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17)

回本書目錄

石部第十一卷 (17)

1. 馬牙硝

食蟹齦腫:朴硝敷之,即消。(《普濟方》)

喉痹腫痛:《外臺》:用朴硝一兩,細細含咽,立效。或加丹砂一錢。氣塞不通,加生甘草末二錢半,吹之。

小兒重舌:馬牙硝塗於舌上下,日三。(姚和眾)

口舌生瘡:朴硝含之,良。(孫真人方)

小兒鵝口:馬牙硝,擦舌上,日五度。(《簡要濟眾》)

豌豆毒瘡未成膿者。豬膽汁和芒硝末塗之。(《梅師》)

代指腫痛:芒硝煎湯漬之。(《聖惠方》)

火焰丹毒:水調芒硝末塗之。(《梅師》)

一切風疹:水煮芒硝湯拭之。(《梅師》)

漆瘡作癢:芒硝湯,塗之。(《千金》)

灸瘡飛蝶:因艾灸火瘡痂退落,瘡內鮮肉片子,飛如蝶狀,騰空飛去,痛不可言,是血肉俱熱,怪病也。用朴硝、大黃各半兩。為末。水調下,微利即愈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婦人難產:芒硝末二錢,童子小便溫服,無不效者。(《信效方》)

死胎不下:方同上。豐城曾尉有貓孕五子,一子已生,四子死腹中,用此灌之即下。又治一牛亦下。(《信效方》)女人扎足:脫骨湯:用杏仁一錢,桑白皮四錢。水五碗,新瓶煎三碗,入朴硝五錢,乳香一錢,封口煎化。置足於上,先熏後洗。三日一作,十餘次後,軟若束綿也。(《閨閣事宜》)

風化硝

【修治】時珍曰:以芒硝於風日中消盡水氣,自成輕飄白粉也。或以瓷瓶盛,掛檐下,待硝滲出瓶外,刮下收之。別有甜瓜盛硝滲出刮收者,或黃牯牛膽收硝刮取,皆非甜硝也。

【主治】上焦風熱,小兒驚熱膈痰,清肺解暑。以人乳和塗,去眼瞼赤腫,及頭面暴熱腫痛。煎黃連,點赤目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風化硝甘緩輕浮,故治上焦心肺痰熱,而不泄利。

白話文:

馬牙硝

蟹傷腫痛:用朴硝敷在腫脹處,就能消腫。(《普濟方》)

喉嚨腫痛:用朴硝一兩,細細含在口中慢慢咽下,很快就有效果。(《外臺》)也可以加丹砂一錢。如果氣息不通暢,再加入生甘草末二錢半,吹入喉嚨。

嬰兒舌頭腫大:用馬牙硝塗抹在舌頭的上下,一天三次。(姚和眾)

口舌生瘡:含著朴硝,效果很好。(孫真人方)

嬰兒鵝口瘡:用馬牙硝擦拭舌頭,一天五次。(《簡要濟眾》)

豌豆引起的毒瘡,尚未化膿:用豬膽汁和芒硝末混合後塗抹。(《梅師》)

各種腫痛:用芒硝煎煮成湯,浸泡患處。(《聖惠方》)

火焰丹毒:用水調和芒硝末,塗抹患處。(《梅師》)

各種風疹:用芒硝煮水擦拭患處。(《梅師》)

漆瘡引起的瘙癢:用芒硝湯塗抹。(《千金》)

灸瘡飛蝶:因艾灸造成的瘡痂脫落後,瘡內鮮嫩的肉片像蝴蝶一樣飛起來,疼痛難忍,這是血肉都發熱的怪病。用朴硝、大黃各半兩研磨成粉,用水調和服用,大便稍通即可痊癒。(夏子益《奇疾方》)

婦女難產:用芒硝末二錢,用童子尿溫熱後服用,沒有不有效的。(《信效方》)

死胎不下:方法同上。豐城曾尉家貓懷孕生了五隻小貓,其中一隻已出生,四隻死在腹中,用此方法灌服後,死胎就排出體外。也治好了一頭牛的同樣情況。(《信效方》)

女性足部腫脹脫骨:用杏仁一錢、桑白皮四錢,加水五碗,用新瓶煎煮至三碗,加入朴硝五錢、乳香一錢,封口煎煮至融化。將患足放在藥液上方,先熏後洗。每三天做一次,十多次後,腳就會柔軟如棉。(《閨閣事宜》)

風化硝

【炮製】李時珍說:將芒硝放在風日下,使其水分完全蒸發,自然形成輕飄飄的白色粉末。或者用瓷瓶盛放,掛在屋簷下,待硝滲出瓶外,刮下來收集。還有人用甜瓜盛放芒硝,待其滲出後刮下來收集,或者用黃牯牛膽收集芒硝後刮取,這些都不是上等的甜硝。

【主治】治療上焦風熱、小兒驚熱引起的膈痰、清肺解暑。用人奶調和塗抹,可以治療眼瞼紅腫,以及頭面部突然發生的紅腫熱痛。用它煎煮黃連,可以治療紅眼病。(李時珍)

【說明】李時珍說:風化硝性味甘緩輕浮,因此可以治療上焦心肺的痰熱,而不至於瀉下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