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九卷 (3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九卷 (3)

1. 酸模

(《日華》)

白話文:

《日華》

原文:

  • 風邪先中,汗出而惡寒,頭項強疼,腰膝酸楚,嘔吐惡逆,脈浮緊。
  • 肺氣先虛,受風則寒,寒勝則喘,吐沫涎沫,脈促緊數。
  • 營血先衰,受寒則凝,凝則痛,痛甚則不可按,脈沉遲。
  • 陽氣先脫,受寒則散,散則冷,冷甚則手足厥逆,脈微細。

譯文:

  • **風邪先入侵:**出汗但畏寒,頭頸僵硬疼痛,腰膝痠痛,嘔吐反胃,脈搏浮緊。
  • **肺氣先虛:**受風而寒,寒氣過盛則喘息,吐出泡沫和唾液,脈搏快速緊促。
  • **營血先衰:**受寒則凝結,凝結則疼痛,疼痛嚴重到按壓不下去,脈搏沉緩遲滯。
  • **陽氣先脫失:**受寒則散失,散失則寒冷,寒冷嚴重到手腳冰冷,脈搏微弱細小。

【釋名】山羊蹄(《綱目》)、山大黃(《拾遺》)、薞蕪(《爾雅》)、酸母(《綱目》)、蓨(同)、當藥

白話文:

【名稱解釋】山羊蹄(《本草綱目》)、山大黃(《拾遺記》)、薞蕪(《爾雅》)、酸母(《本草綱目》)、蓨(同)、當藥。

時珍曰:薞蕪,乃酸模之音轉,酸模又酸母之轉,皆以味而名,與三葉酸母草同名。掌禹錫以薞蕪為蔓菁菜,誤矣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薞蕪,這個名稱是酸模的音轉,酸模又是酸母的音轉,都是以味道來命名的,與三葉酸母是同種植物。掌禹錫把薞蕪當成蔓菁類蔬菜,是錯的。

【集解】弘景曰:一種極似羊蹄而味酸,呼為酸模,根亦療疥也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陶弘景說:有一種植物非常像羊蹄,味道卻酸,人們稱它為酸模,它的根部也可以治療疥瘡。

大明曰:所在有之,生山岡上。狀似羊蹄葉而小黃。莖葉俱細。節間生子,若茺蔚子

白話文:

大明:在各地都有,生長在山丘上。葉子像羊蹄,但是較小且呈黃色。莖和葉都很細。節間長有果實,像茺蔚的果實。

藏器曰:即是山大黃,一名當藥。其葉酸美,人亦採食其英。《爾雅》:須,薞蕪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山大黃,又名當藥。它的葉子酸美,人們也採摘其嫩葉食用。《爾雅》中把這種植物稱為「須」,也叫「薞蕪」。

郭璞注云:似羊蹄而葉細,味酸可食。一名蓨也。

時珍曰:平地亦有。根葉花形並同羊蹄,但葉小味酸為異。其根赤黃色。連根葉取汁煉霜,可制雄、汞。

【氣味】酸,寒,無毒。時珍曰:葉酸,根微苦。

白話文:

郭璞註文說:此植物形狀像羊蹄,但葉子較細,味道酸,可以食用。又名「蓨」。

李時珍說:平地也有此植物。它的根、葉、花的外形都和羊蹄相似,但葉子較小,味道酸,這一點不同。它的根部是紅黃色。連根帶葉取汁煉製成霜,可用來製作雄黃和水銀。

藥性:

味道酸,性寒,無毒。李時珍說:葉子味道酸,根部味道略帶苦味。

【主治】暴熱腹脹,生搗汁服,當下利。殺皮膚小蟲(藏器)。治疥(弘景)。療痢乃佳(保升)。去汗斑,同紫萍搗擦,數日即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身體突然發熱,肚子脹痛。將此藥搗汁服用,即可拉肚子。治療皮膚上的小蟲(藏器)。治療疥瘡(弘景)。治療痢疾效果很好(保升)。去除汗斑,將此藥和紫萍搗碎塗抹,數日即可痊癒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一

