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31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八卷 (31)

1. 通脫木

(《法象》)

【釋名】通草(《綱目》)、活莌(音奪)、離南。

頌曰:《爾雅》:離南、活莌,即通脫也。《山海經》名寇脫。又名倚商。

杲曰:陰竅澀而不利,水腫閉而不行,用之立通,因有通草之名。與木通同功。

嘉謨曰:白瓤中藏,脫木得之,故名通脫。

【集解】藏器曰:通脫木生山側。葉似蓖麻。其莖空心,中有白瓤,輕白可愛,女人取以飾物,俗名通草。

頌曰:郭璞言:生江南,高丈許,大葉似荷而肥,莖中瓤正白。今園圃亦有種蒔者,或作蜜煎充果,食之甘美。

時珍曰:蔓生山中。莖大者圍數寸。

【氣味】甘、淡,寒,無毒。

杲曰:甘,平。降也。陽中陰也。

【主治】利陰竅,治五淋,除水腫癃閉,瀉肺(李杲)。

解諸毒蟲痛(蘇頌)。明目退熱,下乳催生(汪機)。

【發明】杲曰:通草瀉肺利小便,甘平以緩陰血也。與燈草同功。宜生用之。

白話文:

釋名

通草(《綱目》)、活莌(音同「奪」)、離南。

頌曰:《爾雅》:「離南、活莌,就是通脫。」《山海經》稱之為「寇脫」。又名「倚商」。

杲曰:身體的陰竅不通暢,水腫閉塞而不流通,使用它可以立通,因此有「通草」之名。與木通功效相同。

**嘉謨曰:**白色的髓藏在裡面,脫了樹木纔得到,因此稱為「通脫」。

集解

**藏器曰:**通脫木生長在山坡上。葉子像蓖麻。它的莖是中空的,裡面有白色的髓,輕盈潔白可愛,女性用它來裝飾物品,俗稱「通草」。

**頌曰:**郭璞說:「它生長在江南,高約丈許,大葉像荷葉一樣肥厚,莖內的髓純白。現在園圃中也有人種植,有時候做成蜜餞當作果子,食之甘美。」

**時珍曰:**蔓生山中。莖粗大的有數寸圓。

氣味

甘、淡,寒,無毒。

**杲曰:**甘,平性。具有降下的作用。陽中有陰。

主治

利於陰竅,治療五淋,消除水腫癃閉,瀉肺(李杲)。

解各種毒蟲的疼痛(蘇頌)。明目退熱,催生下乳(汪機)。

發明

**杲曰:**通草瀉肺利小便,甘平性可以緩和陰血。與燈草功效相同。宜生用。

時珍曰:通草色白而氣寒,味淡而體輕,故入太陰肺經,引熱下降而利小便;入陽明胃經,通氣上達而下乳汁。其氣寒,降也;其味淡,升也。

白話文:

時珍說:通草顏色白色、性寒、味道淡薄、質地輕,因此能進入太陰肺經,引發熱氣下降、利於小便;進入陽明胃經,通氣上行、促進乳汁分泌。通草的寒性能使熱氣下降,淡味能使氣體上升。

【附方】新一。

洗頭風痛:新通草瓦上燒存性,研末二錢,熱酒下。牙關緊者,斡口灌之。(王璆《百一選方》)

花上粉

【主治】諸蟲瘻惡瘡痔疾,納之(藏器)。療瘰癧,及胸中伏氣攻胃咽(蘇頌)。

【附錄】天壽根(《圖經》)

頌曰:出臺州,每歲土貢。其性涼,治胸膈煩熱,土人常用有效。

白話文:

治療頭風痛:

使用新的通草,在屋瓦上烘烤,保留其藥性。研磨成粉末,二錢重,用熱酒送服。如果牙關緊閉,可以撬開嘴巴灌服。(出自王璆的《百一選方》)

花上粉:

**功效:**治療各種蟲瘻、惡性瘡痔,將粉末納入患處(隱蔽部位)。治療瘰癧,以及胸中伏氣攻向胃和咽喉。(出自蘇頌)

附錄:天壽根(《圖經》):

讚曰:產自台州,每年進貢給朝廷。它的藥性涼,治療胸膈煩熱,當地人經常使用,效果顯著。

2. 釣藤

(《別錄》下品)

【校正】自木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弘景曰:出建平。亦作吊藤。療小兒,不入余方。

時珍曰:其刺曲如釣鉤,故名。或作吊,從簡耳。

【集解】恭曰:釣藤出梁州。葉細長,其莖間有刺,若釣鉤。

頌曰:今秦中興元府有之。三月採。

白話文:

