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時珍

《本草綱目》~ 草部第十八卷 (14)

回本書目錄

草部第十八卷 (14)

1. 王瓜

(《本經》中品)

【釋名】土瓜(《本經》)、鉤𧁾(郭璞)、老鴉瓜(《圖經》)、馬瓟瓜(瓟,音雹)、赤雹子(《衍義》)、野甜瓜(《綱目》)、師姑草(《土宿》)、公公須。

頌曰:《月令》:四月王瓜生。即此也。均、房間人呼為老鴉瓜,亦曰菟瓜。按《爾雅》云:蔩,菟瓜。郭璞注云:似土瓜。而土瓜自謂之藈姑,又名鉤𧁾,則菟瓜別是一物也。

又曰:芴,菲。亦謂之土瓜。別是一物,非此土瓜也。異類同名甚多,不可不辨。

時珍曰:土瓜,其根作土氣,其實似瓜也。或云根味如瓜,故名土瓜。王字不知何義?瓜似雹子,熟則色赤,鴉喜食之,故俗名赤雹、老鴉瓜。一葉之下一須,故俚人呼為公公須。與地黃苗名婆婆奶,可為屬對。

【集解】《別錄》曰:生魯地平澤田野,及人家垣牆間。三月採根,陰乾。

弘景曰:今土瓜生籬院間。子熟時赤如彈丸。其根不入大方,正單行小小爾。鄭玄注《月令》:四月王瓜生,以為菝葜,殊謬矣。

恭曰:四月生苗延蔓,葉似栝蔞葉,圓無叉缺,有毛刺。五月開黃花。花下結子如彈丸,生青熟赤。根似葛,細而多糝,謂之土瓜根。北間者,其實累累相連,大如棗,皮黃肉白。苗子相似,根狀不同。若療黃疸破血,南者大勝也。

宗奭曰:王瓜,其殼徑寸,長二寸許,上微圓,下尖長,七、八月熟,紅赤色。殼中子如螳螂頭者,今人又謂之赤雹子。其根即土瓜根也。於細根上又生淡黃根,三、五相連,如大指許。根與子兩用。

時珍曰:王瓜三月生苗,其蔓多須,嫩時可茹。其葉圓如馬蹄而有尖,面青背淡,澀而不光。六、七月開,五出小黃花成簇。結子累累,熟時有紅、黃二色,皮亦粗澀。根不似葛,但如栝蔞根之小者,澄粉甚白膩,須深掘二、三尺乃得正根。江西人栽之沃土,取根作蔬食,味如山藥。

【氣味】苦,寒,無毒。權曰:平。

藏器曰:有小毒,能吐下人。取汁制雄、汞。

【主治】消渴內痹,瘀血月閉,寒熱痠疼,益氣愈聾(《本經》)。療諸邪氣,熱結鼠瘻,散癰腫留血,婦人帶下不通,下乳汁,止小便數不禁,逐四肢骨節中水,治馬骨刺人瘡(《別錄》)。天行熱疾,酒黃病,壯熱心煩悶,熱勞,排膿,消撲損瘀血,破症癖,落胎(大明)。

主蠱毒,小兒閃癖,痞滿痰瘧。並取根及葉搗汁,少少服,當吐下(藏器)。利大小便,治面黑麵瘡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舊五,新七。小兒發黃:土瓜根生搗汁三合與服,不過三次。(蘇頌《圖經》)黃疸變黑,醫所不能治:用土瓜根汁,平旦溫服一小升。午刻黃水當從小便出,不出再服。

(《肘後方》)小便如泔,乃腎虛也:王瓜散:用王瓜根一兩,白石脂二兩,菟絲子(酒浸)二兩,桂心一兩,牡蠣粉二兩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大麥粥飲下。(《衛生寶鑑》)

小便不通:土瓜根搗汁,入少水解之,筒吹入下部。(《肘後方》)

大便不通:上方吹入肛門內。二便不通,前後吹之,取通。(《肘後方》)

乳汁不下:土瓜根為末。酒服一錢,一日二服。(楊氏《產乳方》)

經水不利,帶下,少腹滿,或經一月再見者,土瓜根散主之:土瓜根、芍藥、桂枝、䗪蟲各三兩,為末。酒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(仲景《金匱方》)

婦人陰㿗:方同上。一切漏疾:土瓜根搗敷之,燥則易。(《千金方》)

中諸蠱毒:土瓜根大如指,長三寸,切,以酒半升,漬一宿。服當吐下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面上痱磊:土瓜根搗末,漿水和勻。入夜別以漿水洗面塗藥,旦復洗之。百日光彩射人,夫妻不相識也。曾用有效。(《肘後方》)

