一名虎涉,又以為千歲櫐,並誤矣。千歲櫐見草部。貍豆野生,山人亦有種之者。三月下種生蔓。其葉如豇豆葉,但文理偏斜。六、七月開花成簇,紫色,狀如扁豆花。
一枝結莢十餘,長三、四寸,大如拇指,有白茸毛。老則黑而露筋,宛如干熊指爪之狀。其子大如刀豆子,淡紫色,有斑點如貍文。煮去黑汁,同豬、雞肉再煮食,味乃佳。
【氣味】甘、微苦,溫,有小毒。多食令人悶。
【主治】溫中,益氣(時珍)。
白話文:
[黎豆]
[校正] 這味藥材原本放在草部,現在移到這裡來。
[釋名] 又叫貍豆、虎豆。
陳藏器說:這種豆子的紋路像貍的頭,所以叫這個名字。
李時珍說:黎是黑色的意思。這種豆子的豆莢老了會變成黑色,上面有毛,而且露出像筋一樣的紋路,看起來像老虎或貍的指爪。豆子本身也有斑點,像老虎或貍身上的斑紋。煮的時候會煮出黑色的汁液,所以有很多不同的名稱。
[集解] 陳藏器說:黎豆生長在江南地區,藤蔓像葛一樣。豆子像皂莢的種子,表面有像貍頭的紋路。人們會把它炒熟來吃,沒有其他特別的功效。陶弘景在註解蚺蛇膽的時候,說到「像黎豆的」,指的就是這個東西。《爾雅》中說「諸慮」又名「虎涉」,又註解「櫐根」說它的苗像豆子。《爾雅》又說「攝」就是「虎櫐」,郭璞註解說:江東地區稱「櫐」為「藤」,長得像葛但是比較粗大。它會纏繞在樹林裡,豆莢上有毛刺,又名「豆搜」,也就是現在的虎豆,也就是「千歲櫐」。
李時珍說:《爾雅》中的「虎櫐」就是貍豆。古人稱藤為「櫐」,後人把「櫐」誤寫成「貍」了。《爾雅》中的山櫐和虎櫐原本是兩種不同的植物。陳藏器把它們合為一種,說「諸慮」又名「虎涉」,又認為是「千歲櫐」,都是錯誤的。「千歲櫐」在草部有記載。貍豆是野生的,山裡的人也有種植。三月播種,長出藤蔓。葉子像豇豆的葉子,但是紋路比較偏斜。六、七月開花,花成簇,是紫色的,形狀像扁豆花。
一根藤蔓可以結十幾個豆莢,長約三、四寸,像拇指一樣粗,有白色絨毛。老了之後會變成黑色,露出像筋一樣的紋路,看起來像乾燥的熊指爪。豆子像刀豆子一樣大,淡紫色,有像貍紋的斑點。煮的時候要先去掉黑色的汁液,再和豬肉或雞肉一起煮來吃,味道才會比較好。
[氣味] 味道甘甜,帶點微苦,性溫,有小毒。吃多了會讓人感到胸悶。
[主治] 可以溫補脾胃,補益氣力(李時珍認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