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43)
草部第十八卷 (43)
1. 百稜藤
(宋《圖經》)
【釋名】百靈藤(《綱目》)
【集解】頌曰:生台州山中。春生苗蔓,延木上,無花葉。冬採皮入藥,土人用。
【氣味】缺
白話文:
釋名:百靈藤(《綱目》)
集解:頌語說:這種植物生長在臺州的山中。春天長出嫩芽,攀爬在樹木上,沒有花和葉子。冬天採集樹皮入藥,當地人使用。
氣味:記載不詳
【主治】盜汗(蘇頌)。治一切風痛風瘡。以五斤銼,水三斗,煮汁五升,熬膏。每酒服一匙,日三服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三。
白話文:
【主治】盜汗(蘇頌)。治療一切風濕痛和瘡瘍。取五斤水楊梅,搗碎,加三鬥水,煮成五升濃汁,熬成膏狀。每次用酒送服一匙,每日三次(時珍)。
【附方】新三
頭風腦痛:百靈藤十斤,水一石,煎汁三斗,入糯米三斗作飯。候冷,拌神麯炒末九兩,同入甕中,如常釀酒。經三、五日,看沫盡,更炊一斗糯米飯冷投之,待熟澄清。每溫飲一小盞,服後渾身汗出為效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頭痛:百靈藤十斤,水一石,煎汁三鬥,放入糯米三鬥做飯。等飯涼了,拌入炒過的酒麴末九兩,一起放入罈中,像平常釀酒一樣。經過三、五天,看上面的泡沫消失了,再煮一斗糯米飯,等飯涼了倒入酒中,等到酒熟後澄清。每次溫熱著喝一小杯,服後渾身出汗為佳。(《聖惠方》)
一切風痹,不拘久近:百靈藤五斤,水三斗,煎一斗,濾汁再煎至三升,入牛膝、附子、仙靈脾、赤箭、何首烏、乳香、鹿角膠各二兩,為末,同煎,別入白蜜五合,熬如餳狀,瓷瓶收之。每服一匙,溫酒下,一日二服。忌毒物、滑物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不管是新發還是舊發的風痹,均可用此方治療。
百靈藤五斤,水三鬥,煎煮一斗,濾出汁液再煎至三升,加入粉末化的牛膝、附子、仙靈脾、赤箭、何首烏、乳香、鹿角膠各二兩,一起煎煮,再加入白蜜五合,熬煮至膏狀,用瓷瓶盛放保存。每次服用一匙,用溫酒送服,每日服用兩次。忌諱食用有毒或滑膩的食物。(《聖惠方》)
大風瘡疾:百靈藤四兩。水一斗,煮三升,去滓,入粳米四合煮粥。於密室中浴畢乃食,曖臥取汗。汗後,皮膚起如麩片。每隔日一作,五、六十日後漸愈,毛髮即生。(《聖惠方》)
白話文:
大風瘡疾: 百靈藤四兩。用一斗水煮成三升,去掉渣子,加入粳米四合煮粥。在密閉的房間裡洗完澡後吃,蓋上被子出汗。出汗後,皮膚會像麩皮一樣脫落。每隔一天做一次,五、六十天後逐漸痊癒,毛髮就會長出來。(《聖惠方》)
2. 省藤
(《拾遺》),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
【釋名】赤藤(《綱目》)、紅藤(《綱目》)
【集解】藏器曰:生南地深山。皮赤,大如指,堪縛物,片片自解也。
【氣味】苦,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蛔蟲,煮汁服之。齒痛,打碎含之。煮粥飼狗,去瘑(藏器)。治諸風,通五淋,殺蟲(時珍)。
白話文:
【校正】從木部移入此處。
【釋名】赤藤(《本草綱目》)、紅藤(《本草綱目》)