耳聾灸法:濕土瓜根,削半寸塞耳內,以艾灸七壯,每旬一灸,愈乃止。(《聖濟錄》)

【氣味】酸、苦,平,無毒。

【主治】生用:潤心肺,治黃病。炒用:治肺痿吐血,腸風瀉血,赤白痢(大明)。主蠱毒(甄權)。反胃吐食(時珍)。

【附方】新八。

消渴飲水:雹瓜去皮。每食後嚼二、三兩,五、七度瘥。(《聖惠方》)

傳屍勞瘵:赤雹兒(俗名王瓜),焙為末。每酒服一錢。(《十藥神書》)。

反胃吐食:馬雹兒(燈上燒存性)一錢,入好棗肉,平胃散末二錢,酒服,食即可下。即野甜瓜,北方多有之。(《丹溪纂要》)

痰熱頭風:懸栝蔞一個,赤雹兒七個(焙),大力子(即牛蒡子,焙)四兩。為末。每食後茶或酒服三錢。忌動風發熱之物。

筋骨痛攣:馬雹兒子炒開口,為末。酒服一錢,日二服。(《集簡方》)赤目痛澀,不可忍:小圓瓜𧁾(籬上大如彈丸、紅色、皮上有刺者,九月、十月採,日乾)、槐花(炒)、赤芍藥等分。為末。每服二錢,臨臥溫酒下。(《衛生家寶方》)

瘀血作痛:赤雹兒燒存性,研末。無灰酒空心服二錢。(《集簡方》)

大腸下血:王瓜一兩(燒存性),地黃二兩,黃連半兩,為末,蜜丸梧子大。米飲下三十丸。(《指南方》)

白話文:

[王瓜]

別名: 土瓜、鉤𧁾、老鴉瓜、馬瓟瓜、赤雹子、野甜瓜、師姑草、公公須。

說明:《月令》提到四月王瓜生長,指的就是這種植物。均、房間等地的人稱它為老鴉瓜,也叫菟瓜。根據《爾雅》的記載,蔩就是菟瓜,郭璞的註解說它像土瓜。而土瓜又被稱為藈姑,也叫鉤𧁾,所以菟瓜應該是另一種植物。另外,《爾雅》中說「芴」和「菲」也叫土瓜,但這又不是這裡說的土瓜,只是同名不同物,需要仔細分辨。

李時珍說,土瓜的根部有土腥味,果實像瓜。有人說它根的味道像瓜,所以叫土瓜。「王」字的意思不清楚。瓜的果實像冰雹,成熟時是紅色的,烏鴉喜歡吃,所以俗稱赤雹、老鴉瓜。因為一葉之下會有一條鬚,所以民間稱它為公公須。和地黃苗被稱為婆婆奶可以對應。

生長環境:《別錄》記載,土瓜生長在魯地的平原、田野,以及人們房屋的牆邊。三月採挖根部,陰乾備用。

陶弘景說,現在土瓜生長在籬笆院子裡。果實成熟時呈紅色,像彈丸大小。根部不會很大,只是單獨細小的根。鄭玄注釋《月令》說四月王瓜生長,指的是菝葜,這是錯誤的。

寇宗奭說,四月長出藤蔓,葉子像栝樓的葉子,是圓形沒有缺口,有毛刺。五月開黃色花。花下結的果實像彈丸,生長時是青色,成熟時是紅色。根部像葛根,細而多砂粒,稱為土瓜根。北方生長的土瓜果實累累相連,像棗子那麼大,皮是黃色,肉是白色。雖然苗和果實相似,但是根的形狀不同。如果用來治療黃疸、破血,南方的土瓜效果更好。

蘇頌說,王瓜的果殼直徑約一寸,長約二寸,上面稍微圓,下面尖長。七、八月成熟,呈紅色。果殼裡面的種子像螳螂頭,現在人們又稱之為赤雹子。它的根就是土瓜根。在細根上又會長出淡黃色的根,三、五個相連,像大拇指一樣粗。根和果實都可以入藥。

李時珍說,王瓜三月生苗,藤蔓有很多鬚,嫩的時候可以吃。葉子圓形像馬蹄,但有尖端,正面是青色,背面是淡色,摸起來粗糙不光滑。六、七月開花,黃色小花成簇狀。結的果實累累,成熟時有紅、黃兩種顏色,皮也粗糙。根不像葛根,而是像小一點的栝樓根,磨成粉很白很滑,需要深挖二、三尺才能挖到根部。江西人把它種在肥沃的土地上,取根當蔬菜吃,味道像山藥。

