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二十一卷 (2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二十一卷 (2)

1. 井中苔及萍藍

(《別錄》中品)

【集解】弘景曰:廢井中多生苔萍,及磚土間多生雜草萊。藍既解毒,在井中者尤佳,非別一物也。

【氣味】甘,大寒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陶弘景說:廢棄的井裡多長苔蘚和浮萍,磚瓦間也多長雜草。藍解毒,長在井中的藍更好,並非是另一種東西。
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性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漆瘡熱瘡水腫。井中藍:殺野葛、巴豆諸毒(《別錄》)。療湯火灼瘡(弘景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因塗漆而起的瘡、熱瘡、水腫。井中藍:可治療野葛、巴豆等毒物中毒(《別錄》)。治療熱水、火灼傷(弘景)。

2. 船底苔

(《食療》)

【氣味】甘,冷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涼,無毒。

【主治】鼻洪吐血淋疾,同炙甘草、豉汁,濃煎湯呷之(孟詵)。解天行熱病伏熱,頭目不清,神志昏塞,及諸大毒。以五兩,和酥餅末一兩半,麵糊丸梧子大。每溫酒下五十丸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鼻子出血,咳血,淋病。與炙甘草、豉汁一起濃煎湯汁喝(孟詵)。治療天行熱病、伏熱、頭目不清、神志昏塞,以及各種大毒。用五兩,和酥餅末一兩半,麵糊丸梧子大小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五十丸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案方賢《奇效方》云:水之精氣,漬船板木中,累見風日,久則變為青色,蓋因太陽曬之,中感陰陽之氣。故服之能分陰陽,去邪熱,調臟腑。物之氣味所宜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據方賢的《奇效方》記載:水的精氣,浸泡在船板木頭中,經過風吹日曬,長時間後就會變成青色,這是因為太陽曬了它,中間感受到陰陽之氣。所以服用它能夠分清陰陽,去除邪熱,調和臟腑。這是事物氣味所適宜的。

【附方】舊二。

小便五淋:船底苔一團,雞子大,水煮飲。(陳藏器)。

乳石發動,小便淋瀝,心神悶亂:船底青苔半雞子大,煎汁溫服,日三、四次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舊方二則:

一、小便五淋:取一團船底苔,大小如雞蛋,水煮服用。(陳藏器)

二、乳石發動,小便淋漓,心神煩悶:取半雞蛋大小的船底青苔,煎汁溫服,每日三次或四次。(《聖惠方》)

3. 石蕊

(《拾遺》)

【校正】併入有名未用《別錄》石濡。

【釋名】石濡(《別錄》)、石芥(同)、云茶(《綱目》)、蒙頂茶。

時珍曰:其狀如花蕊,其味如茶,故名。石芥乃茶字之誤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合併《別錄》中未使用的石濡。

【釋名】石濡(《別錄》)、石芥(同名)、雲茶(《綱目》)、蒙頂茶。

李時珍說:它形狀像花蕊,味道像茶,所以得名。石芥是茶字寫錯了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石蕊生太山石上,如花蕊,為丸散服之。今時無復有此也,王隱《晉書》:庾褒入林慮山,食木實,餌石蕊,遂得長年,即此也。又曰:石濡生石之陰,如屋遊、垣衣之類,得雨即展,故名石濡。早春青翠,端開四葉。山人名石芥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藏器說:石蕊生長在太山石頭上,像花蕊一樣,可以做成丸藥或散劑服用。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東西了。王隱的《晉書》中記載:庾褒進入林慮山,吃野果,服食石蕊,因此長壽。這裡提到的石蕊就是這種東西。又說:石濡生長在石頭的陰面,像房子上的青苔和牆上的黴菌一樣,只要下雨就會生長,所以稱為石濡。早春的時候,它呈現青綠色,並展開四片葉子。山裡的人稱它為石芥。