【集解】藏器說:生長在南方的深山中。藤皮呈紅色,像手指一樣粗,可以捆綁東西,剝開後可以自動解開。
【氣味】苦,性平,無毒。
【主治】蛔蟲,煮汁後服用。牙痛,將藤打碎後含在口中。煮粥餵給狗,可以治療狗的傳染病(藏器)。治療各種風疾,能通利五淋,殺蟲(時珍)。
【發明】時珍曰:赤藤,善殺蟲,利小便。洪邁《夷堅志》云:趙子山苦寸白蟲病。醫令戒酒,而素性耽之。一日寓居邵武天王寺,夜半醉歸,口渴甚。見廡間甕水,映月瑩然,即連酌飲之,其甘如飴。迨曉蟲出盈席,心腹頓寬,宿疾遂愈。皆驚異之,視所飲水,乃寺僕織草履,浸紅藤根水也。
【附方】新一。
白話文:
時珍說:赤藤,藥用可以殺蟲,且利於小便。洪邁在《夷堅志》中寫道:趙子山一直患著寸白蟲病。醫生告誡他戒酒,可他本性嗜酒。有一天他住在邵武天王寺,半夜醉醺醺地回來,口渴得厲害。看到廊簷下有一甕水,映著月光非常清亮,便連續喝了好幾杯,那水甘甜得如蜜一樣。等到天亮時,腹中的蟲子全部爬了出來,心腹頓時感到放鬆,長期的疾病竟因此痊癒了。眾人驚異不已,一看他所喝的水,原來是寺院僕人浸泡織草履的赤藤根水。
【附方】新一
五淋澀痛:赤藤(即做草鞋者)、白茯苓、苧麻根等分,為末。百沸湯下,每服一錢,如神。(究原方)
白話文:
五淋澀痛:赤藤(就是製作草鞋的人)、白茯苓、薴麻根等分成三份,研成粉末。用沸水連續煎煮100次,每次服用1錢,效果神奇。(根據原來的方子)
3. 紫藤
(宋《開寶》)
白話文:
宋《開寶》
《傷寒論》
太陽病,發熱惡寒,脈浮緩,或遲緊,表未解,裡證未著,宜麻黃湯。
若熱甚,汗多,脈洪數者,宜桂枝湯。
若熱重,無汗,脈浮緊者,宜麻黃附子細辛湯。
若熱甚,脈沉者,宜承氣湯。
陽明病,發熱噁心,口渴,脈洪數者,宜承氣湯。
若病重,脈結緊,身疼痛,裡寒,宜桃仁承氣湯。
若脈緩虛,小腹急結,宜大承氣湯。
若脈沉遲,身疼痛,宜調胃承氣湯。
少陽病,口苦咽乾,嘔吐,脈弦數者,宜小柴胡湯。
若脈沉不明,嘔吐,宜柴胡桂枝湯。
若脈弦遲,嘔吐,宜柴胡六君子湯。
太陰病,脈沉遲,腹滿,吐利,宜四逆湯。
若心下痞,滿,口渴,宜附子理中湯。
若心下痞,滿,嘔吐,宜小建中湯。
若心下痞,滿,腹痛,宜平胃散。
少陰病,脈微細,反發熱,或厥,或腹痛,宜四逆湯。
若脈沈遲,厥冷,宜附子湯。
若脈微,腹痛,厥冷者,宜理中湯。
厥陰病,脈微欲絕,或反發熱,或利下重,宜四逆湯。
若脈微,自汗,或噎,或腹脹者,宜葛根湯。
若脈微,自汗不止,或厥冷,或利下,宜桂枝加附子湯。
【集解】藏器曰:藤皮著樹,從心重重有皮。四月生紫花可愛,長安人亦種之以飾庭池,江東呼為招豆藤。其子作角,角中仁,熬香著酒中,令酒不敗。敗酒中用之,亦正。其花挼碎,拭酒醋白腐壞。
【氣味】甘,微溫,有小毒。
【主治】作煎如糖服,下水。主水癊病(藏器)。
白話文:
【集解】藏器曰:藤皮長在樹上,從內到外一層一層有皮。四月生紫花,非常可愛,長安人把它種來裝飾庭院池塘,江東人稱之為招豆藤。它的種子長成角狀,角中生有果仁,把果仁熬製後加入酒中,可以防止酒變壞,如果倒進變壞的酒中,也可以把酒變好。藤花搗碎後,可以擦拭酒、醋和腐壞的酒糟。
【氣味】甘,微溫,稍有毒性。
【主治】製成像糖一樣煎煮服用,可利水。治療水腫疾病(內臟積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