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33)
石部第十一卷 (33)
1. 石硫黃
(《惠民和劑局方》)
暖益腰膝:王方平通靈玉粉散:治腰膝,暖水臟,益顏色,其功不可具載。硫黃半斤,桑柴灰五斗,淋取汁,煮三伏時。以鐵匙抄於火上試之,伏火即止。候乾,以大火煅之。如未伏更煮,以伏為度。煅了研末。穿地坑一尺二寸,投水於中,待水清,取和硫末,坩鍋內煎如膏。
鐵錢抄出,細研,飯丸麻子大。每空心鹽湯下十丸,極有效驗。鄉人王昭遂服之,年九十,顏貌如童子,力倍常人。(杜光庭《玉函方》)風毒腳氣痹弱:硫黃末三兩,鍾乳五升。煮沸入水,煎至三升,每服三合。又法:牛乳三升,煎一升半,以五合調硫黃末一兩服,厚蓋取汗,勿見風。
未汗再服,將息調理數日,更服。北人用此多效。亦可煎為丸服。(《肘後方》)陰證傷寒極冷,厥逆煩躁,腹痛無脈,危甚者。舶上硫黃為末。艾湯服三錢,就得睡汗出而愈。(《本事方》)陰陽二毒:傷寒。黑龍丹:用舶上硫黃一兩,(柳木槌研二、三日)。巴豆一兩(和殼,計個數)。
用三升鐺子一口,將硫鋪底,安豆於上,以釅米醋半斤澆之。盞子緊合定,醋紙固縫,頻以醋潤之。文武火熬,候豆作聲,可一半為度,急將鐺子離火,即便入臼中搗細,再以醋兩茶腳洗鐺中藥入臼,旋下蒸餅搗丸雞頭子大。若是陰毒,用椒四十九粒,蔥白二莖,水一盞,煎六分,熱吞下一丸;陽毒,用豆豉四十九粒,蔥白一莖,水一盞,煎同前,吞下不得嚼破。經五、六日方可服之。
若未傳入,或未及日數,不可服。有孕婦人吐瀉,亦可服。(《博濟方》)一切冷氣,積塊作痛:硫黃、焰硝各四兩(結砂),青皮、陳皮各四兩。為末,糊丸梧子大。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。(鮑氏方)元臟久冷,腹痛虛泄。應急玉粉丹:用生硫黃五兩,青鹽一兩,細研,以蒸餅丸綠豆大。
每服五丸,空心熱酒下,以食壓之。(《經驗方》)元臟冷泄,腹痛虛極:硫黃一兩。黃蠟化丸梧子大。每服五丸,新汲水下。一加青鹽二錢,蒸餅和丸,酒下。(《普濟方》)氣虛暴泄,日夜三、二十行,腹痛不止,夏月路行,備急最妙。朝真丹:用硫黃二兩,枯礬半兩。
研細,水浸蒸餅丸梧子大,硃砂為衣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溫水下,或米飲鹽湯任下。(孫尚藥《秘寶方》)伏暑傷冷:二氣交錯,中脘痞結,或泄或嘔,或霍亂厥逆。二氣丹:硫黃、硝石等分研末,石器炒成砂,再研,糯米糊丸梧子大。每服四十丸,新井水下。(《濟生方》)傷暑吐瀉:硫黃、滑石等分為末。
每服一錢,米飲下,即止。(《救急良方》)霍亂吐瀉:硫黃一兩,胡椒五錢,為末,黃蠟一兩化,丸皂子大。每涼水下一丸。(《聖濟錄》)小兒吐瀉:不拘冷熱,驚吐反胃,一切吐利,諸治不效者。二氣散:用硫黃半兩,水銀二錢半。研不見星。每服一字至半錢,生薑水調下,其吐立止。
白話文:
石硫黃
暖益腰膝: 一種名為「王方平通靈玉粉散」的藥方,據說能溫暖滋補腰膝,強健內臟,使人面色紅潤,功效甚多。製作方法是:取硫黃半斤,桑柴灰五斗,用桑柴灰水浸泡硫黃,煮沸至三伏天(夏季最熱時期)。用鐵勺在火上試探,見冒煙即停止加熱。待其乾燥後,用大火煅燒。若未見冒煙則需繼續煮沸,直至冒煙為止。煅燒後研磨成粉末。挖一個深一尺二寸的坑,放入水,待水澄清後,取水與硫磺粉末混合,放入坩堝中煎熬成膏狀。取鐵錢(古錢幣)攪拌,取出研磨成細末,做成麻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空腹服用十丸,用鹽湯送服,療效極佳。鄉民王昭遂服用後,活到九十歲,容貌如童子,體力也比常人強健。