時珍曰:《別錄》石濡,具其功用,不言形狀。陳藏器言是屋遊之類,復出石蕊一條,功同石濡。蓋不知其即一物也。此物惟諸高山石上者為良。今人謂之蒙頂茶,生兗州蒙山石上,乃煙霧薰染,日久結成,蓋苔衣類也,彼人春初刮取曝乾饋人,謂之云茶。其狀白色輕薄如花蕊,其氣香如蕈,其味甘澀如茗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,《別錄》中記載的石濡,只介紹了它的功用,沒有提到它的形狀。陳藏器說它屬於屋遊一類,又另外列出石蕊一條,功用與石濡相同。其實他不知道它們是同一種東西。這種東西只有生長在高山石頭上的纔是好的。現在人們稱之為蒙頂茶,生長在兗州蒙山石頭上,是因煙霧薰染,日積月累而形成的,其實是苔蘚類植物。當地人在春天刮取它,曬乾後送人,把它叫做雲茶。它的形狀是白色的,輕薄如花蕊,氣味香如蘑菇,味道甘澀如茶。

不可煎飲,止宜咀嚼及浸湯啜,清涼有味。庾褒入山餌此,以代茗而已。長年之道,未必盡緣此物也。

【氣味】甘,溫,無毒。時珍曰:甘、澀,涼。

白話文:

不可煎煮飲用,只適合咀嚼或浸泡在湯中喝,清涼爽口,具有特殊香味。庾褒進入山林中以它作為茶的替代品罷了。長壽之道,未必完全是因為這個東西。

氣味:

甘、溫,無毒。

時珍曰:

甘、澀,涼。

【主治】石濡:明目益精氣。令人不飢渴,輕身延年(《別錄》)。石蕊:主長年不飢(藏器)。生津潤咽,解熱化痰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功效】石濡:明目益精氣。令人不飢渴,輕身延年(《別錄》)。石蕊:主長年不飢(藏器)。生津潤咽,解熱化痰(時珍)。

石濡:有明目益精氣的作用。服用石濡可以讓人不飢渴,輕身延年(《別錄》)。

石蕊:有使人長年不飢的作用(藏器)。石蕊可以生津潤咽,解熱化痰(時珍)。

4. 地衣草

(《日華》),

【校正】併入《拾遺》土部仰天皮。

【釋名】仰天皮(《拾遺》)、掬天皮(《拾遺》)。

【集解】大明曰此乃陰濕地被日曬起苔蘚也。

藏器曰:即濕地上苔衣如草狀者耳。

【氣味】苦,冷,微毒。藏器曰:平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將「仰天皮」併入《拾遺》的土部。

【釋名】仰天皮(《拾遺》),掬天皮(《拾遺》)。

【集解】 大明(醫生)說:這是潮濕的土地被太陽曬了之後長出的苔蘚。

藏器(醫生)說:就是潮濕的土地上像草一樣的青苔。

【氣味】苦,性寒,微毒。藏器(醫生)說:性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卒心痛中惡,以人垢膩為丸,服七粒。又主馬反花瘡,生油調敷(大明)。明目(藏器)。研末,新汲水服之,治中暑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突然心痛、中邪,用人身上垢膩物製成丸劑,服用七粒。治療馬的反花瘡、生油調敷(明代)。明目(藏器)。將生大黃研成細末,用剛打上來的井水服用,可治療中暑(李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三。

身面丹腫,如蛇狀者:以雨滴階上苔痕水花,塗蛇頭上,即愈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。

雀目夜昏:七月七日、九月九日取地衣草,陰乾為末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,一月愈。(崔知悌方)。

陰上粟瘡:取停水濕處干卷皮,為末。敷之,神效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三

  1. 身體面部浮腫,形狀像蛇:用屋檐上雨滴落地的苔痕水花塗抹在浮腫部位,即可痊癒。(危氏《得效方》)。

  2. 眼睛在夜間昏花:在七月初七、九月初九採摘地衣草,陰乾後研成細末。用酒送服一茶匙,每日三次,一個月後痊癒。(崔知悌方)。

  3. 生長在陰部上的粟狀瘡:取池塘濕地上乾燥捲曲的樹皮,研成細末。敷在患處,效果顯著。(《外臺祕要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