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39)
石部第十一卷 (39)
1. 礬石
眉毛脫落:白礬十兩。燒研,蒸餅丸梧子大。每空心溫水下七丸,日加一丸,至四十九日減一丸,周而復始,以愈為度。(《聖濟錄》)發斑怪證:有人眼赤鼻張,大喘,渾身出斑,毛髮如銅鐵,乃熱毒氣結於下焦也。白礬、滑石各一兩為末,作一服。水三碗,煎減半,不住服,盡即安。
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目翳弩肉:白礬石納黍米大入目,令淚出。日日用之,惡汁去盡,其疾日減。(《外臺秘要》)目生白膜:礬石一升。水四合,銅器中煎半合,入少蜜調之,以綿濾過。每日點三、四度。(姚和眾《延齡至寶方》)赤目風腫: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效。
或用枯礬頻擦眉心。(《集簡方》)爛弦風眼:白礬(煅)一兩,銅青三錢。研末,湯泡澄清,點洗。(《永類方》)聤耳出汁:枯礬一兩,鉛丹(炒)一錢。為末,日吹之。(《聖濟錄》)猝死壯熱:礬石半斤,水一斗半,煮湯浸腳及踝,即得蘇也。(《肘後方》)腳氣衝心:白礬三兩。
水一斗五升,煎沸浸洗。(《千金方》)風濕膝痛,腳膝風濕,虛汗,少力多痛,及陰汗。燒礬末一匙頭,投沸湯,淋洗痛處。(《御藥院方》)黃腫水腫:推車丸:用明礬二兩,青礬一兩,白麵半斤,同炒令赤,以醋煮米粉糊為丸。棗湯下三十丸。(《濟急方》)女勞黃疸黃家,日晡發熱而反惡寒,膀胱急,少腹滿,身盡黃,額上黑,足下熱,因作黑疸。其腹脹如水狀,大便必黑,時溏,此女勞之病,非水也。
自大勞大熱,交接後入水所致。腹滿者難治。用礬石(燒)、硝石(熬黃)等分,為散。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。日三服。病從大小便去,小便正黃,大便正黑,是其候也。(張仲景《金匱方》)婦人黃疸,經水不調,房事觸犯所致。白礬、黃蠟各半兩,陳橘皮三錢。為末,化蠟丸梧子大。
每服五十丸,以滋血湯或調經湯下。(《濟陰方》)婦人白沃,經水不利,子臟堅癖,中有乾血,下白物。用礬石三分(燒)、杏仁一分,研勻,煉蜜丸棗核大,納入臟中,日一易之。(張仲景《金匱方》)婦人陰脫作癢:礬石燒研,空心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(《千金翼》)男婦遺尿:枯白礬、牡蠣粉等分。
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溫酒下,日三服。(《余居士選奇方》)二便不通:白礬末填滿臍中,以新汲水滴之,覺冷透腹內,即自然通。臍平者,以紙圍環之。(《經驗方》)霍亂吐瀉:枯白礬末一錢,百沸湯調下。(華陀危病方)伏暑泄瀉:玉華丹:白礬煅為末,醋糊為丸。量大小,用木瓜湯下。
(《經驗方》)老人泄瀉不止:枯白礬一兩,訶黎勒(煨)七錢半。為末。米飲服二錢,取愈。(《太平聖惠方》)赤白痢下:白礬飛過為末,好醋、飛羅面為丸梧子大。赤痢,甘草湯,白痢乾薑湯下。(《生生方》)氣痢不止:巴石丸:取白礬一大斤,以炭火淨地燒令汁盡,其色如雪,謂之巴石。取一兩研末,熟豬肝作丸梧子大。
白話文:
礬石
眉毛脫落:將十兩白礬燒成粉末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空腹溫水服用,每日增加一丸,直到四十九丸,之後每日減少一丸,如此循環,直到痊癒。
發斑怪證:症狀為眼紅鼻張、呼吸急促、全身長斑、毛髮如銅鐵,這是熱毒聚集在下焦引起的。將一兩白礬、一兩滑石磨成粉末,加三碗水煎至半碗,分次服用,服完即安。
目翳弩肉:將米粒大小的白礬放入眼中,使淚水流出。每日使用,直到惡臭的膿液排盡,病情自然減輕。
目生白膜:將一升白礬用四合水在銅器中煎煮至半合,加入少量蜂蜜調勻,用棉花過濾後,每日點眼三次或四次。
赤目風腫:用甘草水磨成的明礬敷在眼皮上,效果很好。或者用枯礬頻繁塗抹眉心。
爛弦風眼:將一兩煅燒過的白礬和三錢銅青研磨成粉末,用熱湯沖泡澄清後,用來點洗眼睛。
聤耳出汁:將一兩枯礬和一錢炒過的鉛丹研磨成粉末,每日吹入耳中。
猝死壯熱:用半斤白礬和一斗半水煮沸,將腳浸泡到腳踝處,即可甦醒。
腳氣衝心:用三兩白礬和一斗五升水煎沸後浸洗。
風濕膝痛、腳膝風濕、虛汗、乏力疼痛及陰汗:將一匙燒好的白礬粉末放入沸水中,淋洗患處。
黃腫水腫:將二兩明礬、一兩青礬、半斤白麵一起炒至紅色,用醋煮米粉糊做成藥丸,用棗湯送服三十丸。
女勞黃疸:症狀為午後發熱,但反而畏寒,膀胱急迫,下腹部脹滿,全身發黃,額頭發黑,腳底發熱,形成黑疸。腹部脹滿如水,大便必定發黑,時而溏稀,這是勞累後引起,而非水腫。由過度勞累、過熱,或房事後入水引起。腹部脹滿者難治。將燒過的礬石和熬至發黃的硝石等量混合,用大麥粥水調服,每次方寸匕,每日三次。疾病會從大小便排出,小便變黃,大便變黑是好轉的徵兆。
婦人黃疸:因經期失調,房事不潔引起。將白礬、黃蠟各半兩,陳橘皮三錢研磨成粉,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滋血湯或調經湯送服。
婦人白沃:經血不通,子宮堅硬,內有瘀血,排出白色分泌物。將三分燒過的白礬和一分杏仁研磨均勻,用蜂蜜做成棗核大小的藥丸,放入陰道,每日更換。
婦人陰脫作癢:將白礬燒成粉末,空腹用酒送服方寸匕,每日三次。
男婦遺尿:將枯白礬和牡蠣粉等量混合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方寸匕,溫酒送服,每日三次。
二便不通:將白礬粉末填滿肚臍,用新鮮的水滴在上面,感覺到冷意透入腹內,大便就會自然通暢。肚臍平坦者,可用紙圍起來。
霍亂吐瀉:將一錢枯白礬粉末用沸水調服。
伏暑泄瀉:將白礬煅燒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藥丸,根據大小服用,用木瓜湯送服。
老人泄瀉不止:將一兩枯白礬和七錢半煨過的訶黎勒研磨成粉末,用米湯送服二錢,直到痊癒。
赤白痢下:將白礬飛煉成粉末,用好醋和飛羅面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赤痢用甘草湯送服,白痢用乾薑湯送服。
氣痢不止:將一大斤白礬用炭火燒至汁液乾涸,顏色如雪,稱為巴石。取一兩研磨成粉末,用熟豬肝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