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26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八卷 (26)

1. 解毒子

(《唐本草》)

【釋名】地不容(《唐本》)、苦藥子(《圖經》)。

【集解】恭曰:地不容生川西山谷,採無時,鄉人呼為解毒子也。

白話文:

釋名 地不容(《唐本草》)、苦藥子(《圖經》)。

集解 雷恭表示:地不容生長在川西山谷之中,採摘沒有特定的時節,當地人稱呼它為解毒子。

頌曰:出戎州。蔓生,葉青如杏葉而大,厚硬,凌冬不凋,無花實。根黃白色,外皮微粗褐,累累相連,如藥實而圓大,採無時。又開州、興元府出苦藥子,大抵與黃藥相類,春採根,曝乾。亦入馬藥用。

白話文:

頌曰:黃藥出於戎州。蔓生,葉片青綠,如同杏葉但更大,厚而堅硬,即使在嚴冬也不凋零,沒有花朵和果實。藥根是黃白色,外皮有一點粗糙的褐色,排列累積連接在一起,就像藥材的果實一樣圓而大,採摘不需要特定時間。另外,開州、興元府也出產苦藥子,外觀和黃藥很相似,春天採摘根部,曬乾後使用。也用於馬的藥物。

時珍曰:《四川志》云:苦藥子出忠州。性寒,解一切毒。川蜀諸處皆有。即解毒子也。或云:卭州苦藥子即黃藥子,方言稱呼不同耳。理亦近之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《四川志》記載:苦藥子出產在忠州。性味寒涼,可以解一切毒。四川、蜀地各處都有。就是解毒子。有人說:卭州的苦藥子就是黃藥子,只是各地叫法不同罷了。這個說法也合乎情理。

【氣味】苦,大寒,無毒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味道苦,性質極寒,沒有毒性。

【主治】解蠱毒,止煩熱,闢瘴癘,利喉閉及痰毒(《唐本》)。治五臟邪氣,清肺壓熱(蘇頌)。消痰降火,利咽喉,退目赤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【主治】解除蠱毒,止煩熱,解除瘟疫,有利於喉嚨閉塞和痰毒(《唐本》)。治療五臟邪氣,清肺降火(蘇頌)。消痰降火,有利於咽喉,消除眼睛紅腫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二。咽喉腫痛,水漿不下:苦藥、山豆根甘草、硝石各一分,射干柑皮升麻各半兩。為末,蜜丸。噙之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附加的藥方:方劑二。咽喉腫痛,連水都喝不下去:

  1. 苦藥:一錢

  2. 山豆根:一錢

  3. 甘草:一錢

  4. 硝石:一錢

  5. 射干:半兩

  6. 柑皮:半兩

  7. 升麻:半兩

**作法:**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蜂蜜做成丸藥。 用法:含在嘴裡,讓藥丸慢慢溶解,發揮作用。

出自:《聖惠方》

眉稜骨痛,熱毒攻眼,頭痛眉痛,壯熱不止:解毒子、木香、川大黃各三分,為末,漿水調膏攤貼,干即易之。(《普濟方》)

白話文:

眉毛骨頭疼痛,熱毒侵犯眼睛,頭痛眉痛,發燒不止:解毒子、木香、川大黃各三分,研成細末,用漿水調成藥膏塗敷患處,乾了就換新的藥膏。(《普濟方》)

【附錄】奴會子(《海藥》)

白話文:

【附錄】奴會子(《海藥》)

原文:

奴會子,似水晶腦,一種大小如胡桃,一種細如粟,黑黃色,散在海邊。味淡,寒,毒。

譯文:

奴會子,外觀像水晶腦,一種大小像胡桃,另一種細小如小米,顏色為黑黃色,散落在海邊。味道淡,性寒,有毒。

珣曰:味辛,平,無毒。主小兒無辜冷疳,虛渴脫肛,骨立瘦損,脾胃不磨。劉五娘方,用為煎服。生西國諸戎。大小如苦藥子。

白話文:

