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九卷 (11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九卷 (11)

1.

(《別錄》下品)

【釋名】茆(卯、柳二音)。水葵(《詩疏》)、露葵(《綱目》)、馬蹄草

白話文:

【釋名】茆(讀作「卯」或「柳」)。水葵(《詩經疏解》)、露葵(《綱目》),又稱馬蹄草。

時珍曰:蓴字,本作蓴,從純。純乃絲名,其莖似之故也。《齊民要術》云:蓴性純而易生。種以淺深為候,水深則莖肥而葉少,水淺則莖瘦而葉多。其性逐水而滑,故謂之蓴菜,並得葵名。顏之推《家訓》云:蔡朗父諱純,改蓴為露葵。北人不知,以綠葵為之。《詩》云:薄採其茆,即蓴也。或諱其名,謂之錦帶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「蓴」字,原寫成「蓴」,從「純」。「純」是絲織品的名稱,它的莖像絲,所以這樣寫。《齊民要術》上說:蓴的本性純淨而容易生長。種植時,要根據水深淺來決定。水深,則莖肥、葉少;水淺,則莖瘦、葉多。它的本性順應水流而生長,滑溜可愛,所以叫它「蓴菜」,並把它列入葵的種類。顏之推《家訓》中說:蔡朗父的諱名是「純」,他把「蓴」字改為「露葵」。北方人不知道這一點,就用「綠葵」來代替它。《詩經》中說:「薄採其茆」,「茆」就是「蓴」。有些人避諱其本名,把它叫做「錦帶」。

【集解】保升曰:蓴葉似鳧葵,浮在水上。採莖堪啖。花黃白色,子紫色。三月至八月,莖細如釵股,黃赤色,短長隨水深淺,名為絲蓴,味甜體軟。九月至十月漸粗硬。十一月萌在泥中,粗短,名瑰蓴,味苦體澀。人惟取汁作羹,猶勝雜菜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保升說:蓴菜的葉子像浮萍,漂浮在水面上。可以採摘它的莖來食用。花為黃白色,果實為紫色。三至八月,莖細如釵股,呈黃赤色,長短隨水深淺而有所不同,叫做絲蓴,味道甜美,質地柔軟。九至十月,莖逐漸變粗變硬。十一月,在泥中萌發,莖粗短,叫做瑰蓴,味道苦澀,質地發澀。人們只取汁液來做羹湯,還是比其他雜菜要美味。

時珍曰:蓴生南方湖澤中,惟吳越人善食之。葉如荇菜而差圓,形似馬蹄。其莖紫色,大如箸,柔滑可羹。夏月開黃花。結實青紫色,大如棠梨,中有細子。春夏嫩莖未葉者名稚蓴,稚者小也。葉稍舒長者名絲蓴,其莖如絲也。至秋老則名葵蓴,或作豬蓴,言可飼豬也。又訛為瑰蓴、黽蓴焉。余見鳧葵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蓴菜生長在南方湖泊沼澤中,只有吳越人喜歡吃它。蓴菜的葉子像田萍但比較圓,形狀像馬蹄。它的莖是紫色的,像筷子一樣粗,柔軟光滑可以做湯。夏天的時候開黃色小花。結出的果實是青紫色的,像棠梨一樣大,裡面有細小的種子。春天和夏天的時候,長出嫩莖而沒有葉子的蓴菜叫做稚蓴,稚就是幼小的意思。葉子稍微舒展長大的蓴菜叫做絲蓴,它的莖像絲一樣。到了秋天蓴菜變老了就叫做葵蓴,有時候也叫做豬蓴,這是因為它可以餵豬。又有人誤寫成瑰蓴、黽蓴。我見過有人在蕪菁下面種植蓴菜。

【氣味】甘,寒,無毒。

藏器曰:蓴雖水草,而性熱擁。

詵曰:蓴雖冷補,熱食及多食亦擁氣不下,甚損人胃及齒,令人顏色惡,損毛髮。和醋食,令人骨痿。

李廷飛曰:多食性滑發痔。七月有蟲著上,食之令人霍亂。

白話文:

