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石部第十一卷 (15)
石部第十一卷 (15)
1. 馬牙硝
(宋《嘉祐》)
【氣味】甘,大寒,無毒。
時珍曰:咸、微甘。即英硝也。
【主治】除五臟積熱伏氣(甄權)。末篩點眼赤,去赤腫障翳澀淚痛,亦入點眼藥中用(大明)。功同芒硝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成無己曰:《內經》云:鹹味下泄為陰。又云:咸以軟之。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。氣堅者以咸軟之;熱盛者,以寒消之。故張仲景大陷胸湯、大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皆用芒硝,以軟堅去實熱,結不至堅者不可用也。
好古曰:本草云:朴硝味辛,是辛以潤腎燥也。今人不用辛字,只用咸字,咸能軟堅也。其義皆是。本草言芒硝利小便而墮胎,然傷寒妊娠可下者用此,兼大黃引之,直入大腸,潤燥軟堅瀉熱,而母子俱安。《經》云:有故無殞,亦無殞也,此之謂歟?以在下言之,則便溺俱陰。
以前後言之,則前氣後血。以腎言之,總主大小便難。溺澀秘結,俱為水少火盛。《經》云:熱淫於內,治以鹹寒,佐之以苦,故用芒硝、大黃相須為使也。
元素曰:芒硝氣薄味厚,沉而降,陰也。其用有三:去實熱,一也;滌腸中宿垢,二也;破堅積熱塊,三也。孕婦惟三、四月及七、八月不可用,余皆無妨。
宗奭曰:朴硝是初得一煎而成者,其味酷澀,所以力緊急而不和,治食鱠不消,以此蕩逐之。芒硝是朴硝淋過煉成,故其性和緩,故今多用治傷寒。
時珍曰:朴硝澄下,硝之粗者也,其質重濁。芒硝、牙硝結於上,硝之精者也,其質清明。甜硝、風化硝,則又芒硝、牙硝之去氣味而甘緩輕爽者也。故朴硝只可施於鹵莽之人,及敷塗之藥;若湯散服餌,必須芒硝、牙硝為佳。張仲景《傷寒論》只用芒硝,不用朴硝,正此義也。
硝,稟太陰之精,水之子也。氣寒味鹹,走血而潤下,盪滌三焦腸胃實熱陽強之病,乃折治火邪藥也。唐時,臘月賜群臣紫雪、紅雪、碧雪,皆用此硝煉成者,通治積熱諸病有神效,貴在用者中的爾。
【附方】舊十七,新一十五。
紫雪:療傷寒溫瘧,一切積熱煩熱,狂易叫走,瘴疫毒癘,猝死腳氣,五屍五疰,心腹諸疾,癘刺切痛,解諸熱毒,邪熱發黃,蠱毒鬼魅,野道熱毒,小兒驚癇百病。黃金一百兩,石膏、寒水石、滑石、磁石各三斤。
搗碎,水一斛,煮四斗,去滓;入犀角屑、羚羊角、青木香、沉香各五兩,玄參(洗焙)、升麻各一斤,甘草(炒)八兩,丁香一兩,入前汁中煮取一斗五升,去滓;入煉朴硝十斤,硝石三十二兩,於藥汁中,微火煎之,柳木不住攪,至水氣欲盡,傾木盆中。待欲凝,入麝香一兩二錢半,硃砂末三兩,攪勻,收之。
每服一、二錢,涼水服。臨時加減,甚者一兩。(《和劑局方》)
紅雪:治煩熱,消宿食,解酒毒,開三焦,利五臟,除毒熱,破積滯。治傷寒狂躁,胃爛發斑,溫瘴腳氣,黃疸頭痛,目昏鼻塞,口瘡喉痹,重舌腸癰等病。用川朴硝十斤(煉去滓),羚羊角(屑)、黃芩、升麻各三兩,人參、赤芍藥、檳榔、枳殼(麩炒)、生甘草、淡竹葉、木香各二兩,木通、梔子、葛根、桑白皮、大青、藍葉各一兩半,蘇方木六兩。並銼片。
白話文:
馬牙硝
馬牙硝味甘,性極寒,無毒。也有人認為其味鹹帶微甘,與芒硝相同。
主要功效是清除五臟積熱和伏藏之氣。可研磨成粉末,用於治療眼赤腫痛、障翳、澀淚等眼疾,也可加入其他眼藥中使用。其功效與芒硝相似。
古籍記載中提到,根據《內經》,鹹味具有瀉下作用,能軟化堅硬之物。內熱可用鹹寒之物治療,對於氣機阻滯者,可用鹹味軟堅;熱盛者,則用寒涼之物清熱。張仲景的許多方劑,例如大陷胸湯、大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等,都使用芒硝來軟堅散結、去除實熱,但若病情未至堅實阻塞的程度則不宜使用。
另有古籍記載,本草記載朴硝味辛,辛味能潤燥,但現代多用鹹味來描述,因為鹹味能軟堅,兩者意思相通。本草書中記載芒硝能利尿並有墮胎的風險,但若傷寒患者懷孕,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使用,並配合大黃使用,藥力能直達大腸,潤燥軟堅,瀉熱,且不傷及母子。這應驗了「有故無殞」的醫理。從下焦的角度來看,大小便都屬陰;從前後的次序來看,先氣後血;從腎臟的角度來看,腎主大小便。若小便澀滯,大便秘結,都是陰液不足,陽氣過盛的表現。《內經》記載,內熱可用鹹寒之物治療,並佐以苦味藥物,因此芒硝和大黃常被配合使用。
還有記載指出,芒硝氣味清淡,味道濃郁,性沉降,屬陰。其主要作用有三:一、清泄實熱;二、清掃腸道宿垢;三、攻破堅積熱塊。孕婦在懷孕三、四月及七、八月應避免使用,其餘時間則一般無妨。
另有記載區分朴硝與芒硝:朴硝是初次熬製而成,味道苦澀,藥性峻猛而不平和,常用于治療食物積滯不消化;芒硝是朴硝經過提煉而成,藥性平和緩和,因此多用于治療傷寒。
朴硝是芒硝的粗制品,質地沉重;芒硝、牙硝則屬精制品,質地清淨。甜硝、風化硝是芒硝、牙硝進一步提煉後,去除部分氣味,性味甘緩輕爽的制品。因此,朴硝只適用於病情急重者或外用,而湯劑或丸散則以芒硝、牙硝為佳。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只用芒硝不用朴硝,正體現了這個道理。
硝石稟承太陰之精氣,屬水之精華,性寒味鹹,能運行於血分,並有潤下通便的作用,可以清除三焦、腸胃的實熱及陽氣過盛,是治療火邪的良藥。唐代曾用硝石煉製紫雪、紅雪、碧雪等藥物賜予群臣,用以治療積熱諸病,療效顯著,關鍵在於用藥得當。
(附方:紫雪丹、紅雪丹的組方及用法用量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