珣說:蜀漆味道辛辣,性平,沒有毒。主治小兒無辜冷疳、虛渴脫肛、骨立瘦損、脾胃不磨。劉五孃的名方,用蜀漆為藥煎服。蜀漆生長在西國諸戎的地區。果實的大小像苦藥子的果實。

藥實根,

《本經》曰:味辛,溫,無毒。主邪氣諸痹疼酸,續絕傷,補骨髓。一名連木。

《別錄》曰:生蜀郡山谷。採無時。

白話文:

《本經》說: 氣味辛辣,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治邪氣引起的各種痹症、疼痛和痠痛,接續斷裂的傷口,補養骨髓。又名連木。

《別錄》說: 生長在蜀郡的山谷中。採集沒有季節限制。

恭曰:此藥子也,當今盛用,胡名那疏,出通州、渝州。其子味辛,平,無毒。主破血止痢消腫,除蠱疰蛇毒。樹生,葉似杏,花紅白色,子肉味酸,止用其仁,《本經》誤載根字。

白話文:

恭謹地說:這種藥物是種子,當今廣泛使用,胡人稱它為那疏,產於通州、渝州。它的種子味道辛辣,性味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能是破血、止痢疾、消腫、去除蠱毒和蛇毒。樹木生長,葉子像杏樹葉,花是紅色或白色的,種子的果肉味道酸,只有種仁可以用,本草綱目誤載為根。

時珍曰:此藥子雖似黃藥、苦藥子,而稍有不同。二藥子不結子,此則樹之子也。葛洪《肘後方》云:婆羅門名那疏樹子,中國人名藥子。去皮取中仁,細研服,治諸病也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這種藥子的外型雖然和黃藥、苦藥子相似,但還是有些不同。黃藥、苦藥子不會結出果實,而這種藥子是樹上結出的果實。葛洪在《肘後方》中說:婆羅門人稱它為那疏樹子,中國人稱它為藥子。把藥子的外皮剝掉,取出裡面的果仁,研磨成細末服用,可以治療各種疾病。

2. 白藥子

(《唐本草》)

白話文:

唐本草 《麥門冬》

原文: 麥門冬,一名葳蕤。生山谷及水畔。苗高二三尺,葉似蒲,厚而光滑。四月生紫花,五月結實如豆,色紫黑。

麥門冬,又名葳蕤。生長在山谷和水邊。植株高二三尺,葉子像蒲草,厚而光滑。四月開紫色花,五月結紫色黑色的豆狀果實。

麥門冬,又稱葳蕤。生長在山谷和水邊。植株高二三尺,葉子像蒲草,厚而光滑。四月開紫色花,五月結果實,果實呈紫色黑色,形狀像豆子。

【集解】恭曰:白藥子出原州。三月生苗,葉似苦苣。四月抽赤莖,長似壺盧蔓。六月開白花。八月結子,亦名栝蔞。九月葉落枝折,採根洗切,日乾,根皮黃色,名白藥子。

白話文:

【集解】恭說:白藥子產於原州。三月萌芽,葉子像苦苣。四月長出紅色的莖,生長得像葫蘆的藤蔓。六月開放白色花朵。八月結出果實,也叫栝蔞。九月葉落枝斷,採挖根部洗淨切片,曬乾,根皮呈黃色,名為白藥子。

頌曰:今夔、施、合州、江西、嶺南亦有之。江西出者,葉似烏桕,子如綠豆,至八月變成赤色,治馬熱方用之。

白話文:

註解說:現在夔州、施州、合州、江西、嶺南也有產蒲公英。江西產的蒲公英,葉子像烏桕樹,果實像綠豆,到了八月果實會變成紅色,用來治療治馬發熱的方子。

【氣味】辛,溫,無毒。權曰:苦,冷。

白話文:

