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46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十一卷 (46)

1. 附錄諸石,二十七種

火藥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味辛、酸,有小毒。主瘡癬,殺蟲,避濕氣溫疫。乃焰硝、硫黃、杉木炭所合,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。

石耆,《別錄》曰:味甘,無毒。主咳逆氣。生石間,色赤如鐵脂,四月採。

馬肝石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按郭憲《洞冥記》云:郅支國進馬肝石百片,青黑如馬肝,以金函盛水銀養之。用拭白髮,應手皆黑。雲和九轉丹吞一粒,彌年不飢。亦可作硯。

豬牙石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明目去翳。出西番,紋理如象牙,棗紅色。

碧霞石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明目、去翳障。

龍涎石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主大風癘瘡。出齊州。一名龍仙石。

鉛光石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主哽骨。

太陽石(《綱目》)時珍曰:劉守真《宣明方》:治遠年近日一切目疾方:用太陽石、太陰石、碧霞石、豬牙石、河洛石、寒水石、紫石英、代赭石、菩薩石、金精石、銀精石、禹余石、礬礦石、雲母石、爐甘石、井泉石、陽起石、滑石、烏賊骨、青鹽、銅青各一兩,硇砂半兩,密陀僧一兩,鵬砂三錢,乳香二錢,麝香、腦子一錢,輕粉一錢半,黃丹四兩,各為末,熊膽一斤,白砂蜜二斤,井華水九碗,同熬至四碗,點水內不散為度,濾淨收點。此方所用太陽石、太陰石等,多無考證,姑附於此。

朵梯牙(《綱目》),時珍曰:周定王《普濟方》:眼科去翳,用水飛朵梯牙、火煅大海螺、碗糖霜,為末,日點。又方:用可鐵刺一錢,阿飛勇一錢,李子樹膠四錢,白雪粉八錢,為末,雞子白調作錠,每以乳女兒汁磨點之。又方:安咱蘆(出回回地面)、黑丁香(即蠟糞)、海螵蛸,各為末,日點。

所謂朵梯牙、碗糖霜、安咱蘆、可鐵刺、阿飛勇,皆不知何物也?附錄於此以俟。白獅子石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主白虎病,江東人呼為歷節風是也。置此於病者前自愈,亦厭伏之意也。白虎,糞神名,狀如貓。掃糞置門下,令人病此。療法:以雞子揩病人痛處,咒愿,送於糞堆之頭上,勿反顧。

鎮宅大石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主災異不起。《荊楚歲時記》:十二月暮日,掘宅四角,各埋一大石為鎮宅。又《鴻寶萬畢術》云:埋丸石於宅四隅,捶桃核七枚,則鬼無能殃也。神丹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味辛,溫,有小毒。主萬病,有寒溫。飛金石及諸藥合成,服之長生神仙。

煙藥(《拾遺》),藏器曰:味辛,溫,有毒。主瘰癧五痔瘻癭瘤,瘡根惡腫。乃石黃、空青、桂心並四兩,乾薑一兩。為末,置鐵片上燒之。以豬脂塗碗覆之,待藥飛上,如此五度。隨瘡大小,以鼠屎大納孔中,面封之,三度根出也。無孔,針破納之。

白話文:

附錄諸石,二十七種

火藥:味辛、酸,略帶毒性。能治療瘡癬,殺死蟲子,預防濕氣和瘟疫。它是硝石、硫磺、杉木炭混合製成的,用於製作烽火、火銃等。

石耆:味甘,無毒。能治療咳嗽和逆氣。生長在岩石縫隙中,顏色赤紅如鐵鏽,四月採收。

馬肝石:據《洞冥記》記載,郅支國進貢馬肝石百片,顏色青黑如馬肝,用金盒盛裝,以水銀保養。用它擦拭白髮,能使頭髮變黑。傳說服用九轉丹一粒,可延年益壽,不感覺飢餓。也可作為硯台。

豬牙石:能明目去翳。產自西番,紋理像象牙,顏色棗紅。

碧霞石:能明目、去翳障。

龍涎石:能治療大風和癘瘡。產自齊州,也叫龍仙石。

鉛光石:能治療哽咽。

太陽石:劉守真《宣明方》記載,治療多年眼疾的藥方中,使用了太陽石、太陰石等多種礦石,但這些礦石多數缺乏考證,故僅列於此。

朵梯牙:周定王《普濟方》記載,用於眼科去翳的藥方中使用了朵梯牙,但朵梯牙等多種藥材,其為何物皆不知,故附錄於此。

白獅子石:能治療白虎病(即歷節風)。將其放置在病人面前,即可自愈,也具有辟邪的意思。白虎是糞神,形狀像貓,掃帚上的糞便放在門口,會使人得此病。治療方法是用雞蛋擦拭病人疼痛處,念咒語,然後送至糞堆頂端,不可回頭。

鎮宅大石:能防止災禍發生。在十二月底,挖開宅院四角,各埋入一塊大石用作鎮宅。也可用埋入丸石於宅四隅,捶碎七個桃核的方式避邪。

神丹:味辛,性溫,略帶毒性。能治療各種疾病,無論寒症或熱症。由飛金石和其他藥物混合而成,服用可長生成仙。

煙藥:味辛,性溫,有毒。能治療瘰癧、五痔、瘻管、癭瘤以及瘡瘍腫毒。由石黃、空青、桂心各四兩,乾薑一兩混合製成粉末,放在鐵片上燒。用豬油塗在碗上覆蓋,待藥物飛揚上去,如此重複五次。根據瘡的大小,將鼠屎大小的藥物放入瘡孔中,用藥物封住,三次後病根就會出來。若無孔,則用針刺破放入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