氣味:甘甜,偏寒,無毒。

藏器雲:蓴雖然是水草,但性質燥熱,會導致鬱結。

孟詵雲:蓴雖然可以溫補,但熱食或多吃也會導致氣血不通,嚴重損害胃和牙齒,使人面色變差、毛髮脫落。與醋一起食用,會使人骨骼痿軟。

李廷飛雲:多吃蓴會導致滑脫而引起痔瘡。七月時,蓴上會有蟲子,食用會導致霍亂。

【主治】消渴熱痹(《別錄》)。和鯽魚作羹食,下氣止嘔。多食,壓丹石。補大小腸虛氣,不宜過多(孟詵)。治熱疸,厚腸胃,安下焦,逐水,解百藥毒並蠱氣(大明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疾病】糖尿病及熱毒引起的關節疼痛(《別錄》)。用鯽魚與黃精一起烹製成湯羹服食,可以去除體內鬱結的氣,止住嘔吐。但不可過量食用,否則會有抑制丹石(一種中藥)藥效的副作用。可以治療熱性黃疸,改善腸胃功能,緩解下焦不適,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,此外,還有解毒和驅除外來毒素的作用(大明)。

【發明】弘景曰:蓴性冷而補,下氣。雜鱧魚作羹食,亦逐水。而性滑,服食家不可多用。

白話文:

【解釋】弘景說:蓴菜性涼而滋補,可以降氣。把它和雜魚一起煮湯喝,也能利水。但是它性滑,服食家不能多用。

恭曰:蓴久食大宜人。合鮒魚作羹食,主胃弱不下食者,至效。又宜老人,應入上品。故張翰《臨秋風》思吳中之鱸魚蓴羹也。

白話文:

蓴菜長期食用對人體十分有益。蓴菜與鮒魚一起煮成湯食用,對於胃弱、不想吃飯的人,有很好的效果。蓴菜也適合老人食用,應列為上品。因此張翰在《臨秋風》中思念吳地的鱸魚蓴羹。

藏器曰:蓴體滑,常食發氣,令關節急,嗜睡。《腳氣論》中令人食之,此誤極深也。溫病後脾弱不能磨化,食者多死。予所居近湖,湖中有蓴、藕。年中疫甚,飢人取蓴食之,雖病瘥者亦死。至秋大旱,人多血痢,湖中水竭,掘藕食之,闔境無他。蓴、藕之功,於斯見矣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蓴菜性滑,經常食用會產生氣體,導致關節疼痛,嗜睡。《腳氣論》中讓人食用蓴菜,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。溫病之後,脾臟虛弱,無法消化,吃的人大多會死。我所居住的地方靠近湖泊,湖中生長著蓴菜和蓮藕。那年疫病非常嚴重,飢餓的人們採摘蓴菜食用,即使是病癒的人也死了。到了秋天大旱,很多人得了血痢,湖中的水乾涸了,人們挖出蓮藕食用,全境沒有其他問題。蓴菜和蓮藕的功勞,由此可見。

【附方】新三。

白話文:

附方新三:

一切癰疽:馬蹄草即蓴菜,春夏用莖,冬月用子,就於根側尋取,搗爛敷之。未成即消,已成即毒散。用葉亦可。(《保生余錄》)。

白話文:

一切癰疽:馬蹄草就是蓴菜,在春夏季節使用莖,冬月使用種子,在根部附近尋找,搗碎敷上。還未成形的膿腫,可以用它消散;已經形成膿腫的,也可以使毒素散去。用葉子也可以。(《保生餘錄》)。

頭上惡瘡:以黃泥包豆豉煨熟,取出為末,以蓴菜汁調敷之。(《保幼大全》)

白話文:

原文:

頭上惡瘡:以黃泥包豆豉煨熟,取出為末,以蓴菜汁調敷之。(《保幼大全》)

長在頭上的惡瘡:用黃泥包裹豆豉,煨熟後取出搗成粉末,用蓴菜汁調勻敷上。

數種疔瘡:馬蹄草(又名缺盆草)、大青葉、臭紫草各等分,擂爛,以酒一碗浸之,去滓溫服,三服立愈。(《經驗良方》)。

白話文:

治癒多種瘡癤:馬蹄草(又名缺盆草)、大青葉、臭紫草各等分,搗爛,用一碗酒浸泡,去掉渣滓加熱服下,三副藥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經驗良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