【校正】 從木部移入此。

【釋名】 陶弘景記載:這種植物產自建平。也稱作吊藤。用於治療小兒疾病,不在其他方書中記載。

李時珍解釋:它的刺彎曲如釣鉤,因此得名。有人將「釣」簡寫為「吊」。

【集解】 張恭曰:釣藤產自梁州。葉子細長,莖幹之間有刺,形狀像釣鉤。

雷煥章曰:如今陝西興元府有這種植物。三月採摘。

宗奭曰:湖南、湖北、江南、江西山中皆有之。藤長八九尺或一、二丈,大如拇指,其中空。小人用致酒甕中,盜取酒,以氣吸之,涓涓不斷。

白話文:

宗奭說:湖南、湖北、江南和江西的山區都有這種植物。藤條長八九尺或一、二丈,像拇指一般粗細,裡面是空心的。小偷用它伸進酒甕中,竊取酒液,藉由氣的壓迫,酒水就會不斷地被吸出。

時珍曰:狀如葡萄藤而有鉤,紫色。古方多用皮,後世多用鉤,取其力銳爾。

【氣味】甘,微寒,無毒。保升曰:苦。權曰:甘,平。時珍曰:初微甘,後微苦,平。

白話文:

**李時珍說:**形狀像葡萄藤,並且有倒鉤,顏色是紫色。古方藥方多使用葡萄藤的皮,後代多使用葡萄藤的倒鉤,因為它的藥性比較強。

**氣味:**甘甜,略微偏涼,無毒。保升說:苦。權說:甘甜,平性。李時珍說:一開始略微甘甜,後來略微苦,平性。

【主治】小兒寒熱,十二驚癇(《別錄》)。小兒驚啼,瘛瘲熱擁,客忤胎風(甄權)。大人頭旋目眩,平肝風,除心熱,小兒內釣腹痛,發斑疹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小兒寒熱,十二種驚嚇引起的癲癇(《別錄》)。小兒啼哭不止,瘛瘲病、熱邪侵襲,胎風客忤(甄權)。成年人頭暈目眩,平復肝風,消除心熱,小兒內熱引發的腹痛,發斑疹(時珍)。

【發明】時珍曰:釣藤,手足厥陰藥也。足厥陰主風,手厥陰主火。

白話文:

【發明】李時珍說:釣藤,是手足厥陰經的藥材。足厥陰經主治風疾,手厥陰經主治火熱。

驚癇眩暈,皆肝風相火之病。釣藤通心包於肝木,風靜火息,則諸證自除。或云:入數寸於小麥中蒸熟,餵馬易肥。

白話文:

驚癇和眩暈,都是肝風和肝火引起的疾病。釣藤通心包於肝木,風平浪靜、肝火熄滅,則各種症狀就會自行消除。有人說:將釣藤切成數寸長,放入小麥中蒸熟,餵給馬吃,馬就會容易發胖。

【附方】新三。

白話文:

【附方】新三

小兒驚熱:釣藤一兩,硝石半兩,甘草(炙)一分。為散。每服半錢,溫水服,日三服。名延齡散。(《聖濟錄》)

白話文:

小兒驚熱:釣藤一錢,硝石半錢,炙甘草一分。製成藥粉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溫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藥名叫做延齡散。(出自《聖濟錄》)

卒得癇疾:釣藤、甘草(炙)各二錢。水五合,煎二合。每服棗許,日五、夜三度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突然發作癲癇:釣藤、甘草(炒過)各二錢。水五碗,煎成二碗。每次服棗子大小的量,每天上午服五次,晚上服三次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斑疹不快:釣藤鉤子、紫草茸等分。為末。每服一字或半錢,溫酒服。(錢氏方)

白話文:

治療斑點疹子長得不大好看時:釣藤鉤子、紫草茸各取等量。一起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一字或半錢,用溫酒送服。(取自錢氏方)

【附錄】倒掛藤(《拾遺》)藏器曰:味苦,無毒。主一切老血,及產後諸疾,結痛,血上欲死,煮汁服之。生深山,有逆刺如懸鉤,倒掛於樹,葉尖而長。

白話文:

【附錄】倒掛藤(來自《拾遺》)藏器說:它味道苦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一切老血,以及產後諸多疾病,結痛,血上沖至欲死,煮汁服用。生長在深山,有像懸鉤那樣的倒刺,倒掛在樹上,葉子尖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