味道: 苦,寒,沒有毒性。權說:性質平和。

藏器說:有小毒,能使人嘔吐腹瀉。可以用它的汁液來煉製雄黃、水銀。

功效: 能夠治療糖尿病引起的口渴、肢體麻木、體內瘀血導致的月經不調、發冷發熱的酸痛、補氣、治療耳聾。(《本經》)可以治療各種邪氣、熱邪結成的癰腫、散瘀消腫、治療婦女白帶不通、催乳、止小便次數過多、驅除四肢骨節中的積水、治療馬骨刺人引起的瘡。(《別錄》)可以治療流行性熱病、黃疸病、高熱煩躁、勞熱、排膿、消除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、破除積聚的腫塊、墮胎。(大明)

主要治療蠱毒、小兒驚風、胸腹痞滿、痰多瘧疾。可以取根和葉搗汁,少量服用,會導致嘔吐腹瀉。(藏器)可以利尿通便,治療面部發黑和麵瘡。(時珍)

附方:

  • 小兒發黃: 用新鮮的土瓜根搗汁三合服用,通常不超過三次就可以見效。(蘇頌《圖經》)
  • 黃疸變黑,無法醫治: 用土瓜根汁,早上空腹溫服一小升,中午時黃水會從小便排出,如果沒有排出再服一次。(《肘後方》)
  • 小便如米湯,是腎虛所致: 用王瓜散:王瓜根一兩,白石脂二兩,菟絲子(用酒浸泡)二兩,桂心一兩,牡蠣粉二兩。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大麥粥送服。(《衛生寶鑑》)
  • 小便不通: 用土瓜根搗汁,加入少許水溶解,用管子吹入下部。(《肘後方》)
  • 大便不通: 用上述方法吹入肛門內。如果大小便都不通,前後都吹入,就可以通暢。(《肘後方》)
  • 乳汁不下: 將土瓜根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錢,一天服用兩次。(楊氏《產乳方》)
  • 月經不調、白帶、少腹脹滿,或一個月來兩次月經: 用土瓜根散:土瓜根、芍藥、桂枝、䗪蟲各三兩,研磨成粉末。用酒送服一小勺,一天服用三次。(仲景《金匱方》)
  • 婦女陰部腫痛: 用和上一個方子相同的藥方。
  • 各種漏瘡: 用土瓜根搗爛外敷,乾燥後更換。(《千金方》)
  • 中了蠱毒: 取土瓜根,像手指頭大小,長三寸,切開,用半升酒浸泡一夜,服用後會嘔吐腹瀉。(《外臺秘要》)
  • 臉上長滿疙瘩: 將土瓜根搗成粉末,用米漿水調勻。晚上用米漿水洗臉後塗上藥,早上再洗掉。一百天後皮膚會變得光彩照人,甚至夫妻都可能認不出對方。這個方子曾經用過,效果很好。(《肘後方》)
  • 耳聾灸法: 將濕潤的土瓜根削成半寸塞入耳朵,用艾灸七壯,每十天灸一次,直到痊癒為止。(《聖濟錄》)

味道: 酸、苦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

功效: 生吃:可以滋潤心肺,治療黃疸病。炒熟後吃:可以治療肺虛咳嗽吐血、腸風便血、赤白痢。(大明)可以治療蠱毒。(甄權)可以治療胃反吐食。(時珍)

附方:

  • 消渴口渴: 將冰雹瓜去皮,每次飯後嚼二、三兩,嚼五到七次就可以緩解。(《聖惠方》)
  • 傳染性肺結核: 將赤雹兒(也就是俗稱的王瓜)焙乾研磨成粉末,每次用酒送服一錢。(《十藥神書》)
  • 胃反吐食: 將馬雹兒(在燈上燒至炭化)一錢,加入好棗肉,再加入平胃散二錢,用酒送服,食物就可以順利下嚥。這裡指的是野甜瓜,北方比較多。(《丹溪纂要》)
  • 痰熱引起的頭痛: 用懸掛的栝樓一個,赤雹兒七個(焙乾),大力子(也就是牛蒡子,焙乾)四兩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飯後用茶或酒送服三錢。忌吃會引起發熱的東西。
  • 筋骨疼痛痙攣: 將馬雹瓜的種子炒開裂,研磨成粉末,用酒送服一錢,一天服用兩次。(《集簡方》)
  • 眼睛紅腫疼痛難忍: 用小圓瓜𧁾(也就是籬笆上長的,像彈丸大小、紅色、皮上有刺的那種,九月、十月採摘曬乾),槐花(炒),赤芍藥等量。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睡前用溫酒送服。(《衛生家寶方》)
  • 瘀血作痛: 將赤雹兒燒至炭化,研磨成粉末。用無灰酒空腹送服二錢。(《集簡方》)
  • 大腸出血: 用王瓜一兩(燒至炭化),地黃二兩,黃連半兩,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用米湯送服三十丸。(《指南方》)