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九卷 (5)
草部第十九卷 (5)
1. 白菖
(《別錄》有名未用)
【釋名】水菖(《別錄》)、水宿(《別錄》)、莖蒲(《別錄》)、菖陽(《拾遺》)、溪蓀(《拾遺》)、蘭蓀(弘景)。
時珍曰:此即今池澤所生菖蒲,葉無劍脊,根肥白而節疏慢,故謂之白菖。古人以根為菹食,謂之菖本,亦曰菖歜,文王好食之。其生溪澗者,名溪蓀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白菖十月採。
藏器曰:即今之溪蓀也。一名菖陽。生水畔。人亦呼為菖蒲。與石上菖蒲都別。根大而臭,色正白。
頌曰:水菖蒲,生溪澗水澤中甚多,失水則枯。葉似石菖,但中心無脊。其根干後,輕虛多滓,不堪入藥。
時珍曰:此有二種:一種根大而肥白節疏者,白菖也,俗謂之泥菖蒲;一種根瘦而赤節稍密者,溪蓀也,俗謂之水菖蒲。葉俱無劍脊。溪蓀氣味勝似白菖,並可殺蟲,不堪服食。
【氣味】甘,無毒。
《別錄》曰:甘、辛,溫。汁制雄黃、雌黃、砒石。
【主治】食諸蟲(《別錄》)。主風濕咳逆,去蟲,斷蚤蝨(弘景)。研末,油調,塗疥瘙(蘇頌)。
白話文:
(《別錄》這本書裡有記載名稱,但沒有說明用途。)
【名稱解釋】又叫做水菖(《別錄》)、水宿(《別錄》)、莖蒲(《別錄》)、菖陽(《拾遺》)、溪蓀(《拾遺》)、蘭蓀(弘景)。
李時珍說:這就是現在生長在池塘沼澤中的菖蒲,葉子沒有像劍一樣的脊,根部肥大、白色,而且節與節之間比較鬆散,所以叫做白菖。古人把它的根當作醃菜來吃,叫做菖本,也叫做菖歜,周文王很喜歡吃這個。生長在溪澗邊的,叫做溪蓀。
【產地與採集】《別錄》說:白菖在十月採收。
陳藏器說:就是現在的溪蓀,又叫做菖陽。生長在水邊,人們也把它叫做菖蒲。跟生長在石頭上的菖蒲完全不同。根部又大又有臭味,顏色是純白色。
蘇頌說:水菖蒲,生長在溪澗、水澤中非常多,離開水就會枯萎。葉子像石菖蒲,但是中心沒有像劍一樣的脊。它的根乾燥後,輕飄飄、鬆散很多雜質,不適合做藥。
李時珍說:這種植物有兩種:一種根大而肥白、節與節之間比較鬆散的,是白菖,俗稱泥菖蒲;另一種根細瘦而偏紅、節與節之間稍微密集的,是溪蓀,俗稱水菖蒲。它們的葉子都沒有像劍一樣的脊。溪蓀的氣味比白菖好,兩者都可以殺蟲,但不適合食用。
【氣味】味道甘甜,沒有毒。
《別錄》說:味道甘甜、辛辣,性溫。它的汁液可以調製雄黃、雌黃、砒石等藥物。
【主治】可以殺死體內的各種蟲(《別錄》)。主要治療風濕引起的咳嗽、氣逆,可以驅除體內蟲,以及跳蚤、蝨子(弘景)。磨成粉,用油調和,塗抹在疥瘡、搔癢處(蘇頌)。
2. 香蒲
(《本經》上品)蒲黃(《本經》上品)
【釋名】甘蒲(蘇恭)、醮石(《吳普》),花上黃粉名蒲黃。
恭曰:香蒲即甘蒲,可作薦者。春初生,取白為菹,亦堪蒸食。山南人謂之香蒲,以菖蒲為臭蒲也。蒲黃即此蒲之花也。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香蒲生南海池澤。蒲黃生河東池澤,四月採之。
頌曰:香蒲,蒲黃苗也。處處有之,以泰州者為良。春初生嫩葉,未出水時,紅白色茸茸然。取其中心入地白蒻,大如匕柄者,生啖之,甘脆。又以醋浸,如食筍,大美。《周禮》謂之蒲菹,今人罕有食之者。至夏抽梗於叢葉中,花抱梗端,如武士棒杵,故俚俗謂之蒲槌,亦曰蒲釐花。
其蒲黃,即花中蕊屑也。細若金粉,當欲開時便取之。市𠪨以蜜搜作果食貨賣。