【氣味】辛辣、溫和,無毒。權德輿說:苦,寒涼。

【主治】金瘡生肌(《唐本》)。消腫毒喉痹,消痰止嗽,治渴並吐血(大明)。治喉中熱塞不通,咽中常痛腫(甄權)。解野葛、生金、巴豆、藥毒。刀斧折傷,乾末敷之,能止血、痛(馬志)。散血降火,消痰解毒(時珍)。

白話文:

主治:

  • 促進金創傷口癒合(《唐本》)。
  • 消除腫脹和毒性喉嚨腫痛,化痰止咳,治療口渴和吐血(大明)。
  • 治療喉嚨熱塞不通,咽喉經常疼痛腫脹(甄權)。
  • 解除野葛、生金、巴豆和藥物的毒性。
  • 刀斧造成的傷口,將其研成粉末敷於傷口,可以止血止痛(馬志)。
  • 散血降火,化痰解毒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三,新九。

白話文:

【藥方】

舊經方使用三味藥,新藥方使用九味藥。

天行熱病:白藥為末,漿水一盞,冷調二錢服,仰臥少頃,心悶或腹鳴㽲痛,當吐利數行。如不止,吃冷粥一碗止之。(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

白話文:

天行熱病:將白藥研磨成粉末,加入一杯漿水,攪拌均勻後服用二錢。仰臥休息片刻,如果感覺心悶或腹部疼痛,可服用數次催吐或瀉下的藥物。如果症狀沒有緩解,可吃一碗冷粥來止瀉。(出自崔元亮的《海上方》)

心痛解熱:白藥根、野豬尾(二味,洗去粗皮,焙乾)等分。搗篩。酒服一錢。甚效。黔人用之。(蘇頌《圖經》)風熱上壅,咽喉不利:白藥三兩,黑牽牛半兩(同炒香,去牽牛一半,為末),防風末三兩。和勻。每茶服一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心痛解熱:白藥根、野豬尾(二味等分,將粗皮洗淨,用火烘焙至乾燥)。搗碎研磨,加酒服用一錢。非常有效。 黔地中人常使用此方。(蘇頌《圖經》)

風熱上壅,咽喉不適:白藥三兩,黑牽牛半兩(一起炒香,去掉一半的黑牽牛,研磨成粉末),防風末三兩。混合均勻。每次以茶送服一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喉中熱塞腫痛,散血消痰:白藥、朴硝等分。為末。吹之,日四、五次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喉嚨中有熱症,腫脹疼痛,可以散血消痰:白藥(草烏)、朴硝等量。磨成粉末。吹入喉嚨,每日四五次。

咽喉腫痛:白藥末一兩,龍腦一分,蜜和丸芡子大。每含咽一丸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喉嚨腫痛:取天白散一兩、龍腦一分,與蜂蜜混合,丸成芡子大小。每次含服丸藥一粒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吐血不止:白藥燒存性糯米飲服三錢。(《聖惠方》)

白話文:

吐血不止:將白藥煅燒存性後,研磨成粉,與糯米飲服,每次三錢。(出自《聖惠方》)

衄血不止:紅棗、白藥各(燒存性)等分。為末。糯米飲服。或煎湯洗鼻,頻頻縮藥令入。(《經驗良方》)胎熱不安:鐵罩散:用白藥子一兩,白芷半兩,為末。每服二錢,紫蘇湯下。心煩熱,入砂糖少許。(《聖惠方》)一切疳眼,赤爛生翳:白藥子一兩,甘草半兩。為末。豬肝一具,批開摻末五錢,煮熟食之。(《直指方》)

白話文:

衄血不止:

紅棗、白藥各等分,燒存性後研磨成細末。用糯米湯送服。或將藥末煎湯洗鼻,並用藥液頻頻縮鼻,讓藥液進入鼻孔。

胎熱不安: 鐵罩散:用白藥子一兩、白芷半兩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紫蘇湯送服。服藥時加入少許砂糖。

一切疳眼,赤爛生翳: 白藥子一兩、甘草半兩,研磨成細末。取一具豬肝,剖開後加入五錢藥末拌勻,煮熟後食用。

小兒疳瀉吐利:方同上。

諸骨哽咽:白藥,煎米醋細嚥。在上即吐出,在下即下出。(《普濟方》)