瘭疽毒瘡,肉中忽生黯子如粟豆,大者如梅李,或赤或黑,或青或白,其中有核,核有深根,應心。腫泡紫黑色,能爛筋骨,毒入臟腑殺人:宜灸黯上百壯。以酸模葉薄其四面,防其長也。內服葵根汁,其毒自愈。(《千金方》)

白話文:

瘭疽毒瘡:一種嚴重的膿腫,肉中突然長出像粟米或豆子的小黑點,大的像梅子或李子,顏色可以是紅色、黑色、青色或白色,裡面有核,核有很深的根,並與心臟相應,腫脹水泡呈紫黑色,會腐爛筋骨,毒性進入臟腑,會殺死人。治療方法:應在黑點上面灸一百壯艾灸,用酸模葉將黑點周圍包起來,防止它生長,內服葵根汁,毒性就會自動痊癒。

【附錄】牛舌實,《別錄》有名未用曰:味鹹,溫,無毒。主輕身益氣。生水中澤旁。實大,葉長尺。五月採實。一名豕首。

白話文:

附錄:牛舌實

《別錄》中名列其中,卻未曾使用,記載著:味道鹹、溫,無毒。可以讓人身體輕盈,增強氣力。通常生長在水中或潮濕的地方。果實很大,葉子長約一尺。在五月採收果實,也有人稱它為「豕首」。

器曰:今東土人呼田水中大葉如牛耳者,為牛耳菜。

時珍曰:今人呼羊蹄為牛舌菜,恐羊蹄是根,此是其實。否則是羊蹄之生水中者也。麕舌

《別錄》曰:味辛,微溫,無毒。主霍亂腹痛,吐逆心煩。生水中。五月採之。

弘景曰:生小小水中。今人五月五日採干,以治霍亂甚良。

蛇舌《別錄》有名未用曰:味酸,平,無毒。主除留血、驚氣、蛇癇。生大水之陽。四月採花,八月採根。

白話文:

內容器曰: 今東土人把田水中長著像牛耳朵一樣大葉子的植物,稱為「牛耳菜」。

時珍曰: 現在的人將「羊蹄」稱為「牛舌菜」,恐怕是錯的。因為羊蹄是根,而牛舌菜是果實。不然的話,就是生長在水中的羊蹄了。麕舌

《別錄》記載: 味道辛辣,微溫,無毒。主治霍亂腹痛,嘔吐心煩。生長在水中。五月採收。

弘景曰: 生長在小小水中。現在的人在五月五日採集來曬乾,用來治療霍亂非常有效。

蛇舌《別錄》記載有這個名字,但沒有使用說明: 味道酸,性平,無毒。主治去除血塊、驚嚇、蛇癇。生長在水域的陽光照射處。四月採花,八月採根。

2. 龍舌草

(《綱目》)

白話文:

原文: 綱目

綱目(書名)

【集解】時珍曰:龍舌,生南方池澤湖泊中。葉如大葉菘菜及芣苢狀。根生水底,抽莖出水,開白花。根似胡蘿蔔根而香,杵汁能軟鵝鴨卵,方家用煮丹砂,煅白礬,制三黃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李時珍說:龍舌生長在南方池澤湖泊中。葉子像大葉菘菜和芣苢。根生長在水底,莖伸出水面,開白色花朵。根像胡蘿蔔根,但有香味。搗爛根部的汁液能使鵝鴨蛋變軟。醫家常用它來煮丹砂、煅燒白礬和製作三黃。

【氣味】甘、咸,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癰疽,湯火灼傷,搗塗之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甘、鹹,性寒,無毒。

【主治】治療癰疽、熱火灼傷,搗碎成泥塗抹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乳癰腫毒:龍舌草忍冬藤,研爛,蜜和敷之。(《多能鄙事》)

白話文:

乳房長瘡腫毒:將龍舌草和忍冬藤搗成糊,加入蜂蜜敷在患處。(《多能鄙事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