時珍曰:蒲叢生水際,似莞而褊,有脊而柔,二、三月苗。採其嫩根,瀹過作鮓,一宿可食。亦可炸食、蒸食及曬乾磨粉作餅食。《詩》云:其蔌伊何?惟筍及蒲。是矣。八、九月收葉以為席,亦可作扇,軟滑而溫。
【正誤】弘景曰:香蒲方藥不復用,人無採者,南海人亦不復識。江南貢菁茅,一名香茅,以供宗廟縮酒。或云是薰草,又云是燕麥,此蒲亦相類耳。
恭曰:陶氏所引菁茅,乃三脊茅也。香茅、燕麥、薰草,野俗皆識,都非香蒲類也。蒲蒻,一名蒲筍(《食物》)、蒲兒根(《野菜譜》)。
【氣味】甘,平,無毒。時珍曰:寒。
【主治】五臟心下邪氣,口中爛臭,堅齒明目聰耳。久服輕身耐老(《本經》)。去熱燥,利小便(寧原)。生啖,止消渴(汪穎)。補中益氣,和血脈(《正要》)。搗汁服,治妊婦勞熱煩躁,胎動下血(時珍。出《產乳》)。
【附方】舊一新一。
妒乳乳癰:蒲黃草根搗封之,並煎汁飲及食之。(昝殷《產寶》)
熱毒下痢:蒲根二兩,粟米二合,水煎服,日二次。(《聖濟總錄》)
白話文:
香蒲(《本經》列為上品)及 蒲黃(《本經》列為上品)
名稱解釋:
- 香蒲又名甘蒲(蘇恭說法)、醮石(《吳普》記載)。
- 花上的黃色粉末稱為蒲黃。
蘇恭的說法:
香蒲就是甘蒲,可以編織成草蓆。春天剛生長時,取其白嫩部分做成醃菜,也可以蒸熟食用。山南一帶的人稱它為香蒲,是因為他們把菖蒲當作臭蒲。蒲黃就是這種香蒲的花粉。
產地與採集時間:
- 《別錄》記載:香蒲生長在南海一帶的池塘沼澤。蒲黃生長在河東一帶的池塘沼澤,四月採集。
- 蘇頌說:香蒲就是蒲黃的苗。各地都有,以泰州產的品質最好。春天剛長出嫩葉,還沒露出水面時,是紅白色毛茸茸的。取其中心入土的白色嫩莖,像湯匙柄一樣粗,生吃,甘甜脆嫩。也可以用醋浸泡,像吃竹筍一樣美味。《周禮》稱之為蒲菹,現在很少有人吃了。到了夏天,會從葉叢中抽出莖,花長在莖的頂端,像武士的棒槌,所以民間俗稱蒲槌,也叫蒲釐花。
- 蒲黃就是花中的花蕊粉末。細如金粉,在花快要開放時採集。市場上有人用蜂蜜調和做成果子來賣。
- 李時珍說:蒲叢生長在水邊,像莞草但更扁平,有脊背但柔軟,二、三月長苗。採集嫩根,用開水燙過做成醃菜,放一晚就可以吃。也可以油炸、蒸或曬乾磨粉做成餅吃。《詩經》說:「它的蔬菜是什麼?只有筍和蒲。」就是指這個。八、九月採收葉子做席子,也可以做扇子,柔軟光滑又保暖。
古人對香蒲的誤解與澄清:
- 陶弘景說:香蒲的藥用價值已經不被重視,人們也不再採集,南海人也不再認識它了。江南進貢的菁茅,又叫香茅,用來祭祀宗廟縮酒。有人說它是薰草,又有人說是燕麥,這些都和香蒲相似而已。
- 蘇恭說:陶弘景說的菁茅,是指三脊茅。香茅、燕麥、薰草,鄉野間的人都認識,它們都不是香蒲。蒲的嫩莖,又名蒲筍(《食物》記載)、蒲兒根(《野菜譜》記載)。
性味:
- 甘,性平,無毒。李時珍說:性寒。
功效:
- 可以去除五臟的邪氣,治療口臭,堅固牙齒,使眼睛明亮,耳朵聰敏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緩衰老(《本經》記載)。
- 可以去除體內熱燥,利尿(寧原的說法)。
- 生吃,可以止渴(汪穎的說法)。
- 可以補中益氣,調和血脈(《正要》的說法)。
- 搗汁服用,可以治療孕婦勞累發熱煩躁,胎動不安,下血(李時珍說法,出自《產乳》)。
附方:
舊方一,新方一
- 產後乳汁不暢,乳房腫痛: 用蒲黃草根搗爛敷在患處,並煎汁服用或食用。(出自昝殷《產寶》)
- 熱毒引起的痢疾: 用蒲根二兩,粟米二合,加水煎服,每天兩次。(出自《聖濟總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