癰腫不散:生白藥根搗貼,干則易之。無生者,研末水和貼。(《圖經》)

【附錄】陳家白藥(《拾遺》)

白話文:

小兒疳瀉吐利:

方同上。(使用前述的方法)

諸骨哽咽:

使用白藥,用煎過的米醋慢慢吞嚥。藥物在上面就會嘔吐出來,在下面就會拉出來。(出自《普濟方》)

癰腫不散:

使用新鮮的白藥根搗碎敷貼,變乾了就更換。沒有新鮮的白藥,可以將白藥磨成粉末加水敷貼。(出自《圖經》)

【附錄】陳家白藥(出自《拾遺》):

藏器曰:味苦,寒,無毒。主解諸藥毒,水研服之。入腹與毒相攻,必吐出。未盡更服。亦去心胸煩熱,天行瘟瘴。出蒼梧陳家,故有陳家之號。明山有之。蔓及根並似土瓜,葉如錢,根似防己,緊小者良,人亦採食之。與婆羅門白藥及赤藥,功用並相似。

白話文:

藏器說:澤蘭味道苦,性寒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解除各種藥物中毒,用水研磨後服用。進入腹部與毒素相互作用,必定會吐出。若未排出乾淨,則再次服用。也能去除心胸煩熱,預防天行瘟疫和瘴氣。出產於蒼梧的陳家,因此有陳家的稱號。明山也有生長。蔓莖和根部都類似土瓜,葉子像銅錢,根部類似防己,緊小者品質較好,人們也會採摘食用。澤蘭的功效與婆羅門白藥和赤藥相似。

時珍曰:按:劉恂《嶺表錄》異云:陳家白藥善解毒,諸藥皆不及之,救人甚多。封州、康州有種之者。廣府每歲充土貢。按:此藥當時充貢,今無復有。或有之,古今名謂不同耳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根據劉恂《嶺表錄》的記載,陳家白藥具有很強的解毒作用,沒有其他藥物能比得上,救活過很多人。封州和康州有人種植這種藥草,廣府每年都把它作為土特產進貢給朝廷。現在這種藥已經沒有了,或者有的話,現在的名稱和古代不同。

甘家白藥(《拾遺》)

白話文:

甘家白藥(《拾遺》)

良藥方

甘草半斤,搗碎如粉,入鐵釜內,用醋七升浸一日夜。隔水蒸之。七日後,取其汁,和以五倍子粉一斤,於鍋內煮之。待五倍子粉溶化,改用文火。

一更時,入白芨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山藥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當歸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乳香一斤,沒藥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血竭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琥珀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川椒一斤,同煮。再過一更時,入麝香半兩,同煮。待成膏狀,取下,入瓷瓶中,密封。

用法

刀傷、箭傷、槍傷、跌打損傷,將藥膏塗抹於傷處,外敷蓋紗布,紮牢。

功效

止痛消腫、活血化瘀、生肌收口、修復損傷。

藏器曰:味苦,大寒,有小毒。解諸藥毒,水研服,即吐出。未盡再吐。與陳家白藥功相似。二物性冷,與霍亂下利人相反。出龔州以南,生陰處,葉似車前,根如半夏,其汁飲之如蜜。甘家亦因人而名。嶺南多毒物,亦多解毒物,豈天資之乎?

白話文:

藏器說:味道苦,性大寒,有小毒。解各種藥物的毒性,用研磨好的汁液服用,就會吐出來。沒有吐盡就再吐一次。與陳家白藥的功效相似。這兩種藥物的性質都是寒冷的,與霍亂腹瀉的人相反。產於廣西桂林以南,生長在陰涼的地方,葉子像車前草,根像半夏,它的汁液喝起來像蜂蜜。甘家也是根據人而得名的。嶺南多毒物,也多解毒物,難道是天資的緣故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