風毒腳氣痹弱: 用硫黃末三兩,鍾乳石五升,加水煮沸,煎至三升,每次服用三合(約150毫升)。另一種方法是:用牛乳三升,煎至一升半,取五合(約250毫升)牛乳調和硫黃末一兩服用,蓋好被子使其出汗,避免吹風。未出汗前可再次服用,調理數日後繼續服用。北方人常用此方,療效顯著。也可煎熬成丸劑服用。
陰證傷寒極冷,厥逆煩躁,腹痛無脈,危甚者: 將舶來硫黃研磨成粉末,用艾葉水調和,每次服用三錢,即可入睡,並伴隨出汗而痊癒。
陰陽二毒(傷寒): 一種名為「黑龍丹」的藥方。取舶來硫黃一兩(用柳木槌研磨二三日),巴豆一兩(帶殼,需計數)。用三升容量的鍋,將硫黃鋪在底部,巴豆放在上面,倒入半斤濃米醋。將鍋蓋蓋緊,用醋紙密封,並時常以醋潤濕。用文火慢熬,待巴豆發出聲音,大約熬至一半時,立即將鍋離火,放入臼中搗碎。再用醋和茶渣清洗鍋內的藥渣,放入臼中,加入蒸餅一起搗碎,製成雞頭大小的藥丸。如果是陰毒,則用花椒四十九粒、蔥白二莖、水一盞煎至六分,趁熱服用一丸;如果是陽毒,則用豆豉四十九粒、蔥白一莖、水一盞,煎法同上,服用時不可咀嚼。需服藥五到六日。若病症未傳入或未到服藥天數,不可服用。孕婦嘔吐腹瀉,也可服用。
一切冷氣,積塊作痛: 將硫黃、焰硝各四兩(需結晶),青皮、陳皮各四兩研磨成粉末,用糊劑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空腹服用三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
元臟久冷,腹痛虛泄: 一種名為「應急玉粉丹」的藥方。取生硫黃五兩,青鹽一兩,研磨成細末,用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丸,空腹用熱酒送服,並以食物壓服。
元臟冷泄,腹痛虛極: 取硫黃一兩,黃蠟熬制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新汲取的水送服。也可加入青鹽二錢,用蒸餅和丸,用酒送服。
氣虛暴泄,日夜三、二十行,腹痛不止,夏月路行,備急最妙: 一種名為「朝真丹」的藥方。取硫黃二兩,枯礬半兩,研磨成細末,用水浸泡蒸餅後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,再用硃砂做外衣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溫水或米湯、鹽湯送服。
伏暑傷冷:二氣交錯,中脘痞結,或泄或嘔,或霍亂厥逆: 一種名為「二氣丹」的藥方。取硫黃、硝石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石器炒成砂狀,再研磨,用糯米糊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用新井水送服。
傷暑吐瀉: 取硫黃、滑石等量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米湯送服,即可止瀉。
霍亂吐瀉: 取硫黃一兩,胡椒五錢,研磨成粉末,再用黃蠟一兩化開,做成皂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涼水送服一丸。
小兒吐瀉: 不論是寒症還是熱症引起的嘔吐腹瀉,以及其他治療無效者。一種名為「二氣散」的藥方。取硫黃半兩,水銀二錢半,研磨至看不見顆粒。每次服用一字到半錢,用生薑水調服,即可止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