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27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十一卷 (27)

1. 硇砂

以缽盛汁,於熱灰火中養之,常令魚眼沸,待汁干入瓶,再煅一食頃,取出重研,以粟飯和丸綠豆大。每空心。酒下五丸,病去即止。(《聖惠方》)

噎膈反胃,鄧才清興:用北庭砂二錢,水和蕎麥麵包之,煅焦,待冷,取中間濕者,焙乾一錢,入檳榔二錢,丁香二個,研勻。每服七釐,燒酒送下,日三服,愈即止。後吃白粥半月,仍服助胃丸藥。《孫天仁集效方》:用北庭砂二兩(一兩,用人言末一兩,同入罐內,文武火升三炷香,取出,燈盞上末;一兩,以黃丹末一兩,同入罐內,如上法升過,取末),用桑灰霜一兩。研勻。

每服三分,燒酒下,愈即止。又方:平胃散各一錢,入硇砂、生薑各五分,為末。沸湯點服二錢,當吐出黑物如石,屢驗。一切積痢:靈砂丹:用硇砂、硃砂各二錢半。為末。用黃蠟半兩,巴豆仁三七粒(去膜),同入石器內,重湯煮一伏時,候豆紫色為度。去二七粒,只將一七粒同二砂研勻,溶蠟和收。

每旋丸綠豆大。或三丸、五丸,淡薑湯下。(《本事方》)月水不通:臍腹積聚疼痛。硇砂一兩,皂角五挺(去皮子)。銼為末,以頭醋一大盞,熬膏,入陳橘皮末三兩,搗三百杵,丸梧子大。每溫酒下五丸。(《聖惠方》)死胎不下:硇砂、當歸各半兩。為末。分作二服,溫酒調下,如人行五里,再一服。

(《瑞竹堂方》)喉痹口噤:硇砂、馬牙硝等分,研勻,點之。(《聖濟方》)懸癰猝腫:硇砂半兩,綿裹含之,咽津即安。(《聖惠方》)牙齒腫痛:老鼠一個去皮,以硇砂淹擦,三日肉爛化盡,取骨,瓦上焙乾,為末,入樟腦一錢,蟾酥二分。每以少許點牙根上,立止。

(《孫氏集效方》)偏頭風痛:硇砂末一分,水潤豉心一分。搗丸皂子大。綿包露出一頭,隨左右內鼻中,立效。(《聖惠方》)損目生瘀,赤肉弩出不退:杏仁百個,蒸熟去皮尖研,濾取淨汁,入硇砂末一錢,水煮化。日點一、二次,自落。(《普濟方》)鼻中息肉:硇砂點之,即落。

(白飛霞方)鼻中毛出:晝夜可長一、二尺,漸漸粗圓如繩,痛不可忍,摘去復生,此因食豬羊血過多致生。用乳香、硇砂各一兩,為末,飯丸梧子大。每空心臨臥各服十丸,水下。自然退落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魚骨哽咽:硇砂少許,嚼咽立下。(《外臺秘要》)蚰蜒入耳:硇砂、膽礬等分。

為末。每吹一字,蟲化為水。(《聖濟錄》)割甲侵肉久不瘥:硇砂、礬石,為末。裹之,以瘥為度。(《外臺秘要》)蠍蠆叮螫:水調硇砂塗之,立愈。(《千金方》)代指腫痛:唾和白硇砂,以面作碗子,套指入內,一日瘥。(《千金方》)面上疣目:硇砂、硼砂、鐵鏽、麝香等分研,搽三次自落。

白話文:

硇砂的使用方法:

  1. 製備方法一: 將藥汁盛在缽中,放在熱灰火上加熱,保持像魚眼般沸騰的狀態,待藥汁乾燥後倒入瓶中,再煅燒一頓飯的時間,取出研磨成粉,用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服用,酒送服五丸,病症痊癒即可停止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  2. 噎膈反胃的治療: 取北庭砂二錢,用水和蕎麥麵一起揉成團,煅燒至焦黑,待冷卻後,取中間潮濕的部分烘乾至一錢,加入檳榔二錢、丁香兩個,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七釐,燒酒送服,一天三次,痊癒即可停止。之後食用白粥半個月,並繼續服用助胃丸藥。(出自《孫天仁集效方》)

