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43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十一卷 (43)

1. 綠礬

每服二十丸,空心酒、湯任下。忌酒色。(《醫方摘要》)大便不通:皂礬一錢,巴霜二個,同研,入雞子內攪勻,封頭,濕紙裹,煨熟食之,酒下,即通。(《集玄方》)

腸風下血:積年不止,虛弱甚者,一服取效。綠礬四兩,入砂鍋內,新瓦蓋定,鹽泥固濟,煅赤取出,入青鹽、生硫黃各一兩、研勻。再入鍋中固濟,煅赤取出,去火毒,研。入熟附子末一兩,粟米粥糊丸梧子大。每空心米飲、溫酒任下三十丸。(《永類方》)婦人血崩:青礬二兩,輕粉一錢,為末,水丸梧子大。

每服二、三十丸,新汲水下。(《摘玄方》)血證黃腫:綠礬四兩,百草霜一升,炒麵半升,為末,沙糖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三、四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鄭時舉所傳。又方:小麥淘淨一斤,皂礬半斤,同炒黃為末,黑棗肉半斤搗勻,米醋打糊丸梧子大。每薑湯下八、九十丸,一日三服。

(《簡便方》)脾病黃腫:青礬四兩(煅成赤珠子),當歸四兩(酒酻浸七日,焙),百草霜三兩。為末,以浸藥酒打糊丸梧子大。每服五丸至七丸,溫水下。一月後黃去立效,此方祖傳七世。又方:綠礬四兩,百草霜、五倍子各一兩,木香一錢。為末,酒煎,飛面丸梧子大。

每空心酒下五丸。又方:平胃散四兩、青礬二兩。為末,醋糊丸,米飲下。或加烏沉湯四兩,酒糊丸亦可。(潔古《活法機要》)酒黃水腫:黃腫積病。青礬半斤(醋一大盞,和勻,瓦盆內煅干為度)、平胃散、烏藥順氣散各半兩。為末,醋煮糊丸梧子大。每酒或薑湯下二、三十丸。

不忌口,加鍋灰。(趙原楊真人《濟急方》)食勞黃病,身目俱黃:青礬鍋內安,炭煅赤,米醋拌為末,棗肉和丸梧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(《救急方》)腹中食積:綠礬二兩,研,米醋一大碗,瓷器煎之,柳條攪成膏,入赤腳烏一兩(研),丸綠豆大。每空心溫酒下五丸。

(《聖惠方》)疳蟲食土及生物:研綠礬末,豬膽汁丸綠豆大。每米飲下五、七丸。(《保幼大全》)小兒疳氣不可療者:綠礬煅赤、醋淬三次,為末,棗肉和丸綠豆大。每服十丸,溫水下,日三。(《集驗方》)走馬疳瘡:綠礬入鍋內,炭火煅紅,以醋拌勻,如此三次,為末,入麝香少許。溫漿水漱淨,摻之。

(談野翁《試效方》)白禿頭瘡:皂礬、楝樹子,燒研,搽之。(《普濟方》)小兒頭瘡:絳礬一兩,淡豉一兩(炒黑),膩粉二錢。研勻。以桑灰湯洗淨,摻之良。小兒甜瘡:大棗去核,填入綠礬,燒存性研,貼之。(《拔萃方》)耳生爛瘡:棗子去核,包青礬煅研,香油調敷之。

(《摘玄方》)蚰蜒入耳:水調綠礬,灌之。(《普濟方》)蛆入耳中:綠礬摻之,即化為水。(《摘玄方》)瘡中生蛆:綠礬末摻貼,即化為水。(《摘玄方》)湯火傷灼:皂礬和涼水澆之。其疼即止,腫亦消。(楊誠《經驗方》)癬瘡作癢:螺螄十四個,槿樹皮末一兩,入碗內蒸熟,入礬紅三錢搗勻,搽之。

白話文:

綠礬

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酒或湯送服。忌酒色。

大便不通:皂礬一錢,爐甘石二個,研磨均勻,放入雞蛋中攪拌,封好蛋殼,用濕紙包裹,煨熟後食用,用酒送服,即可通便。

腸風下血:多年不止,體虛嚴重者,服用一次即可見效。綠礬四兩,放入砂鍋中,用新的瓦片蓋好,用鹽泥封固,煅燒至紅色取出,加入青鹽、生硫黃各一兩,研磨均勻。再放入鍋中封固,煅燒至紅色取出,去除火毒,研磨成粉。加入熟附子末一兩,用粟米粥糊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空腹時用米湯或溫酒送服三十丸。

婦人血崩:青礬二兩,輕粉一錢,研磨成粉,製成梧子大小的水丸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,用新汲取的水送服。

血證黃腫:綠礬四兩,百草霜一升,炒麵半升,研磨成粉,用砂糖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、四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鄭時舉所傳。另一方:小麥淘洗乾淨一斤,皂礬半斤,一起炒黃研磨成粉,黑棗肉半斤搗碎均勻,用米醋調成糊狀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用薑湯送服八、九十丸,一日三次。

脾病黃腫:青礬四兩(煅燒成紅色小珠子),當歸四兩(用酒浸泡七日,焙乾),百草霜三兩。研磨成粉,用浸泡藥材的酒調成糊狀,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五至七丸,溫水送服。一個月後黃疸消除,此方為祖傳七世秘方。另一方:綠礬四兩,百草霜、五倍子各一兩,木香一錢。研磨成粉,用酒煎煮,飛面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空腹時用酒送服五丸。另一方:平胃散四兩、青礬二兩。研磨成粉,用醋糊製成丸藥,用米湯送服。也可以加入烏沉湯四兩,用酒糊製成丸藥。

酒黃水腫:黃腫積病。青礬半斤(用一大盞醋拌勻,在瓦盆中煅燒至乾燥),平胃散、烏藥順氣散各半兩。研磨成粉,用醋煮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用酒或薑湯送服二、三十丸。不忌口,可加入鍋灰。

食勞黃病,身目俱黃:青礬放入鍋中,用炭火煅燒至紅色,用米醋拌勻研磨成粉,用棗肉和成梧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二、三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
腹中食積:綠礬二兩,研磨成粉,用一大碗米醋在瓷器中煎煮,用柳條攪拌成膏狀,加入研磨好的赤腳烏一兩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五丸。

疳蟲食土及生物:研磨綠礬成粉,用豬膽汁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用米湯送服五、七丸。

小兒疳氣不可療者:綠礬煅燒至紅色,用米醋淬三次,研磨成粉,用棗肉和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溫水送服,一日三次。

走馬疳瘡:綠礬放入鍋中,用炭火煅燒至紅色,用醋拌勻,如此重複三次,研磨成粉,加入少許麝香。用溫漿水洗淨患處,再將藥粉敷於患處。

白禿頭瘡:皂礬、楝樹子,燒成灰研磨成粉,塗抹患處。

小兒頭瘡:絳礬一兩,淡豆豉一兩(炒黑),膩粉二錢。研磨均勻。用桑灰水洗淨患處,再將藥粉敷於患處。

小兒甜瘡:大棗去核,填入綠礬,燒至藥性存留,研磨成粉,貼於患處。

耳生爛瘡:棗子去核,放入青礬包好煅燒研磨,用香油調和後敷於患處。

蚰蜒入耳:用水調和綠礬,灌入耳中。

蛆入耳中:將綠礬粉末放入耳中,蛆蟲就會化成水。

瘡中生蛆:將綠礬粉末敷貼於患處,蛆蟲就會化成水。

湯火傷灼:皂礬和涼水一起澆在傷處,疼痛就會立即止住,腫脹也會消退。

癬瘡作癢:螺螄十四個,槿樹皮末一兩,放入碗中蒸熟,加入煅燒至紅色的礬三錢搗勻,塗抹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