  3. 製備方法二(來自《孫天仁集效方》): 北庭砂二兩(分為兩份,一份一兩,加等量人髮末,一份一兩,加等量黃丹末,分別放入罐中,用文武火加熱三炷香的時間,取出研磨成粉),再加入桑灰霜一兩,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三分,燒酒送服,痊癒即可停止。

  4. 另一種治療積痢的方法(來自《孫天仁集效方》): 將平胃散各一錢,硇砂、生薑各五分研磨成粉,用沸水沖服二錢,會吐出黑色石塊狀物質,經多次驗證有效。

  5. 治療一切積痢的靈砂丹(出自《本事方》): 取硇砂、硃砂各二錢半研磨成粉,與黃蠟半兩、巴豆仁三七粒(去膜)一起放入石器中,隔水煮一伏時(約一個小時),待巴豆顏色呈紫色即可。取出巴豆仁,只留十七粒與兩種硃砂研磨均勻,加入黃蠟調和收膏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淡薑湯送服。

  6. 治療月經不通、臍腹積聚疼痛(出自《聖惠方》): 硇砂一兩,皂角五挺(去皮)研磨成粉,加入醋一大盞熬成膏狀,再加入陳橘皮末三兩,搗三百下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溫酒送服五丸。

  7. 治療死胎不下(出自《瑞竹堂方》): 硇砂、當歸各半兩研磨成粉,分兩次服用,溫酒送服,每次服藥後行走五里路,再服用一次。

  8. 治療喉痹口噤(出自《聖濟方》): 硇砂、馬牙硝等量研磨均勻,點敷患處。

  9. 治療懸癰猝腫(出自《聖惠方》): 用布包裹半兩硇砂含在口中,咽下唾液即可。

  10. 治療牙齒腫痛(出自《孫氏集效方》): 將老鼠一隻去皮,用硇砂浸泡擦拭,三日後肉爛盡,取出骨頭在瓦片上烘乾研磨成粉,加入樟腦一錢、蟾酥二分。每次取少量點在牙根上,立即止痛。

  11. 治療偏頭風痛(出自《聖惠方》): 取硇砂末一分,水潤豉心一分搗成皂子大小的藥丸,用棉花包裹,露出藥丸一頭,放入左右鼻孔內,立即見效。

  12. 治療損目生瘀,赤肉突出不退(出自《普濟方》): 杏仁一百個蒸熟去皮尖研磨,過濾取汁,加入硇砂末一錢,水煮溶化。每天點眼一到二次,即可使突出物自行脫落。

  13. 治療鼻中息肉(出自白飛霞方): 用硇砂點敷息肉,即可脫落。

  14. 治療鼻中毛髮過度生長(出自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: 乳香、硇砂各一兩研磨成粉,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和睡前各服用十丸,水送服,毛髮即可自然脫落。

  15. 治療魚骨哽咽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: 少量硇砂嚼碎咽下即可。

  16. 治療蚰蜒入耳(出自《聖濟錄》): 硇砂、膽礬等量研磨成粉,吹入耳中,蟲子會化成水。

  17. 治療割傷指甲侵犯肉體久治不癒(出自《外臺秘要》): 硇砂、礬石研磨成粉,敷於患處,直至痊癒。

  18. 治療蠍子、蜈蚣叮咬(出自《千金方》): 用清水調和硇砂塗抹患處,立即見效。

  19. 治療手指腫痛(出自《千金方》): 將唾液和白硇砂混合,用麵粉做成碗狀,套住手指,一天即可痊癒。

  20. 治療面上疣目: 硇砂、硼砂、鐵鏽、麝香等量研磨,反覆搽拭三次即可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